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书香的征文七篇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148582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98KB
关于读书书香的征文七篇Word下载.docx
《关于读书书香的征文七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读书书香的征文七篇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
读书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幼年时,大多数人都读过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他告诉了我们许许多多的知识,例如大自然的奥秘,宇宙的神奇,动物的进化·
读书让我们有了丰富的想象力。
童年时,《水浒传》中许许多多的英雄让我流连忘返,他们的语言、神态、动作、面貌都跃然纸上,其中那些精彩的打斗让我如痴如醉。
总而言之,读书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让我们知荣辱,让我们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篇二】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欲上进先读书”,丰富而又多彩的人生离不开好的书籍。
美丽的面孔可能成千上万,但有趣的灵魂却万里挑一,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真正美丽的人生必定是源于自身的修养和气度。
有时候也会想:
“人的一生中究竟会读多少书?
”似乎看来这是道无解的命题,生命的光阴有限,读书更多的应该是一种选择,选择书籍,选择热爱,也选择使读书成为生活中一种别致的享受。
书籍让我们在物质日益饱满丰盈的同时,也激励我们不断追逐在灵魂与精神家园的旅途之中。
在路上,我们不断反省、丰富、提升,以期发现那个最美的自己。
我的启蒙书应该算是连环画了,《西游记》是爸爸给我买的第一本小人书。
还记得从爸爸手中拿过那小小的书册时,自己就忍不住欢呼起来,一遍遍地翻阅,爱不释手。
那时看书的速度很快,与其说是读书不如说是看画,大都是囫囵吞枣,只是,那个踏着筋斗云、挥着金箍棒的“美猴王”却成了心目中最最厉害的偶像。
到了中学,除在学校外,假期大部分时间也用来读书。
相较儿时,读书兴趣已经很广泛了,经典文学、诗词歌赋、散文小说……往往捧起一本书,可以安安静静地看一上午或一下午的书,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以致于曾有一段时间最向往的职业就是图书管理员,羡慕他们可以每天与书籍为伴,有充裕的时间,还有看不完的书。
人生幸福,莫过于此。
随着年龄渐长,对书籍的挚爱日渐深厚。
作为母亲,书籍已成为我和女儿之间沟通的桥梁与共同的爱好,只要下班回家都会抽时间陪她读书:
《三字经》让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卧冰求鲤让她晓得孝敬父母是基本品德,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使她明白小朋友也可以有大智慧,遇事一定要善于思考……不知不觉间,女儿长大了很多也懂事了很多。
与书结缘是一生所幸,最喜欢的状态就是,周末斜倚沙发,沏一壶清茶,面前放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和家人、朋友一道共同讨论阅读,分享书籍,走进书的世界,让生活在一派书香中散发芬芳。
高尔基说:
“学问改变气质”。
读书让人变得更聪慧,更坚韧,更成熟,手握书籍则人生留香。
我愿将书籍阅读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在与书籍相伴的岁月里渐渐成长,于润物无声间,不断感受着书籍的馨香,文化的魅力,让书籍的芳香长久相伴。
【篇三】
央视的一档文化节目《诗词大会》徐徐吹来温暖而高雅的视听风。
诚如主持人董卿所说:
“《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美好的诗词时光。
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光。
我们在吟诵着千古绝句,我们也在体味着千古百态。
”在人间百态中,让我体味最深的是其中一位选手背后的读书经历。
这位选手是来自我们河北省一个小村庄的普通农民白茹云。
几个姊妹兄弟中,她是老大,从小就为下地干活的父母“看孩子”。
她几乎没有尝过被当作孩子的滋味,二弟8岁时得脑瘤,每每他捶打痛彻的脑袋,她就会拽住弟弟的双手唱一些诗词歌谣,转移弟弟疼痛的注意力。
很多诗词就是这样积累心中的。
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这样两句话:
“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
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
”
2011年,命运让35岁的白茹云再次去印证读书的力量。
她被确诊为淋巴癌。
为减少开支,她坚持不让家人陪床;
为节省24元的车票,她不乘到石家庄的直达客车,而是早五点从家里走,到县城,再走,到邢台市,然后坐上开往石家庄的火车,折腾5个小时赶到医院治疗。
在病床上,她唯一的书籍是就地买来的一本《诗词鉴赏》,那是她的药,她病痛的药,仅仅是为了转移自己病痛的注意力。
久而久之,这本书成了她医治心灵苦痛的药!
