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解读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161488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59.13KB
《中庸》解读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庸》解读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庸》解读 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也”,“平常也”,“常道也”,“不易之定理也”,这几种训解,本来是可以相通的。
本篇为儒家人生哲学的名篇,论心性多精语,宋儒理学家都奉为先儒的心传;
而所谓“中庸之道”,实足以支配我国数千年来之民族思想;
所以到现代仍有研究的价值。
二、程颐的《中庸章句》
子程子曰:
“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
其书始言一理;
中散为万事;
末复合为一理。
放之,则弭六合;
卷之,则退藏于密。
其味无穷。
皆实学也。
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菁华选粹》的译文:
宋朝大儒程伊川先生说:
“不偏于一边的叫做中,永远不变的叫做庸。
”中是天下的正道。
庸是天下的定理。
这一篇中庸,是孔门传授的心得法要,孔子之孙子思,恐怕年代久了,传授会有误差,所以把它写成书,传授给孟子。
中庸这本书,开始时祇说一个道理,中间分散为万般事体,最后又汇归到一个道理上。
这个道理,放开来可以遍满天地四方,归纳的时候可以收藏在隐密的方寸之间。
它的意思无有穷尽,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善于读书的人,仔细思量,用心研究,自然能体会出心得,用在做人处事,就是一生也用不完。
三、朱熹的《中庸章句序》
中庸何为而作也?
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
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
尧之一言,至矣,尽矣!
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盖尝论之:
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
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
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
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
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也,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也。
从事于斯,无少闲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着,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
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
以天下相传,天下之大事也。
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际,丁宁告戒,不过如此。
则天下之理,岂有以加于此哉?
自是以来,圣圣相承:
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
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
然当是时,见而知之者,惟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
及曾氏之再传,而复得夫子之孙子思,则去圣远而异端起矣。
子思惧夫愈久而愈失其真也,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以诏后之学者。
盖其忧之也深,故其言之也切;
其虑之也远,故其说之也详。
其曰“天命率性”,则道心之谓也;
其曰“择善固执”,则精一之谓也;
其曰“君子时中”,则执中之谓也。
世之相后,千有余年,而其言之不异,如合符节。
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
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是书,以承先圣之统,及其没而遂失其传焉。
则吾道之所寄不越乎言语文字之闲,而异端之说日新月盛,以至于老佛之徒出,则弥近理而大乱真矣。
