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致灾因素普查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154567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320.67KB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Word下载.docx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隐蔽致灾因素普查Word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4瓦斯防治措施21
7.5自然发火预防措施26
7.6顶板管理措施27
7.7综合防突措施28
8.结论46
8.1矿井存在的主要隐蔽致灾因素46
8.2结论46
8.3主要问题47
8.4建议47
前言
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吉林省宇光营城矿业有限公司进行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工作,根据普查工作的需要,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其他人员由地质、采煤、一通三防和安全管理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于2017年10月3日至10月13日开展了矿井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工作。
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主要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和《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及营城矿业公司矿井相关资料进行的,通过普查,查明采空区、断层、瓦斯、煤层自燃、煤层顶板、二氧化碳突出等为矿井的隐蔽致灾因素。
继而形成了《吉林省宇光营城矿业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报告基准日为:
2017年10月15日
1.绪论
1.1、编写目的与任务、要求及编写依据
目的:
全面普查煤矿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做到隐蔽致灾因素清晰明确,防范措施全面有效,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
任务:
查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和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要求:
重点查明本矿的“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导水裂隙带,地下含水体,井下火区,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等隐蔽致灾因素。
1.2编写依据:
(1)《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
(2)《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3)《煤矿建设安全规范》AQ1083-2011
(4)《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5)《煤矿防治水规定》
(6)新版《煤矿安全规程》
(7)《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十条规定》
(8)矿井相关资料
1.3矿井概况
吉林省宇光营城矿业有限公司,地处吉林、长春两市之间,位于九台镇境内,距九台镇境内1.5㎞,距营城矿区约3㎞。
位于九台市东北郊,距九台市火车站2.4公里,归九台市管辖,该矿门前有一条通往市区的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隶属于吉林省宇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矿井中心点地理坐标:
L=125°
51′30〞B=44°
09′37〞。
1976年开始建设,1989年10月投产,该公司是原营城煤矿(国有)政策性破产改制重组企业,设计生产能力75万吨/年,新区投产后生产能力150万吨/年。
本区属北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4.6℃,夏季(六、七、八月)平均温度18—22℃,冬季最低气温-35℃,平均-13--17℃,冰冻期130天,最大冻土深1.64米。
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区内地形自东南向西北逐渐低缓,地势平坦,标高在+170.00~+182.00米。
区内小南河是本区唯一河流,发源于矿区东部大马虎头山,经土门岭—营城子—九台市流入饮马河,全长28.7公里,流域面积314平方公里,属季节性河流,受降水补给,年平均流量0.25—1.28m3/s,冬季干涸。
降水量以七月最大,六、八月次之,年平均降水量591.5mm。
井田范围内属丘陵地带,地表标高+172~+181m。