她喜欢李白的“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她喜欢杜甫“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她更喜欢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由于有了这样的人生态度,她开始驾驭自己人生的精神方舟,敢于到人才济济的《诗词大会》现场并脱颖而出,点评专家蒙曼说:
你站在了这个台上,就是人生的诗意!
中国汉代刘向说: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说:
“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卷帙浩繁,白茹云没有更多的藏书量,却让那些诗在自己的脑中倒海翻江,成为人生算得险恶的境际中,驶向精神家园的不沉方舟!
【篇四】
从古至今,“耕读传家,诗书济世”是中国人不变的人生理念,是一代代读书人未曾舍弃的文明传统。
建设书香社会的今天,需要我们对阅读有更深层次更内涵的理解。
阅读是一种心性,远离的是尘嚣,放下的是名利。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下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知己、故交,苦乐与共,不为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只为找到心灵的栖息地,建筑灵魂的金字塔。
那沉静的文字,会让我们的脚步慢下来,仔细倾听被物质名利遮盖住的内心声音,追逐的东西少一些。
那深邃的文字,会让我们的思想动感而丰富,气质油然优雅,有一种经典的睿智,鄙俗的内容减一些。
宋代诗人尤袤评价读书人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类似苦行僧般的修行才会达到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自得境界。
阅读是一种责任,承载的是信念,坚守的是忠贞。
古人云:
“不学方知愧,无才信是贫。
文章宁小计,报国最是真。
”千百年来,无论民间疾苦还是道统存废,抑或天下兴亡,中国文人的书总是沉甸甸的。
那字里行间都印满了抱负和精神。
居庙堂之高也好,处江湖之远也罢,读书人总是心怀天下,即便风雨飘摇穷困潦倒依然保留着责任与坚守。
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又或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这种读书传统,总是让我们有诸多感动,在戏谑“百无一用是书生”之后,发现民族不能没有读书人。
是他们以读书为帜,将涣散变成团结,将绝望变成希望,将黑暗变成曙光,将困顿变成奋斗;
是他们以读书为志,以报国为念,以读书人固执的脾气秉性,撑起民族的脊梁、中华的精神;
是他们以读书为贵,那不同流合污的清高、不随波逐流的坚持,总是在不经意间叩响灵魂的大门,让我们去聆听最本质、最朴素的回答,于是对读书人多了敬仰和热爱。
“世上几百岁旧家,无非积德;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毫无疑问,在全国提倡读书的日子,不仅是强调“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勤勉态度,更是重申自古以来,中国读书人由读书所养成的精神气质和责任意识。
【篇五】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愚人买鞋》的故事,主人公因为牢记父亲所书的“着鞋六寸”,就坚信自己要穿六寸的鞋,书上所言不能违背。
却忘记前提是“吾儿七岁”,更忘了“脚随人长,步步前进”的道理,最终固执的抱着被撑破的六寸鞋光着脚回家去了。
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就是读书不要拘泥于书本或者迷信书本。
不可否认的,书籍凝聚了前人智慧的结晶,读书可使人明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但如果一味信服于前人的观点,就会僵化我们的思想,扼制我们的创造力,最终导致发展的停滞不前。
书并没有过错,关键是我们怎样去理解书中的内容。
“儒学”曾经主宰了中国文人几千年的主流意识,封建统治者均以《四书》《五经》来挑选治国理政的人才。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片面的“仁”政思想,极大限制了国家经济、文化、科技甚至社会的发展。
可以说封建社会的前半程,中国领先于世界,儒家思想功不可没,但由于对先进思想的排斥,闭关锁国,故步自封,也是导致列强入侵、丧权辱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难怪有人抱怨,儒家思想害了中国。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要做到灵活变通。