然而尚幸此书之不泯,故程夫子兄弟者出,得有所考,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
得有所据,以斥夫二家似是之非。
盖子思之功于是为大,而微程夫子,则亦莫能因其语而得其心也。
惜乎!
其所以为说者不传,而凡石氏之所辑录,仅出于其门人之所记,是以大义虽明,而微言未析。
至其门人所自为说,则虽颇详尽而多所发明,然倍其师说而淫于老佛者,亦有之矣。
熹自蚤岁即尝受读而窃疑之,沈潜反复,盖亦有年,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然后乃敢会众说而折其中,既为定着章句一篇,以俟后之君子。
而一二同志复取石氏书,删其繁乱,名以辑略,且记所尝论辩取舍之意,别为或问,以附其后。
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
而凡诸说之同异得失,亦得以曲畅旁通,而各极其趣。
虽于道统之传,不敢妄议。
然初学之士,或有取焉,则亦庶乎行远升高之一助云尔。
淳熙己酉春三月戊申新安朱熹序
评述:
蒋伯潜的《<
新解》,比较全面地、诚实地简介了《中庸》的出处、演变、题意以及在儒家思想理论的地位、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其实,《中庸》、《大学》在南北朝时都失传了,到了五代十国时《中庸》只剩下一篇。
这里的《中庸》都是宋儒托始的伪作。
程颐的《中庸章句》,侧重于简介《中庸》的攻心术:
用“中庸之道”洗脑读书人,窒息人的天生善心和自然智慧,学到能屈能伸、明枪暗箭的阴谋诡计之术。
“卷之,则退藏于密”:
屈身待发之栖身权术;
“放之,则弭六合”:
施展“中庸之道”之智术,去忠君,去窝里斗,成为帝王的鹰犬,成为社会的寄生虫;
此所谓“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之伪君子也。
朱熹的《中庸章句序》,先是拉大旗作虎皮来吓唬人,搬出圣君尧、舜、禹、汤、文、武和圣人皋陶、伊、傅、周、召;
再拿出本家的祖师爷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子、孟子,抨击和排除了“异端之说”的老佛之徒;
最后回归本家的程夫子兄弟和朱熹本人。
于是一种“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的绝对真理——“中庸之道”被儒家“圣圣相承”下来了,被程夫子兄弟和朱熹本人发扬光大了。
朱熹在此梳理了儒家思想传统的理论脉络,排斥了“异端之说”的老佛,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就属于儒家一门所专有了,“独尊儒术”就理所当然了。
可惜的是,历史并非任由朱熹所打扮:
圣君尧、舜、禹、汤、文、武和圣人皋陶、伊、傅、周、召政治思想主张并非全部是“中庸之道”,在半个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孟之道并不行时,孔子、孟子并不得时;
从秦朝到五代一千多年,儒家被边缘化,即使是儒家自己,也没有让《论语》和《孟子》进入到《六经》之内,更没有什么《四书》;
在程夫子兄弟和朱熹本人活着的时候,也不走运,受到儒家内其他派别的猛烈攻击;
其后的元朝是“七丐八娼九儒”,儒生比乞丐和娼妓不如。
程夫子兄弟和朱熹本人及其《四书》的时来运转是朱洪武给的,是满人皇帝给巩固的,其间也不过六百余年。
从1911年到2000年儒家又遭遇厄运。
21世纪开初,由于统治者的“稳定压到一切”,历史渣滓又漂浮起来,孔子又被抬出来了,文化人渣弹冠相庆,掀起“尊孔读经”浪潮,
读者从中了解到:
《中庸》一书来之不易,是历史上许多鸿儒共同劳心费力的思想理论成果,最后成型于程颐、朱熹之手,成为帝王专制的思想理论武器,成为洗脑中国文人的鸦片,为帝王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儒生拼命追求功名利禄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中庸》全书去看,有如下特点:
1.缺失逻辑推理,成不了思想体系;
2.经常转换论题,前后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3.引用《诗经》为理论论据,手法卑劣。
第一章是正面论述“中庸之道”。
可是,概念不明,判断混乱,推理无据,论证缺失过程,完全没有逻辑性,是不符合形式逻辑规则的假空大的话语,是信口雌黄,谁都可以乱说一套出来,所以是胡说八道。
第一章是总纲,总纲如此,那么全书就没有什么理论价值了。
第二章到第二十章是引用孔子的语录来论证。
且不说那些语录的假大空,就语录所表达的意思而言,不但不能证明“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而且意思恰好相反:
主张极端的“九经”,核心思想是亲疏、尊卑,君王至高无上。
第二十一章到第三十二章论述“至诚之道”。
说“至诚”是“至圣”,“至诚之道”是“孔子之道”、“圣人之道”;
