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劳动者心理.ppt
- 文档编号:2210842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PPT
- 页数:68
- 大小:739KB
10章劳动者心理.ppt
《10章劳动者心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章劳动者心理.ppt(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章劳动者心理n疲劳的定义和概念n疲劳的形成n疲劳的调节
(1)劳动者疲劳的定义n疲劳,是指人在劳动和活动过程中由于能量消耗而引起的机体的生理变化。
n分为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和心理疲劳等三种类型。
劳动者疲劳的分类n体力疲劳是指肌肉持久重复地收缩,能量减少,造成工作能力降低甚至消失的现象n脑力疲劳是指用脑过度、大脑神经处于抑制状态的现象n心理疲劳是指工作疲劳在心理上的表现,主要反映在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紧张、思维迟缓、情绪低落和行动吃力等方面从疲劳症候的发生经过分类分类急性疲劳亚急性疲劳日周性疲劳慢性疲劳发生经过连续作业所产生的过量负荷反复作业所产生的渐进性不适应从前一个劳动日到次日的生活周期的失调数日到数月的生活中积累过量劳动主要原因作业姿势不良、作业动作不良。
作业方式不当,作业频率过大除了左边诸原因外,还有休息不适当,作业环境不良等综合负担,劳动时间分配不当,轮班制休息,不规则生活繁忙、过度紧张,得不到休养,生活环境不佳,人际环境不顺疲劳的分类n疲劳可以分为很多种。
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n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n按疲劳部位可分为局部疲劳和全身疲劳n其他还有环境疲劳和姿势疲劳等n人在工作疲劳时,在主观方面主要症状首先是身体不适应、头痛、头晕、眼睛模糊困倦、肩脖发胀等。
思考问题时精神不能集中,紧迫感减退、意志控制能力低,注意力涣散,作业水平低下,自信心下降n客观方面表现为感觉、运动、代谢机能等会发生明显变化(3)疲劳产生的原因n疲劳物质积累论n能量消耗论n物理化学变化协调论n中枢神经论产生疲劳的因素n生理因素(体力疲劳、脑力疲劳)n心理因素n工作能力曲线工作能力曲线n作业强度和持续时间n作业速度n作业环境n作业时刻上午和下午工作时间的生产曲线123410095908580一天工作时间周期生产力69121518212436工作日进程中工作能力的变化n工作开始阶段工作能力逐渐发挥n最大工作能力阶段充分发挥自身能力n工作能力降低阶段工作投入开始下降午休12345678工作时间1601209040产量一星期内工作能力的变化一二三四五六110105100疲劳的动机理论n人的能量是定量分配给任务的,对待特别的任务会有特别的优先,动机在分配过程中是关键的因素,动机控制了能量的分配高动机和低动机状态下的能量分配能量供应能量供应任务任务1能量供应能量供应任务任务1A高动机状态高动机状态B低动机状态低动机状态能量供应能量供应任务任务1能量供应能量供应任务任务1C平均疲劳平均疲劳做大量工作后做大量工作后D平均疲劳平均疲劳做小量工作后做小量工作后任务任务1任务任务1E:
对任务:
对任务1的高度的高度疲劳对任务疲劳对任务2合用,合用,但降低了能量但降低了能量F对几种任务的能量对几种任务的能量分配由于总的供分配由于总的供应减少,接近耗应减少,接近耗尽状态尽状态任务任务2任务任务2任务任务3疲劳的测定n脉搏测定n动作测定n信号测定n自我感觉测定n疲劳强度测定脉搏测定n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n随着疲劳程度的增加,脉搏次数也会增加n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
正常成人为60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
老年人较慢,为55到60次/分。
正常人脉率规则,不会出现脉搏间隔时间长短不一的现象。
正常人脉搏强弱均等,不会出现强弱交替的现象动作测定n随着疲劳增长,人体动作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即:
