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设计工作报告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151446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69
- 大小:50.98KB
水库设计工作报告文档格式.docx
《水库设计工作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库设计工作报告文档格式.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水库枢纽建筑物的布置
XXX水库枢纽由XXX水库和XX水库及XXX水库经连通隧洞连接而成。
1.2.1XXX水库
XXX水库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灌溉输水涵管兼发电引水管、灌区工程等组成。
XXX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代料组合坝,坝顶全长184m,原设计坝顶高程116.30m,心墙顶高程115.80m,防浪墙顶部高程117.40m,坝顶宽度6.0m,最大坝高34.3m。
大坝上游坡比从上至下分别为1∶2.75、1∶3、1∶3.5,下游坡比从上至下分别为1∶2.5、1∶2.5、1∶2.75。
大坝上、下游坡均设置二级平台,平台高程上、下游一致,分别为94m和105m,平台宽度均为2m。
XXX水库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为宽顶堰开敞式溢洪道,堰顶高程113.00m,堰顶宽35m。
由控制段和陡槽段组成,陡槽直接与下游河道相连,未建消力池和海漫,泄洪时冲刷大坝坝脚,危及大坝安全。
XXX水库灌溉兼发电输水涵管位于大坝右岸,为圆形钢筋砼有压涵管,管长128m,进口底部高程97.0m,管径为φ1.1m。
进口安装有斜拉式铸铁闸门一扇,配套5t斜拉式手动启闭机一台。
输水流量为5m3/s,主要负担四个乡镇8.7万亩农田灌溉。
渠首建有一座小型电站,装机容量为125kW/台,平均年发电量为15万kW·
h。
XXX水库施工导流管位于大坝中部,导流管进口高程83m,管
长215m,管内径为φ0.3m的砼管,管壁厚0.2m,(已封堵)。
1.2.2XX水库
XX水库工程主要由大坝和溢洪道组成(施工导流涵管已封堵)。
XX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代料组合坝,坝顶全长188m,原设计坝顶高程116.0m,心墙顶高程115.50m,坝顶宽度5.0m,最大坝高32.50m。
大坝上游坡比从上至下分别为1∶2.75、1∶3、1∶3.25,下游坡比从上至下分别为1∶2.25、1∶2.5、1∶2.75。
大坝上、下游坡均设置二级平台,平台高程上、下游一致,分别为96.0m和106.0m,平台宽度均为2.0m。
XX水库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为宽顶堰开敞式溢洪道,堰顶高程113.0m,堰顶宽12.0m,由堰顶控制段和陡槽段组成,且陡槽下游段未开挖,未做底板和侧墙。
陡槽与下游河道直接相连,未建消力池和海漫,泄洪时冲刷大坝坝脚,危及大坝安全。
XX水库施工导流管位于大坝左侧山岩上,导流管进口高程86.0m,管长148m,管内径为φ0.3m的砼管,管壁厚0.2m,已封堵,但渗水严重。
XX水库至XXX水库连通隧洞长377m,隧洞断面为矩形和半园拱组成,矩形尺寸为1.5×
0.95m(宽×
高),拱矢高0.75m。
底部高程均为97.0m,XX与XXX连通隧洞洞壁砼衬砌厚度0.2m。
现已堵塞,影响通水。
1.2.3XXX水库
XXX水库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和城镇供水管等组成。
XXX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代料组合坝,坝顶全长209m,原设计
坝顶高程115.8m,心墙顶高程115.30m,坝顶宽度5.0m,最大坝高28.8m。
大坝上游坡比从上至下分别为1∶2.75、1∶3、1∶3.25,下游坡比从上至下分别为1∶2.5、1∶2.5、1∶2.75。
XXX水库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为宽顶堰开敞式溢洪道,堰顶高程113.0m,堰顶宽10.0m,由堰顶控制段和陡槽段组成。
陡槽直接与下游河道相连,未建消力池和海漫。
泄洪时回水冲刷大坝坝脚,危及大坝安全。
XXX水库输水管位于大坝左岸山岩上,输水管进口高程97.0m,管内径为φ1.0m的砼圆管,管长108m。
输水管进口设置直升式的启闭台和工作桥。
闸门采用1.06×
0.8m平板铸铁闸门,进口设有拦污栅设备。
