德育就是人性的修炼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178025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0.55KB
德育就是人性的修炼Word格式.docx
《德育就是人性的修炼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就是人性的修炼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大处着眼,就是从实践素质教育和理解教育真谛的高度考虑问题;
从细处着眼就是要从细微处抓起,将德育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学生的一言一行上。
把课堂变成德育工作的阵地
钟启泉教授曾经在总结新课程改革的几大亮点时说,第一便是强化品德教育。
他认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教条式的没有实效的。
他认为,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着力于冲破抽象的理论和道德的说教,致力于消解学科逻辑,建构教材的生活逻辑,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能够走进学生的真实世界,走进学生的生活实际”。
随着新课程改革,中学思想品德教材在发生变化,昌乐二中抓住这一契机,把教材和学校自己的教育理念结合起来,让德育走进学生的生活。
称之为“人生修炼课”。
在昌乐二中的“人生修炼课”上,所有的教学都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如一节“日新又新我常新”课,围绕的是“一个怎样认识自己”的主题,讨论的话题全部来自学生的生活:
怎样看待穿校服?
学校为什么不提倡学生穿名牌?
在宿舍应该如何处理关系?
找找你同桌的优点?
如何看待某次考试的成功和失败……
这样的思想品德课拒谈“高尚”和“热爱”,春雨润物细无声,却将另一种“高尚”无声地化进了学生思想深处,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成长。
新课程要求所有的课程都要有情感目标。
有老师向赵校长请教:
“我是教数学的,一节练习题课,怎么去体现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赵丰平说:
“按照我们昌乐二中现在的课堂结构,先展示例题,然后让学生做题。
我们一般是经过小组讨论,在此过程中建立一种协作关系,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
通过这样的协作和帮助,最后学生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满意答案;
如果学生做不出来,你要引导学生如何面对这种情况。
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刹那间灵光一闪、茅塞顿开的感觉,幸福是历经“磨难”、登临山颠的感觉,幸福是困难时有人伸手、感受相助的感觉,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这些。
这难道不是课堂德育?
难道体现的不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而现在有些老师是怎么做的?
只知道一味让学生做题,做完了就完了。
当然就没有什么三维目标,只有‘知识’这一维。
现在,我们就要而且必须改变这种状况。
因此,昌乐二中的集体备课、集体评课等相关教育教学活动,首先强调的是情感目标:
如何树立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格,在他们看来,课堂是德育最大的场所。
德育千分制和德育档案
在经过几年的探索之后,2007年暑假,昌乐二中制定了《山东省昌乐二中德育规范实施细则》。
以此为突破口将德育工作扎实地落实到学生生活、学习的点滴中。
目前,这本15页的小册子全校师生人手一册,内容分为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习惯培养两大部分。
在思想道德建设部分,除了传统德育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还增加了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和良好的个性教育等内容。
“行为习惯培养”是《细则》的主要内容。
针对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每个环节和场所——教室、餐厅、宿舍、校园、校外,共116条规定。
这些规定中,有些属于学校的纪律,比如,为了避免学生之间形成攀比,学校要求孩子拒绝名牌衣物;
学校在校园和宿舍都提供了比较方便的公用电话等通讯设施,所以规定一律不能使用手机。
而更多的则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规定,比如,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要表示歉意;
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
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
这些习惯一旦养成,将会终身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校外的规定,比如,“外出和到家时,与父母打招呼,未经家长同意,不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跨越隔离栏”。
规定几乎涵盖了学生校外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中关注的不只是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也希望为自己的学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公民打好基础。
以这个《细则》为基础,昌乐二中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为学生每人建立一个德育档案,满分为1000分,如果违背了细则中的规定,就按照规定扣分,学校将会把这份档案放在学生的档案中,伴随学生终身。
