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下北师大版第五章三角形学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098883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272.62KB
数学七年级下北师大版第五章三角形学案文档格式.docx
《数学七年级下北师大版第五章三角形学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七年级下北师大版第五章三角形学案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x<
17B.x>
3C.0<
x<
17D.3<
17
2.如图1所示,∠BAC的对边是().
A.BDB.DCC.BCD.AD
(1)
(2)
3.四根铁棒的长分别为4cm,6cm,10cm,15cm以其中三根的长为边长,焊接成一个三角形框架,则这个框架的周长可能是().
A.31cmB.29cmC.25cmD.20cm
4.如图2所示,
(1)图中共有______个三角形;
(2)△ABE的顶点是_____,三个内角是________;
(3)∠B是哪些三角形的内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
(4)AC是哪些三角形的边:
_________________;
(5)∠B是△ABC,△DBC中________,_______边的对角;
(6)AC分别是△AOC,△ADC,△AEC,△ABC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边.
5.三角形两边长为6cm和8cm,那么周长C的范围是什么?
6.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5,10,a-2,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得到的收获是哪些?
六.作业:
习题5.11,2
教学反思:
学生能从生活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几何图形的世界之中.;
在验证三边和差时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总结了结论,学生印象深刻。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检测效果较好。
5.2认识三角形
(2)
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能证明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能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按角将三角形分成三类。
课前准备:
预先剪好两个三角形,一副三角板。
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填空:
(1)当0°
<
<90°
时,
是角;
(2)当
=°
是直角;
(3)当90°
<180°
(4)当
是平角。
2、如右图,
∵AB∥CE,(已知)
∴∠A=,()
∴∠B=,()(第2题)
二、探索新知:
根据自己手中的一副特殊的三角板,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那么是否对其他的三角形也有这样的一个结论呢?
用自己剪好的一个三角形,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块。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
你得到的结论是。
练习1:
1、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小于60°
;
()
(2)一个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一个内角是钝角或直角;
2、在△ABC中,
(1)∠C=70°
,∠A=50°
,则∠B=度;
(2)∠B=100°
,∠A=∠C,则∠C=度;
(3)2∠A=∠B+∠C,则∠A=度。
3、如右图,在△ABC中,∠A=
°
∠=
求三个内角的度数。
解:
∵∠A+∠B+∠C=180°
,()
∴
∴
=
=_____
从而,∠A=,∠B=,∠C=
三、猜一猜:
(第3题)
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可以是什么角?
一个三角形中能否有两个直角?
钝角呢?
小组讨论。
按三角形内角的大小把三角形分为三类:
、、。
练习2:
1、观察三角形,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如下,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1)30°
和60°
()
(2)40°
和70°
(3)50°
和30°
(4)45°
和45°
四、猜想结论:
思考:
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有什么关系?
结论:
练习3:
1、
观察下列的直角三角形,分别写出它们符号表示、直角边和斜边。
(图1)(图2)
(1)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用符号写成,直角边是和,斜边是;
(2)图2中的直角三角形用符号写成,直角边是和,斜边是;
2、如下图,在Rt△CDE,∠C和∠E的关系是,其中∠C=55°
,则∠E=
3、如上图,在Rt△ABC中,∠A=2∠B,则∠A=度,∠B=度;
五.当堂检测:
1、选择:
三角形三个内角中,锐角最多可以是()
A、0个B、1个C、2个
2、如下图,△ABC中,∠A=60°
,∠C=80°
,∠B=度;
第2题第3题
3、如上图,∠1=60°
,∠D=20°
,则∠A=度;
4、如右图,AD⊥BC,∠1=40°
,∠2=30°
,
则∠B=度,∠C=度
5、在空白处填入“锐角”、“直角”或“钝角”:
(1)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
是三角形;
第4题
(2)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都小于40°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提高练习:
1.已知△ABC中,∠A∶∠B∶∠C=1∶3∶5,求∠A、∠B和∠C的度数,它是什么三角形?
2、如右图,已知△ABC中,∠1=27°
,∠2=85°
∠3=38°
求∠4的度数
3、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按规定∠A应该等于90°
,∠B、∠D应分别是20°
,李叔叔量得∠BCD=142°
,就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你能说出其中的理由吗?
作业:
课本习题5.2:
3,4。
教学后记:
学生剪、拼得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再请学生用所学知识推导出来,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得到提高,用“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计算一些简单角度,能对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进行分类并判断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也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但不能灵活运用。
5.1认识三角形(3)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了解角平分线和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并会在三角形中画出角平分线和中线。
任意一个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各一个。
一、探索新知: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设法画出它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
2、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得到它吗?
得到结论:
三角形叫做三角形中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简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规范书写:
如图:
∵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
∴∠1=∠2=_____∠BAC
或:
∠BAC=2∠1=2∠2
请你画出△ABC(锐角三角形)的所有角平分线,并且观察这些角平分线有什么规律?
对于钝角三角形呢?
直角三角形呢?
