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诽谤行为及其民事法律制裁杨立新 蔡颖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098888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8.04KB
论商业诽谤行为及其民事法律制裁杨立新 蔡颖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论商业诽谤行为及其民事法律制裁杨立新 蔡颖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商业诽谤行为及其民事法律制裁杨立新 蔡颖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是将商业诽谤行为分为两种,一种为经营者公开贬低他人产品或者服务的价值,影响他人的交易致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
一种为诽谤他人的动产、不动产或者无形财产,致使其受到财产利益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3]。
我们认为,上述对商业诽谤概念的三种界定,都有其合理性,但也都有不完善性之处。
第一种主张将商业诽谤行为视为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仅将商业诽谤的行为主体限定为经营者,不够全面。
第二种主张过于抽象,不容易指导实践操作。
第三种主张仅仅对商业诽谤行为的种类进行了界定,对商业诽谤行为的本质和特征都没有作出论述。
我们认为,商业诽谤行为是指通过捏造、公开虚伪事实或虚假信息,对特定商事主体的商誉、商品或服务进行贬低和诋毁,造成其商业利益损失的侵权行为。
作为商业侵权行为之一的商业诽谤行为主要具有下列法律特征:
第一,商业诽谤行为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有人认为,实施商业诽谤行为的主体一定是经营者,即商事主体,不从事经营的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对经营者的商业信誉、服务信誉和商品声誉进行诋毁和指控的,即使构成了对经营者的诋毁,也不能依商业诽谤行为论处,只能构成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或犯罪行为,理由是经营者以外的组织或个人不具有商业竞争的特性。
这种认识有失偏颇。
事实上,实施商业诽谤的侵权行为人是一般主体,不仅仅限定于与被侵权人存在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其他主体如社会组织、消费者以及媒体等,也都可以构成商业诽谤。
其理由是:
第一,一般实施商业诽谤行为的行为人,应当具有商事主体的身份,但这只是认定诋毁商誉侵权行为的重要条件之一[4]。
非商事主体,如社会组织、个别的消费者或者媒体,诋毁商事主体的商誉,诋毁他人商品或者服务,尽管行为人与受害的商事主体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其最终结果也还是损害了商事主体的商誉、商品或者服务的信誉,同样也会构成商业诽谤。
类似这种情况的案件,法院已经作出过生效的判决,比较典型的是恒升公司诉王洪商誉侵权案,该案件被称为网上商业诽谤第一案。
该案的行为人并非商事主体,而仅仅是一个个人[5]。
其次,在实务中经常会出现媒体、行会或消费者协会,为打击某商事主体,针对其商誉、商品或者服务而发布虚假的报道、虚假的产品排序,对其进行诋毁等。
这些行为尽管不是由商事主体实施,但其行为损害了商事主体的商业利益,应当认定构成商业诽谤。
瑞典、比利时和瑞士在界定商业诽谤行为时,均认为若主体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也可能构成商业诽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96年《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示范规定》也作了相同的规定。
因此,将非商事主体纳入商业诽谤行为人的范畴,符合实践的需要,并与世界反不正当竞争立法的发展趋势相合,可以参照。
第二,商业诽谤行为所侵害的客体具有多重性。
商业诽谤行为所侵害的客体,就是商业利益,具体分析,则表现为不同的利益。
关于商业诽谤行为的客体,各国立法大都采取具体列举式,其代表立法例为《联邦德国反对不正当竞争法》和《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
前者将商业诽谤的客体界定为:
他人的营业、其营业者个人或经理、货物或劳务;
后者为他人的财产(动产、不动产或无形财产)、或财产(动产、不动产或无形财产)的品质。
因此,商业诽谤行为的侵害客体尽管是商业利益这种客体,但表现为多重的,既包括对于商誉、财产的诽谤,也包括对于商品和服务的诽谤。
