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区畅流活水工程三年实施方案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066194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02
- 大小:4.61MB
吴江区畅流活水工程三年实施方案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
《吴江区畅流活水工程三年实施方案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江区畅流活水工程三年实施方案定稿Word文件下载.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冬季出现寒潮天气。
(2)水文
区域西侧太湖多年平均水位3.05m,历史最高水位5.08m(1999年7月8日,报汛水位,修正后为4.97m,下同),历史最低水位1.87m。
**区境内地势坦平,河道水面坡降小,太浦河平望站多年平均水位2.94米(1967~2012年),历史最高水位4.37m(1999年7月2日),历史最低水位2.20米(1979年1月29日),防汛警戒水位3.70米,保证水位4.0米。
浦南区
1.2社会经济概况
**区由2012年苏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撤市建区,市区内部经多年调整,现辖8个镇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为太湖新城(松陵镇)、平望镇、**高新区(盛泽镇)、七都镇、震泽镇、桃源镇、**经济开发区(同里镇)和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黎里镇),区域总面积1176km2(不含太湖)。
**地处沿海经济发展带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带的交汇部,境内318国道和227省道、苏嘉杭高速公路穿区而过,京杭大运河高等级航道与308、312国道以及沪宁、沪杭高速公路相衔接,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近几年来,**区坚持发展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协调发展。
电子信息、丝绸纺织、光缆电缆、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四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支撑着**经济的突飞猛进。
据统计,2012年,**区常住人口128.74万人,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
人均(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4万元。
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总产值的2.6%,相比上年增长4.6%;
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总产值的56.8%,相比上年增长8.0%;
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总产值的40.6%,相比上年增长15.9%。
2.水系现状与存在问题
2.1河网水系现状
2.1.1河道现状
一、流域性骨干河道
**区是典型的江南水网地区,河湖水系发达。
区内有京杭运河、太浦河两条流域性骨干河道:
京杭运河贯穿**南北,境内全长45km,北起吴淞江、南至江浙边界,是上游区域来水主要通道;
太浦河以沟通太湖和黄浦江而故名,**境内总长41km,为东西向骨干河道,是太湖主要的泄洪道,同时承担着上下游排水的功能。
二、市域内部骨干水系
区域内涉及两大水系:
以太浦河为界,以北属阳澄淀泖水系,有典型的淀泖水系有网无纲的特点,缺乏骨干引排河道,目前仅有瓜泾港、大窑港—急水港—吴盐港、屯浦港—牛长泾、三船路、戗港等;
以南属浦南水系,骨干河道有杭嘉湖北排通道地区三条纵向骨干排水河道苏嘉运河、頔塘、澜溪塘以及三里塘、大德塘、清溪、麻溪、青云塘等众多横向河道等,这些骨干河道与境内大量湖泊串接,承担着区域重要调蓄和引排任务。
据统计,全区共有河道2500多条,其中流域性河道2条;
市级河道25条;
乡镇级河道近300条;
村级河道2200多条,总长约2300km,河道水面率9.4%(不含湖泊),河道密度约2km/km2。
全区现状水系总体布局见图2-1。
全区排水以太浦河为界,以北区域通过白蚬湖、元荡等众多河湖调蓄后以东排淀山湖下泄为主,也可视太浦河水位相机南排太浦河;
以南区域以圩区排水为主,抽排后通过圩外河道汇集入杭嘉湖北排通道地区骨干河道同上游来水一起北排入太浦河。
当太湖水位较低时,两区涝水可西排入湖。
图2-1**区水系总体布局示意图
三、各乡镇水系格局
**区地势低洼,基本依靠圩区设防。
全区河道可分为圩外骨干河道及圩内沟通河道。
各镇区根据不同的地形特征、地理位置等因素,经多年治理后,基本形成了各自的引排水系格局:
太湖新城(松陵镇)共有各级河道207条,总长289.93km,河道密度2.41km/m2。
其中,有一级河道京杭大运河,总长18.90km;
二级河道瓜泾港,长4km;
北大港、三船路、航船路为3条三级河道,总长10.20km;
南厍港、内苏州河、外苏州河等15条圩外河道为四级河道,总长36.48km;
另有五级河道187条(包括30条圩外河道和157条圩内河道),总长243.25km。
目前基本形成“三横四纵”骨干框架,构成西部引排太湖、东部连通运河的水系格局。
其中“三横”为三船路—安惠港—北大港、南厍港—后港—五方港和大浦港;
“四纵”为京杭大运河、航船路、共青河和海沿漕—大浦港。
全镇现有11个圩区,共有圩外河道50条,圩内河道157条。
圩外河道河面宽在10~74m,底宽3~40m,底高程-1.0~2.4m;
圩内河道大多较弯曲,河面宽4~40m,河底高程0.3~2.3m,一般平均在1.0m以上,淤浅较为严重。
九龙河双板桥河
知青河江新河
太湖新城(横扇社区)共有各级河道223条,总长220.23km,河道密度2.4km/m2。
其中,有一级河道太浦河,横扇段长7.56km;
二级河道横草路,长11km;
海岩漕、三级河为2条三级河道,总长4.2km;
长圩港等7条四级河道,总长23.01km;
此外,五级河道212条(包括1条圩外河道和211条圩内河道),总长174.46km。
目前基本形成“二横三纵”的骨干水系框架,其中“二横”为横草路和太浦河;
“三纵”为戗港—三级河—沧州荡、新开路—航道港—黄家湖—沧州荡和直渡港。
目前,全区设有9个联圩,共有圩外河道12条,圩内河道211条。
圩外河道河面宽15~32m,底宽3~16m,底高程0.3~1.6m,;
圩内河道河面宽8~20m,河底高程0.5~2.4m。
全镇现状断头浜较少,现有9处坝埂阻断河道;
另外,河道淤积严重,平均淤积深度1.5m。
诚心9组南北河莞南老4队河
北北城涵闸直渎港
平望镇共有各级河道238条,河道密度2.13km/m2。
其中,有一级河道2条,分别为京杭运河及太浦河;
二级河道2条,分别为頔塘及横草路;
长桥港、铁枪河、川桥港、南桥港、九曲港、黄家港等11条四级河道,总长13.99km;
此外,五级河道223条(包括5条圩外河道和218条圩内河道),总长162.91km。
骨干水系框架为“两横一纵”:
“二横”为太浦河和頔塘河—京杭大运河、“一纵”为京杭大运河,是全镇引排水主要通道。
全镇现有15个联圩,共有圩外河道11条,圩内河道223条。
圩外河道河面宽12~74m,底宽1.1~40m,最宽的有40m,底高程2.3~-1.0m;
圩内河道河面宽6~15m,底高程0~1.3m。
平望镇现有断头浜29条,阻水坝埂17处,淤积河道142条,淤积河道总长73km,平均淤积深度0.7m。
直头港西小港
新字港东绞港
**高新区(盛泽镇)共有四级及以上河道31条,总长69.05km,河道密度2km/m2。
其中,有二级河道澜溪塘,长3km;
清溪河、麻溪、乌桥港、鰟鮍港为4条三级河道,总长22.81km;
另有26条四级河道,总长43.24km。
目前形成以“二横三纵”为骨干的河网水系格局,其中“两横”为南塘港—野河荡—长荡—田前荡—小牛荡—蚬子头—乌桥港—余家荡—蒋家塘和麻溪—清溪河;