它们的角平分线也有这样的规律吗?
一个三角形共有三条角平分线,它们都在三角形部,而且相交于点。
活动二: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设法画出它的三条中线,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得到它吗?
连结三角形叫做三角形这个边上的中线。
简称三角形的中线。
∵AD是三角形ABC的中线。
∴BD=DC=
BC
BC=2BD=2DC
请你画出△ABC(锐角三角形)的所有中线,并且观察这些中线有什么规律?
它们的中线也有这样的规律吗?
一个三角形共有三条中线,它们都在三角形部,而且相交于点。
二、巩固练习:
1.如图,已知,AD是BC边上的中线,AB=5cm,AD=4cm,△ABD
的周长是12cm,求BC的长.
2.△ABC中,∠B=80°
∠C=40°
BO、CO平分∠B、∠C,则∠BOC=______.
三、课堂测试:
1、AD是△ABC的角平分线(D在BC所在直线上),那么∠BAD=_______=
______.
△ABC的中线(E在BC所在直线上),那么BE=___________=_______BC.
2、如图,在△ABC中,∠BAC=60°
∠B=45°
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求∠ADB的度数.
作业:
课本习题5.3:
1、2。
学生基本上能明白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的定义,但是在较复杂一点的题目中也会出现以下错误:
(1)如右图,已知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则∠B=∠C;
(2)有部分生会把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三角形的中线混淆。
如:
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则BD=CD。
对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的运用有待真正的提高。
5.1认识三角形(4)
2、了解三角形的高,并能在具体的三角形中作出它们。
学生预先剪好三种三角形,一副三角板。
一、引出新课:
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A,你能画出它的对边BC的垂线吗?
试试看,你准行!
1、三角形的高:
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如图,线段AM是BC边上的高。
∵AM是BC边上的高
∴AM⊥BC
做一做:
每人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
(1)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高吗?
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它吗?
(2)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小组讨论交流。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部且交于点。
3、议一议:
每人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1)画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并观察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你能折出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吗?
你能画出它们吗?
(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吗?
它们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吗?
小组讨论交流
1、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
2、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此点在三角形的部。
三、巩固练习:
如图,
(1)共有个直角三角形
(2)高AD、BE、CF相对应的底分别是、。
(3)AD=3、BC=6、AB=5、BE=4,
则S△ABC=、CF=、
AC=。
四、课堂测试:
1.三角形三边上的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则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三种都不是
2.钝角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外的条数是_________条.
3.如图,按要求画图并填写字母;
(1)画出△ABD中AB边上的高,它是________;
(2)画出△ABC中AB边上的高,它是________;
(3)画出△ABC中AC边上的高,它是________;
(4)画出△ABD中AD边上的高,它是________;
(5)画出△ADC中AD边上的高,它是________.
4.如图2,AC⊥BC,CD⊥AB,DE⊥BC,分别交BC,AB,BC于
C,D,E.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C是△ABC的高B.DE是△BCD的高
C.DE是△ABE的高D.AD是△ACD的高
教学反思:
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高掌握得较好。
钝角三角形的高,特别是钝角边上的两条高较差。
5、2图形的全等
借助具体情境和图案,经历观察、发现和实践操作重叠图形等过程,了解图形全等的意义,了解全等图形的特征。
把课本当中的图画在白纸上,带好剪刀和复写纸
一、看一看
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两组图形。
2.多举一些比较熟悉的能全等或不全等图形的实例,想象全等图形与不全等图形的区别。
例如:
(1)同一张底片冲印出两张相同尺寸的相片与两张不同尺寸的相片。
(2)同一人的两只手掌与一大人左手掌和一小孩的左手掌。
(3)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3.通过观察,说出下面两组图形中上、下两个图形的异同之处,与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1)
(2)
二、做一做
1.用复写纸印出任一封闭图形。
2.把两张纸叠在一起,用剪子随意剪出一个图形。
三、议一议
1.从“做一做”中得到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特征?
2.在看一看中,你的看法如何?
3.称为全等图形。
全等图形的和都相同
四、做一做
按课本做一做的要求进行实践活动。
(注意:
把划分出的两个图形叠在一起应重合,通过数小正方形个数可知划分出的图形中应含有6个小正方形。
五、课堂测试
1.如图所示,A,B,C,D,E,F几个区域中,其中全等图形的对数为().
A.1B.2C.3D.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长相等的长边形是全等形;
B.所有的五角星都是全等形;
C.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形;
D.周长相等的正方形是全等形
3.如果△ABC与△DE是全等形,则有().
(1)它们的周长相等;
(2)它们的面积相等;
(3)它们的每个对应角都相等;
(4)它们的每条对应边都相等.
A.
(1)
(2)(3)(4)B.
(1)
(2)(3)C.
(1)
(2)D.
(1)
4.指出下列图形中的全等图形.
教后记:
本节课从熟悉的几何图形,、实物图形入手,让学生对图形全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快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探索欲,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对于全等图形的理解较准确,但在分图形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困难。
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5.3全等三角形
掌握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计算。
知识准备:
(1)一个三角形共有______个顶点,_________个角,_______条边.