将商业诽谤的具体客体进行区分,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是,侵害的客体不同,商业诽谤行为的类型就不同。
如根据英美判例,如果行为人主张某公司的产品有缺陷、不合格或有害[6],或者声明某公司已经歇业[7],那么该种侵权行为就被称为致害诋毁(injuriousfalsehood)[8];
如果行为人只是对于产品进行诋毁,那么该种侵权行为可被称为商业诽谤;
如果行为人针对财产的所有权而非产品的质量进行诋毁,该种侵权行为可被称为财产所有权的诽谤(slanderoftitle)[9]。
当以客体作为标准对于商业诽谤行为作区分后,对于确定适用何种法律进行救济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是,侵害的客体不同,商业诽谤的行为及其责任的构成就不同。
对商业诽谤的客体作出区分后,对认定不同的行为是否构成商业诽谤行为及其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对商誉进行商业诽谤,一般是与商誉主体形成竞争关系的经营者才可以作为行为主体,非经营者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够作为侵害商誉的诽谤行为的主体,除非非经营者具有明确的故意;
但对于商品和服务的诽谤,行为主体却没有限制,可以为经营者,也可以为非经营者。
第三,商业诽谤的受害人必须是商事主体。
商业诽谤的受害人必须是商事主体,若受害人不是商事主体,就不可能构成商业诽谤。
商事主体可以分为商自然人、商法人和商事合伙三种[10],其中商自然人包括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自然人商人,商法人主要是指公司,而商事合伙则介于商自然人和商法人之间。
根据诽谤受害人的不同,可以明确区分商业诽谤行为与一般诽谤行为。
商业诽谤行为与一般诽谤行为主要有三点不同。
一为受侵害对象不同。
商业诽谤行为是商业侵权行为的一种,发生在商业领域,其侵害对象为商事主体,而一般诽谤行为主要是针对自然人或者一般法人进行的诽谤。
二为受侵害的客体不同。
商业诽谤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商业利益,而一般诽谤行为侵害的客体仅指名誉权。
三为提起侵权的诉因不同。
提起商业诽谤侵权的诉因在于该侵权行为造成了商业主体商业利益上的损害,如果不产生商业利益上的损害,该诉讼不能提起,而提起一般诽谤侵权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受害人的名誉。
第四,商业诽谤必须具有特定的指向,即受诽谤人应特定。
受诽谤人特定是指,商业诽谤所涉及的对象能够被受诽谤人或公众辨识、指认,如果缺乏这种特定性就不构成商业诽谤。
受诽谤主体特定有两种方式:
一种为直接特定,即行为人明确指出受诽谤主体的身份;
另一种为间接特定,即行为人没有明确指明受诽谤人的身份,而是以含沙射影的方式,通过提及其荣誉称号、绰号或通过特定环境的描述,影射受诽谤主体,此时受诽谤主体必须证明自己是诽谤言辞中伤的对象。
通常,对于商誉的诽谤不存在受诽谤人不特定的可能,而对于商品或服务的诋毁,则可能存在受诽谤人不明的情况。
若经营者、公众或新闻媒体只是对于某类商品、服务或某技术进行贬损,其并没有暗示上述评论对象与某特定经营者有关,这种情况不构成商业诽谤,因为受诽谤人不特定。
二、商业诽谤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免责事由
(一)商业诽谤行为的构成要件
1.虚假事实
虚假事实是构成商业诽谤最主要的要件。
没有这个要件,就不存在“言非其实”的基础。
虚假事实有两个要素:
一是,诽谤言辞必须是事实(fact),仅仅是评论不构成商业诽谤。
事实就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
评论就是告诉人们自己对某事或某人的看法。
言辞失实可以构成诽谤,但评论不公正只能够构成一般的侵权。
在具体的案件中,如何判断某一言辞是事实还是评论,法官应当将自己处在一个普通人的地位,参考该言辞产生的环境,推测该言辞可能带来的损害后果来决定是事实还是评论[11]。
二是,诽谤言辞是虚假的(fault),并含有毁损性(derogatory)。
言辞的虚假性是指言辞与事实的事实情况不相符;
言辞的毁损性是指行为人所使用的言辞会使商事主体及其商品或者服务的社会评价降低,或令其他人对该商事主体敬而远之,导致客户不与其进行交易,消费者不购买其商品或服务等。
在商业诽谤的诉讼中,言辞的虚假性和毁损性必须得到证明。
由原告证明言辞的毁损性是没有争议的,而对于言辞虚假性的证明,则存在不同的规定。
大陆法系国家和美国都认为应当由原告证明言辞的虚假性,这意味着原告必须说明言辞的真实情况,而对于被告来讲,对于言辞真实性的证明只是抗辩的一种事由。
《荷兰民法典》第195条规定:
作为原告应当对有关包含于信息中的事实或者其所暗示的信息中的事实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第651条也规定,原告应当对于陈述的虚伪不实承担举证责任。
而在诽谤法起源地的英国则认为,言辞的真实性应由被告证明,如果被告不能够证明,那么诽谤行为就构成。
被告承担举证责任或原告承担举证责任,何者比较合理呢?
