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综合能力教材预习第二篇第二章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161889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1.22MB
一消综合能力教材预习第二篇第二章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一消综合能力教材预习第二篇第二章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消综合能力教材预习第二篇第二章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石油化工企业
1.企业区域规划
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罐组、装卸区或全厂性污水处理场等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须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
2.主要出入口
厂区主要出入口不少于两个,并必须设置在不同方位。
生产区的道路宜采用双车道。
工艺装置区,液化烃储罐区,可燃液体的储罐区、装卸区及化学危险品仓库区按规定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3.企业消防站
消防站的位置设置应便于消防车迅速通往工艺装置区和罐区,宜位于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且避开工厂主要人流道路。
【2015年真题】某石油化工企业的厂区设置办公区、动力设备用房、消防站、甲类和乙类液体储蓄罐、液体烃储存罐、装卸设施和桶装油品堆场。
下列关于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全厂性的高架火炬设置在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采用架空电力线路进出厂区的总变电所布置在厂区中心
C.消防站位于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D.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和罐组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石油化工工厂总平面布置
l全厂性的高架火炬宜位于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A正确;
l采用架空电力线路进出厂区的总变电所应布置在厂区边缘。
B错误;
l消防站的位置宜位于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C错误;
l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罐组、装卸区或全厂性污水处理场等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D错误。
【参考答案】A
(二)火力发电厂
1.厂区选址
厂址应布置在厂区地势较低的边缘地带,安全防护设施可以布置在地形较高的边缘地带。
对于布置在厂区内的点火油罐区,其围栅高度不小于1.8m。
当利用厂区围墙作为点火油罐区的围栅时,实体围墙的高度不小于2.5m。
教材更正:
【第37页】将火力发电厂1.厂区选址中的1.5m改为1.8m。
根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4.0.9
4.0.9点火油罐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单独布置。
2点火油罐区四周,应设置1.8m高的围栅;
当利用厂区围墙作为点火油罐区的围墙时,该段厂区围墙应
为2.5m高的实体围墙。
厂区的出入口不少于两个,其位置应便于消防车出入。
主厂房、点火油罐区及储煤场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三)钢铁冶金企业
储存或使用甲、乙、丙类液体,可燃气体,明火或散发火花以及产生大量烟气、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的车间,必须布置在厂区边缘或主要生产车间、职工生活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2.围墙的设置
煤气罐区四周均须设置围墙,实地测量罐体外壁与围墙的间距。
当总容积不超过200000m3时,罐体外壁与围墙的间距不宜小于15.0m;
当总容积大于200000m3时,罐体外壁与围墙的间距不宜小于18.0m。
3.储罐的间距
储罐
净距
可燃气体或不可燃气体固定容积储罐之间
不小于2.0m
不可燃气体固定储罐之间
露天布置的液氧储罐或不可燃的液化气体储罐之间
不可燃的液化气体储罐之间
氧气固定容积储罐之间
4.管道的敷设
管道
敷设要求
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转炉煤气和铁合金电炉煤气的管道
不能埋地敷设
氧气管道与燃油管道、腐蚀性介质管道、电缆、电线
不得同沟敷设
动力电缆与可燃、助燃气体和燃油管道
总结:
石油化工企业
火力发电厂
钢铁冶金企业
规划/选址
危险物品区:
全年最小频率上风侧;
避免窝风地带
厂址:
地势较低的边缘地
带;
安全防护设施:
地形较高的边缘地带。
危险车间:
厂区边缘
厂区出入口
不少于两个,不同方位危险品区:
环形消防车道
消防站
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下风侧
围墙
点火油罐区围栅高度:
围栅:
1.8m
围墙当做围栅:
2.5m
煤气罐外壁与围墙间
距:
1.总容积≤20万m³
,
15m
2.总容积>20万m³
18m
储罐间距
不小于2m
石油化工企业消防站的设置位置应便于消防车迅速通往工艺装置和罐区,宜位于生产区全年()且避开工厂主要人流道路。
A.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B.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C.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D.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
