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广播节目文字稿件doc.docx
- 文档编号:2209685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1.88MB
留守儿童广播节目文字稿件doc.docx
《留守儿童广播节目文字稿件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广播节目文字稿件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留守儿童广播节目文字稿件doc
《新闻说吧》特别节目
——给留守儿童一片心灵的天空
(特别节目标头)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故土,到遥远的市打工谋生。
也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没有长大成年,父母就得奔赴各地,在特殊的工作岗位上,坚守职责。
很多时候,这些孩子只能从电话或汇款中感觉父亲的存在、回味母爱的余温。
人们给这群特殊的孩子一个特殊的名字:
留守儿童
(新闻说吧标头)
凌宇:
漳州人民广播电台,听众朋友你好,这里是调频96.2兆赫、89.6兆赫,漳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在每天中午的12点,准时为您带来的新闻说吧,我是主持人凌宇。
细心的听友可能已经发现,近期各种媒体上关于少年儿童的报道是越来越多了,不管是未成年保护,还是少年英才,以及儿童的身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话题。
为什么?
一想,是呀,又到了六一儿童节。
明天就是“六·一”了。
今天,5月31日,在这样一个时候,我们《新闻说吧》也把目光转向了孩子。
在今天的节目中,将和您一起关注一群不一样的孩子。
在今天介绍这群可爱的小主人翁之前,我们首先为大家介绍的是在我们直播间就坐的嘉宾,他是漳州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师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漳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家庭教育特聘研究员、漳州妇联家庭教育网顾问蔡永强教授。
凌:
蔡教授,您好!
蔡:
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大家好!
凌:
刚才我们说,要跟听众朋友介绍一群特殊的小主人翁。
这些小主人翁特殊之处在哪呢?
特殊之处就在,我们经常把他们形容为打引号的“孤儿”。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所以他们的成长、教育、生活状况可以说,都并不让人感觉客观。
随着我们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的大量人口就离开家乡外出打工。
他们背井离乡大多数人都把孩子留在了农村,这些长期和父母分离,得不到父爱母爱的儿童,就被我们称作留守儿童。
这长期的留守,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也必然的造成一些影响,所以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不但要请蔡教授,和收音机前的您来一起探讨关于留守儿童方面的话题。
同时,还将为您直播留守儿童在城市儿童家过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场面。
我们首先还是有请蔡教授来介绍一下从学术定义上说留守儿童是个什么概念?
蔡:
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到外打工经商,孩子不在父母身边,这样的一个群体。
包括城市里的和农村里的。
但是我们应该更关注农村里的留守儿童。
农村的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产物。
也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子女留在原籍,成为留守儿童。
一般可以分为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和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
凌:
有一种情况是一个人出去打工,还有一个父母在身边;还有一种就是两个父母都不在身边。
蔡:
这几年比较关注还是双亲(都不在身边的)的一类。
凌: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已经比较明确了一个概念了。
这批儿童更多的就是一种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没有人管教,形成一种管理缺位,教育缺位还有爱心缺位的这么一批儿童。
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个问题?
蔡:
是的。
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数是农民工。
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他们的孩子,往往成为社会上的一群弱势群体。
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解释,儿童是社会当中的一群弱势群体。
这个是跟成人比。
如果跟城市儿童比,农村儿童又是一个弱势群体。
如果是跟非留守儿童比,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
凌:
所以是弱势的“弱势”。
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历程也好,心理也好,跟普通的小孩子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吧?