(2)已知△ABC,它的顶点是_________,它的角是__________,它的边是___________
(3)两个图形完全重合指的是它们的形状___________,大小___________.
(4)完全重合的两条线段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完全重合的两个角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一、实验活动
找出图画中全等的图形:
(见课本)从而归纳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和性质.
(1)定义:
(2)反例:
举出不全等的三角形的例子.
请同学们观察周围有没有能完全重合的两个平面图形?
(3)对应元素及性质:
叫对应顶点、叫对应边、叫对应角,观察全等三角形中对应元素的关系,发现对应边,对应角.
2.学习全等三角形的符号表示及读法和写法.
自学“≌”的含义和读法,并注意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
举例说明:
如图,∵△ABC≌DFE,(已知)
∴AB=DF,AC=DE,BC=F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D,∠B=∠F,∠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二、总结寻找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方法,渗透全等变换的思想
(1)全等用符号_________表示.读作__________.
(2)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用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___
(3)已知△ABC和△A′B′C′中,∠A=∠A′,∠B=∠B′∠C=∠C′;
AB=A′B′,BC=B′C′,AC=A′C′.则△ABC_______△A′B′C′.
(4)如右图△ABC≌△BCD,∠A的对应角是∠D,∠B的对应角∠E,则
∠C与____是对应角;
AB与_____是对应边,BC与_____是对应边,
AC与____是对应边.
(5)判断题:
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②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④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三角形B.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C.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D.所有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2.如图1所示,△ABC≌△AEF,AC与AF是对应边,那么∠EAC等于().
A.∠ACBB.∠CAFC.∠BAFD.∠BAC
(1)
(2)(3)(4)
3.如图2,△ABC≌△CDA,并且AB=CD,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1=∠2B.AC=CAC.∠D=∠BD.AC=BC
4.如图3,△ABC≌△ADE,∠B与∠D是对应角,AB与AD是对应边,另外两组对应边为________,对应角为_____________.
5.如图4,如果△ABC≌△A′B′C′,那么
∠A=________,∠ABC=________,∠C=_________,
AB=_________,BC=_________,AC∥________.
四、作业:
课本习题5.7:
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全等还是理解得比较好的。
而在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时候,简单的并且放的位置比较好时,才容易找到。
而稍为旋转的图形中找起来就要花些时间。
应用性质计算、证明有一些困难。
5.4.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1、全等三角形的相等,相等。
2、如图1,已知△AOC≌△BOD,则∠A=∠B,∠C=,=∠2,对应边有AC=,=OB,=OD。
3、如图2,已知△AOC≌△DOB,则∠A=∠D,∠C=,=∠2,对应边有AC=,OC=,AO=。
4、如图3,已知∠B=∠D,∠1=∠2,∠3=∠4,AB=CD,AD=CB,AC=CA。
则△≌△
5、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依定义必须满足()
(A)三边对应相等(B)三角对应相等
(C)三边对应相等和三角对应相等(D)不能确定
一、实验操作
1、画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
,60°
,80°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小组内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结论:
2、画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分别为3cm4cm7cm,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小组内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二、巩固练习:
1、下列三角形全等的是
2、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例全等,简写为或
3、如图,AB=AC,BD=DC4、如图,AM=AN,BM=BN
求证:
△ABD≌△ACD求证:
△AMB≌△ANB
证明:
在△ABD和△ACD中证明:
在△AMB和△ANB中
∴△ABD△ACD()∴≌()
5、如图,AD=CB,AB=CD6、如图,PA=PB,PC是△PAB的
中线,∠A=55°
求证:
∠B=∠D求:
∠B的度数
证明:
在中解:
∵PC是AB边上的中线,
∴AC=(中线的定义)
在中
∴△≌△()∴≌()
∴∠B=∠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A=∠B()
∵∠A=55°
(已知)
∴∠B=∠A=55°
(等量代换)
1、如图,AB=DC,BF=CE,AE=DF,你能找到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吗?
2、如图,A、C、F、D在同一直线上,AF=DC,AB=DE,BC=EF
你能找到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3、如图,已知AC=AD,BC=BD,CE=DE,则全等三角形共有对,
并说明全等的理由。
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丰富,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
具体操作时间相对比较紧张,对教学环节恰当的调控可以有效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5.4.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
2、掌握三角形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或
2、如图1,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D能平分∠BAC吗?
你能说明理由吗?
AD平分∠BAC。
∵AD是BC边上的中线(已知)
∴=(中线的定义)
(图1)
∴≌()
∴∠BAD=∠CAD()
∴AD平分∠BAC()
3、如图2,(图2)
(1)∵AC∥BD(已知)
∴∠=∠()
(2)∵AD∥BC(已知)
4、如图3,
∵EA⊥AD,FD⊥AD(已知)(图3)
∴∠=∠=90°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年级 北师大 第五 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