由于开通了与XX水库连通隧洞,且坝下游无灌溉渠道,因此在1992年修建XX集镇供水站时,输水管内插入φ300毫米砼管后进行了砼封堵,距坝脚30m处设闸阀控制引水,现成为XX集镇供水站的进水管。
1.3主要建筑物加固内容
1.3.1XXX水库
大坝:
防浪墙加高、坝顶整治,上游坡现浇混凝土护坡、下游坡植草护坡、修建排水棱体;
灌溉兼发电输水涵管:
重建;
溢洪道:
完建;
防汛道路及防汛交通桥:
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
更换;
观测设施:
完善雨量站、变形观测设施及渗流观测设施
1.3.2XX水库
坝顶整治,上游坡现浇混凝土护坡、下游坡植草护坡、修建排水棱体、大坝帷幕灌浆;
XX水库至XXX水库连通隧洞加固;
防汛道路:
完善变形观测设施、渗流观测设施
1.3.3XXX水库
大坝坝顶戴帽加高、心墙加高、修筑防浪墙、上游坡现浇混凝土护坡、下游坡植草护坡、修建排水棱体;
完善变形观测设施、渗流观测设施。
1.4工程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貌
水库流域区大地构造单元属于杨子准地台的中部,位于江汉坳陷~洞庭坳陷与大巴山台缘褶带的隆起带上。
主要经历了震旦纪前的晋宁运动、侏罗纪末的燕山运动和老第三纪末的喜山运动。
工程区构造上位于XXX断裂(包括XXX东断裂、XXX西断裂)与南漳~荆门断裂之间的地垒上,西距XXX东断裂12km、距XXX西断裂20km,东距南漳~荆门断裂约20km。
XXX断裂形成于燕山期。
XXX东断裂断层带宽10~20m,出露长度60km;
XXX西断裂带宽度10~40m,出露长度120km。
坝区地表出露有3条断层,其中有2条裂隙性断层(f1、f2)位于XXX大坝的右侧,另1条断层(f3)位于XXX大坝左坝肩一带,
横穿坝基。
工程区裂隙不甚发育,一般发育长度3~5m,少量5~10m,裂面大多平直闭合,少量沿裂面充填方解石或1~2mm铁猛质膜,经地表实测统计,发育长度大于2m的裂隙线密度0.5条/米,裂隙为中、陡倾角。
岩体各风化带的厚度及其分布,明显受岩性和地形、地貌条件的制约。
一般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抗风化能力相对较强,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抗风化能力相对较弱,并且有失水干裂的特点。
风化厚度一般以山顶最厚,斜坡次之,谷底最薄。
勘探范围内,全强风化带平均厚度2~5m,弱风化厚度2~8m。
工程区地表水系,主要为XXX、XX、XXX。
三条支流在下游距XXX大坝4.5km处汇入瓦河后流入漳河。
经各拦河大坝截断水流,水库蓄水后,库水位一般在106~110m之间变化,最高水位113.52m。
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密切,山体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雨及水库水补给,一般以孔隙泉水或裂隙泉水形式排向溪沟,汇入漳河。
出露于XXX拦河大坝左坝肩及坝肩前f3断层上盘的崩塌体,XXX大坝施工爆破取土时,该崩塌体后缘下座高度1~2m,前缘部分已滑入水库中,现该崩塌体出露宽度15~45m,顺岸坡展布。
库坝区区域构造环境基本稳定,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2工程规划设计要点
2.1设计基本资料
2.1.1水文气象
XXX水库枢纽位于X河与X河相汇合的两河口上游的三角洲地区,在XXX水库枢纽附近原布置的水文站、雨量站较少,水文站有X河上的XXX、XX河上的河溶站。
这些站点控制的流域面积均较大,用来分析XXX水库枢纽的设计洪水并不适合。
雨量站有水库东侧的XX站,以及水库下游的XX市气象站,本次在进行XXX水库枢纽整险加固初步设计资料收集时,搜集到XX市气象站自1970年到2000年共31年的年最大1h、6h、24h的降雨(其中1980年以前无最大1h、6h的降雨资料)观测记录。
由于XX市气象站位于XX市城区附近,距XXX水库群仅24km,地理位置均处于平原和山丘两大区域的分界线附近,江汉平原的周边地带,两地的降雨特性基本相同,故可作为XXX水库枢纽设计洪水的分析依据。
XXX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根据XX市气象站的观测资料统计,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994.4mm,最高气温40.9℃,最低气温-15.6℃,多年平均气温16.4℃。
具体情况见表2—1,XX市气象站多年平均月降雨量统计表见表2—2。
表2—1XX市气象特征值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XX市
1
多年平均气温
℃
16.4