平均+176.5m,主、副井井口标高均为+180.0m,东山风井口标高+183.0m,未发生过山体滑坡,最高洪水位+171.06m,不受洪水威胁。
矿区地理位置(如图)。
2、矿井生产现状
2.1矿井开拓方式
老区矿井开拓方式为两立两斜,主要开采煤层为3号煤层。
主立井提升设备为JKM2.8×
4
(1)型塔式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井深800米,副井提升设备为JKD2.8×
6型塔式多绳提升机,井深800米,主运输水平为-610水平,通过-610水平布置上下山开拓。
新区与老区中间有一条巷道联通。
新区新区开拓方式为立井开拓,布置三条立井。
主立井(提煤)、副立井(升降人和物)和专用风井。
单一生产水平,井底车场水平为-800m(辅助生产水平),主生产水平为-900m。
-800水平布置入风、回风和皮带运输三条主要巷道。
中央水仓、中央变电所和井下火药库布置在井底车场附近和-800水平内;
-800和-900水平之间布置三条[轨道(18°
)、皮带(15°
)和回风(18°
)]下山。
-900水平对应布置三条主要巷道。
2.2矿井工作面布置情况
老区现有1个回采工作面,8303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机采放顶煤采煤方法,现8301工作面安装。
共有3个掘进工作面,分别为8306上顺掘进工作面;
8305工作面入风联络巷;
二采区复采入风上山。
新区现有一个试生产工作面为新一采区1101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机采方法和一个掘进工作面为:
新一区1102下顺掘进工作面(综掘)。
3、地质构造
3.1、煤层顶底板
一号煤层顶板为砂岩及泥岩,具水平层理,呈破碎状或块状,节理、裂隙发育常见动力擦痕或破碎带,裂隙方向多与走向垂直,故顶板较松软,易冒落,底板为中细砂岩;
二号煤层顶板主要为灰色中—细砂岩,结构致密,采空区不易冒落,底板为砂岩,胶结致密坚硬;
三号煤层顶板为粗砂岩—砾岩,胶结松散,采空区易冒落,底板为粗砂岩,胶结致密坚硬。
3.2、区域构造
本区断裂构造比较复杂,多为张扭性正断层,大断层断层带内被岩石碎屑及断层泥充填,这些断层均为白垩系以前侏罗系后期形成,破坏了煤层的完整性,对开采有很大的影响。
3.3、地质构造
本煤田全为第四系掩盖,岩层很少出露,仅在东南边缘有流绞岩出露。
由老至新叙述如下:
古生系的二迭系上流及范家屯组;
中生系的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
白垩系下统的泉头组及第四系。
煤层为一宽缓型短轴背斜,与其同时产生北东及近南北两组张裂隙,而后北东向一组张裂隙分别在背斜两翼及轴部发育成北东向断层。
本区为一北东向短轴宽缓型背斜,其南翼缓北翼陡,北东向断层比较发育,一般断层都有伴生小构造和羽状断裂,每平方公里达125条断层,直接影响煤矿的正常开采。
3.4井田地质
1、由上至下的顺序为新生界第四系,厚3—34米由表土、流沙和卵石组成;
白垩系下统泉头组主要为砾岩、砂泥岩,呈赤紫色。
白垩系下统营城组厚26—224米,超覆沉积于煤系地层之上,为中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
中生界侏罗系上统沙河子组厚66—410米,在煤田内普遍发育,早期以火山喷发沉积为主,晚期以湖泊沼泽相为主,沉积物主要由凝灰物质及有工业价值的煤层组成:
由下至上为泥岩段—厚28—155米,由粗砂岩、粉砂岩互层夹薄层泥岩、炭质泥岩及薄煤层,流纹角砾岩,凝灰岩,凝灰砾岩组成;
火山岩段—厚1.05—86.12米由流纹岩、流纹角砾岩,流纹凝灰岩组成,构成煤系地层之基底;
含煤段—厚36.01—169.34米是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由下至上为a、粗砂岩、砾岩、薄层泥岩、粉砂岩并夹两层不可采煤层。
b、灰白色砂岩,局部为泥岩、细砂岩、三号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4.35米,顶板为粗砂岩;
c、中砂岩、细砂岩夹一、二号煤层沉积稳定;
d、黑色泥岩薄层状,夹2—3层草绿色凝灰岩薄层及黄褐色菱铁矿条带。
主要可采煤层情况:
全区主要可采煤层有三层,一号煤层厚0.69—2.74米,顶板为泥岩底板为砂岩;
二号煤层厚0—3.07米顶板为砂岩,底板为粗砂岩与一号煤层间为11—17米;
三号煤层结构复杂,厚1.58—12.61米平均4.35米,顶板为泥岩、粗砂岩底板为砂岩、砾岩,与二号煤层间距23—37米,煤种为CY、QM。
2、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通过已开采矿井,煤层顶板泥岩、粗砂岩开采后几乎全部冒落,上部砂岩岩层完整程度较好。
没有发生过坍塌、掉块等现象。
煤层底板采空后,由于地层压力不平衡易发生底鼓现象需定期清理。
3、综合该矿床工程地质条件认为矿体及其围岩均为软弱岩层,并受构造影响,使其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故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程度类型。
4、水文地质
4.1、区域水文地质
平均+176.5m,主、副井井口标高均为+180.0m,东山风井口标高+183m,未发生过山体滑坡,最高洪水位+171.06m,不受洪水威胁。
4.2、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规律和特征
(1)含水层:
第四系冲积层中细沙、砂砾岩层为含水层,含水层厚为6--7米,最大厚为10米,含水层埋深为8—9米,一般含水层底板深度为16.6米左右。
白垩系粗砂岩含水层,下界垂深90米。
