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北省沧州市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140920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2.22KB
历史河北省沧州市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历史河北省沧州市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河北省沧州市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神权被政权所控制
C.统治者借助神权抬高自己的权威
D.统治者借助武力巩固统治
【答案】C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商汤和盘庚都强调自己是天命的执行者,借助天命来抬高自己的权威,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
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商汤和盘庚借助天命行事,并非是政权控制神权。
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以武力巩固统治的信息。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5.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
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行“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
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A.皇位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
秦朝修建咸阳,让咸阳宫居中,而咸阳宫象征着王权,即君权,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把加强君主专制和巩固中央集权两者合二为一,故C项正确。
6.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
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
此称谓
A.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
B.体现了皇权上天赐予的神秘性
C.意在突出皇帝与众不同的地位
D.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
皇帝制度的特点是皇权至上,不仅包括皇帝的称号,也包括皇帝的车马以及家人均有专门的称号,故选C;
A是郡县制的特点,排除A;
B中神秘色彩没有体现,排除;
皇帝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不能改变社会发展趋势,排除D。
7.元朝人胡三省说:
“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
”他认为御史大夫的重要职责是
A.执掌奏章,下达诏令B.统领百官,处理政事
C.监察官员,审理大案D.草拟诏书,审议执行
根据材料“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可知在胡三省看来,御史大夫的职责是监察官员,审理大案,C项正确;
材料没有提供相关执掌奏章的信息,A项错误;
统领百官的是丞相,B项错误;
材料没有说明在御史大夫有草拟诏书的职责,D项错误。
8.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
A.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
B.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
根据所学可知,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决策的失误,故B项正确;
“朝议”无法起到安抚的作用;
专制制度之下不能展现民主;
排除AC两项;
D项不是其重大意义,故排除D项。
9.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表明此时西汉王朝已实行了
A.丞相制度
B.郡县制度
C.中央监察制度
D.地方监察制度
【答案】D
试题分析:
丞相是百官之首,没有监察功能,排除A。
B项郡县制是地方管理制度,没有监察功能,排除。
C项与材料表述不符,排除。
材料“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说明这个官员是具有监察职能的,监察范围为郡国,据此可知是西汉时期的刺史制度,故选D。
10.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指的是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指的是郡县制,属于官僚政治,故B项正确;
两者都属于地方行政制度,但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
郡县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故C项错误;
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制度,没有顺应历史潮流,故D项错误。
11.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
“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
”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A.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B.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C.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发明”的着眼点即是出发点或者是目的。
出发点之一是取消门阀势力世代做官的特权,把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当然还有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扩大官吏来源,扩大统治基础等出发点。
故C项正确;
但在当时,科举制不涉及约束官员、防范武将、培养顺民等目的,排除A、B和D项。
12.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
“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
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材料“这两种制度"
的后者指的是
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议政王大臣会议
【解析】据材料“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
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者指科举制,后者指三省六部制,故C项正确;
三公九卿制属于秦朝制度,故A项错误;
中外朝制度属于汉代制度,故B项错误;
议政王大臣会议属于清朝制度,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唐代制度……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角度分析选项,同时注意区分其它制度的朝代,即可正确判断。
13.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
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
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
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
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汉时期选官制度的理解。
西汉时期是察举制。
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题意。
所以选C。
14.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题干中的现象都是在皇帝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选择可以信赖的人来暂时掌管权力,这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态形式,故C项正确;
君主专制被颠覆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
中央集权体制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现象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故B项错误;