“三纵”为直港—大泾港—鳑鮍港、澜溪塘和弯里塘—南溪荡—长溪。
澜溪塘、麻溪是本区主要的外排通道。
全镇现有16个联圩,共有圩外河道24条,圩内河道321条。
圩外河道河面宽8~50m,最宽的有120m,底宽5~30m,底高程1~1.5m;
圩内河道河面宽10~30m,底高程1~1.5m。
修路筑坝基、过水小涵洞淤积填堵是导致镇内断头浜数量众多的主要原因。
北旺吴衙港七庄东周埭
溪南秀才浜永和小坝里
七都镇共有五级及以上河道142条,总长276.59km,河道密度2.94km/m2。
其中,有三级河道横草路,长6.8km;
庙港等11条四级河道,总长28.47km;
此外,五级河道130条(包括门前港等12条圩外河道和118条圩内河道)。
目前形成以“二横三纵”为骨干的水系格局,其中“二横”为横古塘和南月港—金鱼漾,“三纵”为横路—迮家漾—汪鸭潭—蒋家漾—金鱼漾—鼓楼港、庙港—大圩田港—荡白漾、胡溇港—挨亩斗港—虹呈港。
全镇现有15个联圩,共有圩外河道24条,圩内河道118条。
圩外河道河面宽12~47m,底宽3~32m,底高程0.2~2.4m;
圩内河道河面宽8~28m,底高程0.3~2.6m。
全镇现有断头浜59条,阻水坝埂87处,七都大儒联圩及东联圩淤积较严重,平均淤积深度0.7m。
陆港村庙港村
盛庄村火阳浜
震泽镇共有五级及以上河道202条,总长1073.57km,河道密度11.37km/m2。
其中,二级河道頔塘,长13.1km;
三级河道震严塘,长度4.38m;
四级河道12条,总长37.45km;
另外,五级河道188条,全部为圩内河道。
目前形成以“二横二纵”为骨干的水系格局,其中“二横”为北冷冰港—波斯港—划船港—沙漠塘和頔塘,“二纵”为贯桥港和震严塘—三里塘。
頔塘是贯穿全镇的主要排水通道。
全镇现有8个联圩,共有圩外河道14条,圩内河道188条。
圩外河道河面宽22~65m,底宽10~53m,最宽的有53m,底高程-0.8m~1.8m;
圩内河道河面宽10~50m,底高程-0.1~2.5m。
目前,全镇共有断头浜43条,河道淤积十分严重,平均淤积深度1m。
小庙前河(迎祥桥)青池头河
中央里南塘河
桃源镇共有五级及以上河道165条,总长253.18km,河道密度2.76km/m2。
其中,二级河道澜溪塘,长10.45km;
紫荇塘、大德塘、麻溪、严墓塘、文桥港、鰟鮍港、集贤塘、横泾港等8条三级河道,总长44.96km;
四级河道19条,总长50.65km;
其余五级河道为圩内河道,共137条。
目前形成以“三横三纵”为骨干的水系格局,其中“三横”为青云港—麻溪、横港—文桥港和桃源河—乌桥港;
“三纵”为青荫港—八字港—长板桥港—虹桥港、大德塘—紫荇塘和鰟鮍港—严墓塘。
全镇现有20个联圩,共有圩外河道28条,圩内河道137条。
圩外河道河面宽25~50m,底宽10~20m,最宽的有30m,底高程1.0m~-1.0m;
圩内河道河面宽20~30m,底高程0.5~1.5m。
现有断头浜71处,多因修路筑坝,河道被截断现象多处存在。
卫星河朝阳河
钟家坝安儿浜
**经济开发区(同里镇)同里镇共有四级及以上河道23条,河道密度2.57km/m2。
其中,屯捕港、急水港、盐船港和中元港为4条三级河道,总长18km;
四级河道19条,总长38.7km;
镇内主要五级河道123条。
形成以“一横一纵”为骨干的水系格局,其中“一横”为大窑港—北大港—虹桥港—石浦港,“一纵”为屯浦塘—急水港。
镇区主要河道河面宽12~90m,底宽5~48m,底高程4.3m~-1.0m。
**经济开发区共有五级及以上河道51条,其中,一级河道1条,为京杭运河;
三级河道2条,分别为航船路及大窑港;
瓜径港、苏州河、长牵路、北大港、方尖港、北大港、西塘河、七里港、牛腰径、大江河、柳胥港、南大港、白龙港、长田港14条四级河道;
此外,樟木港、五方港等34条河道为五级河道。
目前以“四横一纵”为骨干水系框架,其中“四横”为瓜径港—吴淞江、大窑港、方尖港、北大港;
“一纵”为京杭大运河。
本区现有8个联圩,共有圩外河道17条,圩内河道34条。
圩外河道河面宽13~58m,平均河底高程-1~1m,最宽的京杭大运河,河面宽达58m;
圩内河道河面宽9~40m,河底高程0~2m。
开发区(含同里镇)内现共有断头浜25条,另有28条河道淤积严重,淤积长度共26km。
