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QC在GPS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与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2088181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425.15KB
TEQC在GPS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与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TEQC在GPS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与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EQC在GPS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与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o指明输入文件为Dat文件、输出为RINEX观测数据文件(o文件);
-week/2012/11/21(可选)指明观测日期,或以对应的GPS周数的方式表示(即上述命令也可以表示成teqc-trdo-week1715+nav49383260.12n49383260.dat>
49383260.12o);
+nav指明同时输出RINEX导航数据文件;
转换结果文件为观测数据文件49383260.05o和导航文件49383260.05n。
二、数据编辑
TEQC具有强大的数据编辑功能。
下面将以sdkd2990.13o为例把其中主要的编辑功能命令逐一举例介绍:
2.1头文件的编辑
RINEX的观测数据文件(*.?
?
o)、导航数据文件(*.?
n)和气象数据文件(*.?
m)的文件头部分均可利用TEQC软件进行设置和更改,还可添加新的注释行且原有的注释行保持不变。
利用TEQC软件对RINEX观测数据文件(*.?
o)的字头块部分进行设置和更改的格式为:
teqc-O.*“”inputfile>
outputfile
teqc-O.mogoodsdkd2990.12o>
sdkd4.12o
式中,-O.mogood指明将文件的“测站名”记录更改为“good”,sdkd4.12o为更改后输出的RINEX观测数据文件。
在这里必须重新设置输出文件名,即不能与被处理文件sdkd2990.12o同名,否则输出文件为空文件。
通过下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测站名已经改成了good。
图2.1测站名修改成good
除了可更改测站名外,还可以修改其他信息。
其他常用的设置项如表2-1所示。
表2-1其他一些信息更改项指令
指令
含义
-O.mn
设置测站点编号
-O.at
设置天线类型
-O.rn
设置接收机编号
-O.pe
设置天线高偏心改正
-O.rt
设置接收机类型
-O.int
设置采样间隔(s)
-O.an
设置天线编号
-O.c
追加注释
RINEX导航数据文件和气象数据文件的编辑工作与观测数据文件类似,只不过导航数据文件的设置项以-N.开头,气象数据文件以-M.开头,而观测文件是以-O.开头。
现不在一一详述。
2.2RINEX文件的切割与合并
在我们进行GPS数据观测时,一般情况下刚开始一段时间的观测数据精度较差,所以对观测数据文件中时间的选取就势在必行。
在TEQC中,利用时间窗可对RINEX文件进行任意的切割,使得对RINEX文件的提取相当容易。
时间窗的设置常采用一下几种格式:
仍以观测文件sdkd2990.13o为例进行说明,观测时间从2013-10-26的07:
24到08:
13。
由下图可知:
开始时间为07:
24,结束时间为08:
10,最后得到的result.13o从07:
10;
1、命令:
teqc-st20131026072400-e20131026081000source.13o>
result.13o假设从08:
10到08:
13这段时间误差很大,通过此命令,是把08:
13这部分去掉。
从下图可以看出。
图2-2文件的切割1
2、命令:
teqc+dm30source.13o>
result.13o
说明:
开始时间默认,从开始时间往后30min的数据,最后得到的result.13o从07:
24到07:
54;
从下图可以看出。
图2-3文件的切割2
3、命令:
teqc–dm30source.13o>
result.13o
结束时间默认,从结束时间往前30min的数据,最后得到的result.13o从07:
43到08:
13;
图2-4文件的切割3
