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的结题报告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079799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3.22KB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的结题报告文档格式.docx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的结题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的结题报告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利用网络媒体创设情境,例如,让学生观看录像中人物交际场面,并模仿扮演角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发直接兴趣,学生就能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去学习,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创设情境是取得成功教学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思考,我们提出在小学英语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这一课题。
㈡题研究的目的的意义
1.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刻意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景。
因为情境决定语言表达的意义。
语言是客观情境的反映,没有情境就失去了语言的意义。
在情境中理解语言知识和内容能使难点化易。
小学是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
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起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渴望,他才愿意学。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情景,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爱学,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2.创设情境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因为学习者的情感在知识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对学习怀有憎恶感,那他将永远不会正确掌握教学内容。
小学高年级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有些学生由于不同的心理障碍,不愿意主动和别人交流,从而抑制了语言智能和人际智能的发展。
情境教学恰恰可以改观这一现象。
3.创设情境教学,有利于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心理学家在研究创新思维的培养问题时指出: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况。
”所以,教师必须经常地、有意识地为学生精心创设各种情景。
对于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大多数中国小学生来说,创设情境,运用语言更是必不可少的。
英语作为人类交际工具之一,本身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因此,就要求老师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
4.创设情境教学,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这就是说,思维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
语言与思维有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
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要打破传统课堂那种千篇一律的统一氛围,要让学生发散,动脑思考,使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与能力。
二、课题的界定和支撑理论
1.课题的界定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在智能,更优的激发学生口语表达、交际能力,并以此来评价教学的效果,必将打破以往教学的陈旧观念,达到科学整合教育教学的局面,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情境教学中的情景或语境,是指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交流信息的社会环境。
任何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的。
情景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产生交际的动机和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心智活动。
课堂中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老师的语言,尤其是肢体性的语言、形态给学生一种感染,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听、说,使学生很容易入到情境中,在情境中主动认知、主动参与。
在学生面前描绘出一幅幅画面,让学生边听边理解,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玩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2.支撑性理论
有关研究表明: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因为教学手段单一,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教师很难有效地实行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可以真正地实现有效的因材施教。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有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调动学生多样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爱学,激发求知欲望。
英语学科的整合教学,突破了过去那种以教材、教师为中心,教师教、学生跟着读的旧模式;
能改变过去只注重音标、语法的传统英语教学方式。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促使教学过程发生了转变:
由教师“主讲”变为“主导”,由学生“被动”为“主动”,由变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为“教材加生活”。
通过转变,强化“学”的环境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目标。
其中支撑性的理论有:
⑴儿童心理学说:
兴趣和情感是激发和维持小学生兴趣的内在动力。
⑵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指出:
学习是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
⑶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指出:
“教学应当是一种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
⑷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哈瓦德.加德纳博士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研究。
提出了著名的“多重智力理论”。
加德纳认为,传统的智力理论过分狭隘,智力开发和智力测验主要集中在语言数理逻辑能力,而忽视了对人类和个体同样重要的其他能力的培养。
他认为,人类至少有七种智力,即语言智力、数理/逻辑能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人际交往智力以及自我认识的智力。
每一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拥有这7种智力,个性化教学的实施,通过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可以使每一种智力都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认真组织理论学习,讨论研究课题,确立现代课程意识,更新教学理念,制定实施计划。
2.以学生为本,遵循趣味性,直观性,启发式,人文性,循序渐进等教学教育原则,在课堂上创设语言环境,通过多角度、多渠道的实践,采用情景反应,自主合作,团体协作等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从不同渠道开启他们的不同思维,如:
直觉思维、想象思维、创新思维等,使得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充满自信的激情状态,有完成任务的决心,开发与释放他们的潜能。
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活动平台,投入到各式各样的语言实践中,让小学生在丰富生动的语言情境和充满乐趣的游戏活动中体验快乐,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语言。
鼓励少儿大胆参与,注重口语训练,力求达到像说母语一样流畅自如,脱口而出。
3.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展示和反馈研究成果,积累资料和经验,加以分析研究和汇总,组织有关教师撰写论文,形成文字。
四、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期达成以下目标及成效:
1.充分利用创设情境,将“游戏”、“乐趣”贯穿于情景反应中,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口动手,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全力解决课堂枯燥乏味,教师一“板”正经,学生胆怯羞涩,学习和参与活动的热情不足等弊端。
2.创设情境,努力摆脱英语课堂教学机械化、条文化。
充分发挥情境优势,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循循教导,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力挽后进生,减少两极分化的程度。
3.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的体验,避免单纯的靠教师传授知识的单向教学。
五、研究的内容
㈠创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类型
1.创设直观情境
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是教师们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它具有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方法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欲望,从而使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认知活动中去。
2.创设多层次教学情境
整个教学过程都有一定的阶段性,处于不同的教学阶段,为避免学生兴趣的渐逝,应给予学生相应的刺激,以唤起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关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而教师应该创设多层次的教学情境。
3.创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
因而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情境,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创作激情
教学不应把学生的视野局限于某种既定的理解,而应将学习的主题和问题置于更宽广的背景下,在更大的空间里提供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和表达观点提供服务,以此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教师在情境教学中,应利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的创作情境。
