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集体备课发言稿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159632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2.11KB
小学数学教研集体备课发言稿Word下载.docx
《小学数学教研集体备课发言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研集体备课发言稿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师叫苦,学生喊累,但学生并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
这是久久横亘在我们大部分老师心中的一个结。
问题在哪里?
究其原因之一在于“我们的课堂效率低,课内损失课外补,造成学生课业负担重,形成恶性循环。
”“怎样才能解放我们自己,减轻学生的负担,向40分钟而不是向24小时要质量?
我想这是每个教师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高效的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师永恒的追求。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虽然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律,但还是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可循。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吃透教材”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正如一位特级教师所说的:
“这法、那法,不吃透教材就没法”。
教师的教对于学生来说居于主导地位,教师只有掌握了教材各部分知识间的来龙去脉,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题的编写意图,才能做到胸中有书,游刃有余。
因此,教师“吃透教材”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
1、吃透教材——理清知识链。
数学是一门知识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知识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任何新知识都是在已学过的旧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所以,教师只有全面通读小学数学的各册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链,教学时才能做到瞻前而顾后,能够以全局观点来驾驭,分析自己所教的教材。
如果教师没有掌握教材的系统性,教学中就可能把完整的内容零敲碎打,分成许多独立地部分去教学。
这样不仅教起来费劲,费时间,学生学起来也不好懂,难以记忆,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如:
单位“1”这个概念,不仅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而且是贯穿分数、百分数这部分教材“始终”的一个最重要的概念。
因此,在学习分数乘法时,必须把这个关键的问题让学生彻底理解和掌握。
我在教学分数部分一开始就要紧紧地抓住它,通过种种形式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单位“1”的意义。
这样,在后面教学分数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时,“1”的理解就已不成为难点了。
2、吃透教材——解析重难点
教学效果的好坏,对重难点问题的解决是否清楚适当,主要是看教师对知识是否能正确、深刻地理解了。
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所教学的内容以及作业一定要做一番认真深入的研究、分析,以达到透彻理解,熟练地掌握,才能在课堂教学时做到深入浅出,驾轻就熟。
我在教学四年级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一节时,为了让学生透彻理解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道理,提出了这样三个为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自己进行探究,
(1)为什么一个小数中的小数点位置一变,小数的值就变了呢?
(2)为什么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就变大了呢?
向左移动,小数就变小了呢?
(3)一个小数的小数点每移动一位,小数大小的变化,为什么是十倍的关系呢?
由于课前我对这部分教材做了研究,在课堂故能得心应手上引导学生探究规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能力”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结构松垮,方法不得当,教师不停地讲,不仅挤掉了学生练习时间,使新课无法当堂消化巩固,而且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不到培养。
这种课堂是低效的课堂。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主要采取“尝试教学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其基本模式分为六个环节:
1.准备题导入。
为尝试题铺路架桥。
2、出示尝试题,用尝试题引路,来诱发学生自学。
3.自学课本,用自学思考题引导学生看书;
4.尝试练习,检验学生自学的结果。
5、学生讨论结合教师讲解,围绕一节课的重难点进行。
6.第二次尝试练习,分为基础练习,针对性练习,拓展练习等。
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先练后讲”,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做到:
1、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出示尝试题后,不会的同学“带着思考题”自学课本。
这时学生如果能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尝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以学定教。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做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
2、坚持“少讲精讲,抛砖引玉”。
尝试教学法以学生练为主,要求老师少讲精讲。
老师讲解主要针对一节课的重难点进行点拨,启发,归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比如《除数是两位数的小数除法》教学时,在引导学生明白算理后,老师只需点拨归纳出小数除法法则:
“一点二算”。
课堂上少讲精讲还应做到“三讲三不讲”。
三讲的问题即:
一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后,全班同学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里指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
比如“圆如何转化成三角形和梯形推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
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生成的新问题;
三是老师明白这是学习中的重点问题但学生始终没有提出来的问题。
不讲的问题即:
一、是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
二、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学会的不讲;
三、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这里指的是一些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
我们高段的老师应该是身有体会的。
有时候你费尽心机,但往往事与愿违。
比如“牛吃草”问题。
3、坚持“小步推进,分层教学”
“高效率,大容量”的教学,优生是“吃饱了”,教学进度也得到了保证,复习时间时间也挤出来了。
可是那部分中差生呢?
他们“吃”得了吗?
教师的教学进度是上去了,可是中差生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吗?
我看未必!
