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060388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0.39KB
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是的!
是嫦娥奔月。
那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渴望探索月亮的产物。
然而月亮上究竟有什么呢?
随着人类科学的发展,人们不断地在探索着这个问题,渴望揭开月球的秘密。
2007年10月24日18点15分,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卫星,迈开我国探索月球的第一步。
然而对于人类对于月球的真正探索我们整整迟了39年。
早在1969年7月21日,人类就成功的登上了月球,那是惊心动魄的一幕!
那是值得全人类庆贺的时刻!
虽说时隔39年,但那一刻的震憾,那一刻的喜悦,至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的到。
下面说让我们共同学习《月亮上的足迹》,让我们再一次去感受那种悲震憾和发自内心的喜悦!
二、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
①自主学习
a.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c.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d.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②合作探究
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
然后由学生各组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补充,发言后教师可以总结评点:
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
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
示意图如下。
三、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特色
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深入体会。
a.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
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b.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c.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
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d.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请举例说明。
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
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95个小时。
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
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
可让学生齐读并深刻体会,教师可以总结过渡:
"
阿波罗"
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
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
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
对这样一次事件的完整叙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可以发言并举例。
教师可以帮助归纳:
语言方面
①恰当的描述:
例如:
在写到火箭发射前的景象时,作者写道:
“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这表现了火箭高大雄伟的姿态。
写火箭在太空飞翔时,作者写道:
“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缓缓地行驶。
它飞过了……又飞过了……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它发着美丽的争光,静静地悬在飞船上方。
”这样的描述很能激发读者的想像。
②用数字说明:
写火箭升空的的速度分别用6.8、7.67、10.5等数字,令我们遐想不已。
还有写火箭升空后的时间词,也同样让我们遐想万千。
③叙述中有议论:
如第4段中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写道:
“一个伟大时代就要来到了……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
”这足以说明这次登月之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意义。
还有第11段中在两名宇航员登月之后,写道: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这里再次强调了此次登月的意义。
总之,这些议论性文字深化了我们对叙述的问题的理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联想和想像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看第99页的插图,引导想像。
①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②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③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④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
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解答:
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寂;
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
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
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五、总结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
这次登月已有三十九年,而我国航天技术也已达到空前的进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对月球探索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但对月球的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还得靠不断成长中的大家,希望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六、延伸练习
①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
你会做些什么?
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
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②自学“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词语,并在写作中尽可能地使用。
板书设计:
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思路,了解登月的过程。
探讨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教学方法:
通过朗读探究合作等方法,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要点:
预习课文,能筛选、概述文章内容。
理清思路,了解登月的过程。
学习过程:
一、学生展示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
(二)白板展示
1、请总结写月亮的古诗句。
苏轼(宋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
李商隐(唐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白居易(唐代)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长恨歌》
辛弃疾(宋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
王安石(宋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2、给加点的字注音。
guāncè
hé
yù
chà
ngshé
nché
ngbēiá
nggū
观测合算海域畅谈神往里程碑昂首一叶孤舟
yá
oqiāoshà
xuá
ntuǒzhuó
xīngyuè
遥遥在望铁锹大厦舷窗椭圆着陆兴奋飞跃
3、解释词语
畅谈:
尽情地谈。
神往:
心里向往。
里程碑: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昂首挺立:
形容高高的直立着,很庄严、威严的样子。
一叶孤舟:
像一片树叶一样的一只船。
比喻孤零唯一。
遥遥在望:
距离很远的东西已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
可望而不可即:
只能够远远地望着不能够接近。
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域、椭、锹”的读音;
理解、积累“里程碑、昂首挺立、神往、畅谈”等词语。
2、了解人类登上月球过程,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三)、德育目标
1、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的一句话的意思,培养探索科学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
1、通过朗读感知法,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2、快速阅读法。
先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3、作探究学习法。
重点是分组探讨对课文最后的一句话的理解。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
用图片或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1、解决生字、生词
①、你能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吗?
海域yù
椭tuǒ圆铁锹qiāo
②、你知道是那些词吗?
(里程碑):
(尽情地谈。
)
(神往:
)心里向往。
(仰着头直立。
(括号内内容学生填写,括号外内容教师给出)
2、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找出该时间所对应的发生的事件,按照表格的形式进行填写。
(出示表格):
①、听朗读,然后迅速完成表格
时间事件的进展
1969年7月16日飞船升空前的准备
19日晚8点33分飞船飞越了月亮和球地引力的中和点
19日晚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20日上午7点32分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②、自读,完成表格
21日上午11时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
21日上午11时51分20秒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大气层,返回地球
(粗体的为给出的,其他的学生自己填写)
(三)、合作、探究
1、文章是完整地叙述整个登月的过程,但事件非常多而且琐碎,我们能不能用我们自己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提示概括时注意:
必须交代清楚:
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的经过、结果,语言要简洁。
明确: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于1969年7月21日成功到达月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
在完成具有历史意义的任务后,飞船成功返回地球。
2、我们说这次登月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课文中哪句话最能揭示登月意义?
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
最能揭示登月意义的话是“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
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其含义指“一小步”指宇航员从登月舱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但这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巨大的飞跃,所以是人类的一大步。
3、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因为这是一篇描述太空探索的文章,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准确、真实地将登月事件介绍给大家,也体现出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的特点。
4、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到了太空;
2005年10月12日,承载两名宇航员的神州六号胜利升空,并完成了133小时太空飞行。
假设你有机会代表国家登上月球,要在月球上插一面五星红旗、树立一座纪念碑,你会在碑上写上什么话?
(50字以内)
(四)、课堂小结
《月亮上的足迹》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记叙的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且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了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的特点。
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立志成为明天学科学,爱科学,并和平利用科学的新型建设者。
(五)、作业
1、本文标题《月亮上的足迹》好在哪里?
谈谈你的理解。
2、根据下面情景,展开想象,写一段两三百字的文章。
你驾驶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
你离开地球已经几个月了。
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月亮上的足迹 年级 上册 月亮 足迹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