2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40.9
3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15.6
4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
76
5
多年平均风速
m/s
2.4
6
历年最大风速
24.2
7
多年平均降水量
mm
994.4
表2—2XX市气象站多年平均月降雨量统计表
月份
降雨量(mm)
16.5
25.8
54.8
101.6
119.7
133.9
8
9
10
11
12
187.2
114.8
105.8
71.4
43.6
19.5
从表2—2统计分析成果来看,流域的主汛期在每年的4~10月份,其间的降水量占全年的83.89%;
从地理位置来看,流域所在的XX市处于平原和山丘两大区域的分界线附近,也是江汉平原的周边地带,地势开阔平坦,因此,春夏季节,XX多处于副高控制区,局部性对流天气发生的频率较高,故而春夏季节降雨量较为集中。
XXX流域洪水来自暴雨,多集中出现在4~10月份,年最大流量更多地集中在7~9月份,在流域的上游XXX水库库区,由于河流纵坡较陡,呈山溪河流特性,洪水易涨易落、来势迅猛、峰量集中,峰型以单峰居多。
经计算分析,XXX水库枢纽设计洪水的计算成果见表2-3。
表2-3XXX水库枢纽设计洪水成果表
频率
XXX水库
XX水库
洪峰
流量
24h洪量
0.10%
656.3
708
278.2
195
248.8
149
0.20%
595.4
653
251.3
181
226.2
138
0.33%
542.7
612
233.3
170
209.4
129
0.50%
512.2
579
221.1
160
199.7
123
1%
443.9
523.3
192.3
146
174.1
111
2%
383.8
466
166.5
131
151.0
99
3.33%
172.5
425
64.1
121
54.6
92
5%
157.9
390
58.7
50.0
84
10%
132.9
329
49.2
94
42.1
71
20%
106.7
264
39.4
33.8
57
XXX水库除险加固后调度运用如下:
(1)在汛期(5~9月份),水库的主要任务为防洪,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
5月份(初汛)水库水位降至汛限水位113.00m以下,准备拦蓄洪水;
6~8月份(主汛)水库限制最高运行水位为113.00m,洪水到来时,利用溢洪道泄洪。
(2)在非汛期(10~4月份),主要为兴利调度,水库最高运行水位为正常蓄水位113.00m。
根据水库灌溉和供水计划放水,以满足用水要求。
将来,随着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完善和洪水预报方案精度的提高,可对水库洪水实行预报调度,使水库发挥更大的效益。
2.1.2工程地质
坝区工程地质
(1)坝址区出露主要地层为侏罗系下统上煤组的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碳质页岩及煤线,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断层裂隙不甚发育,岩体透水性较弱。
第四地层为冲积层粉质粘土、粉质壤土、粉细砂。
粘性土层透水性较弱,具弱透水~微透水性,砂性土层透水性较强,具中等~强透水性。
(2)大坝心墙填筑料为粘性土料与砂质土料,呈可塑~硬可塑状,碾压较密实,渗透系数为i×
10-4~i×
10-6cm/s,具弱~微透水性,防渗功能较好。
坝壳填筑料以砾质土料及石渣料为主,少量碎块石料与粘性土料,施工碾压较密实,局部碾压欠佳,历史上曾出现跌窝,经施工处理后,坝坡现未出现明显变形,坝体未出现裂缝等其它明显变形迹象,坝址附近岸坡未出现岸坡稳定问题。
除XX大坝坝后坡渗水严重外,其余部位均未出现渗水现象,大坝坝身运行态势良好。
(3)大坝坝基中第四系冲积层,因粘土心墙将其截断为粘性土层,不存在渗漏问题。
坝基中的基层,微、新岩石为相对隔水层,
全、强风化带及局部裂隙密集带,具弱透水性,导致在坝后坡脚处出现散浸,坝基浅部存在渗漏问题。
但经运行三十来年的检验,水质水量未发生明显的改变。
坝身与坝基接触带无软化现象,坝基勘探深度范围内未见软弱夹层,且大坝坝脚较宽,坝基抗滑稳定性较好。
(4)XXX水库输水管道进口右侧岸坡,未发现与岸坡走向近于平行的结构面,岩层倾向下游且倾角平缓。
岸坡稳定性较好。
闸基承载力为300KPa。
(5)XXX水库枢纽溢洪道,建基岩体为弱风化及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岩体抗冲刷性能较差,溢洪道地基主要持力层为泥质粉砂岩,承载力为300KPa,岩石饱和抗压强度为10Mpa,可满足溢洪道对地基强度的要求。
2.2设计标准