皇权至高无上,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15.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署敕,结果把这事闹黄了。
魏征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说明
A.唐朝门下省有权参与中央最高决策
B.唐代尊卑等级秩序不是很严格
C.唐朝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开始动摇
D.门下省有草拟和审核诏令大权
【答案】A
依据材料“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署敕,结果把这事闹黄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门下省具有审核、封驳的职能,可参与中央决策。
故答案为A项。
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征能够阻止最高指示是其职责所在,不代表当时的等级秩序不严格,排除;
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排除;
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排除。
16.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
根据学者钱穆的说法,元朝政府所设的“行中书省”意为“行动的中书省”,从名称解释看,“行省”是
A.皇帝的秘书机构
B.中央的派出机构
C.地方的自治机构
D.朝廷的朝贡藩属
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为中书省,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
“行中书省”作为“行动的中书省”,是指行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
故答案为B项。
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排除A项;
行省不具有自治性质,排除C项;
行省是元朝统治下的地方行政机构,不是朝贡藩属国,排除D项。
17.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认为:
“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
”能印证此观点的史实是
B.内外朝制度
D.二府三司制
依据材料中“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设立中朝,让身边的近臣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以削弱以三公九卿为主的外朝,因此B选项正确。
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和二府三司制都是中央常规官制,与题干中“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不符,其他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8.雍正时,军机处在职军机大臣始终没有超过3人,其下所设的军机章京也一直维持在10人左右。
乾隆时,政务繁忙,于是扩大了军机大臣人数,一度有10人。
这突出反映军机处的特点是
A.机构健全
B.保密性强
C.精干高效
D.职能转变
【解析】据材料“雍正时,军机处在职军机大臣始终没有超过3人,其下所设的军机章京也一直维持在10人左右”可推知军机处人员较少而处理全国政务,体现的是精干高效,故C项符合题意;
军机处有官无吏,机构简单,故A项不符合题意;
题干中未提及保密性,故B项不符合题意;
军机处的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材料未涉及职能的转变,故D项不符合题意。
19.明太祖朱元璋在与群臣分享治国体会时,曾因政务过多发出了“百僚未起朕已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的感慨。
引发这一“感慨”的制度性原因是
A.丞相的废除
B.实施八股取士
C.内阁的设立
D.军机处的设置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皇权高度集中,自己因此要直接承担繁重的行政事务,繁忙的政务需要从清晨处理到深夜,因此他发出了“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的感慨。
所以这一“感慨”的制度性原因是丞相制的废除,故A正确。
八股取士的实施是用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与题干无关。
故B错误。
内阁设立于明成祖时期。
故C项错误。
军机处设置于清朝,故D错误。
20.明弘治四年,礼部尚书丘溶与吏部尚书王恕俱加官太子太保,官位都是从一品,当年,丘溶入阁。
以前,六部以吏部尚书为长,弘治六年后,丘溶位在王恕之上。
这说明了当时
A.入阁官员的地位逐渐提高
B.六部是内阁下属机构
C.六部与内阁机构合并
D.内阁阁臣间纷争不休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礼部尚书丘溶入阁后六部以吏部尚书为长的传统被改变,位在吏部尚书王恕之上,这说明入阁官员的地位逐渐提高,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有明一代内阁始终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六部不是内阁的下属机构;
C选项错误,明代六部与内阁并未合并;
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内阁阁臣间存在纷争。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1.余梓东在《康熙皇帝:
不修长城修“关系”》中指出:
“这种用人而不是用砖石固边御敌的思想,充分体现出清朝统治者在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理念方面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也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清朝……实现了‘固国不以山川之险’。
”下面能够体现该观点的是
A.设立主管边疆事务的地方机构—理藩院
B.实行“区别对待,因俗而制”的政策
C.设置辽阳行省管理东北
D.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清朝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理藩院是中央机构;
C选项错误,设置辽阳行省管理东北是在元朝时期;
D选项错误,清代大规模改土归流是在雍正时期。
22.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镇压反帝运动,这个转折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现在的学者提出一种观点:
“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
”这里的“反动”主要针对义和团
A.抵抗西方列强入侵
B.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C.排斥一切西方事物
D.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维新变法学习西方的先进事物,要求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而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排斥一切外来事物,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抵抗列强侵略是其积极的一面,不是“反动”的体现;
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并不反对君主专制统治,也并未要求推翻清王朝的统治,B、D选项错误。
2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赞颂了
A.左宗棠收复并建设新疆
B.曾纪泽收回伊犁
C.刘永福抗日斗争
D.邓世昌英勇海战
依据材料中“大将”、“湖湘子弟满天山”、“玉关”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天山”是在新疆。
这首诗描写的是左宗棠收复并建设新疆,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曾纪泽是外交官,不是大将;
C选项错误,刘永福抗日斗争是在台湾,与题意不符;
D选项错误,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奋战,牺牲生命,与题意不符。
24.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
”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B.黄海海战C.反割台斗争D.天京保卫战
材料中“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令保全,不令倭得”中“不令倭得”能够体现与日本有关。
ABCD四项中只有台湾符合题意。
《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台运动。