从原理上说,关于举证责任的分担,罗马法确立了两条规则:
原告有举证的义务;
主张的人有证明的义务,而否定的人没有举证的义务[12]。
对于商业诽谤的侵权行为,原告就是主张的人,因此应承担举证责任;
被告是否定的人,因此不承担举证责任。
但是,罗马法中“为主张的人”和“为否定的人”的位置并不确定,是随着对证明对象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发生变换的,因此谁是举证责任的承担者是模棱两可的[13]。
因此,罗马法的举证责任原则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日本法学家石田骧则认为,举证责任的分担应根据“证据距离”确定,距离证据较“近”(取证较易)的一方就是举证责任的承担者[14]。
依据该学说,在商业诽谤诉讼中,距“虚假事实”这一要件较近的一方是原告,原告对自己的情况最为了解,因此,由其提出所涉言辞不真实的证据就相对容易。
因此,我们认为,对于“虚假事实”的举证责任应由原告承担。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等也规定“虚假事实”是诽谤行为的构成要件,依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原告主张商业诽谤的存在,就必须证明“言辞的失实”。
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决定》及北京市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此都有相关的规定。
2虚假事实的公布
商业诽谤行为是一种通过捏造、公布虚假事实,对商事主体的商业信誉、商品或者服务进行诋毁的违法行为。
但是,捏造虚假事实只是一个手段而已,并不是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只有公布虚假事实,才是商业诽谤的构成要件。
由于捏造虚假事实是构成商业诽谤的前提,因此也必须研究。
捏造虚假事实,是指行为人故意编造对某经营者不利的,与其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的事情,这里的捏造可以是全部捏造,可以是部分捏造,也可以是对事实真相的歪曲。
公布虚假事实,是指行为人以各种形式将诽谤性言辞传播给原告以外的其他人,使他人知悉该虚假事实的行为。
虚假事实只有公布,才有可能造成诽谤的后果,因此,虚假事实只有公布,才能够构成商业诽谤。
公布行为对于商业诽谤的构成十分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诽谤言辞一经产生,就构成公布。
在美国,公布是个法律术语,意为不论采用何种形式,诽谤性传播已为被诽谤者之外的他人所领悟,即构成诽谤。
由此可判定美国法院对于公布要件的认定相当宽松,只要第三者看到或听到诽谤的言论就视为已经公布。
我国侵权行为法认定商业诽谤的公布要件,也应当采用这样的标准,至于受害人的商业利益的损害是不是严重,则是后果判断问题,不是公布要件判断问题。
公布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
第一,行为人是由于故意或过失将诽谤言论传播给受诽谤人以外的第三人,没有过错不应当构成公布行为;
第二,对于诽谤言论有消停义务的人,故意不作为或怠于作为,导致该诽谤言论的持续公布,此时该人的行为也构成公布[15];
第三,对于诽谤言论,第三人应当知道并了解,因此仅仅将诽谤性言论传递给不了解该言论的第三人是不构成公布行为的。
尽管原告应当对于诽谤性言辞的公布承担举证责任,但是公布行为的构成一般并不需要原告证明诽谤性言辞已被他人知晓。
一般情况下,只要能够合理地推断出将诽谤性言辞传递出去,并且确实被人知道就足够了,所以,诽谤言辞一经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传送就可以合理地推定公布行为的构成[16]。
公布行为分为单一公布行为和多重公布行为,单一公布行为为常见行为,如报刊、广播、电视等传递信息的行为;
诽谤言辞同时被二人或二人以上的人知晓等都属于单一公布行为。
对于单一公布行为造成的损害要求救济,只能提起一个诉讼,并且就该赔偿诉讼的实体判决,不论是否有利于原告,同一当事人在同一辖区内的其他赔偿诉讼必须终止[17]。
多重公布行为则不在此限。
3商业利益的损害事实
商业诽谤的损害后果必须导致实际商业利益损害的发生,也就是说,在认定商业诽谤行为时,原告必须举证证明自己因为遭受诽谤而导致商业利益方面的损失。
如果仅仅有虚假事实的公布,而没有商业利益的实际损失,那么可能构成侵权,受到法律的一般谴责,但并不构成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对此,侵权行为法的要求是明确的。
