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总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知识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057604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4.18KB
中考语文专题总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知识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
《中考语文专题总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知识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总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知识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家喻户晓的作品不选,以免给猜题押题者提供机会;
2.艰涩冷僻者也不予考虑。
四、鉴赏的诗歌多选自课外,有少数选自课内。
故阅读相当数量的课外古典诗歌是做好鉴赏题目的前提。
知识讲解
古诗词的分类
古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
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这是一种分法。
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
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平时多读一些
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
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以便鉴赏时恰当选用。
一、咀嚼诗歌语言
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技巧的阅读习惯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欣赏时要重点关注诗中动词、形容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的作用。
诗词由于声律的要求或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或这两者兼而有之,某些语序往往要颠倒,欣赏时要注意还原语序(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悟意境。
古诗词语言风格常用词语:
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过华清官》等,李清照后期的词。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亲切,韵味无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常用的概括诗歌语言特色的术语:
生动活泼、机智辛辣、长短结合、舒卷自如、奔放流畅、词采瑰丽、言浅意深、简练流畅、言简意赅、音韵和谐、简洁幽默、用语警策、隐含哲理、用语工丽、用语精妙、一呼一应、自然天成、语丽情悲、言近旨远、含蓄蕴藉、音节响亮、通俗易懂、明白如话、朴素自
然、通俗精练、古拙淳朴、清新明丽、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分析诗歌意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的意义:
杨柳——惜别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流水——时光流逝古迹——怀古伤今梅花——傲视小草——平凡、生命力顽强或弱不禁风
征蓬、归雁——思念(思乡)南冠——囚犯松、竹、梅——高尚情操哀鸿——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白衣苍狗,白云苍狗——世事变幻
无穷吴钩——宝刀、利剑,指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莼羹鲈脍、莼鲈秋思——思乡之情双鲤——书信庄周梦蝶——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采薇——隐居生活碧血——为正义事业流的血苌弘化碧——蒙冤而死或忠心不泯折桂——科举及第怀橘——孝顺双亲红叶——以诗传情红豆——相思昆山玉——杰出的人才咏絮——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三、辨析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
2.借景(物、事、画面)抒情
3.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4.托物言志
5.借古讽(喻)今(《石头城》《乌衣巷》
6.通过典故言志(《锦瑟》)
7.渲染
8.移情化
9.对话表现人物
10.以小见大
11.侧面描写(《风》)
1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
13.虚实结合
14.点面结合
15.一语双关(刘禹锡《竹枝词》)
16.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梦游天姥吟留别》
17.夸张(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象征
19.通过想象(梦境)来表现主题(《梦游天姥吟留别》《迢迢牵牛星》《鹊桥仙》)
20.明贬(褒)暗褒(贬)
21.赋、比、兴
22.重章叠唱(《诗经·
秦风·
无衣》)
23.对比
24.类比
25.反复
26.动静结合(《山居秋暝》)
27.衬托(正、反)
28.以动衬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29.以静写(衬)动
30.以乐景衬哀景
31.以哀景衬乐情
32.拟人
33.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方法点拨:
一首诗可以综合运用几种表现手法,要能细心辨析、具体分析某种或几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运用的妙处。
解答技巧:
先表明观点,即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接着,根据此种表现手法的特点,分析它在表现诗歌内容和主旨方面的妙处。
四、把握情感类型
1.忧国伤时2.建功报国3.思乡怀人4.长亭送别5.生活杂感
五、分清艺术风格
1.豪放类:
苍凉博大志趣高远情感深沉雄劲粗犷气势雄健气氛悲壮意境高远情调豪迈寄托遥深气势雄伟想象新奇腾挪跌宕撼人心魄景象壮阔清新飘逸
2.婉约类:
风格清新清新淡雅含蓄蕴藉韵味悠长“诗中有画”格调凄清意境深邃抒情含蓄婉转清幽空寂幽静
诗歌鉴赏解题指津:
1.填空型:
看清题目要求,注意题目空格前后相互照应的语言及能给我们启发、暗示的文字,所需信息尽量在诗句中提取。
2.问答型:
认真审题,明了要求。
读全、读准、读懂题目。
明确答案来源于何处(如全诗、上阕、首联等),答题时要有得分点意识。