陈家浜金水塘
菱荡前北庞家甸
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黎里镇)全区共有439条五级以上河道,计长359.33km,河道密度1.39km/m2。
其中,太浦河为一级河道,汾湖境内长22.04km;
二级河道八荡河,长1.5km;
盐船港、东卖盐港、北窑港3条三级河道,总长5.1km;
西大港、南尤家港、芦墟塘、云甸岸港、北芦墟塘等21条河道为四级河道,计长35.16km;
另外,共有413条五级河道(包括18条圩外河道和395条圩内河道)。
目前形成以“两横三纵”为骨干的水系格局,其中“两横”为太浦河—汾湖—太浦河和南参荡—廊庙荡—老人荡—元鹤荡—三白荡—南庄荡—梁山荡—八荡河—元荡,“三纵”为漳水圩—东卖盐港—莘塔港—三白荡—北窑港—汾湖—芦墟塘、南星湖—半爿港—牛长泾塘—元鹤荡—东长荡—蚌壳荡—邵伯荡—马圩荡—杨墅荡—木瓜荡—南尤家港—西浒荡—西莱花和长畸荡—牌楼港—南湖荡—西凌荡—杨家荡—牛头湖—西大港。
全区现有26个联圩,共有圩外河道44条,圩内河道395条。
圩外河道河面宽15~50m,底宽5~20m,最宽的有75m,底高程2.0m~-0.1m;
圩内河道河面宽10~30m,底高程0.5~2.2m。
长娄里老鼠浜
南长甸河三家村
2.1.2湖泊现状
**区河网发达、湖泊众多,是本区历史形成的特有的水土和生态资源。
全区湖泊319个(不含东太湖),面积156.6km2,湖泊水面率13.3%,其中列入省保护名录的湖泊有55个(全市94个),面积108km2,一般湖泊264个,面积48km2。
**区湖泊主要集中分布于东部的同里镇、汾湖镇,中部的平望镇、盛泽镇以及西部滨太湖的七都镇。
湖泊串连河道,承担全区的防洪、调蓄、供水、航运、养殖及景观休闲等众多功能。
2.2水环境现状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水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污水管网敷设等控源截污工程,河道疏浚、拆坝建桥等畅流工程,以及退田还湖工程等一系列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实施,有效减缓了区域内河、湖水质恶化趋势,河道水质较前几年有所好转,2006~2012年近7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3%、27%、42%、54%、55%、57%、63%,达标率稳步提升。
但从现状水质绝对值来看,**区总体水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水质黑臭现象治而不绝。
2012年全区68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Ⅴ水断面占14.7%,比苏州大市平均值14.1%略高;
劣Ⅴ水断面占11.8%,较苏州大市平均值19.0%低。
2.3防洪排涝工程现状
**区是全市低洼地集中区和地势最低处,80%以上地区以圩区设防,已建圩区128个,面积977km2。
全区圩区配套:
防洪堤防总长1700km;
防洪闸813座,含规模以上(过闸流量5m3/s以上、孔径4m以上)水闸659座、规模以下水闸154座);
排涝站1052座,排涝流量1643m3/s,其中规模以上(1m3/s以上)泵站355座、规模以下泵站697座。
局部半高地仍为敞开式防洪。
各镇区因地理位置不同、地势高低参差、河道水系格局差异,防洪排涝方式也相应有所区别:
太湖新城(松陵镇)全镇现有11个联圩,共有圩口闸85座,闸顶高程4.5~5.0m。
现有11个联圩中共有排涝泵站38座,总排涝流量111.72m3/s,平均排涝模数1.35m3/s/km2。
由于规划区内圩区地面平均高程在2.3~3.5m,而汛期外河洪水一般均超过地面高程,因此,圩区排涝主要靠排涝站抽排为主。
圩内控制水位为2.2~3.9m,汛前进行预降,最低预降水位2.0~3.4m。
太湖新城(横扇社区)全区现有联圩9个,防洪圩堤总长101km,共设排涝泵站33个,排涝流量112m3/s;
所有圩区现有防洪挡水闸门54处,以3.5m水位控制关闸。
全镇圩口闸站结合较少,排涝站多单站形式,不利于水系日常的沟通。