n动作多n幅度大n周期性准确度差信号测定n对一定信号的反应情况也是一种测定疲劳程度的方法n如向工人发出光信号或声音信号,观察其做出反应的时间间隔疲劳强度测定n能量代谢率=劳动代谢量/基础代谢量=(劳动时能量消耗量-安静时能量消耗量)/基础代谢量能量代谢率与工作强度、劳动时间的关系能量代谢率工作强度8小时所需能量(焦尔)劳动时间率事例0-1极轻强度2300-385080%一般办事员1-2轻强度3850-523075%-80%邮局盖章2-4中等强度5230-732065%-75%木工4-7重强度7320-908050%-60%土建工7以上极重强度9080以上50%以上伐木工疲劳的消除n实行休息制度n进行空间操n进行气功锻炼n改善劳动条件单调厌烦对效率的影响n单调的体验被认为是现代化生产中的祸因n重复性造成了象机器人一样工作的人,个人的价值感被破坏了饱和n饱和是指一个人进行一项特定的活动直到心理枯竭的阶段n在一项饱和实验中要求被试在一张纸上按一定的样子画直线,不允许停止或休息。
很快,被试的工作质量下降,到了最后甚至完成此工作都有困难,这说明在任务上饱和了工作饱和情况下的反映n被动n质量下降n继续做工作感到困难n完全不可能再做下去了工作中消除厌烦的方法n工作轮换和工作扩展n背景音乐的作用工作倦怠(burnout)n通常发生在人际接触频繁、密切的服务性职业中,因为持续的工作压力、消极情绪体验会造成心身疲惫和消耗状态工作倦怠n情感耗竭情绪资源耗尽的感受,经常伴随着挫折和紧张n去人格化视服务对象为“物”,而不将其当成“人”来看待,表现为对他人冷淡、消极、过分隔离和愤世嫉俗等n个人成就感降低自我效能感下降,自尊心下降,无助感工作倦怠产生的原因n施罗姆(shirom)从应激资源守恒作出解释:
当个体在长期的工作中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资源却不能得到及时的回报和补偿时,工作倦怠就会发生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n工作环境成因论n人格特质论n性格被动、退缩和沉默寡言的个体;不合作、疑心重、易激惹的个体去人格化表现明显;对个体期望较高的个体易工作倦怠;低勇敢性、外控、防御性应付、低自尊、A型行为模式易工作倦怠;30岁以上的人;女性;教育水平高。
工作倦怠干预措施个体个体培养乐观情绪、减少个人期望、重新解释工作的意义、营养支持、培养乐观情绪、减少个人期望、重新解释工作的意义、营养支持、户外运动、平衡工作生活休息时间户外运动、平衡工作生活休息时间组织组织层面层面公平的激励制度、组织支持、社会支持、员工公平的激励制度、组织支持、社会支持、员工EAP计划、良好的组计划、良好的组织氛围等织氛围等二、劳动者的工作环境研究n气温n照明n噪声n色彩n音乐1.气候n人体总要保持一个恒定的温度(一般是37度左右)n人体依靠对流、幅射、传导和蒸发四种方式散发热量n其中幅射48%,传导与对流33%,水份蒸发19%(呼吸为2%)n温度过高会使人体的热量无法向外散发,体温升高,心脏活动增大,人的作业行动减退,差错增加n温度太低,则人体的热量大量向四周散发,使关节变硬,活动不灵活,注意力减退,工作效率下降n湿度太高,人体的汗液蒸发不出来,感觉不适n湿度太低,则周围的空气干燥,人身上的汗液蒸发过多,口干舌燥劳动强度、温度和湿度工作性质温度湿度夏天冬天脑力工作或轻体力工作20-2618-2340-70站着轻工作或坐着重工作19-2417-2140-70站着重工作或轻负荷运输17-2315-2030-70重体力劳动或重负荷运输16-2214-1930-602.照明n合适的采光是人们从事工作和生产的必要条件,光照太弱会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工作质量,使人容易疲劳采光标准视觉工作分级视觉工作分级工作精确度工作精确度识别物件细节识别物件细节大小(毫米)大小(毫米)照度(勒克斯)照度(勒克斯)II特别精细工作特别精细工作小于小于0.150.15250250IIII很精细工作很精细工作大于大于0.150.15,小于,小于0.30.3150150IIIIII精细工作精细工作大于大于0.30.3,小于,小于1.01.0100100IVIV一般工作一般工作大于大于1.01.0,小于,小于5.05.05050VV粗糙工作粗糙工作大于大于5.05.025253.噪声n噪声是一种使人感到烦躁、扰乱、不舒服或者有害于听觉的声响,它对人具有各种程度的危害,轻则干扰听觉,降低语言的清晰度,重则损害听觉声源和声响水平表声源声源分贝分贝(decibel)轻声翻书声轻声翻书声10-18大声交谈、电视等大声交谈、电视等70-75街道上的交通活动街道上的交通活动80-90混凝土振捣器、柴油机车、锅炉厂混凝土振捣器、柴油机车、锅炉厂115汽笛、飞机引擎汽笛、飞机引擎150控制噪声的方法n降低声源的噪声幅射n控制噪声的传递途径n对噪声接受者采取防护措施4.