3.做到“问什么,写什么;
要什么,给什么”。
一般可采用“总——分——总”式。
(1)概括特色(一个判断以表明观点,回答题中所问);
(2)扣住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阐述以证明观点;
(3)揭示这样写的好处,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妙处。
另外做诗歌鉴赏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紧扣要求,围绕题旨展开论述;
2.不能用读后感、诗句解释代替诗歌鉴赏;
3.对作品理解、评价,力求准确、合理、有根据,不能无中生有、任意发挥、随意拔高;
4.术语表述要正确。
切忌不着边际,乱套名词术语,费时而不显功。
题型解读
品味炼字佳句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到四川赴贬地。
行至白帝城,忽闻赦免书讯,旋即放舟下江陵,并作此诗。
题目:
“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
【解析】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
是“某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解题时通常先要明确手法,再阐明其语表义,有时还要挖掘它的深层义或言外之意,最后点明其思想感情、表达作用、创设意境或艺术效果。
本题考查词语品析能力,要结合整首诗分析,从船行情况和诗人心情两方面分析解答。
【答案】“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心情的轻松和喜悦。
分析诗歌内容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解析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个词,指的是什么”“
某个词,包含哪些含义”或“写出某句诗的大意”等。
先要扫清字词障碍,然后通读全诗,从整体上去理解。
有时还得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
细细阅读下阙,我们就会深入到一种凄凉的境界,这里西风吹寒、梧桐叶落、淡月胧明、高楼雁鸣,一样样、一处处,无不令人猛然受惊、顿感凄凉。
【答案】西风吹寒、梧桐叶落、淡月胧明、高楼雁鸣。
描述意境画面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加以描述。
【解析】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解题时要注意三个要点:
一是抓住主要景物,用流畅优美的语言再现诗中的图景画面;
二是用生动的词语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氖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等);
三是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作者的情感(如欢快愉悦、忧愁伤感、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优民、壮志难酬等)。
为了增添语言的生动性,我们可以运用修辞、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本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五种景物:
板桥、泉声、茅檐、日午、鸡鸣,针对这五种景物,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出自己的想象之景。
【答案】伴着淙淙的泉水,走过板桥;
鸡鸣声声,太阳高高地照在山农家的茅檐上。
感知艺术形象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概括作答。
【解析】感知古诗词的艺术形象,必须根据诗词描写的具体形
象与画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特征
,深刻理解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与典型意义。
有时诗句中运用了含蓄、象征、双关、比拟等手法,就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的人生际遇,展开联想,深入分析。
细读这首诗,可以找到“万木冻欲折”“深雪”等关键词,由此可以得出早梅的不畏严寒的特点;
而“孤”“一枝”可看出早梅的傲然独立的性格特点;
当然,“幽香”“素艳”可得出早梅的素雅高洁、清新脱俗。
【答案】不畏严寒,傲然独立。
或清而脱俗,素雅高洁。
把握情感主旨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解析】古诗词思想感情鉴赏,可以细化为几个方面: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诗人或形象的情感,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诗歌的思想内涵等。
要想准确把握诗词的情感主旨,就要从关键词句、形象意境、作者生活时代与人生经历等方面综合分析,特别要注意品析诗词中显露感情的词句和后部分议论、抒情的核心词句。
在解答此题时,必须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抓住诗中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以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蕴含的内涵来回答。
【答案】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或“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
”
分析手法技巧
蒹葭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解析】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点”等。
分析解答时,首先要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技巧,然后结合诗句举例分析这种手法的具体作用,最后点明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审美效果等方面的作用。
本诗中所谓重章叠唱,就是指《诗经》中的一些篇目,其全篇各章在结构和语言上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换几个字,有时甚至只换一两个字,这种形式的出现,是由
《诗经》合乐歌唱的性质所决定的。
叠句运用得好,可以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
【答案】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语文专题总复习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知识讲解 中考 语文 专题 复习 古诗词 阅读 鉴赏 知识 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