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重难点列举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104917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10KB
九年级化学重难点列举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九年级化学重难点列举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重难点列举和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④气体的收集。
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第二讲 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组成
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3%,二氧化碳及其它0.03%。
2、空气是宝贵的资源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制硝酸和氮肥,做保护气等;
氧气比较活泼,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气焊练钢等;
稀有气体,很不活泼,用作保护气,电光源等。
3、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通常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加压、降温后可变成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
(2)化学性质:
比较活泼,中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药品:
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固体)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3)装置:
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4)操作步骤:
查、装、定、点、收、移、熄。
(5)验证: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瓶内是氧气。
(6)注意事项:
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水的倒流。
5、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
6、物质的性质
颜色、气味、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硬度等
氧化性、可燃性、毒性、稳定性等
7、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
(1)本质区别:
宏观,是否生成新的物质。
微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是否变化。
(2)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A+B+……=C
分解反应:
D=A+B+……
第三讲 自然界的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
正极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是氧气;
负极得到的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它是氢气,它们的体积比为1:
2,质量比为8:
1。
(2)化学方程式
(3)由电解水实验可知:
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水的净化
(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2)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3)水有硬水、软水之分。
①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②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产生泡沫较多的水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易起浮渣的水是硬水。
③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
洗衣服不净、变硬,锅炉浪费燃料、损坏过热爆炸。
④硬水可软化。
蒸馏,煮沸。
3、爱护水资源
(1)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2)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从工业、农业、生活三方面考虑)
4、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物质组成。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
(2)物质构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等)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②分子的质量、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隔;
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④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如,在电解水实验中,水分子可以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而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可以再分,只是重新组合成氢分子、氧分子。
第四讲 物质构成的奥秘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以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体积很小,原子在不断地运动,原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4)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等到的比。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元素
(1)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或核内电子数。
(2)元素可以组成物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叫化合物。
(3)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4)元素符号
①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②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金属元素符号、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5)元素周期表
①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②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18个纵行,7个周期,16个簇。
3、离子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离子团,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核外电子的排布。
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失去电子,从而带正电形成阳离子;
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得到电子,从而带正电形成阴离子;
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具有8个(He为2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化学式与化合价
(1)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
③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④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的组成。
(2)化学上用化合价表示元素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3)应用化合价推求物质化学式的根据是:
①这种化合物确实存在;
②化合物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
第五讲 化学方程式
1、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1)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关键词语:
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原因。
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分子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能改变。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解释现象,推断化学式,相关计算等。
(4)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
定量实验分析法。
2、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
(1)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如:
4P+5O2 点燃 2P2O5 其质的方面的信息:
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
量的方面信息:
微观上,4个磷原子和5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宏观上,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条件,箭号。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审题仔细,格式规范,计算准确。
设、写、找、列、解、答。
第六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
2、碳的几种单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由于它们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由于碳的不同单质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是相同的碳原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相似的。
4、从分子结构的不同来认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5、氧气、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比较
(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要注意:
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即确定反应原理。
②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③验证所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取的气体,即检验气体。
(2)氧气、二氧化硫制法的比较:
6、温室效应是一大环境问题,它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它会带来哪些危害?
为了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你力所能及地可做些什么?
7、掌握物质间的转化。
第七讲 燃料及其利用
1、燃烧的条件:
①可燃物;
②空气或氧气;
③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
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
②隔绝空气或氧气;
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第八讲 金属和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 纯金属 和 合金 。
2、金属的物理特征:
常温下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等。
3、钢的硬度和强度比纯铁更高,搞腐蚀性能更好,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属于合金。
4、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但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5、金属与氧气和与酸的化学反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说明金属的活泼程度不同。
实验室常以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制氧气,而不常用镁和铁,因为镁活泼,反应速度快难控制,铁相对稳定,速度慢。
6、铁生锈的条件 与空气和水直接接触 ,防止铁锈蚀的原理 隔绝空气和水 ,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涂油、刷漆、镀金 等。
7、炼铁的主要原理 在高温下,用CO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
九年级化学全书重难点全册.doc
第九讲 溶液
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特征。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密度、浓度、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久置不出现沉淀,不分层。
3、溶液和浊液的比较。
不同点: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
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久置后会出现下沉或分层。
相同点:
都是混合物。
4、物质溶解时,往往会引起温度的改变。
溶解的过程发生两个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要吸收热量;
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离子过程,要放出热量。
当吸热小于放热时,溶液温度降低,反之升高。
5、饱和溶液的概念要素:
①在一定温度下;
②一定量的溶剂里;
③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
上述条件下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6、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转化。
一般情况下,饱和溶液,升温或加入溶剂,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降温或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转化为饱和溶液。
7、溶解度概念要素:
①一定温度;
②100g溶剂;
③饱和状态;
④单位:
g。
8、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溶解度曲线。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9、气体溶解度概念要点:
①压强101KP3,一定温度下;
②1体积水;
体积。
10、影响气体溶解度因素:
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11、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12、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步骤:
①计算;
②称量或量取;
③溶解;
④装瓶(标签注明名称,化学式,质量分数。
第十讲 酸和碱
1、盐酸和硫酸的比较(见右图)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浓硫酸、硝酸不能制取氢气。
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比较
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溶液的酸碱性用酸碱指示剂区别,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
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强。
pH的测定测定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第十一讲 盐和化肥
1、有些盐的水溶液具有特殊颜色。
①含有Cu2+的稀盐溶液呈现出蓝色,如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②含有Fe2+的稀盐溶液呈现出浅绿色,如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溶液;
③含有Fe3+的稀盐溶液呈现黄色,如黄色的氯化铁溶液等。
2、生活中几种常见盐的作用及主要用途。
3、粗盐,是从海水、盐井水、盐湖水通过晾晒或煮,可蒸发水分而得到含杂质较多的氯化钠晶体。
粗盐的提纯过程:
粗盐→溶解→过滤→蒸发结晶→食盐。
过滤是物质提纯的方法之一,它把不溶性的固体与液体分开。
4、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CO32-)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碳酸盐遇酸沉不住气。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检验物质组成中是否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实验室也是用此原理,选用易得、价廉的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物中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
6、部分碱和盐在水中的溶解性。
7、常用化肥的简单区别方法:
“看、溶、烧、嗅”。
看外观:
氮肥、钾肥大都是白色晶体,磷肥是灰白色粉末。
加水:
氮肥、钾肥大都溶于水。
灼烧:
钾肥不能燃烧,在燃烧时可跳动或有爆裂声。
加熟石灰搅拌:
铵盐加熟石灰能放出具有刺激性的氨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难点 列举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