例如,《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第561条规定,如果法人、合伙及非法人组织体是以营利为目的,行为人所公开传播的虚假事项其营业受到了侵害,阻碍了客户与其做交易;
如果法人、合伙及非法人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依靠社会上财政的援助,行为人借公开传播的虚假事项使社会大众对其评估降低而干预了其活动,此时行为人应当承担责任。
美国判例也规定,因消费者批评产品而引起的诽谤案,厂方必须要证明消费者的批评不实给自己造成了实际损失。
我国法律也有类似的规定。
《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四十条就将对自然人进行诽谤和经营者进行诽谤导致损害的认定方面作了区分,前者是“造成一定影响”,即诽谤言辞被公开就足以表明已经发生影响,而后者要求对经营者造成具体损害事实,该损害应当是可算的。
因此,如果行为人实施捏造、散布虚假事实,尚未造成损害后果的,或者存在着造成损害后果的可能性,都不能视为已构成商业诽谤行为,最起码不能认定构成商业诽谤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之所以认为构成商业诽谤的要求更加严格,是因为商事主体从事经营活动,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公众有权力对商事主体进行监督和批评。
另外,商事主体相对于个人来讲,有更强的自我保护能力,一般的诽谤语言不能够对其造成损害。
关于商事主体损失的范围,《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第633条作了规定,可以作为参照:
实施商业诽谤行为人承担的金钱损失仅限于,因第三人的行为效力所导致直接的、立即发生的金钱损失;
为消减诽谤言辞带来的消极影响而支出的必要费用,包括提起诉讼的费用。
由此可见,商事主体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直接损失包括:
因诽谤行为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如退货、商品积压滞销损失;
为消除影响和调查、制止侵权行为而支出的费用,如调查费、合理的律师费等。
间接损失包括:
因诽谤行为造成客户解除或者终止履行合同而丧失可得利益的损失;
因诽谤行为造成停产滞销期间设备折旧费及贷款利息等。
4.行为主体存在过错
行为主体对商事主体的商誉、商品和服务进行侵害的主观要件可以为故意,亦可为过失。
商业诽谤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或不行为会造成商事主体商誉、产品或者服务的贬损,将危害其商业利益,而仍然加以实施或听任损害发生的心理状态。
商业诽谤的过失,则表现为行为人的对诽谤后果采取了不注意的心理状态,使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商事主体的商誉、产品或者服务受到了毁损。
在涉及商业诽谤行为主体的过错时,应视主体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标准。
当行为人为经营者时,此时商业诽谤行为的实质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范畴。
按照《联邦德国反对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如果从民事责任的角度探讨商业诽谤行为的要件时,受害人无需证明行为人是故意还是过失,只要有虚假陈述,造成损害,就构成商业诽谤;
如果从刑事责任的角度探讨该要件时,必须证明行为人为恶意(故意)[18]。
我国台湾地区的《公平交易法》遵循德国学者的解释,采取相同的观点[19]。
《意大利民法典》第2600条第2款规定,“凡认定是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就推定为有过错”,那么,由经营者实施的商业诽谤行为就属于民事侵权行为的特殊形式,适用过错推定原则,无需原告证明被告的过错[20],而由行为人反证自己没有过错,否则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我们认为,经营者作为商业诽谤的行为人,都是明知商业规则和商业习惯的人,具有识别自己行为后果的能力,因此,在我国认定商业诽谤侵权责任,认定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商业诽谤,过错要件采用推定过错责任,是有道理的。
因此,如果行为人是经营者,则原告不必举证证明行为人的过错,否认过错的举证责任由行为人自己承担。