蔡:
是的。
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些留守儿童他们生活的环境,父母不在身边,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历练的条件。
如果他们能很好的面对这样的逆境,能够很好的处理这样的社会关系,等到他们长大以后,回头看,他们会得到很多非留守儿童所得不到的东西。
但是客观的讲,由于留守儿童各个方面的一些条件一些原因,应该说留守儿童可能比非留守儿童所面临更多的一些问题。
一个是生活上的问题,
凌:
生活上没有父母在身边。
身边可能是爷爷奶奶在身边。
蔡:
在营养状况,健康方面就会受到一些影响。
第二,是我觉得最值得关注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应该说是比较严重的。
最主要的,也是大家关心比较多的是亲情的缺失,容易导致孩子性格成长中的缺陷。
或者是出现心理障碍。
由于缺乏父爱或者母爱。
留守儿童成为实际上的“孤儿”,或者是单亲孩子。
应该说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性格形成都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俗话说:
“之子莫若父,之女莫若母”。
父亲母亲跟子女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
这是谁也没办法代替的。
由于缺少双亲和子女之间的交流沟通,所以就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心理上的缺陷。
现在有些调查发现,一些留守儿童跟一般的孩子比较,在心理方面容易出现内心封闭,情感比较冷漠,比较自卑,行为比较孤僻。
凌:
我们还听到有种说法,说留守儿童实际上也是心理上最坚强的一批人。
蔡:
如果从他们(因为)没有父母亲在身边他们自己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能够度过一些难关,他们在这个方面的锻炼会更多一些。
如果从我们发现的普遍的一些问题来看,在心理方面缺乏交流,社交能力,各个方面也比较不足,普遍缺乏安全感。
这主要是亲情的缺失。
还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跟有父母亲在身边的孩子比较。
这就容易造成心理失衡。
比如说,天气冷了,别人有新衣服穿了;双休日有父母亲带到公园玩,这个时候,就会有种心理不平衡。
有的时候,他们心里会想:
会不会是爸爸妈妈不要我了?
或者是爸爸妈妈不负责任。
如果比较严重,有可能会产生仇视、嫉妒,甚至会有攻击的行为。
性格一旦有缺陷,有心理障碍的话,往往影响的不是一时半会,是一生当中的发展。
这个问题恐怕也是留守儿童最令人担心的。
他今后的发展、性格方面没有引导好的话,这个方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第三个就是行为方面的问题。
因为缺少关爱跟引导,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没办法及时得到纠正。
在留守儿童当中有些上网、赌博、斗殴、偷窃,甚至离家出走。
凌:
因为他们没有人管。
蔡:
对。
或者是监护不严,很容易被人家误会成是问题儿童。
其实我个人的看法,不能把留守儿童看成是问题儿童,毕竟只是一小部分,
凌:
有一部分的孩子可能是由于缺乏监管,导致他的行为出现偏差。
但不等于一开始他就是有问题的。
蔡:
也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会成为问题儿童。
但这个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四个是教育问题。
首先,孩子大部分还是留在原籍,通常原籍的教育资源比较贫乏,经济发展状况也比较差,教育质量不高这样的地区。
所以他们在原籍,跟城市的孩子比就比较难以受到良好的教育。
另一方面,因为缺乏监护,缺乏引导,缺乏帮助,所以孩子的学习,有时候碰到困难,没有人问。
或出现不良的学习习惯,也没有人及时阻止。
如果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在学校里的学困生,比例最大的应该是留守儿童这个群体。
凌:
除了在课堂上,就没有机会接触到辅导和教育。
我想刚才蔡教授的几句话,已经说的比较明确了。
我们为什么要去关注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又为什么值得我们去关注,我们需要给他们关爱,因为有了我们的关爱,可以让他们这样一群孩子能够更健康茁壮的成长。
确确实实现在社会各界对这样一批的留守儿童也给予了关爱和帮助。
(进录音)
六一儿童节到来之前,今天上午,在芗城实验小学来自天宝镇大寨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就和芗城实小的孩子们进行了一场联欢。
这次活动是由共青团漳州市委和芗城实验小学共同组织的,在稍后的时间芗城实验小学的结对子小朋友们还将把这些来自大寨的留守儿童接到自己的家中,让他们在城市的家中度过一个不同寻常的六一儿童节。
那么关于留守儿童回城市家庭的情况,我们的记者会做一个现场的连线报道。
现在我们现了解一下,在联欢会现场的一些情况。
节目在小组唱《让世界充满爱》中拉开了帷幕,他们对这次活动准备的相当的充分。
不但有小组唱《让世界充满爱》,还有三人舞蹈《小兵》以及独唱《种太阳》,游戏、健美操太极拳等等(进录音:
同学们都是多才多艺的,由韩同学演唱《妈妈的眼睛》……《种太阳》……)
孩子们总是给点阳光就灿烂,不管他心里有怎样的不如意,不管他受了怎样的委屈,但是只要给他一个高兴快乐的氛围,他们永远都是高兴和快乐的。
留守儿童从大寨来到芗城实小,他们除了带来歌声、带来欢声笑语之外,还有什么话要说呢?