而且,学校希望这些也能够为高校录取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此来引导学生重视德育档案。
通过这个德育档案,昌乐二中的德育工作走上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将比较抽象的德育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在了实处,落在了每天,落在了每个学生的每个生活环节中。
“活动”德育
《德育规范实施细则》只是对学生提出的最低标准和明确要求,大多停留在习惯养成的层面,除此之外,昌乐二中还坚持把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赋予道德教育的内涵,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人生习惯。
每年的新生军训,学校从铺床、叠被、洗衣、洗脚开始,从站军姿、踢正步开始,培养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
“关心父母,反哺情深”爱心教育活动月中,倡导每个学生都要往家里打一次电话,问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元旦时每个学生都会领到两张卡片,一张要写给爸爸妈妈,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出来,一张要写给老师,表达感激之情。
昌乐二中每年两次的体育节,本着让学生锻造自我的原则,为学生搭建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整个活动过程全由学生上阵,从策划到运作、比赛,到最终评奖,都是由学生自己操作的,老师并不进行干预或是指导。
健美操、太极拳、现代舞、拉丁舞和搏击操表演统统被学生搬上体育场。
部分同学根据时下热播的“超级女声”,还自编自导了“超级男女生”。
这些竞技项目都是同学们结合日常的体育项目设置的,更适合每一个同学参加,既有极强的趣味性,又在比赛中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几届体育节都是如此,实践证明学生比想象中做得好,也更加坚定了老师们的信心:
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可以压缩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广厦——就看我们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空间。
昌乐二中是一所近8000人的大校,学生中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各占“半壁江山”,农村孩子大多视野窄,城市孩子大多比较娇气。
昌乐二中为了让他们开阔眼界,磨练意志,给他们提供互相帮助、多接触和了解社会的机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把他们放到社会的大熔炉里淬炼。
——走进大学:
与梦想面对面:
每年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就是走进大学,让他们在理想的处女地上播下名校的种子;
——揭秘火山群:
认识可爱的家乡
昌乐县境内有山东省最大的火山群,火山群奇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学校因地制宜,组织学生走进火山口,由地理老师现场讲解,让学生认识自然,认识家乡,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西瓜嫁接: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与学校毗邻的昌乐县尧沟镇素有“江北西瓜第一镇”的美誉。
二中充分利用这一乡土资源,组织学生走向田野,走进瓜棚,向劳动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
活动中,好多城里学生不仅第一次见到了西瓜苗,而且每人动手嫁接了3~5棵西瓜苗,等到西瓜收获的季节,他们又组织学生摘西瓜,品尝收获的甘甜;
——生存、生活实践周:
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生存生活实践周里,学生们都要经过一周的训练,从来没见过钢琴的农村孩子不仅见到了钢琴,弹奏了世界名曲,还迷上了形体礼仪课、舞蹈课,喜欢上了机器人制作;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城里孩子不仅要学习煎、炒、烹、炸,还要自己下地种植庄稼,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了最真切的体验……
——参观博物馆、科技馆:
穿越时空的旅行
走进博物馆,学生们就走回了历史:
从茹毛饮血到狼烟滚滚;
从钟鸣鼎食到哀鸿遍野,历史从玻璃橱柜内缓缓走出;
走进科技馆,就走到了未来王国,现代科技让人不由得对人类美好的未来产生无尽的遐想。
——中华文化寻根游:
三孔朝圣和攀登泰山
三孔朝圣,在孔林、孔府、孔庙里穿行,在古木参天里穿行,在碑林、石刻里穿行,在厅堂殿宇里穿行,仿佛古圣们仍旧立在杏坛上传经布道,那浓浓的周音汉韵就在耳边铮铮作响。
“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石阶一千六,拔地五千丈,两旁悬崖如削、峭壁万仞,学生手挽手,肩并肩,互相鼓励着,搀扶着,一步一步攀登,在一步一步的攀登中加深了对泰山精神的的理解!
65公里野营拉练
昌乐二中的社会实践课程,如果按照学生喜欢的程度来排的话,第一要数以“走”为主题的65公里野营拉练活动了。
这个活动是昌乐二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天的时间连续走65公里,对多数同学来说,是在挑战他们的生理极限。
在活动中,从开始的兴奋到后来的筋疲力竭,让同学们对“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有了切身的感受。
走到最后,已经不是用体力在走路,而是靠意志的坚强、团结互助和奋勇争先的团队精神。
每次远足回来,好多学生都写了感人的文章讲述他们的感受,对他们来讲,这也许是一生都难以抹去的记忆。
正如几乎每次都要陪伴学生走完全程的赵丰平校长所说的那样: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们相信,“走”野营拉练所锤炼出来的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精神将伴随我们的学生一路走好!