侏罗系砂岩含水层总厚80—100米,含水微弱,在回采中只产生滴水现象,对回采基本无影响。
(2)隔水层:
主要是白垩系泉头组赤色层,厚几十米至650米。
(3)矿井充水条件:
由于白垩系巨厚隔水层的存在,浅部含水层对矿井开采无大的影响。
但由于主、副立井及主、副风进都穿过浅部含水层,在此部位顺孔隙、裂隙导入井下。
①首先是主、副立井:
主井直径为5.9米,副井直径为6.8米,都是混凝土井壁,壁厚0.3米,立井开凿时涌水量为16m3/h,施工井壁后涌水量降为0.098m3/h。
同时冬季涌水量减小,雨季涌水量加大。
主副井已进行了多次壁后注浆堵水工作,现在涌水量基本稳定。
②其次是主风井和副风井:
主、副风井穿过含水层地带由于裂隙的存在浅部含水层,主要是第四系水沿井筒流入-200水仓,同时有一384号钻孔穿过副风井其下为老五井采空区,开采标高为-160.07~-205.72米,1992年7月5日在副风井-52.4米标高处发生突水,主要是由于此钻孔封孔质量不好,将老五井采空区水导入所至,后对此钻孔重新进行了封孔处理,并设置了止水闸阀,涌水量常年稳定在37.8m3/h,,对这部分水已经进行有效利用。
③再次为井下采空区水:
由于煤系地层中砂岩为微含水,在开采过程中只产生滴水现象,对开采基本无影响。
因此井下采空区水主要来源是消尘、煤层注水、采空区注浆以及液压单体支柱。
这些水一部分蒸发掉,一部分被输送机带走,剩余部分留在采空区中,这部分水沿孔隙、裂隙以及断层面有可能导入采掘工作面中。
(4)矿井充水状况:
1992年7月5日在副风井-52.4米标高处发生突水,主要是由于此钻孔封孔质量不好,将老五井采空区水导入所至,后对此钻孔重新进行了封孔处理,并设置了止水闸阀,涌水量常年稳定在37.8m3/h,对这部分水已经进行有效利用。
4.3、矿井充水因素和充水通道分析,井田及周边老空区分布状况
(1)井田范围内属丘陵地带,地表标高+172~+181m。
平均+176.5m,主、副井井口标高均为+180.0m,东山风井口标高+183m,历史最高洪水位+171.06m,不受洪水威胁。
(2)井下采空区水,由于煤系地层中砂岩为微含水,在开采过程中只产生滴水现象,对开采基本无影响。
井下采空区水主要来源是消尘、煤层注水、采空区注浆以及液压单体支柱。
(3)钻孔水,由于钻孔封孔资料不详,实见部分钻孔封孔质量不好,故钻孔水有可能导入采掘工作面。
在井下实际施工过程中,不管钻孔封孔质量如何,在距离钻孔30米时都要进行探放水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4)一区井下-200及-610水仓都分别设置了工作和备用三套水泵,并铺设了工作和备用两条管路,完全可以保证矿井最大涌水时的排水能力。
在-200水平设置了两个蓄水池,一个容水量为200m3,另一个容水量为60m3,这部分水直接用于井下打眼,煤层注水、注浆、消尘、乳化液泵站以及其他生产用水;
同时在地面还有500m3的消防水池,这个水池直接与水源相连,平时将水仓中的水直接抽到地面消防水池中,总保持水池有足够的水量。
新区井下排水直接从井下排至地面,井下建-800中央水仓和-900水仓。
-900水仓中转至-800中央水仓后再排至地面。
-800水仓主仓长度135m,容积1150m3,副仓长度65m,容积550m3;
-900主仓长度50m,容积345m3,副仓长度40m,容积270mm3。
中央水泵房安设MD-160-120*10型水泵3台,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
-900水泵房安设MD-85*4型水泵3台,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
主排水管路选用Φ219×
20无缝钢管两趟,由副井井筒铺设;
中转管路为Φ125*8无缝钢管两趟管路,沿-900轨道下山和-800运输大巷铺设至-800水仓。
两区分区独立排水。
(5)井下采空区中的积水,主要采用疏干和隔水煤柱来解决。
营城矿业分公司主要可采煤层为三个,自上而下为1、2、3号煤层,一层到二层间距为15—17米,岩性为砂岩,二层至三层的间距为23—35米,岩性为砂岩、泥岩,采空区水可以通过孔隙、裂隙导入采掘工作面中。
在同一煤层中采用20米的煤柱进行挡水,煤的坚固性系数为1.19,经实践煤柱的强度足以保证采掘工作面的安全。
其次是上部采空区积水,这部分水,根据水量的大小采用封堵和疏干的方法,封堵材料使用喷浆或树脂,疏干采用钻机直接打到采空区的积水区进行放水。
同时本着有疑必探和先探后掘的原则防探各种可疑水源。
因此,矿井防治水工作比较容易。
(6)该矿井四邻关系:
东面350m与营城五井相邻,南面800m与营城九井相邻。
西、北侧为农田。
营城五井、九井均已报废,各矿井间均有断层相隔。
4.4、矿井涌水量的构成分析
一区主井直径为5.1米,副井直径为6.0米,都是混凝土井壁,壁厚0.3米,立井开凿时涌水量为16m3/h,施工井壁后涌水量降为0.098m3/h。
新区主、副、风三条井筒合计涌水量为18.3m³
/h。
4.5、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
矿井水文地质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种类型(见下表)
类别
分类依据
简单
中等
复杂
极复杂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
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补给条件差,补给来源少或极少。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补给条件一般,有一定的补给水源。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主要是岩溶含水层、厚层砂砾石含水层、老空水、地表水,其补给条件好,补给水源充沛。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为岩溶含水层、老空水、地表水,其补给条件很好,补给来源极其充沛,地表泄水条件差。