2.2.1工程等级和主要建筑物级别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XXX水库为Ⅲ等工程,其主要建筑物如大坝、溢洪道、输水管等按3级建筑物设计。
XX和XXX两水库为Ⅳ等工程,其主要挡水、泄水和输水建筑物按4级建筑物设计。
次要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XXX水库洪水标准为:
正常运用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非常运用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溢洪道消能防冲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
XX、XXX两水库因大坝下游即为XX镇,设计洪水标准采用5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溢洪道消能防冲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
该地区地震烈度低于Ⅵ度,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可不考虑设防。
2.2.2设计规范规程
《防洪标准》(GB50201—94)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
《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105—95)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DL/T5013—95)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SL41—93)
《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
《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DJ338—89)
2.2.3主要设计参数
(1)特征水位
①XXX大坝
正常蓄水位:
113.00m
设计洪水位:
114.95m(50年一遇),相应溢洪道泄流量136.0m3/s
校核洪水位:
115.86m(1000年一遇),相应溢洪道泄流量240.8m3/s
死水位:
97.00m
②XX大坝
114.43m(50年一遇),相应溢洪道泄流量30m3/s
115.09m(1000年一遇),相应溢洪道泄流量53.1m3/s
③XXX大坝
114.99m(50年一遇),相应溢洪道泄流量40.7m3/s
115.91m(1000年一遇),相应溢洪道泄流量71.8m3/s
(2)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及渗透系数
根据2002年XXX勘测研究院提供的《XX市XXX水库枢纽工程除险加固初步设计地质勘察报告》,坝体填筑料的物理力学指标采用值如表2-4。
输水管闸室、溢洪道地基参数:
地基承载力为300KPa,粉质粘土的摩擦角φ=17°
,泥质粉砂岩抗剪强度C为1Mpa,f=0.4。
输水管闸室和溢洪道开挖边坡采用值:
临时边坡1:
1.5,永久边坡1:
2.0。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要求: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本工程的混凝结构处于二类环境,其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结构所处的部位不得低于C20或C25,混凝抗冻等级为F50。
料场土料物理力学指标如表2-5。
表2-4坝体填筑料的物理力学指标采用值
部
位
填土
名称
含水量
ω
干密度
ρd
孔隙比
e
压缩
系数
a
模量
Es
内摩
擦角
ф
凝聚力
C
承载力
标准值
fk
渗透
K
%
(Mpa)-1
MPa
度
kPa
Kpa
cm/s
XXX大坝
粉质
粘土
21.9
1.65
0.65
0.35
5.75
17
23
150.0
4.10×
10-5
XX大坝
22.80
1.58
0.72
0.25
9.95
16
140.0
5.26×
22.0
1.59
7.75
5.56×
表2—5料场土料物理力学指标
最优含
水量
最大干
容重
含水
量
重度
孔隙
比
内磨
φ
凝聚
力
渗透系数K
湿容重
γ
干容重
γd
KN/m3
(MPa)-1
18.5
16.2
23.2
18.2
15.6
0.29
7.5
145
5.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库 设计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