25.1841年,广州三元里民众在抗击英军侵略的檄文中写道:
“……天朝茶叶大黄各样药品,皆汝狗邦养命之物,我天朝若不发给,尔等性命何在?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三元里民众强烈的反帝情绪
B.说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反映当时的中国人对英国缺乏了解
D.正确认识了中英贸易中中国的优势地位
1841年资本主义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没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故A项错误;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的表现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分离,传统农业、手工业破产,中国成为西方国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材料没有体现该信息,故B项错误;
材料认为,天朝茶叶大黄各样药品等是外国的养命之物,反映当时的中国人对英国缺乏了解,夸大了中英贸易中中国的优势地位,故C项正确,D项错误。
26.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
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
“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
”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
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本题考查对史料的鉴别能力。
中日双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由此导致了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记载有较大差别;
B、C、D三项均不是中日双方对丰岛海战记述各异的原因。
27.“英国人坚持中国人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将其国家对外开放,这个要求引起了冲突。
因为中国人仍然视英国人为蛮夷,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有一个结果——发生战争。
”这段话
A.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起因
B.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
C.抨击了英国的侵略政策
D.说明了中国外交观念的落后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以中国“不对外开放”、“视英国人为蛮夷”为借口掩盖和抹杀了英国发动不正义侵略战争的实质,故B项正确。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与材料说法不符,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抨击了英国的侵略政策,而是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排除C。
晚晴时期对外政策是“闭关锁国”,它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D。
28.1880年,薛福成写道:
“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
一则日,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
……一则日,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结合所学知识“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指的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指的是领事裁判权,其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故选B。
开设工厂是1895年《马关条约》中的内容,协定关税是1842年《南京条约》的内容,题干中没有涉及。
29.史学家徐中约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同日本)在作战。
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民众根本就不关心甲午中日战争
B.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好大喜功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战争体现了当时中方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
材料信息说的是“普通民众”没受影响,不能扩大为“中国民众”,另外“没有影响到”不等于“根本不关心”,故A项错误;
按材料意思,虽然几乎全是北洋水师和淮军在作战,但无法体现好大喜功,并且甲午战争结果是失败了,谈不上“功”,B错误;
材料没有提及清政府,故C项错误;
材料表明了李鸿章主要依赖个人力量与日本斗争,忽略了中华民族整体的联合,故D项正确。
30.20世纪初有报道称:
各国洋兵“俱以捕拿义和团,搜查军械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
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谓之扰城。
稍有拦阻,即被戕害”。
这段文字直接控诉了
A.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的罪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罪行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的罪行
D.鸦片战争中英国在广州的罪行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20世纪初”、“各国洋兵,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ABD三项的表述不符合题干材料“20世纪初,各国洋兵”信息,不正确。
进一步可知,材料描述的是,1900年至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罪行,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3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这反映了
A.中国外交向近代化迈进
B.清政府放弃“天朝上国”思想
C.中国与列强走向“和好”
D.近代中国外交走向了独立自主
由材料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处理同世界其他国家间的关系,建立了专管外交事务的机构,说明清政府的外交开始走向近代化,故A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清政府放弃“天朝上国”思想,故B错误;
专管外交的机构不能说明中国与列强走向“和好”,故C错误;
材料未体现外交走向独立自主,故D错误。
32.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
“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之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为适用。
”这段话的真实含义是
A维护中国关税统一
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
C.“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D.提出协定关税制度
根据材料中的“中国现行之关税……无论属于何国,均为适用”,即各国“机会均等”,符合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故C正确;
19世纪末,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帝国主义不会维护中国的利益作为外交的出发点,A项明显错误,排除;
材料并非反对划分“势力范围”,而是强调在各国的势力范围内货物进出口自由,排除B;
D项是《南京条约》的内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33.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
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赔款2100万银元
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南京条约》规定: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为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河北省 沧州市 黄骅 中学 学年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