平望镇全镇现有联圩15个,防洪圩堤总长178.3km,共设有排涝泵站66处,其中,闸站结合仅6处。
控制关闸水位3.2-3.5m,一般年份平均关闸50天,大水年平均关闸100天。
盛泽镇全镇现有16个联圩,防护圩堤总长194.3km,堤顶高程4.5-6.0m。
圩口共设有排涝泵站84座,排涝流量338m3/s,同时设有圩口闸62座,闸门基本常年关闭,圩内外水体日常不流通。
七都镇全镇现设15个联圩,堤防总长149.9km。
其中,菱荡联圩、方桥联圩等低洼圩区常年关闸;
七都—大儒、南联圩、东联圩等圩区以3.5m水位控制,每年平均关闸60天;
其余建勤联圩、横塘联圩等小联圩未设闸门,全封闭设防。
全镇圩口坝埂填堵26处,闸站结合仅6处,不利于圩内外水系沟通。
震泽镇全镇现有联圩8个,排涝流量136.3m3/s,平均排涝模数约1.4m3/s/km,堤防总长160km。
因地势地平,圩口闸全年关闭挡水。
桃源镇全镇现已建联圩20个,圩堤总长215km,共设有排涝站42个,其中闸站结合的仅有19个,不利于河道水体日常流通;
为便于防洪,圩口坝埂填堵70余处,同时因圩内地势低坦,圩口闸常年关闭,圩内外水系沟通受阻。
**经济开发区(同里镇)**经济开发区现设有8个联圩;
同里古镇地势较高,地面高程在4.5m左右,以敞开式防洪为主,现有镇区包围1个圩区。
全区(含同里镇)现有防洪闸49座,排涝泵站34座,堤防总长116km。
同里古镇区以水位3.3m控制关闸,全年关闸天数120天;
经济开发区窑港联圩常年关闸,其余联圩以3.5m水位控制关闸。
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黎里镇)全区现有26个联圩,防洪圩堤总长287km,全年平均关闸100天。
目前,设有排涝站75座,排涝流量270m3/s,其中,闸站结合的有54处,其余21座排涝站未设闸门,另有20处圩口坝埂,阻断了圩内外河道的日常沟通。
区域地势决定的以圩区治理为主的防洪排涝形式为全区水安全提供了保障,但众多的闸口和泵站又给全区水系畅通和水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
2.4存在问题
多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控源截污、节水减排、河道疏浚、水系沟通、调水引流等多措并举,水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除产业结构形式和人口密集造成的污水排放总量仍远大于全区水环境容量、集污治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客观原因外,对河道治理和保护还存在:
一、需进一步理顺骨干水系,提高全区引排能力
**区是典型的水网地区,水面率22.7%,湖荡水系发达。
近年来结合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太湖出入湖河道水系综合整治等工程的实施,骨干河道逐年增多,但仍满足不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引排水新要求,应按照水系规划提出的骨干水系布局框架,加快治理步伐,通过开挖、疏浚等整治措施,理顺水系,打造纲目并举的骨干框架,确保全区引排水通畅,满足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等综合水利需求。
二、早期圩区治理形式直接影响圩内外水系沟通
区内圩区众多,80%以上为圩区,圩区闸站在保障防洪排涝安全的同时,又成为区域水环境保护的一大重要制约因素。
早期圩区治理因以防洪为主及治理费用限制等因素,为减少防汛压力和日常管理任务,部分圩口直接用坝埂阻隔防止外河高水入侵解决防洪任务;
为减少占地,部分圩口上仅建有排涝泵站满足圩区抽排需要,典型的有八都、桃源、北厍等镇。
圩口坝埂和单站的设置,阻断了圩内外河道的日常沟通,直接影响整个圩区河道水环境质量,特别是这些“断头河”常年缺乏水体交换,又几乎没有流动性,水体大多丧失自净能力,是全区河道水质最差的区域。
三、新开发区水系调整缺乏与外围骨干水系的沟通