这样的过错,实际上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并不需要明确认定其过错的类型。
当行为人为非经营者时,则应当适用美国的“沙利文原则”,即经营者要想在诉讼中获胜,必须证明对方行为人存在实际恶意,该实际恶意是指行为人明明知道消息与事实不符,若公布会给对方带来损害,还是不顾一切的将消息公开。
“沙利文原则”来源于1964年的沙利文案件,该案件对于新闻诽谤确立了新的原则:
原告要想胜诉,不仅要证明普通法要求的有关内容已经发表,给自己造成了损害,而且要证明被告具有“实际上的恶意”,即需证明媒体在进行有关原告的报道时,清楚地知道自己使用的材料或信息是“虚假不实的”,或对其使用的材料和信息的真伪予以“毫不顾及”[21]。
1983年,“沙利文原则”被推广到消费者批评产品质量而引起的“商业诽谤”诉讼中。
英国的规定与美国的规定不同,从与英国的规定相仿的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附属法例第82号命令第三条可窥见一斑。
该条例规定:
凡在永久形式诽谤(书面诽谤)或短暂形式诽谤(口头诽谤)的诉讼中,原告人指控被告人是恶意地公开遭投诉的言词或事件,则原告人不必在其申诉陈述书中提供他所依据以支持该恶意指控的事实的详情,但如果被告人以任何该等言词或事件是就涉及公众利益而作出的公正评论,或以任何该等言词是在享有特权的情况下发布作诉,而原告人又探诉被告人是由明显的恶意所驱动,则原告人必须送达答复书,提供可从中推论出有该恶意的事实的详情。
从该规定可以看出,在英国及香港地区,原告在起诉时没有必要证明行为人是恶意,除非行为人以所陈述为公共利益或享有特许权作为免责抗辩,此时原告才应证明对方存在主观恶意。
将美国的规定和我国香港地区的规定作一对比,可以看出美国法律认为商事主体证明消费者存在恶意是企业诉消费者商业诽谤的构成要件,而我国香港地区则将证明恶意的责任作为一种答辩。
我们认为,在我国,认定商事主体起诉非经营者承担商业诽谤责任时,应对非经营者的主观要件作出严格的限制,即必须证明行为人的故意。
因此,美国的做法更为可取。
不过,应对消费者扩大为非经营者。
商业诽谤中的恶意就是行为人动机不良的故意,该不良动机就是为了损害经营者的利益。
(二)对于商业诽谤的抗辩事由
如果经营者提出商业诽谤的诉讼,则行为人可主张下列抗辩事由。
1.陈述真实
如果行为人能够证明其所陈述为真实,就可免责。
行为人证明言辞的真实性具有不同的效力。
按照英国判例,言辞的真实性应由行为人证明,如果行为人不能够证明,那么诽谤行为就构成,行为人就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而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行为人证明言辞的真实性是一种抗辩事由,并不采纳英国法的做法。
如果行为人能够证明自己的陈述是真实的,并非虚假,即可免责。
2.公正评论
如果行为人能够证明自己的言论属于公正的评论,亦可免责。
可以参考香港《诽谤条例》的规定。
该条例认为,“公正评论”应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评论的事项必须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
有可靠的事实来源(包括报章的报道);
立场应当公正(但不一定客观);
没有恶意。
在具备上述条件下,即使该评论是片面的、偏激的、具有一定的诋毁性的,也不应追究行为人法律上的责任。
我们认为,确立“公正评论”的原则是为了保护言论自由的宪法权利,即在评论与评论对象的人格权出现冲突时,应对评论予以优先的保护。
因此,只要能够证明自己的评论是公正的,当然可以免责。
3.豁免权
如果行为人能够证明自己享有某种豁免权,也能够免责。
同样可以参考香港《诽谤条例》的相关规定。
豁免权有两种,一种为绝对豁免权,一种为相对豁免权。
绝对豁免权是指为了特定的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需要,散布具有诽谤性的言论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绝对豁免权的情形包括:
人大代表在人大会议的发言享有绝对豁免权;
诉讼参与人在司法程序或准司法程序中所做的陈述;
政府等官方往来的文件等。
相对豁免权的情形包括新闻媒体依照法律文件或公共集会所做的报道,或执法人员对媒体或大众揭露公务活动的内容等。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每6条规定:
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而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的名誉ā?