4、命令:
teqc-st20131026073000source.13o>
结束时间默认,开始时间为07:
30,最后得到的result.13o从07:
30到22:
00;
图2-5文件的切割4
5、命令:
teqc-e20131026080000source.13o>
开始时间默认,结束时间为08:
00,最后得到的result.13o从07:
图2-6文件的切割5
6、命令:
teqc-st20131026072500+dm30source.13o>
25,往后推30min,最后得到的result.13o从07:
25到07:
55;
图2-7文件的切割6
7、命令:
teqc+dm30-e20131026081000source.13o>
结束时间为08:
10,往前推30min,最后得到的result.13o从07:
40到08:
图2-8文件的切割7
TEQC既然可以对RINEX进行切割,就可以对其进行合并。
但要注意的是要合并的文件除了要求是RINEX格式外,还必须实在时间上连续的文件。
合并的命令格式如下:
teqc>
file1file2…>
myfile
表示把file1,file2…合并为myfile并输出。
2.3卫星系统的选择和特定卫星的禁用
对于GPS/GLONASS双星接收机,可以使用TEQC进行卫星的选用,如去掉GLONASS卫星数据的指令是:
teqc-R输入文件>
输出文件;
禁用prn#的GPS卫星的观测数据指令是:
teqc-G#输入文件>
输出文件。
其中prn#为卫星的编号。
从下图可以看出所有的GLONASS卫星已经被禁用。
禁用后的o文件为ssdd2990.13o
图2-9禁用GLONASS卫星
下图为禁用25号卫星。
禁用后的文件为sdkd1.13o
图2-10禁用25号卫星
2.4设置观测值类型
GPS/GLONASS的观测值类型一般用L1(L1载波相位)、L2(L2载波相位)、C1(L1的C/A码伪距)、P1(L1的P码伪距)、P2(L2的P码伪距)、D1(L1的多普勒观测值)、D2(L2的多普勒观测值)表示,选取并按指定顺序形成RINEX文件的指令是:
teqc-O.obs“观测值类型”输入文件>
输出文件,应用格式如下:
teqc-O.obs“L1L2P1P2”sdkd2990.13o>
sdkd2.new
下图为观测值类型只有L1L2P1P2的情况。
图2-11观测值类型为L1L2P1P2的情况
2.5卫星范围的设定
在用GPS接收机的采集数据的时候,用户可以自行设定接收卫星的最大编号。
命令格式为:
teqc–n_GPS#file1>
file2。
若接收数据中有大于设定的卫星编号,则此组数据将被删除。
#的范围是0<
#<
256,默认的卫星编号为32。
teqc–n_GLONASS#file1>
file2设定期望的GLONASS卫星的最大编号。
其中:
256,默认的编号为24。
下图为设置的卫星的最大编号为25.凡是超过25号卫星的观测值都被删除。
从图中可以看出,观测数据只剩下前10秒的,(因为后面的数据观测到的卫星编号均超过了25.)文件为sdkd3.13o
图2-12设置最大卫星编号为25号的结果
三、质量检核(QualityCheck)
TEQC应用软件的数据质量检查功能可以处理静态或动态双频GPS和GLONASS导航定位系统的接收数据。
只有单点数据并且包含广播星历信息才能进行数据质量检查,主要利用了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线性组合方法。
一、qc2lite方式
如果输入文件只有RINEX观测数据文件而没有导航数据文件,那么TEQC将会在qc2lite方式下运行。
如运行teqc+qcsdkd2990.13o,TEQC则对文件sdkd2990.13o在qc2lite方式下进行质量检核。
通常在缺省状态下,质量检核的结果会生成报告文件sdkd2990.13s和数据文件sdkd2990.ion(电离层延迟误差)、sdkd2990.iod(电离层延迟变化率)、sdkd2990.mp1(L1载波C/A码或P码伪距的多路径影响)、sdkd2990.mp2(L2载波P码伪距的多路径影响)、sdkd2990.sn1(L1载波的信噪比)、sdkd2990.sn2(L2载波的信噪比)。
二、qc2full方式。
如果输入文件为RINEX观测数据文件和导航数据文件,运行teqc+qc-navsdkd2990.13nsdkd2990.13o;
或者导航数据文件和观测数据文件在同一目录下,则TEQC会自动搜索导航数据文件,而无需用-nav指定,即运行teqc+qcsdkd2990.13o,此时TEQC则对文件sdkd2990.13o在qc2full方式下进行质量检核。
检核的结果除qc2lite方式下的报告文件和数据文件外,还增添了卫星和接收机天线的位置信息以及两个数据文件sdkd2990.azi(方位角)和sdkd2990.ele(高度角)。
