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061975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81.76KB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小周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如图)。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的像,他必须
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也远离透镜
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
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也靠近透镜
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
6.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
(
)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
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和20cm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若凸透镜是L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若凸透镜是L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6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7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10.小明将一只苹果从离凸透镜1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4倍焦距处时,苹果所成像的大小
( )
不变
逐渐减小
先变大后变小
先变小后变大
11.离凸透镜3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20厘米
30厘米
40厘米
50厘米
12.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一定大于20cm
一定小于8cm
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用来观察墙壁上文字所使用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
图中的文字“关灯”表示将开关处于________状态.
14.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的透镜叫凹透镜,它对光有________作用.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一点,这点叫做________,这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___.
15.在某次刑事侦查中,公安机关通过调取录像(摄像机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来锁定犯罪嫌疑人时,在不改变画面大小的情况下,他们看到的嫌疑人的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摄像机在正常工作时,它距被拍摄的人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________倍焦距;
若将镜头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则摄像机内所得像的大小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
16.凸透镜对光有
_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凸透镜的焦点为F,当蜡烛如图所示放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可成一个
________、放大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
、________
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是________
(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18.人脸识別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
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_______透镜,所成的是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
或“等大”)的实像。
19.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些(选填“强”或“弱”).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________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
三、作图题
21.图A给出物体AB及像A′B′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及其焦点F的大致位置.
22.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2)图乙中的入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请画出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3)图丙中的入射光线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请画出经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图丁体温计的读数为?
四、实验探究题
23.某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图甲可知,该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2)实验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节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________点,此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
(4)小莉同学患近视眼.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及其矫正情况的是________.
五、综合题
24.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_______
而形成的________
像,真正的虾在水中 ________
(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 ________
(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_______
(上/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________
.
A.2cm
B.7cm
C.9cm
D.10cm
③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_______
(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________
(左/右)移.
(3)生物老师证实,这是古老物种仙女虾.其卵可以在寒冷或高温的沙土里休眠多年,直到遇水才孵化.仙女虾的卵壳具有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的特性.
25.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
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___;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D
二、填空题
13.【答案】放大镜;
断开
【解析】【解答】解:
根据图示可知,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使用的透镜为凸透镜,其原理与放大镜的原理相同.我们平时在“开灯”时,实际上就是开关闭合,使电路形成通路,“关灯”时,实际上就是将开关断开,使电路形成开路.
故答案为:
放大镜;
断开.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之一: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根据开关的两种状态回答.
14.【答案】厚;
薄;
发散;
焦点;
焦距
凸透镜是指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的点叫焦点,且是实焦点,故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凹透镜是指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交于一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且是虚焦点,故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透镜的中心叫光心,光心与透镜的球面的球心的连线叫做主光轴.
故本题答案为:
厚;
焦距.
【分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光心、主光轴、焦点、对光线的作用分析.
15.【答案】缩小;
2;
变小
【解析】【解答】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用摄像机来锁定犯罪嫌疑人时,在不改变画面大小的情况下,他们看到的嫌疑人的像是缩小的实像;
即摄像机在正常工作时,它距被拍摄的人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2倍焦距;
若将镜头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即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像变小,所以摄像机内所得像的大小会变小.
缩小;
变小.
【分析】摄像机来锁定犯罪嫌疑人时,摄像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反之,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像变小.
16.【答案】会聚;
倒立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由图知,蜡烛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会聚;
倒立
【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7.【答案】倒立 ;
缩小 ;
照相机
由图可知,蜡烛在距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倒立;
照相机.
【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18.【答案】凸;
缩小
【解析】【解答】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人脸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
缩小.
【分析】照相机:
原理;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
2f.
19.【答案】凸;
弱
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满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前,原因是晶状体过厚或眼睛的前后距离过长,若是晶状体过厚,可以对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进行手术,使其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成的像后移,直到移到视网膜上.故答案为:
凸、倒立、弱.【分析】第一,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第二,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晶状体过凸或眼睛的前后距离过长,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20.【答案】缩小的;
正立的、放大的、虚;
放大镜
由题知:
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所以u=2f,f=10cm;
当u=25cm时,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u=5cm时,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缩小的;
放大镜.
【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u>2f时,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
如照相机;
当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
测焦距;
当2f>u>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
如投影仪或幻灯机;
当u=f时,不成像;
当u<f时,像物在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
如放大镜.
三、作图题
21.【答案】解:
连接AA′与主光轴相交于一点O,则O为凸透镜的光心,从而确定凸透镜的位置。
由A做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则通过凸透镜的会聚后过焦点而会聚在A′点.则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F为焦点的位置。
由于光路是可逆的,所以由A′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过焦点并会聚于点A。
【解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原因.知道像点是由发光点通过凸透镜会聚而形成的。
还要知道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同时要知道光路是可逆的。
22.【答案】解:
(1)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像点A′B′即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
(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4)图中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所以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38.2℃;
(1)
(2)(3)见解答图;
(4)38.2℃.
【解析】【分析】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
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
(2)(3)在作凸透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4)体温计是物理学和生活中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时一定要认清它们的量程、分度值,并了解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这样才能进行正确测量读数.
四、实验探究题
23.【答案】
(1)15.0
(2)同一高度上
(3)c;
幻灯机
(4)丙和甲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
f=60.0cm﹣45.0cm=15.0cm.
(2)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由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可知,此时f<u<2f时,由图可知,c点正好在f和2f之间;
其应用是投影仪;
(4)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丙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所以甲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故答案为:
(
(1)15.0;
(2)同一高度上;
幻灯机;
(4)丙和甲.
【分析】
(1)根据凸透镜焦点和焦距的定义进行判断;
(2)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五、综合题
24.【答案】
(1)折射;
虚;
E;
B
(2)下;
B;
右;
左
(3)耐高温.(合理即可)
(1)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可知,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真正的虾在水中更深的位置,即在E处.
根据光路的可逆性,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B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①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是相互倒立的,因此,胶片上虾的头部应该在下方;
②因为投影仪的原理是物距大于f小于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f<8cm<2f,
则4cm<f<8cm,只有B选项中7cm符合题意;
③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因此要想使像变大,应应将幕布向右移,并将凸透镜向左移.
(3)由题意可知,其卵可以在寒冷或高温的沙土里休眠多年,可见,其卵壳具有耐高温、耐高寒的特性.
左;
(3)耐高温.(合理即可)
(1)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逆着光线看去物体的位置会偏高.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用激光笔照亮物体;
(2)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是相互倒立的;
投影仪的原理是物距大于f小于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可判断幕布、透镜移动的方向;
(3)根据卵壳的保护作用,可推测其具有的特性;
25.【答案】
(1)8.0;
同一高度
(2)照相机;
能
(3)远视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8.0cm;
实验前应先调节光具座上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如图,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因为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光屏上能接到的像是实像;
(3)当从水凸透镜内抽出一部分水后.使透镜凸起程度变小,会聚能力较弱,将像成在光屏的后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光屏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光屏前移,所以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凸透镜.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远视眼镜.
同一高度;
能;
(3)远视.
(1)通过图所示的现象,结合凸透镜焦点的定义即可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实验前要调节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3)这里的水透镜就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形成“远视眼”,是因为从水凸透镜内抽出一部分水后,使透镜更凸度变小.远视眼成因:
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科版八 年级 物理 第四 多彩 复习 检测 试题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