那么势必会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辅导,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是高效率的。
我以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容量应该小!
也就是实行“小步子”教学法。
将课堂教学的容量减小,将教师教学进度的步伐减小,小步前进。
这样的课堂教学虽然每节课所学知识不多,但是通过反复的练习,却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这样,课堂教学效率会不会高一些呢?
而对于优生会吃不饱的担心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来解决它。
小步子分层教学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他必须学会的!
得到他能够得到的数学知识!
这样可以充分地、高效率的利用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
三、科学合理作业是高效课堂的手段。
这里我主要谈谈复习课。
说到复习课,很多老师认为复习课就是做题,一张试卷接一张试卷,也不分青红皂白,会做的不会做的齐上阵。
这样的毫无选择的练习只能是加重学生负担,不仅不能发挥复习课应有的功能,甚至会产生“熟能生笨”的结果;
同时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直至产生厌倦情绪。
怎样才能提高复习课的实效。
我以为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练习的挑选和设计尤为重要。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复习课的特点,数学复习课的练习,应追求“四性”趣味性,探索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1、趣味性。
如运用猜谜语、讲故事、摘取智慧星、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各类小竞赛等。
在学习《数的整除》这一单元后,设计让学生巧猜某某电话号码的练习,猜出后再拨个电话进行验证。
这种游戏性、趣味性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2、探究性。
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同时不断探究新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
比如在复习《园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内容时:
通过剪一剪,比一比,探究半圆和圆的一半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既复习了圆的有关知识,复习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生成了智慧。
3、开放性。
开放性练习的形式较多,如练习题的条件、问题或缺少、或不确定;
习题的答案不唯一;
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等等。
开放性练习对层次不同的学生都有训练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合理解决问题的品质。
比如:
一个梯形是由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拼成的。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这一题学生想到了很多方法来解题:
有的转化成梯形,有的转化成正方形等等,在解决这一个组合图形面积的过程中,可以运用5个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训练了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4、综合性。
综合性练习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以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宽度。
如在复习《长方体》这一内容时,设计这样一道题:
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60米,宽2.5米,深2米。
请你算一算:
(1)游泳池占地多少米?
(2)在游泳池底面和内壁摸一层水泥,摸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沿游泳池的内壁1.5米高处用漆画一条线,水位线全长多少米?
(4)按水位线进水,游泳池内能存水多少平方米?
在这一题中长方体的底面积,表面积,棱长,体积几个知识点全包在里面了,实现了一题多练。
以上所谈的是我的个人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粗略的做法。
虽然都是老生常谈,但却是我正在积极努力践行。
俗话说:
教无定法,各施各教。
我认为教法是多种多样的,无好坏,优劣之分,但目的是一致的,只要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什么方法都可试一试。
我相信,只有我们教师勤于学习,善于动脑,勇于实践,一定会掌握课堂教学规律和教学艺术,“减负,高效”一定会实现。
朱延文主任参加教研组活动
数学教研发言稿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不断的改变着我们以往传统的、较为落后的教育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
"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
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
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点,如教师权威的淡化和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性增强,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等等。
作为一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合理的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想就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首先,要重视差异、合理分组。
其次,平等协作、明确任务。
最后,结合实际、整体评价。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以人人学到有用的数学为基础,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值得我们予以关注和研究。
由于本人教学经验与理论水平的限制,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的实践中,存在着选择恰当时机,保证有效交流,小组合作中材料准备的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还要努力探索,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合作学习教学技能,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更好的作用。
陈老师说: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者开始关注起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转变身份,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探索新知识,人们开始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
从此,小组合作的形式便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
可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产生了,那就是有些教师为了形式而合作,这样,小组合作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完全是为了迎合当前教师的大趋势,这样,真的对学生有好处?
或者是这样仅仅是为了热闹?
有效的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我们要在这几个环节上努力实现转变。
一是教学前要实现由"
备教案”到"
备学案”。
二是教学中要实现"
讲授知识”向"
探究知识”的转变。
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指导者,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信息、手段、时间和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自主意识,让每个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的动手、动口、动耳、动脑,自己去探索规律,寻求知识,用"
自己的力量”创造性的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不是接受现成的结论,死记硬背这些结论。
三是教学后要实现"
评价结果”向"
评价过程”的转变。
孙老师说:
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
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李老师说: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境头:
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到:
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
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
那么,我们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让学生正确表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
一、明确目标,引导倾听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
听”也是目标,在"
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
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
三、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教研 集体 备课 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