㈡小学英语课堂情景教学模式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教学情景中,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爱学,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小朋友自己喜欢的卡通动画,卡通游戏,音乐小场景等具有生活气息的内容,以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学的有趣,学的快乐,学的有意义。
动形象的动画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诱发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达到了语言综合的运用能力。
2.交流讨论,口语表达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无可避免地会受到母语的干扰,出现开口难应用能力差的问题。
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而应营造用英语交流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在具体的会话教学中,不妨先播放示范的音像资料,或以特定的音乐为背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为进一步的模仿和应用做好铺垫。
3.任务驱动,协作提高
在情境教学中,呈现了大量的语言信息图片,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学到不同的内容,对同一个主题产生不同的理解。
这就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互相交流和沟通,协商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创造性地组织和交流信息,共同完成一个主题。
⑴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协作学习。
即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学习。
当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独立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如在自学单词和课文对话时,遇到不会读的单词或句子,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或老师请教。
这样,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借助别人的帮助,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料,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
⑵小组间的协作学习。
即小组和小组,小组和教师之间的协作学习。
在情景对话的操练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2至4人组成的小组,大家共同来完成一个主题。
创设的情景,每个小组成员扮演一个或两个角色,互相帮助,最后通过小组的协同合作完成情景对话,共同提高英语交际的能力。
通过协作学习,使学生有更多参与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良好品质和协作精神,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都有所提高。
4.意义建构,实践运用
练习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可以说练习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
练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操练机会,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
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设计出更多新颖的练习,给学生展示更为广阔的练习天地。
比如在训练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时,可采用人机会话的形式,“走进England”等等
在检测学生对英语单词、音标及句子的掌握情况时,可根据小学生爱玩的特点,将练习题设计成“上楼梯”、“走迷宫”等游戏或竞赛的形式,并让学生上亲自操作,作出判断或选择。
并给予评价或帮助。
会话方式大大拓宽了练习的渠道,使教师得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5.总结评价,增强自信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教师先评价,然后将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学生完全接受评价结果。
这不仅要浪费教师大量的时间,而且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造成学习、评价、反馈、补救各环节的脱节。
通过情境教学能改变这一情况。
⑴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作品后对自己作品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活动。
学生在自评时,一方面能及时地修改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能主动地通过浏览他人的作品,并将他人的优点结合到自己的作品中。
他们主动深入推敲自己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英语表述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⑵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是学生通过选择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这位同学。
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都不一样,在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中,自己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通过学生间的互评,能加深学生对单词句型的熟练运用程度,情景的创设能力也得到发展。
⑶教师点评。
学生练习完成后,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即时点评,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传统的课堂评价中,教师往往受以往的印象评价学生的作品,所举的例子仅限于个别学生的作品。
现在教师可以借助于网络,迅速地浏览所有学生的作品,及时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以及评价时所需要的多种类型的典型范例,还可通过网络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每一位学生,就可以在此基础上从多个角度进行精彩有效的讲评了。
㈢创设情境的原则
1.情境的创设要尽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唤取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爱因斯坦曾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
创设情境能给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形象场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都种感官,如视觉、听觉等等,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欲望,从而使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认知活动中去。
2.情境的创设要为完成学习的目标营造良好的氛围
情境的创设不能只图教学气氛的热闹,创设情境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兴趣、引发情感,使学生产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欲望。
因此,情境创设不能脱离教学目标,要为教学目标的完成营造良好的氛围。
3.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情境创设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第一个内容,也是学生对课件首次介入时的感觉,因此,它的成功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其他教学设计环节的展开,而且还在于引起学生对学习主题的强烈关注,进而产生由于认知上的不满足和欠缺去进行主动地探索。
那么这种情境创设的出发点是什么呢?
它应该基于以下两点:
一是对教学内容的把握
二是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分析。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按照一定顺序的阶段发展成为一种结构。
插在水中的筷子在孩子看来它是弯的,而在成人看来筷子应是直的,弯曲是光的折射结果。
儿童和成人这种对事物的不同认识,是由于他们有着不同的认知结构,因此,要进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该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仔细地分析。
这种分析不应是抽象的,而应是具体的、多方面的。
它包括学生的知觉、记忆、语言、思维、问题解决等过程;
还应该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经验、情绪、情感等因素。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去寻找学习主题与学生认知结构的有效结合,用最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完成对新意义的建构。
4.情境创设要尽可能模拟真实情境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创设中,强调创设真实情境,社会文化与自然情境的创设。
这是因为真实不仅拥有认知上的价值,更在于真实的情境最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能调动他们全部的感受力和过去生活中得来的经验去探讨与发现问题;
而只有在真实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也才最具有挑战性与针对性,对问题的解决也更能显出它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对情境创设的真实性的程度也决定了学生对学习主题认知和意义建构的程度。
在创设情境过程、细节的运用以及问题情境的出现都应力求真切与真实,即使是对一些特殊的内容,也应尽可能地接近真实。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1.调查法。
2.文献研究法。
3.实践行动法。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采取新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逐步形成较为完善、有效的实施办法。
4.经验总结法。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注重积累第一手资料,不断进行概括和归纳,最终提炼出切实可行,前瞻有望的研究成果。
七、研究预期成果形式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撰写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一系列论文。
八、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6.5以前)讨论确定研究课题,认真组织理论学习,确立现代课程意识,更新教学理念,制定实施计划,陈述假设,制定方案,申报立项。
2.实施阶段(2007——2008.5)围绕课题方案,积累相关的研究资料,开展系列研究,重点组织课题组成员交流、研讨,并落实行动;
实验研究。
3.深入阶段(2008.5——2009.5)这一阶段为深入阶段。
4.总结课题阶段(2009、5——2010、5)整理数据、资料,有关教师负责撰写相关论文,展示研究成果,结题报告。
九、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
2、1薛忠良的《英语课堂教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语教学 如何 创设 教学 情境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