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含期中期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2057489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05
- 大小:199.07KB
学年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含期中期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年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含期中期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含期中期末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拥有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B.《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D.《孙权劝学》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7.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正确的选项为( )(3分)
①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②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③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④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⑤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A.①②③⑤④B.④⑤②③①C.④②③①⑤D.④⑤①②③
8.口语交际——根据下面的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2分)
在“与母亲同行——向建党九十六周年献礼”的长跑活动中,一些同学常常是气喘吁吁,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半途退场,这也影响到了其他同学的情绪和信心。
如果你是班长,面对这些半途退场的同学,你会怎样劝告他们坚持参加这项活动?
9.综合性学习(8分)
今年三月份,国务院首次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
学校决定开展以“尚阅读·
扬正气”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举行“全民阅读”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
近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民间阅览室、图书馆建成,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动借书机、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在各地出现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
材料二:
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
截至2015年,我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3117个,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8册,这和国际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
“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潮依旧蔓延,一些书店生存艰难。
探究结论:
(2)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补写出下联,使之与上联构成对偶。
上联:
学习成就人生路
下联:
阅读
(3)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
(要求:
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字数60字左右。
)(3分)
某同学的帖子:
读书可以养气。
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
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
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
你的帖子:
读书可以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孙权劝学(14分)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1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但当涉猎锐不可当B.大有所益开卷有益
C.见往事耳往事依依D.刮目相待刮骨疗毒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3.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
14.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二)温暖心窝的话语(15分)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
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
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
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
我就经历了好几次。
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
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
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
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
“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
”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
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
“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
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
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
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
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
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
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
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
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
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
“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
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5.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做了什么事?
_
16.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
为什么?
17.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
18.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
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三)近代“问天”第一人(15分)
武茂昌
①1890年,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粮商之家。
自小秉性温和的竺可桢勤奋刻苦,聪明好学。
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美国的名额。
②1918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了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
归心似箭的他拒绝了美国多所高校的邀请,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归国的轮船。
他憧憬着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
然而,他在美国留学的这些年,正值中国军阀割据时期,整个国家满目疮痍。
③摆在竺可桢眼前的现实是残酷的。
当时的中国仅香港和上海徐家汇有两座用于观测气候变化的测候所,而且均由外国人控制。
竺可桢很痛心,在他看来,“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
”1927年蔡元培创办中央研究院,邀请竺可桢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这是旧中国气象科学一次重要的转机。
④竺可桢对筹建气象研究所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他担任所长16年,为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做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
他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设立测候所,远至西藏拉萨,高至峨眉山、泰山的顶部,都开展了气象观测。
气象研究所自办或合办测候所28个,协助地方兴办测候所50多个,加上接管北洋军阀时期北京、青岛的观象台,形成了我国气象观测网的雏形。
1930年之前,中国天气预报领域一直是被外国人垄断,这一年,竺可桢将天气预报“主权”收回。
1930年元旦,中央气象研究所开始正式绘制东亚天气图,并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这是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土和海域,独立自主预报天气的开端,开创了中国气象预报信息的广播业务,竺可桢可谓是中国“问天”第一人。
⑤新中国成立后,满怀“科技强国梦”的竺可桢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承担领导全国科学事业规划和发展的重任。
年近花甲的竺可桢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将下半生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中。
⑥1964年,他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其中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
毛泽东看到此文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对他说:
“你的文章写得好啊!
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只管地。
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
⑦“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这是竺可桢的承诺,他说到做到。
1970年后,80多岁高龄、身体状况不佳的竺可桢仍一直忙于他的力作《物候学》的修订工作。
《物候学》是竺可桢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
此书一出版,畅销一空。
有人评价此书“把我国物候学带入了新的纪元”。
⑧1973年春节刚过,竺可桢肺病复发住进医院,在医院里他仍然留心观察着天气的变化,并且记录自己的病情发展。
写日记是竺可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连续38年,一天未断,共计800多万字。
直到他去世前一天,他还用颤抖的笔记录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
1974年2月7日凌晨,这位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地理科学的奠基人溘然离世。
19.从全文来看,科学家竺可桢的爱国与报国行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
20.作者在记叙竺可桢的事迹时,采用了什么顺序?
请找出相关语言标志。
21.第⑥段画线语句中引用毛泽东的话,有何作用?
22.透过下面句子中的大量数据,你能看出竺可桢身上具有什么闪光点?