单位涌水量q(L/s.m)
q≤0.1
0.1<q≤1.0
1.0<q≤5.0
q>5.0
矿井及周边老空水
分布状况
无老空积水。
存在少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清楚。
存在少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不清楚。
存在大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不清楚。
矿井涌水量
(m3/h)
年平均Q1
年最大Q2
Q1≤180
(西北地区Q1≤90)
Q2≤300
(西北地区Q2≤210)
180<Q1≤600
(西北地区90<Q1≤180)
300<Q2≤1200
(西北地区210<Q2≤600)
600<Q1≤2100
(西北地区180<Q1≤1200)
1200<Q2≤3000
(西北地区600<Q2≤2100)
Q1>2100
(西北地区Q1>1200)
Q2>3000
(西北地区Q2>2100)
突水量Q3(m3/h)
无
Q3≤600
600<Q3≤1800
Q3>1800
开采受水害
影响程度
采掘工程不受水害影响
矿井偶有突水,采掘工程受水害影响,但不威胁矿井安全
矿井时有突水,采掘工程、矿井安全受水害威胁
矿井突水频繁,采掘工程、矿井安全受水害严重威胁
防治水工作
难易程度
防治水工作简单
防治水工作简单或易于进行
防治水工程量较大,难度较高
防治水工程量大,难度高
注:
1.单位涌水量以井田主要充水含水层中有代表性的为准。
2.在单位涌水量q,矿井涌水量Q1、Q2和矿井突水量Q3中,以最大值作为分类依据。
3.同一井田煤层较多,且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分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营城矿业公司不受采掘破坏或影响,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补给来源极少;
单位涌水量<0.1L/s.m;
矿井周边无老空积水;
矿井年平均最大涌水量96m3/h<180m3/h;
矿井无突水情况;
采掘工程不受水害影响;
防治水工作简单。
4.6、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1)综上所述,本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属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类型。
(2)防治水工作建议
①要加强对矿区范围内地表水体的观测、巡视,对地表水体的观测要落实责任,每月进行1次地表水观测,雨季或暴雨后,根据工作需要,增加相应的观测次数;
发现问题,及时汇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矿井应对强降水及灾害天气的抗灾能力。
②是要加强对矿井涌水点的观测,各涌水观测点要设置专用电话,如有涌水量突然增大现象,立即通知井下作业地点撤出作业人员,查明原因采取治理措施。
③根据“预报预测,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采取探、防、堵、截、排的综合治理措施;
按规定留设足够的防水煤(岩)柱,设置防水警戒线,接近防水警戒线时必须坚持“先探后掘”;
本着“有疑必探”的原则,按规定对钻孔进行超前探放水。
④是要结合我矿水害特点和生产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落实安全措施,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水害事故,为矿井安全生产夯实基础。
5、矿井瓦斯
5.1、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
2011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1.36m3/min,相对涌出量为6.22m3/t,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3.59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2.12m3/t,掘进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0.29m3/min,相对涌出量0.71m3/t。
吉林省能源局以吉能审批【2011】418号《吉林省能源局关于2011年矿井瓦斯等级测定结果的批复》,吉林省宇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九台营城矿业分公司属于低瓦斯矿井。
2013年矿井瓦斯等级测定结果,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6.93m3/min,相对涌出量为3.18m3/t。
属于瓦斯矿井,但是由于2.24二氧化碳突出事故后,矿井被确定为突出矿井。
2016年矿井瓦斯涌出量测定结果,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3.38m3/min,相对涌出量为2.27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6.23m3/min,相对涌出量为5.02m3/t。