TEQC软件运行成功以后,使用命令teqc+qcsdkd2990.13o进行质量检核。
运行此命令后,,得到9个分析文件,如下图所示:
图3-19个分析文件
9个分析文件默认的保存路径为原RINEX数据保存路径,此9个文件均可以用UE方式打开。
9个分析文件说明见下表。
表3-19个分析文件
报告文件sdkd2990.13s称之为质量汇总文件,包括有各个接受卫星的数据质量状态。
其中的参数信息有:
1.汇总文件sdkd2990.13s的有关信息。
用UE程序打开sdkd2990.13s,我们可以看到观测文件的名称为sdkd2990.13o,观测时间段为2013年10月26日07:
24:
00到08:
13:
10,接收机接收到的卫星编号及质量,天线在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x:
-2323033.2460y:
4655162.1136z:
3677381.3671(m)以及在大地坐标系中的坐标25.435631deg116.520254deg51.6032m,采样的时间间隔为10秒,接收到9颗卫星的信号,没有接收到的卫星编号分别为1367891114151617181920212223242728303132,卫星高度角的限值为10o,观测值总数为2664个,其中高度角大于10o的有2587个,高度角大于10o但由于其他误差超限而被删除的观测值有165个,载波在L1上的多路径误差均值为0.830546m,在L2上的均值为1.128449m,平均移动点数为50个,最大的电离层延迟率为400.00cm/min,L1的期望多路径平均值为50.00cm,L2的期望多路径平均值为65.00c。
而对于我们来说,主要对**.S文件中如下一行信息作分析:
图3-2s文件
此行数据的意义见下表:
表3-29个分析文件含义
其中,o/slps通常以另外一种形式CSR来表现:
CSR=1000/(o/slps)
IGS(InternationalGPSService)的数据质量检测分析显示,超过半数的IGS站的CSR年平均值小于5,2/3以上的CSR平均值是在10以下。
对于多路径效应而言,2/3的IGS站的MP1平均值小于0.5,而2/3的MP2平均值小于0.75。
根据以上分析资料,可得以下标准以供参考:
o/slps:
200,MP1:
0.5,MP2:
0.75
(以上各值仅供参考,其中o/slps越小说明出现周跳越严重,MP1和MP2越小说明抗多路径效应能力越强)。
例如,从上面的一行数据可以看到采集的数据几项重要参数分别为:
#exp
应采集数据量
2587
#have
实际采集数据量
2033
%
数据利用率
79℅
MP1
L1多路径误差
0.83
MP2
L2多路径误差
1.13
o/slps
观测数据与周跳比
107
四、视图文件查看
1.查看卫星高度角命令:
qcviewsdkd2990.ele。
5颗卫星的卫星高度角从60°
到70°
。
第10颗卫星的高度角从54°
到34°
而第29颗卫星的高度角从14°
到30°
图4-1卫星高度角全图
2.查看卫星方位角命令:
qcviewsdkd2990.azi。
我们可以看出第2颗卫星的方位角变化范围为0°
~65o之间,第5颗卫星的方位角变化范围为-100°
~-50o之间。
图4-2卫星方位角全图
3.查看卫星的多路径误差命令:
qcviewsdkd2990.mp1(查看载波L1上的多路径误差)命令:
qcviewsdkd2990.mp2(查看载波L2上的多路径误差)。
我们可以看出第4颗卫星在L1上的多路径误差MP1的变化范围为-4~1.6m,说明此颗卫星多路径误差影响较大,第19颗卫星在L1上的多路径误差变化范围为-2.5~1.0m。
图4-3卫星的多路径误差全图
4.查看电离层延迟误差命令:
qcviewsdkd2990.ion。
可以看出第2颗卫星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其值在-4~1m之间。
第12颗卫星在第200历元处探测到一个“I”周跳。
卫星29在多处历元处探测到“I”周跳。
图4-4电离层延迟误差全图
5.查看电离层延迟变化率命令:
qcviewsdkd2990.iod。
我们很容易看出第2颗卫星的电离层延迟变化率为-2.3~0.2之间,。
看出第12颗卫星在第200个历元处同样也有一个“I”标记,卫星29在多处历元处探测到“I”周跳。
图4-5电离层延迟变化率全图
6.查看信噪比命令:
qcviewsdkd2990.sn1(sn2)。
图4-6信噪比全图(sdkd2990.sn1)
图4-7信噪比全图(sdkd2990.sn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EQC GPS 数据 预处理 中的 应用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