坚持原则是我们的本分,但一味遵循既定的行为模式,虽然可能一时避免了错误的发生,却也阻止了工作方法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遇事多思考,及时吸取经验教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不断开拓适应时代的新篇章。
【篇六】
坐在阳台边,洁白的窗帘随着过堂的风上下舞动着,带来夹杂着青草和泥土的味道,随手摸到一本书,胡乱的翻了几页,几行似曾相识的字映入眼帘,笔画横七竖八,字体也歪歪扭扭,不像样子,关于童年的记忆,一下子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法盒子,不断的向外涌现,构成我成长的脉络,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丰富。
记得小时候,我和外公一起住,外公是一位非常严肃的老人,花白的头发,还总是板着脸,外公平时最喜欢的,就是坐在院子中间的小桌子旁,拿出一本《诗经》,慢慢的诵读,读到尽兴处,还用手捻捻自己的胡须,随即露出满意的微笑,又或者拿起桌上的钢笔,在书的一旁,写下自己的见解,外公读起来书来,是从来不被任何事情打扰的,定力十足,和我截然相反,我坐一会儿就想出去玩,活动活动,他却往往一坐就是一下午,茶壶里的水都凉了,外婆呼喊吃饭的声音格外的大了,他才把读书这件事作罢。
我读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放学回到外公家,外公神神秘秘的说要送我一个礼物,听到礼物,我高兴极了,立刻蹦跳起来,期待着这份惊喜,在我瞪大眼睛以为是心爱的玻璃弹珠时,外公却打开手绢,掏出一本薄薄的书——《唐诗三百首》,他叫我安安心心坐下,然后给我边读边解释,还让我把学到的知识在书的空白处做批注,我捧起手中的书,也细细品味起来,就像身临其境一般进入书中的场景,我闭上眼睛,脑海里回想起书中的内容,那一幅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忠君报国的壮士之志,婉转凄凉的生死离别,都让我感到新奇,想要从书中多获得一些东西,从此以后,院子里桌子旁的身影,从一个变成了两个,我也是从那时开始,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也许书中的很多知识在生活中并不会时时刻刻的运用到,但是书中的内容,却像烙铁般印在了我的血液之中,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让我明理,让我懂事。
一阵风吹来,冻的我打了个喷嚏,思绪也从过去拉回了现实,我关上窗户,看着窗外的蓝天飞过一群小鸟,这是它们的天空,未来的天地,一定也属于与书为伴的每一个有志向的年轻人。
【篇七】
当一声响亮的啼哭声开始出现时,生命的卷册便沿着时间轴一步步铺开,然后一步步推向生命的终点。
每个人的一生都像是一本书,所有空白的地方终究会被写满故事。
人生是一本书,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本书的作者。
封建的人认为生命是由神灵主宰的,固执的人认为生命的旅途早已被安排好,而我却始终坚信生命的每一步都是由自己所决定的。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到底是向左还是向右,他人可以给予建议和指引,但选择权终究是在我们自己手里。
每个人的生命之书都是不同的,有的书平实朴素,有的张扬洒脱,有的内敛含蓄……最关键之处在于作为作者的我们应该如何去书写。
人生是一本书,情节跌宕起伏本该是一种常态。
再次翻开属于自己的生命之书,便会发觉前面的内容大多都是平淡而又乏味的,无非是顺应该有的节奏一步步求学,一天天长大,这段路途通常少有波澜,可是当我们长大成人、步入社会之后,各种困扰便开始向我们涌来,或是职场的失意,或是情感的不顺,但这些都是生命之书中不可或缺的素材,有了它们,书本的情节才会完整和丰富,而我们也才能够在经历一次次风雨之后蜕变成更加成熟的模样。
人生是一本书,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仔细书写与品读。
写书不是随意而为之的行为,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需要我们仔细斟酌。
在平日的生活之中,或许吃饭、睡觉、上班等事情看上去太过寻常,但这并不是我们一笔带过的理由,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应该被认真对待,只有珍重时光,时光才会还我们以无尽的美好。
书,还未写完;
路,还在脚下。
愿有一天你我蓦然回首时,翻开曾经写下的书,倍感欣慰,无憾此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读书 书香 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