说: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第一章里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不见了,“中庸之道”不见了。
如果说“至诚之道”、“孔子之道”、“圣人之道”与“中庸之道”都是一种“道”,那么儒生们就论述给人们看看。
我看已故的孔子、子思、朱熹等辈没有那个能力去论述,也相信今日活着的鸿儒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论述,因为那是根本上水火不相容的观点:
中庸,就不可能容许亲疏、尊卑、至圣;
亲疏、尊卑、至圣就是极端,不可能中庸。
第三十三章引用《诗经》的语句为理论论据。
《诗经》是诸子百家公认的经典,具有说服力量。
但是,《诗经》里,只有《大雅》、《颂》是可以成为儒家思想的理论论据的,《小雅》能够成为儒学论据的极少,而《国风》是不能够成为儒家思想的理论论据的。
这里引用了《国风,作者却依据自己所需,采取了卑劣的手法:
不是断章取义进行曲解,就是篡改原文。
本来,《中庸》是一团乱麻,无法分出层次段落,我划分是无可奈何的,是不准确的。
朱熹的分章更是混乱。
第一章
1.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
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
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
次言存养省察之要。
终言圣神功化之极。
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
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评述:
译文:
上天赋予人的叫做天性,遵循天性叫做道,修道就是圣人的教化。
道那个东西,不能片刻离开;
可以离开的就不是道。
所以,君子小心谨慎于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恐惧于没有人听到的地方。
莫表现于隐秘,莫显露于细微。
因此君子独处时更要特别谨慎。
喜怒哀乐的情绪还没有发生时,称之为“中”;
情绪发生了都能合乎节度,称之为和。
“中”那个东西,是天下万事万物最大的根本,“和”那个东西,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达到“中和”了,天地就各就其位了,万物各自生长了。
朱熹解说的意思是:
第一章是子思的思想,是全书的“立言”——论点或者总纲。
首先指明了“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
“道”是“天”所生,天大于“道”,“道”是不能改变的。
“道”的实体具备在人自身体内,时刻也不离自身。
其次说明保持修养和感知“道”的要点。
最后说明圣教教化的极大作用。
指出读书人修道,只要从自身寻求,去除外来诱惑而产生的私念,充实他自身的本然善性。
下面十章文字,是引用孔子语录,证明这一章的原理。
朱熹解释说:
“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
蒋伯潜的解说:
天命是说由天所命;
性指人的本性,由于天之所命。
其所谓天,即“自然”。
性不是人造作的,乃是自然生成的。
……故董仲舒说:
“道之大原出于天。
”性是人性,即人道;
圣人以礼乐刑政之属为教于天下,亦无非是率循人性,修明人道而已。
这三句是一书的总纲,也就是程子所说的“始言一理”。
由此可见这第一章的理论地位之高,是全书的理论大前提。
弄懂了第一章,也就把握住了全书的基本原理;
肯定了第一章,也就肯定了全书;
否定了第一章,也就否定了全书。
这第一章文字,文理奥妙神秘,实在吓破人胆;
气势威武雄壮,实在威慑人心。
“1”句使用了“天命”、“性”、“道”、“修道”、“教(圣教)”,“2”句使用了“不可须臾离”、“戒慎”、“恐惧”,“3”句使用了“隐”、“微”、“慎其独”,“4”句有“大本”、“达道”,“5”句有“天地位”、“万物育”。
仅仅这些名词、概念,足够吓破人胆、威慑人心了。
你敢不听教训么?
你敢反驳么?
不然的话,你就是:
逆“天命”,反“人道”,违“圣教”,不知“隐”,不懂“微,丧“大本”,无“达道”,没有“天地位”,失去“万物育”;
你就应该“恐惧”、“戒慎”、“慎其独”。
好家伙!
他们发现了“宇宙真理”,掌握了“终极真理”,人类只有“独尊儒术”一条路了。
可是,那种奥妙神秘的文理,那种威武雄壮的气势,在有公民意识的人们前面,是无稽之谈;
在知道一些哲学原理的文人眼里,是不懂装懂。
“天命”是什么?
有“天命”吗?
“道”是什么?
人能够“修道”吗?
世上有“圣教”吗?
令人“恐惧”的理论是善理吗?
如果“中”是“大本”、“和”是“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那么“天命”算什么东西?
“率性之谓道”的“道”在什么理论地位上?
“中”、“和”与“天命”、“道”到底哪个是“大本”、是“达道”?