有同学回忆说:
“那一天晚上,我们都走不动了,每个同学都达到了自己的极限。
胡法芹从下午就坚持不住了,老师叫她上车,她死活不去。
因为她知道,作为班级的一员,不能退缩!
她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都似乎有了力量,一步又一步地前行。
终于,我们走完了65公里的路程,回到了学校。
第二天谈起那段经历,许多同学都哭了。
有同学说:
“我们班不少同学脚上起了血泡,走起路来有困难,好多女同学是被同学扶着走下来的。
但是没有一个人掉队或者坐车。
通过这一次拉练,我明白没有别人帮助的人生是残缺的。
有同学总结道:
“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周围的人。
所以,在我发现大家都快不行了的时候,我反而特别地有精神,又蹦又跳,有说有笑,仿佛一点也不累。
其实我的脚早已疼得不行了,但是我知道,此时绝对不能流露出一丝的痛苦!
因为我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他人。
我希望我的情绪可以给大家一点力量。
每次远足,都留下了数不清的故事,关于友谊,关于坚持,关于超越……赵丰平说:
“远足65公里,不仅是对意志的磨练,也是对人性的一种考验。
一个人如果有坚强的意志,一定可以战胜困难,勇敢地走下来。
但如果它同时拥有高尚的品格,他还会去帮助落后的同学。
那么,也许他走不完全程,但已经攀越了心中的珠穆朗玛峰,实现了人性的一次升华。
一个人具有这种高尚的品格已属难能可贵,而更宝贵的是,远足活动培养一个班级都能有这种高尚的品格,这是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记者有幸目睹了一次小规模的探路性质的远足活动,参与者只有一个班。
记者看到,在活动最困难的时候,每个班级成员都能去帮助别人,对同伴不离不弃。
即使天已很晚,他们也要等最后一名成员一起回家。
有人说:
什么是素质?
所谓素质,就是把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全部忘掉之后剩下的东西!
赵丰平说,金子般的中学时光,要让孩子们金子般地走过。
昌乐二中希望社会实践课程能让孩子们铭记终生,为他们人生的大厦奠定坚实的基础。
阅读成为必修课
在昌乐二中,阅读课跟其他课程一样,被列为了必修课。
不但有着详细的课程安排,有阅读作业,还根据阅读课的特点开发了一系列读书活动。
读书,让昌乐二中的孩子与同龄人相比,站在了更高的平台上,同时,也为高考打下了厚实的底子。
——昌乐二中的特色阅读”
假如把阅读纳入高中甚至高三学生的课程里,并严格规定每周不少于四个课时,你信吗?
如今,在昌乐二中,这样的做法早已变成了现实——从2004年秋季开始,阅读课成了昌乐二中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从初一到高三,分别设置十节到四节不等的阅读课。
之所以变成了现实,是因为这样的安排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我们从来不叫课外阅读。
‘课外’让人感觉名不正言不顺,感觉可有可无,所以首先要为阅读正名,开设阅读课。
”昌乐二中教科室主任、书香校园行动的积极实践者徐振升说。
“我们上语文课,用两节课的时间解析800字的一篇课文,而一节阅读课学生阅读量可以达到一万多字,800字解析量的效果和一万多字阅读量的效果是不能比的。
这么大的阅读量,三年下来,他还能不会写作文吗?
现在中学生不会写作文的难题就自然解决了。
随意走进昌乐二中任何一间教室,你都有可能会看见同学们在读《红楼梦》、《水浒传》、《家》、《春》、《秋》等名著。
这还是记者第一次在一所“县中”里看到如此情景:
学校安排自习课让学生读一般学校所称的“课外书”。
前不久,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了一项对天津市14135名中小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仅有30.5%的中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
课外书“魅力”不敌看电视;
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
课外阅读重读图轻读文;
阅读“大部头”作品感到吃力等。
这样令人失望和担忧的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天津,中国读书人口的大量锐减和学生读书“单调”到只有课本和教辅,这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都感到了危机。
有教育专家称,不是学生不愿读,而是学校不让读,即便学校让学生读,可他们哪有“闲工夫”?