侧
B
某市有火力发电厂,布置在厂区内的点火油罐区,检查围栅高度不小于()m;
当利用厂区围墙作为点火油罐区的围栅是,实体围墙的高度不小于2.5m高。
A.1.8B.2.5C.3.5D.4.5
A
某市有一钢铁冶金企业,建筑防火要求露天布置的可燃气体与不可燃气体固定容积储罐之间的净距不得小于()m。
A.1B.2C.3D.4
三、防火间距
(一)防火间距的测量
常见建筑防火间距的设置要求可见《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2版)第二篇第四章相关内容。
对防火间距实地进行测量,允许负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
1)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计算,当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或难燃构件时,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
建筑物与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为建筑外墙至储罐外壁或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
2)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为相邻两储罐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
储罐与堆场的防火间距为储罐外壁至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
3)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为两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
4)变压器之间的防火间距为相邻变压器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
变压器与建筑物、储罐或堆场的防火间距,为变压器外壁至建筑外墙、储罐外壁或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
5)
建筑物、储罐或堆场与道路、铁路的防火间距,为建筑外墙、储罐外壁或相邻堆垛外缘距道路最近一侧路边或铁路中心线的最小水平距离。
(二)防火间距不足时的处理
1)改变建筑物的生产或使用性质,尽量减少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
改变房屋部分结构的耐火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2)调整生产厂房的部分工艺流程和库房所储存物品的数量;
调整部分构件的耐火性能和燃烧性能。
3)将建筑物的普通外墙改为防火墙。
4)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小、适用性不强且与新建建筑相邻的原有陈旧建筑物。
5)设置独立的防火墙等。
下列关于防火间距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建筑与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按建筑外墙至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测量
B.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当外墙有突出的可燃性构件时,从突出部分的内缘进行测量
C.堆场之间防火间距从两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测量
D.变压器之间的防火间距,从相邻变压器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测量
E.储罐与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按储罐外壁至堆场中相邻堆垛内缘的最近水平距离测量答案:
ACD
四、消防车通道
(一)检查内容
1.消防车通道形式
周围应设置环形车道的建筑
建筑类型
设置要求
民用建筑
单、多层公共建筑
>3000座的体育馆
>2000座的会堂
占地面积>3000m2的商店建筑、展览建筑
高层建筑
均应设置
厂房
单、多层厂房
占地面积>3000m2的甲、乙、丙类厂房
高层厂房
仓库
占地面积>1500m2的乙、丙类仓库
Ⅰ、Ⅱ、Ⅲ类汽车库、修车库
注释:
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特殊情况:
1)对于高层住宅建筑和山坡地或河道边临空建造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车道可设置在沿建筑的一个长边,但该长边所在建筑立面应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
2)沿街建筑和设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
对于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的建筑,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四周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对于设有短边长度大于24m的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在穿过建筑物或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两侧,不得有影响消防车通行或人员安全疏散的设施。
。
3)
对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和占地面积大于30000m2的可燃材料堆场,还需设置与环形消防车道相连通的中间消防车道。
2.
名称
要求
消防车道的净宽和净高消防车道净宽尺寸要求
净宽度
应≥4.0m
净空高度
坡度
宜≤8%
3.消防车道的荷载
4.消防车道的最小转弯半径
消防车类别
转弯半径(m)
普通消防车
9
登高车
12
特种车
16~20
5.