相互抵牾。
就概念而言,这里没有定义出一个明确的概念。
就推理而言,这里都是各自独立的判断句子,句子与句子之间没有逻辑关系。
就论证而言,这里没有论证过程。
这里的“道”,不是本体的“恒道”,也不是造物者“大道”、“天道”,更不是人的自然性的“道”,而是圣教强行植入的“孔孟之道”或者“中庸之道”。
既然“率性之谓道”,那么人人有三急的“吃饭拉屎睏”也是“道”,不需要什么圣教和修道了;
“修道之谓教”一句就缺失前提理论了,与“率性之谓道”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既然这里的“道”是圣教植入的“道”,那就不是人的自然性;
事实是:
在孔孟之道之前,人们没有那种“道”照样生活;
在有“孔孟之道”猖狂时期,人们照样“吃饭拉屎睏”;
在外国人那里,没有“孔孟之道”,生活得很好。
可见“孔孟之道”和“中庸之道”不是“不可须臾离也”。
普通人还是按照自己的自然性去生活吧,无需“戒慎”、“恐惧”“慎其独”,用不着“圣教”,用不着“修道”。
“4”句说话的对象是人。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天生的理性思维潜能,动物没有理性思维潜能,而情感潜能是人与动物共有的。
只要是出生了的活人,情感一定在“发”,只是“发”的形式不同:
或者表露出来让别人知道了,或者压抑着不让别人知道;
并没有“未发”的状态,更无所谓“中”与不中。
所以,“喜、怒、哀、乐之未发”那种现象是不存在的,不是事实,是一种假设为“假”的假判断,假判断当然推不出“真”结论。
大前提为假,结论“谓之中”也是一个假判断,是谬论。
以“中”为前提推出的那个结论“和”也是假的,以“中”与“和”为前提的结论: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就是假判断,是谬论。
“5”句是以“4”句为前提的结论,由于“4”是假的,不是事实,“5”句的结论也是假的,也不是事实: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谬论。
再说,“致中和”的“致”是谓语,“中和”是宾语,前面必定有一个主语;
那就是说“中和”是一种结果或者一种现象,不是造成“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大本”、“达道”了,而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一种现象状态。
这样一分析,作为《中庸》总纲的第一章就是胡说八道。
说它是胡说八道,是说概念不明,判断混乱,推理无据,论证缺失过程,完全没有逻辑性。
不符合形式逻辑规则的假空大的话语,是信口雌黄,谁都可以乱说一套出来,所以是胡说八道。
《中庸》总纲是胡说八道,那么全书就是胡说八道了。
这种胡说八道都出自中国帝王和御用权威理论家之口,可见中国统治者的昏庸,中国权威理论家的神经错乱。
这种胡说八道居然被中国文人吹嘘为圣人言,吹捧为真理,可见中国文人的天生善心和自然智慧都被洗脑得一干二净了。
第二章
1.仲尼曰:
“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
”
2.“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孔子说:
“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
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
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这是两句假空大的话。
怎样区分君子与小人呢?
怎么判断“君子而时中”与“小人而无忌惮也”?
这种没有论证过程的教条是死教条。
第三章
子曰:
“中庸其至矣乎!
民鲜能久矣。
《菁华选粹》译文:
“中庸那种美德,是至高无上的呀!
而庶民很少懂得这种美德已经很久了。
注:
鲜,少。
《论语》的原文是:
子曰: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这里的“中庸”又是个人品德了,不是什么“大本”、“达道”了。
概念不能一贯或者偷换概念。
原来“中庸”仅仅是君子的至高无上的美德,不是庶民的品德,庶民早就不理睬“中庸”了。
我不知道读者能不能理解“中庸之道”,能不能去使用“中庸之道”,我是始终理解不清楚的,也无法去把握和使用。
“中庸之道”真是“君子中庸”,普通人无法使用,所以“民鲜久矣”,最好的情况是普通人永远抛弃“中庸之道”。
第四章
1.子曰: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
不肖者不及也。
2.“人莫不饮食也。
鲜能知味也。
“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
智者认识过了头,愚者的智力达不到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
贤者做得太过分,不肖者根本做不到。
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如此说来,“知者”、“愚者”、“贤者”、“不肖者”都不明白和不行“中庸之道”,那就只有“寡人”帝王和极少数“上智”的鸿儒才明白和实行“中庸之道”了;
“中庸之道”为帝王和鸿儒所专也,并非是普通人之道也,更不是天下人之共识也。
“人莫不饮食也。
”是比附荒唐!
每个人的天生自然味觉,都能够辨别甜酸苦辣,各有所好,岂是“鲜能知味也”?
难道饮食的味道也只能被帝王和鸿儒们所专吗?
第五章
“道其不行矣夫!
哀叹!
杞人忧天也。
第六章
“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以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
“舜真是具有大智啊!
他好问而又喜欢省察浅近话语的含意。
隐忍邪恶而弘扬善良。
判断是非时能够居中而把握两端,用中庸之道施行于人民。
这就是舜之所以成为舜帝的缘故吧!