br>
4.自由陈述空间
所谓自由陈述空间,是指在家庭内或少数极新近的朋友之间,在这些范围内所为的诽谤陈述不构成诉因[22]。
如果行为人能够证明自己对于某商事主体的诋毁只是在亲人之间传播,也可以此作为抗辩。
在德国法和《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中,都有这样的规定。
在我国,也应采纳这样的规则,如果行为人能够证明对于第三人的诽谤仅在夫妻之间传播,可以此作为绝对的免责抗辩;
如果行为人能够证明对于第三人的诽谤在亲朋好友间传播,可以此作为相对的免责抗辩。
5.及时更正和道歉
如果行为人能够证明在发布虚假消息后,及时进行了更正或答辩,消除或减少了虚假消息给受害人带来的损害,这也可作为抗辩的事由。
当虚假事实传播后,受到虚假事实侵害的商事主体通常首先会与行为人联系,若后者主动更正,受害人一般情况下不会再提起诉讼。
若受害人仍旧提起诉讼,那么行为人及时作出的更正和道歉仍具有一定的效力。
我国香港《诽谤条例》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定,在报刊诽谤诉讼中,及时的道歉既可以作为免责抗辩的理由,也可以作为要求减免赔偿的证据。
我国的相关法律应当借鉴《诽谤条例》的上述规定,在对于更正方式、时限及效力作出规定的同时,还要规定行为人及时作出的更正和答辩可以使自己减轻或免除责任。
三、商业诽谤的行为方式
关于商业诽谤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
一是从行为主体的角度讲,可以表现为经营者实施商业诽谤行为和非经营者实施商业诽谤行为两种。
多数情况下,实施商业诽谤的行为人为经营者自己,但有时经营者不亲自实施商业诽谤行为,而是唆使、收买和利用其他人向有关管理部门和媒体反映,或直接与相关管理部门和媒体恶意串通,对竞争对手作虚假投诉、报道和处罚。
二是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讲,商业诽谤行为可以表现为书面诽谤和口头诽谤两种方式。
书面诽谤具有持久性而口头诽谤多具有短暂性,口头诽谤的危害性一般要比书面诽谤轻。
三是从表露程度的角度讲,商业诽谤表现为直接商业诽谤和间接商业诽谤。
前者是指那些明确、直接的诽谤性传播,后者是指那些间接的,通过分析和联系才能确定受诽谤对象的诽谤性传播。
四是从商业诽谤次数的角度讲,商业诽谤行为还表现为原始诽谤行为和重复诽谤行为。
就一般情况而言,重复诽谤行为的损害程度较原始诽谤行为为重。
除上述表现形式外,最重要的就是从客体的角度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分类。
商业诽谤的客体具有多重性,但发生率较高的,就是对商誉、商品和服务进行的商业诽谤,我们在此逐一进行分析。
(一)商誉诽谤
商誉是经营者因其个体特色、技术水平、可信度、经营位置或附随经营的其他条件,从而吸引顾客或保有固定客户而获得的声望[23]。
商誉不具备独立的存在形态,只能依附于企业整体而存在,是企业拥有的一项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24]。
商誉与企业的经营具有紧密的联系,各国都通过法律对其进行保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商业诽谤行为及其民事法律制裁杨立新 蔡颖雯 商业 诽谤 行为 及其 民事法律 制裁 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