2017年矿井瓦斯涌出量测定结果,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2.17m3/min,相对涌出量为1.66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2.71m3/min,相对涌出量为7.74m3/t。
5.2、瓦斯评述
综上所述,本矿井属于煤与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矿井。
矿井要按照防突规定进行瓦斯治理,采取区域和局部两个“四位一体”的原则,在生产中应加强瓦斯地质工作,特别要加强瓦斯检测及通风工作,以确保安全生产。
6、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
6.1、矿井火灾及煤层自燃倾向性测定情况
2010年6月29日经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测定判定此煤样属“
级自燃”。
检测结果报告表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一层煤
二层煤
三层煤
煤
自
燃
倾
向
性
水份Mad%
7.49
6.18
8.49
灰份Ad%
15.66
6.59
6.41
挥发份Vdaf%
39.62
38.07
41.07
真密度TRD
1.49
1.37
吸氧量cm3/g干煤
0.65
0.64
0.69
自燃倾向性分类等级
II类自燃
7、防治措施
7.1地质构造方面措施
1、在断层和井田边界附近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留设断层、边界等安全保护煤柱,严禁开采防隔水煤柱等。
2、结合矿井实际,在现有开采技术、装备、方式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更加适合煤矿生产实际需求的探测装备和方法。
3、利用地质物探、钻探、巷探等相结合的探测方法,研究和掌握褶曲、地质构造变化规律,以便正确指导安全生产。
4、在地压显现明显地段施工,采取小断面掘进超前支护卸压,再大断面永久支护措施。
5、巷道掘进过程中,严抓工程质量标准,提高巷道支护质量,并根据煤岩层变化打大直径卸压钻孔卸压,使煤体卸载、压力转移。
6、新开巷道采用小直径椽子打顶背帮,在两帮开卸压槽释放矿压,使其减少对巷道支护的破坏程度和维护费用。
7、采掘过程中避免孤立煤柱形成应力集中区,尽量将主要巷道和硐室布置在底板岩层中,回采工作面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8、采掘过程中遇有断层和采空区时,应尽量采用由断层或采空区开始回采的开采顺序,避免相向采煤,回采线尽量呈直线,且有规律地按正确的推进速度开采。
9、对煤层破碎地区采掘时,在工作面前方用高压水注入煤层,从而压裂煤体,使其结构破坏,从而达到降低承载能力,通过小流量、低压力、长时间的方式进行巷道内超前注水降低煤体的弹性和煤体的强度。
10、对顶板坚硬不易垮落地区采用煤层注水降低顶板的强度,减少顶板的弹性潜能,使坚硬顶板随采随冒,使煤体支撑压力的峰值位置向煤体前方转移。
11、岩巷掘进采用巷两帮墙基础处打与巷道底板呈45°
夹角对拉锚杆,抵制和减少巷道两帮下侧矿压底鼓。
12、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矿井相关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指导安全生产。
13、建立和培养煤矿地质专业人才队伍,使煤矿地质预报工作能够超前指导生产实践活动。
14、探索在各类地质构造及地应力集中区巷道支护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加强顶底板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定出合理的顶底板稳定等级,以确保管理有据,安全生产。
15、在生产中加强巷道支护和安全检查工作,做到以质量保安全、以质量促生产。
16、结合矿井采掘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各种灾害威胁程度。
17、定期开展专项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严格落实制度措施。
7.2工程地质方面措施
1、由地测人员结合井下采掘实际定期对矿区地面进行巡回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优化采掘设计,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扰动和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矿产开发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3、定期开展矿山工程地质综合治理排查活动,组织人员对采动破坏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裂缝进行恢复治理,修复耕地、林地等土地资源生态功能;
4、开展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工程,包括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隐蔽 因素 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