尧舜都是远古人,没有真实的史料,只有传说。
孔子在这里随心所欲地虚构舜的“中庸之道”。
即使是虚构,也不能证明“中庸之道”是“大本”、“达道”,相反,只能证明“用其中于民”:
强制庶民去接受“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君王通过圣教的手段从外部植入(洗脑)给庶民的,并非“率性之谓道”。
另外说明一下“隐恶而扬善”:
“隐恶”者必定不能“扬善”,“扬善”者必须“惩恶”;
不能用圣王的个人意志取代法治。
第七章
“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罟(gu),捕兽的网。
擭(huo),装有机关的捕兽的木笼。
辟(bi),同“避”。
期月,一整月。
“人人都说‘我知道’,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阶中去而不知道躲避。
人人都说‘我知道’,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而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这里说的都是假空大的话。
人人都知道回避罗网和陷阱,只有在暴力强迫和利益引诱之中而无法无力去回避。
可是人人都不知道、更不会选择“中庸之道”,谈何“守也”?
第八章
“回之为人也:
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拳拳,奉持弗失的样子;
服膺,存在心里。
孔子说:
“颜回的做人:
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而不让它失去。
颜回是儒学的创始人之一,至于他怎么样弄“中庸之道”的,只是鸿儒们在说,庶民们并不了解,只能由鸿儒们去说吧。
第九章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注释:
均,平治。
爵,官爵。
禄,俸禄。
辞,辞退。
“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辞退,雪白的刀刃可以踏过去,中庸可不容易做到。
看来,那“中庸”高于治国平天下、功名利禄、仁者勇了,神秘奥妙呀!
帝王大臣、大儒都难以把握,庶民们就别妄想去攀登了。
第十章
1.子路问强。
2.子曰:
“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3.“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
君子居之。
4.“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
而强者居之。
5.“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
国无道,至死不变;
强哉矫!
抑,或者。
而,同“尓”,你。
衽,卧席,名词动动用为“带着”。
金,铁制的兵器。
革,皮制的甲盾。
死而不厌,死而无悔。
和而不流,以和待人而不被流俗所移。
矫,勇武的样子。
不变塞,不改变志向。
子路问什么是强。
“你问的是南方人的强呢?
还是北方人的强呢?
或者是你自己的强呢?
用宽容柔和的态度去教人,不报复无道邪恶,这是南方人的强,君子具有这种强。
带着兵器甲盾去格斗,死了也无悔,这是北方人的强,勇武者就具有这种强。
所以,君子以和待人而不被流俗所移,这才是真正的勇武强大呀!
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真正的勇武强大呀!
国家有道时,自己富贵了仍然不改变原先穷困时的守道精神,这才是真正的勇武强大呀!
国家无道时,自己穷困而至死不变守道精神,这才是真正的勇武强大呀!
首先,以地缘为标准去区分不同的两种“强”,是荒谬的。
北方与南方什么界线去划分呢?
如果以黄河为界,那么孔子是北方,老子是南方,那么孔子不是在自我否定吗?
如果以长城为界,那当然是北方匈奴人勇武,南方华人是君子。
但是南方华人中庶民是绝大多数人,君子是极少数人,又怎么能证明南方人强于北方人呢?
其次,那几种“强哉矫”,小人、庶民是做不到、也无法做到的,别家文人也做不到,就只剩下儒生了,难道南方人都是儒生吗?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自我反驳。
第十一章
“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
吾弗为之矣。
2.“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
吾弗能已矣。
3.“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注释:
素,平素;
《汉书》作“索”,探索。
隐,隐僻。
怪,怪异。
述,记述。
已,止。
遯,同“遁”。
见知,被知。
“探索隐避之理而又行为怪异,后世也许会有人来为他立传记述;
但我不会做那种事情。
有些君子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而我不能那样停止下来。
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这是在评述三种文人的作为。
问题是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
“素隐行怪”,有可能是两种情况:
其一,探索万事万物的本体,寻找形而上学的原理,不与专制统治者合作。
譬如老子、庄子的理论和行为,譬如基督教等等宗教教理和信教行为。
这些在道家和宗教徒看来不是“素隐行怪”,而是“君子遵道而行”;
而在为帝王统治服务的实用主义者孔子看来,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庸 中庸解读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