类型
面积(m2)
一般回车场
12m×
12m
高层建筑的回车场
15m×
重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
18m×
消防车道的回车场回车场面积
(二)检查方法
1)沿消防车道全程查看消防车道的路面情况,消防车道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得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
消防车道利用交通道路时,合用道路必须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
2)选择车道路面相对较窄部位以及车道4.0m净空高度内两侧突出物的最近距离处进行测量,将最小宽度确定为消防车道宽度。
宽度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不大于规定值的5%,且不影响正常使用。
3)选择消防车道正上方距车道相对较低的突出物进行测量,将突出物与车道的垂直高度确定为消防车道净高,高度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不大于规定值的5%。
4)不规则回车场以消防车可以利用场地的内接正方形为回车场地或根据实际设置情况进行消防车通行试验,满足消防车回车的要求。
5)查阅施工记录、消防车通行试验报告,核查消防车道设计承受荷载。
当消防车道设置在建筑红线外时,还应查验是否取得权属单位的同意,以确保消防车道的正常使用。
有一L形沿街建筑,其沿街道部分的长度为200m,该建筑的消防车道为()。
A.环形消防车道B.尽头式消防车道C.穿越建筑的消防车道D.环形消防车道相连的中间消防车道答案: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有两处与其他车道相通,对于高层民用建筑尽头式消防车通道的回车场面积不小于()。
A.12m×
12mB.15m×
15mC.18m×
18mD.20m×
20m
下列关于消防车通道防火检查中,正确的是()。
A.消防车道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得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
B.选择车道路面相对较窄部位以及车道4.Om净空高度内两侧突出物的最近距离处进行测量,以最大宽度确定为消防车通道宽度。
C.选择消防车通道正上方距车道相对较低的突出物进行测量,以突出物与车道的垂直高度确定为消防车通道净高
D.不规则回车场以消防车可以利用场地的内接正方形为回车场地或根据实际设置情况进行消防车通行试验,满足消防车回车的要求
E.当消防车道设置在建筑红线外时,需取得权属单位的同意,确保消防车通道的正常使用答案:
ACDE
五、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是指能满足登高消防车靠近、停留、展开并安全作业的场地。
对应消防车登高操作
场地的建筑外墙,是便于消防队员进入建筑内部进行救人和灭火的建筑立面,称为消防车登高面。
在防火检查中,通过对消防车登高面的设置,消防车登高扑救场地的长度、宽度、承载能力、坡度等检查,核实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1.消防车登高面的设置
高层建筑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面,该范围内裙房的进深不大于4m,且在该范围内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入口,便于消防员尽快安全到达着火层。
对于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建筑,消防车登高面可间隔布置,间隔的距离不宜大于30m。
2.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设置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应与消防车道连通,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得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和车库出入口。
场地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且不大于10m;
场地的坡度不宜大于3%。
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小于15m和10m。
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筑,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小于20m和10m。
3.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荷载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及其下面的建筑结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重型消防车的压力。
当建筑屋顶或高架桥等兼作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时,屋顶或高架桥等的承载能力要符合消防车满载时的停靠要求。
对于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还需考虑大型消防车辆灭火救援作业的需求。
例如,对于举升高度为
112m、车长19m、展开支腿跨度为8m、车重75t的消防车,一般情况下,灭火救援场地的平面尺寸不小于
20m×
10m,场地的承载力不小于lOkg/cm2,转弯半径不小于18m。
通过查阅消防设计文件、总平面图和消防车道流线图等资料,了解建筑高度、规模、使用性质等,确定是否需要设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并开展现场检查。
主要进行以下操作:
1)沿消防车道全程查看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路面情况,检查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得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架空高压电线、树木、车库出入口等障碍。
2)沿消防车登高面全程测量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长度、宽度、坡度,场地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至建筑外墙的距离等数据。
长度、宽度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
3)查阅施工记录、消防车登高操作试验报告,核查消防车登高场地设计承受荷载。
当消防车登高场地设置在建筑红线外时,还应查验是否取得权属单位的同意,确保消防登高场地正常使用。
建筑高度为40m的高层建筑,消防车登高面间隔布置的间距不得大于()m。
A.10B.20C.30D.40
一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为80m,该建筑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长度不得小于()m。
A.5B.10C.15D.20
D
第二节平面布置
一、厂房
1.是否设置员工宿舍
厂房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
2.办公室、休息室的布置具体检查要求为:
1)甲、乙类厂房:
考虑到甲、乙类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爆炸、冲击波有很大的摧毁力,为保证人身安全,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得设置在甲、乙厂房内。
确需贴邻本厂房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OOh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2)丙类厂房:
可在厂房内设置用于管理、控制或调度生产的办公房间以及工人的工间休息室,但要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OO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
为方便沟通而设置的、与生产区域相通的门需采用乙级防火门。
3.中间仓库的布置
l甲、乙类物品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其储量不宜超过1昼夜的需要量。
l甲、乙、丙类物品中间仓库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l丁、戊类中间仓库需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OOh的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OO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中间仓库的耐火等级和面积要同时符合仓库的相关规定,且中间仓库与所服务车间的建筑面积之和不得大于该类厂房有关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例如,在一级耐火等级的丙类多层厂房内设置丙类2项物品库房,厂房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6000m2,每座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为4800m2,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l200m2,则该中间仓库与所服务车间的允许建筑面积之和不应大于6000m2,其中,用于中间库房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一般不能大于l200m2:
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仓库的占地面积和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可按规定相应增加。
需要注意:
在厂房内设置中间仓库时,生产车间和中间仓库的耐火等级应当一致,且该耐火等级要按仓库和厂房两者中要求较高者确定。
对于物流建筑,当建筑功能以分拣、加工等作业为主时,参照中间仓库的相关标准对其仓储部分进行防火检查。
【2015年真题】某机加工企业需在生产车间内设置中间仓库储存硝酸。
下列设置要求中,符合规范规定的是()。
A.中间仓库靠外墙布置,采用防火墙及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硝酸储量不超过
1昼夜用量
B.中间仓库靠外墙布置,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h的防火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硝酸储量不超过1昼夜用量
C.中间仓库靠外墙布置,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防火墙和1.5h的楼板与生产部位分隔,硝酸储量不超过1昼夜用量
D.中间仓库靠外墙布置,采用防火墙及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硝酸储量不超过1昼夜用量
【真题解析】硝酸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3.6厂房内设置中间仓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甲、乙类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其储量不宜超过1昼夜的需要量;
2甲、乙、丙类中间仓库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3丁、戊类中间仓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4仓库的耐火等级和面积应符合本规范第3.3.2条和第3.3.3条的规定。
【参考答案】D
4.中间储罐的布置
丙类液体中间储罐,需设置在单独房间内,且每个房间内储罐的容量不大于5m3。
设置中间储罐的房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OOh的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房间门采用甲级防火门。
5.变电站、配电站的布置
变电站、配电站不得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建造,且不得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
如果生产上确有需要,变电站、配电站仅向与其贴邻的甲、乙类厂房供电,而不向其他厂房供电时,可在厂房的一面外墙贴邻建造,并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
对于乙类厂房的配电站,如氨压缩机房的配电站,为观察设备、仪表运转情况而需要设观察窗时,允许在配电站的防火墙上设置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并且不能开启的甲级防火窗。
【2015年真题】某丙类火灾危险性厂房,地上4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高度22.5m,建筑面积25000
㎡,在第四层靠外墙部位设置成品喷漆工段,建筑面积120㎡。
下列做法中,符合规定的是()。
A.将厂房一层原150㎡的办公区改建为3间员工宿舍,并采用防火墙与其他部位分隔
B.在厂房二层新增4间办公室,该办公区采用耐火极限2.5h的防火墙1.0h的楼板与其他部分分隔,并通过相邻车间的封闭楼梯疏散
C.丙类润滑油中间储蓄罐容量为4.7m³
,设置在厂房一层的单独房间内,该房间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D.在厂房四层设置中间仓库,储存喷漆工段一昼夜生产所需的油漆,该仓库采用耐火极限为2.5h的防火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真题解析】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厂房内。
A错误;
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类厂房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
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甲、乙、丙类中间仓库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D错误;
厂房内的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量不应大于5m³
设置中间储罐的房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能力 教材 预习 第二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