孩子尤其是高中学生没有时间读书,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高考抡得越来越“圆”的大指挥棒下,学生们已经被沉重的教科书和堆积如山的教辅书压得气喘吁吁,课外阅读岂能不成为奢求?
多少孩子的读书欲望就这样在学校里被扼杀。
说起来有点奇怪,中国传统上都称上学为“读书”,但是现在的孩子在学校里却读不了书,读不了自己喜欢的书。
高中阶段新课程改革目前已经开始在全国铺开,新课标对“阅读和鉴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高中三年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以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同时也提出了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
“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
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这个要求的提出体现了新课改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
而事实上,在目前的高中学习阶段,又有多少学校能够达到这个要求?
在这种大的环境下,昌乐二中的做法可以说是一朵奇葩,昌乐二中的学生再也没有了“想读而不能读”的烦恼。
阅读走进课堂
谈起为什么让阅读走进课堂时,赵丰平说,如果阅读不进课堂,学生课外时间太少,根本没有时间阅读。
“学生在自习课上看《读者文摘》、《青年文摘》,多么好的读物,我们的老师上去一把抓过来没收,还要把学生狠狠地批一顿,这还算是学校吗?
当昌乐二中宣布设置阅读课的时候,很多老师怀疑这样的阅读是否有用。
不少老师还会想方设法占用阅读的时间讲语文课。
“现在我们查得非常严,语文课可以上成阅读课,但是阅读课绝对不能上成语文课。
”赵丰平说,学校下了很大力气才将阅读课推开。
阅读课,跟其他课程一样,有着详细的课程安排,大部分的阅读书目都是老师规定的,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读好书”。
此外,老师还会推荐一些课外阅读书目供学生选择,有精力的同学可以读得比较多一点。
记者拿到一份本学期初的“学期阅读活动安排表”,上面要求学生在本学期内读40本书,大部分都是文学名著,如《红楼梦》、《子夜》、《围城》、《雷雨》、《巴金小说名篇》、《悲惨世界》等,也有名人传记如《卢梭传》,还有一些科普类的书,如《现代武器》、《航天科技——展开翱翔的翅膀》,更有中国传统文化,如《宋词选读》、《史记选读》、《于丹论语心得》。
记者看到,每个学生的课桌上都有一本读书笔记。
随便走到书桌旁,抽出一本读书笔记,你都会在里面发现惊喜。
那些读书笔记虽然可能并不多么深刻,文字也没有多么华丽,但是你还是会惊叹,这么小的孩子竟然会有这样的思想!
活动促阅读
记者在昌乐二中校园里见到了这样一份通知:
昌乐二中高一年级关于阅读与写作成果展示的通知:
为全面检阅高一年级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成果,高一年级将于11月19~11月24日期间举行高一年级学生阅读写作成果展,现将通知如下:
优秀阅读笔记本与优秀写作本展览:
每班推荐优秀笔记本与优秀写作本若干进行展览,评委会将根据评比结果评选优秀班级、优秀指导教师与优秀学生个人。
优秀作文评选:
为全面展示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届时老师们将把同学们写作中精彩的作文推荐给评委会参与优秀作文评选,本次比赛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优秀作品结集出版,并择优向有关报纸杂志推荐发表。
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希望同学们根据通知精神,认真准备,争创佳绩。
昌乐二中的阅读不是读死书,而是要求学生活读。
他们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活动,来刺激和引导学生读出感想,读出精彩,读出人生,读出成长。
类似上面的这种活动还有很多。
他们引导学生——
每月都要举办读书会。
可以做专题读书会,就一个专题展开讨论,也可以是漫谈。
8月份举办漫谈性质的“走近大师,启迪智慧——暑假读书感悟交流会”;
10月份则是专题读书会——“红楼梦阅读课题交流”;
举办“好书大家看”活动:
每人推荐一本自己读过的感觉不错的书,先向班里的同学介绍这本书,然后奉献出来,放进班里的“小小图书馆”,全班每位同学贡献一本,那么就有50本好书,大家共享;
倡导“零食换名著”计划:
少吃一些零食,多买一本名著。
主要是鼓励家长在假期里给孩子买书;
诗歌朗诵会:
老师和学生同台演出,既有情节,也有表演;
课本剧:
虽说叫课本剧,但是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还可以对名著进行改编。
课本剧表演成为二中学生的保留节目,每年元旦表演都有精彩表现;
名著故事会:
每读完一本名著,同学们便以各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
看了《水浒传》,有的学生就讲山东快书“武松打虎”;
举办学术报告会:
每到周末的下午,一个个精彩纷呈、个性十足的学术报告会海报就会张贴在教学主楼门前:
报告题目、报告人、报告时间,而且还会有一张主讲同学的照片,附带诸如“美女加才女”之类的“炫词”夺人视线,每每吸引大量同学和前来探望的学生家长驻足观看。
接下来,若干个学术报告就会在学校几大报告厅展开一场PK。
这类学术报告不但由学生主讲,也全部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策划和实施。
读书活动,不只是督促学生读书,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展示的过程更是锻炼的过程。
一位叫冯丝语的同学在作完一场关于《红楼梦》的学术报告会后告诉记者:
“当我跨出报告厅大门时,心里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又兴奋,也有些不舍。
兴奋的是,这些天来的准备总算没有白费,报告会总算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却也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回想这几十分钟,这么快就过去了。
“说实话,刚开始准备的几天里,我一直很紧张,而且压力也很大,尽管我反复对自己说:
‘我可以。
’直到报告会的前一晚,回家我又打开书柜看《红楼梦》。
我一直非常喜欢这本书,也看过许多关于它的书,像《红楼梦魇》等。
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忽然变得很自信,我想这算是我的一个宝贝,然后我去给大家展示,也许在大家看来,不够独特,不够新颖,甚至水平不够,但是这对我自己算是珍宝了。
我就要用自己最好的方式把我最美的东西展示给大家。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常有之。
准备做一件事时,心中会有恐惧,甚至想要放弃。
但当你硬着头皮走下去,努力不让这情绪扰乱自己,最后,也便真正地把它当成了一种乐趣。
这就像一只经历过生生死死的毛虫,最终化蛹成蝶。
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
昌乐二中的图书馆是绝对值得一提的,25万册藏书可是一个让一般中学可望不可及的数字,就连在很多书店都难买到的书,在这所图书馆里却可以找到。
除了学校图书馆,每个班级还有自己的图书“私馆”。
在每个教室的一角都有个书橱,这些书都是学生自愿捐献的,由大家共同分享。
除了图书,报刊阅览室也是阅读的好地方。
学校订阅了所有能够查到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人文的,各学科的报刊,共近400种,一式两份。
学校规定每个老师必须订阅两份以上的报刊,领导三份以上。
大家订阅的刊物,看过之后放到阅览室再供大家分享。
徐振升说:
“中学生,都是一些十三四、十五六的孩子,是一个人读书的最佳年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就像海绵吸水一样,给他什么他就吸收什么,我们成人可以回想,什么年纪读过的书对你的影响最大?
我觉得应该是中学,大学以及参加工作后读的书可能很快就会忘掉,记忆都不深。
而且,中学时代的六年是人一生当中金子般的六年,所以我们希望在读书的黄金年龄一定要让这些孩子读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开拓他的视野。
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书香气是一个学校最好的氛围。
根据昌乐二中的读书课程安排,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三年下来,一个学生最少也要读上百本书,多的一年就可以达到百本。
读书让孩子越来越善于思考。
也许他们还不能读懂书的全部,但已经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并被书中的精神和理念潜移默化着。
甚至,这些只有十几岁的孩子已经对读书有了自己的见解。
初三一位学生在其《魅力读书》一文中写道:
读书是快乐的事情,是心灵独语,是灵魂散步。
读书,让我们学会“珍惜”。
如果昨天是美好的,让回忆永驻;
如果昨天是酸涩的,让憧憬永驻;
如果昨天是平淡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德育 就是 人性 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