(进录音:
春意盎然,心潮涌动,星光灿烂,灯火阑珊,我们点亮温暖的烛火,让感动的心再次雀跃、歌唱。
你在大山里播种希望……)
(混压)其实今天一大早冒雨去采访,看到他们的时候,我就吃了一惊,吃惊的是,他们和我心目中留守儿童的形象没有叠合在一起。
他们是那么的阳光,那么的健康,那么的活泼开朗,我一直在想,如果他们在城市,可能只是一些不谙世事,只会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小孩。
可是,因为他们是农村的留守子女,因为长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父母外出打工,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来照顾他们。
所以他们稚嫩的双肩已经过早的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而对于外出务工的农民朋友来说,要想见上自己的亲身骨肉一面,那也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在记者前期采访的时候,也采访到了这样一位母亲。
母亲:
他本来天生内向,特别听到小孩子的电话,有时候忍不住都哭了。
孩子:
想跟他们说说话,
母亲:
他说,我都多长时间没和你说话了,多想见我们啊。
总之,很难受啊。
但是没办法。
凌:
收音机前的各位听友,您正在收听的是来自调频96.2兆赫,89.6兆赫漳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在每天中午的12点正为您直播的节目《新闻说吧》。
今天是5月31日,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来共同关注一下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留守儿童。
刚才的时间,我们与来自师院科学与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漳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家庭教育特聘研究员蔡永强教授。
就目前留守儿童的现状,他们的形成原因,做了一下简单的介绍,在稍后的时间,蔡教授还将就该如何关注留守儿童、如何关心留守儿童和听众朋友做一个近距离的讨论。
现在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来自天宝大寨的留守儿童,已经被芗城实小的家长们接回了自己的家中。
在今天中午让他们与自家的孩子一起度过一个不一样的六一儿童节。
我们的记者也跟随其中几户家庭来到了他们的家里。
下面我们把时间交给前方的记者,我们共同感受一下快乐的家庭氛围。
(连线)
凌:
巧云,您好。
记者:
我现在在佳苑名门的小区里,现在家里很热闹,芗城实小二年级黄子恒的家里,家里迎来了位小客人,客人来自天宝镇大寨中心小学的韩斌同学。
他们在家里玩玩具、电脑,吃美食。
韩斌同学从没玩过电脑,今天玩了电脑和他从来没有玩过的玩具,很开心。
(小同学、家长声音)
凌:
我们了解记者巧云这边的情况之后,我们把信号给记者小玲。
小玲你好。
记者:
刚刚我们结束了在芗城实小里孩子们的游戏之后,我们跟着陆茜,来到她的家里。
在家里迎接我们的是陆茜的奶奶。
(奶奶声音)
凌:
本来我们还想向大家展示一下这些留守儿童今天中午的快乐午餐,展示一下他们今天中午的快乐心情,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得不在这里中断直播了,稍后的时间,我们继续有请蔡教授向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在现代社会这些留守儿童,我们应该给予哪些帮助?
才是真正的有益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我们社会的全面发展?
(进特别节目标头一)
(进特别节目标头二)
凌:
收音机前的各位听友,您现在收听的是正在为您直播的《新闻说吧》,今天是5月31日,明天就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把目光转向少年儿童,今天让我们来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给留守儿童一片心灵的天空。
今天在节目当中特别邀请了一位嘉宾,他是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漳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家庭教育特聘研究员蔡永强教授。
蔡教授,听了刚才我们的报道和我们记者从现场发回的消息,你有什么感觉?
蔡:
非常好,打工孩子的心声。
我觉得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应该说社会各界都应该来关注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帮助这些留守儿童,送温暖或者结对子。
我觉得结对子现在有很多做法,包括刚才提到的,城市里面的学校跟农村里面的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进行沟通,结对子。
可以把我们城市里的孩子带到农村,跟他们交朋友,或者把他们请到城市来作客。
这必须是长效的,不是一两次的问题。
事实上也是培养孩子的一种爱心。
现在也已经在做的,比如电话热线,专门为留守儿童开设的电话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留守 儿童 广播节目 文字 稿件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