色彩n工厂车间的主色应采用对光具有高反射性的颜色(如白色、淡黄、浅绿),以提高车间的光亮度,使车间显得清洁、宽敞、美观n对重要位置,如开关、加油处都要用鲜明的色彩加以突出,以便于操作设备的标志颜色类别类别主要标主要标志颜色志颜色文字颜色文字颜色中文代字中文代字消防设备消防设备红色红色白色白色消防消防危险物料危险物料黄色黄色黑黑危险危险安全物料安全物料绿色绿色黑黑安全安全防护物料防护物料浅蓝色浅蓝色白白防护防护5.背景音乐n音乐的功能在于对工人的心理状态与情绪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从而降低他们的疲劳程度。
三、劳动者的心理健康n健康原本是一个医学概念,指人没有疾病困扰n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
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心理健康的标准n怒伤肝、悲胜怒n喜伤心、恐胜喜n思伤脾、怒胜思n忧伤肺、喜胜忧n恐伤肾、思胜恐情绪变化n怒则气上n喜则气缓n悲则气消n恐则气下n惊则气乱n思则气结古代学者的心理健康n经常保持乐观心境n不为物欲所累n不妄想妄为n意志坚强、循理而行n身心劳逸结合,有规律地生活n心神宁静n热爱生活、人际关系好n善于适应环境n涵养性格,陶冶气质奥尔波特的心理健康标准n力争自我成长n能客观地看待自己n人生观的统一n具有与别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n人生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n具有同情心和对一切有生命的事物的爱马斯洛心理健康的标准n1.对现实有卓越的洞察力并能和现实保持适宜的关系n2.对自我、他人和客观事物表现出最大限度的认可和接纳n3.行为方式自然真实地流露,表现出朴实、纯真的美德n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视野宽阔,常常关注各种社会问题n5.具有超然独立的特性和离群独处的需要n6.意志自由,不受文化和环境的限制、约束n7.具有清新不逊的鉴赏力n8.能够产生某种神圣意义上的神秘体验和高峰经验n9.更多地具有全人类的共性,爱人类并认同自己是全人类的一员。
n10.拥有持久而精粹的人际关系。
n11.具有民主的性格结构。
n12.具有强烈的伦理道德观念,绝不为达到某种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
n13.具有良好的发展性的非敌意的幽默感。
n14.具有创造革新的思想和能力。
n15.能够抵抗消极的适应现存的社会文化类型,具有独立的内在品质。
心理健康的内容n智力正常n需要结构合理n情绪管理n人际关系和谐n自我意识准确劳动者心理健康影响因素n心理因素(人格因素、适应不良、情绪情感问题、长期应激状态、认知因素)n生理因素(病变、营养)n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劳动者心理健康n青年人心理健康n中年人心理健康n老年人心理健康心理障碍n障碍是指不良的适应行为n研究者根据心理活动的异常、失调、适应不良和不合理的程度来区分正常和不正常n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2001),全世界约有4.5亿人经受着心理障碍的折磨,每年因心理障碍致死或伤残的人数低于心血管疾病,但是高于癌症心理障碍形成的解释n神秘力量的观点:
魔鬼驱使,需要祛邪n医学的观点:
诊断症状,借助医疗技术和药物帮助病人恢复n生物心理社会的观点:
心理障碍是天性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障碍产生:
生物心理社会观点n生物学因素(进化、个体基因、大脑结构及其化学成分)n社会因素(角色、期望、对正常和障碍的定义)n心理因素(压力、创伤、习得性无助、与心境相关的知觉和记忆)
(1)焦虑障碍(anxietydisorder)n广泛性焦虑障碍(长期处于紧张不安,对可能发生的坏事过度担心)n惊恐障碍(高度恐惧,担心可怕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n广场恐怖症(对社会交往感到恐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劳动者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