**城市发展以“乐居**”为目标,新城区、开发区建设时也能注重人水和谐理念,区域开发在整合地块过程中需对原有水系进行调整,从生态和排水角度规划并建设了一批与周边城市景观相配套的河湖水域,为提升小区品味创造了重要内容。
然而,地块在原进行水系调整过程中河道布局缺乏与已有总体水系规划的沟通衔接,新开河道大多属内部景观河道,与外围骨干河道缺乏联系,影响区域引排水。
四、河湖水域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
**区经济发展迅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河道保护意识的淡泊:
河道被随意填埋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导致断头浜增多;
建筑垃圾管理不到位,直接入河加速河道堵塞;
部分城乡结合部或农村河道没有治理周期长,水生植物蔓延,已严重削弱河道行水能力。
这一系列区域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河道破坏现象,直接影响了河道水环境质量。
此外,区内湖泊众多,湖泊保护任务重,区域开发过程中不合理的湖泊利用和开发时有发生,不仅造成湖泊水域面积减少,湖泊生态系统受损,部分进出湖通道同时被阻断,湖体循环受到影响,典型的有九里湖、同里湖等,湖泊水质逐年下降。
2.5畅流工程的必要性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是**多年来一直坚持的经济发展理念。
从宜居到利居再到乐居,**变化着的不仅仅是经济数据的堆砌,不仅仅是城市规模的变大、变高,不仅仅是工业化的汹涌澎湃,而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共进,人在改善着环境,环境也在影响着人。
**区地势地洼,防洪除涝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但洪涝威胁依然存在,且随着城市发展,防洪除涝保安要求越来越高,整治水系,畅通排水出路,是加快圩区涝水外排和区域洪涝水及时下泄入太浦河的重要措施。
随着现代化脚步的加快,人民对健康河湖环境的需求不断提升。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之基,**地处水乡河道纵横,其文化、风俗、艺术、历史都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新兴旅游休闲项目也从很大程度上依靠水乡的自然景色。
因此,治理水系是改善周边地区人文居住休闲条件,保障人民身心健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重要内容。
3.建设目标与任务
3.1指导思想
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功能调节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科学治水,在巩固水安全的同时,把水环境治理放到更加突出、更加紧迫、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控污、治污”为根本,畅通水系,加强河、湖水系联通,增加水体循环沟通能力,促进水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彰显水乡特色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提供保障。
3.2治理目标
针对“区域性生态功能调节区域”的目标和“断头河多、坝埂多、水环境质量差”的现实之间的突出矛盾,全区水环境提升必须坚持标本同治,建立一套完善的水环境保护体系,依靠铁腕“控污、治污”手段攻坚治本,同时河道活水畅流治标工程并行,以期迅速提升城市水环境面貌。
本行动方案以畅流为重点,从末端到主干,通过水系沟通、河道疏浚、岸坡整治、拆坝建桥等多种措施,畅通水网各个节点,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吴江 畅流 活水 工程 三年 实施方案 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