三、写作(50分)
23.请以《我的偶像》为题目,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_略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诧异(zhà
)惩罚(ché
nɡ)踱步(duó
)钥匙(yà
o)
B.强迫(qiǎnɡ)哽住(ɡěn)挚痛(zhì
)呻吟(shēn)
C.红妆(zhānɡ)白桦(huà
)嗥鸣(há
o)山涧(jià
n)
D.亘古(ɡè
n)默契(qì
)镐头(ɡǎo)污秽(huì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山巅 澎湃 狂澜 喷涌
B.哺育 屏嶂 督学 奔弛
C.忏悔 郝叟 祈祷 澜语
D.渡步 阻抑 泛滥 怪诞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B.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D.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
B.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C.张老师的一席话把我先前的顾虑全赶跑了。
D.几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就近期的德育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5.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②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③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
④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A.①③④②B.③①④②C.③①②④D.①④②③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黄河颂》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唱出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B.《最后一课》是一篇小说,主人公为韩麦尔先生。
小弗郎士即小时候的作者。
C.《木兰诗》刻画了一位聪明勇敢、杀敌爱国的女英雄形象。
采用的是北方民歌的形式。
D.《土地的誓言》一文抒发了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悲哀之情。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祥子落了泪!
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
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
凭什么?
“凭什么?
”他喊了出来。
这一喊——虽然痛快了些——马上使他想起危险来。
别的先不去管吧,逃命要紧!
他在哪里呢?
他自己也不能正确的回答出。
这些日子了,他随着兵们跑,汗从头上一直流到脚后跟。
走,得扛着拉着或推着兵们的东西;
站住,他得去挑水烧火喂牲口。
他一天到晚只知道怎样把最后的力气放在手上脚上,心中成了块空白。
(1)这段文字节选自名著《_》,作者是_。
(2)祥子为什么“落了泪”?
_。
8.按要求默写填空。
(5分)
(1)_,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_。
(3)_,雌兔眼迷离。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
9.综合性学习。
(6分)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是息息相关的。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某班以“爱国”为主题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讲一个爱国人物故事。
(40字以内)(2分)
(2)默写一首爱国诗词。
(3)写一句爱国名言。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15分)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策勋( )
(2)著( )
(3)帖( )(4)安( )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12.第二段的中心意思是_(2分)
13.诗中是怎样描述木兰回到家中的心情的?
试简略分析。
14.木兰的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中不朽的巾帼英雄形象。
这个形象汇集了中华民族的哪些优秀品质?
(二)落日(18分)
朱启平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目睹了日本代表签字,向联合国投降的场景。
“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
这天天阴,海风轻拂。
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
签字的地方在战舰右侧将领指挥室外的上层甲板上。
签字桌上铺着绿呢台布,每边放一把椅子。
桌子靠里的一面是联合国签字代表团站立的地方,靠外的留给日本代表团。
桌前左方将排列美国五十位高级海军将领,右方排列五十位高级陆军将领。
桌后架起一个小平台,给拍电影和拍照片的摄影记者们专用。
其余四周都是记者们的天下。
我站在一座在二十毫米口径的机关枪上临时搭起的木台上,离签字桌约两三丈远。
在主甲板的右前方、紧靠舷梯出入口的地方,排列着水兵乐队和陆战队荣誉仪仗队,入口处又排列着一小队精神饱满、体格强壮的水兵。
八点半,乐声大起,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
八时五十分,乐声又响彻上空,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到。
他是坐驱逐舰来的。
军舰的主桅杆上,这时升起一面美国国旗。
联合国代表团在签字桌靠里的一面列队静立。
以中国徐永昌将军为首的五十位海军将领和五十位陆军将领,也分别排列在预先安排好的位置上。
这时,日本代表团乘一艘小艇来到。
乐队寂然。
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一共十一个人,到上层甲板后,即在签字桌向外的一面,面对桌子列成三行,和联合国代表团隔桌而立。
九时整,麦克阿瑟昂首走到扩音机前,极清晰、极庄严、一个字一个字对着日本代表团说:
“我现在命令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指定的地方签字。
”他说完后,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
麦克阿瑟继续宣布:
“盟国最高统帅现在代表与日本作战各国签字。
”麦克阿瑟坐到椅子上,签完字后,回到扩音机前。
这时我转眼看看日本代表,他们像木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
之后,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国代表在麦克阿瑟宣布到自己时,先后出列签字。
各国代表在签字时的态度以美国最安闲,中国最严肃,英国最欢愉,苏联最威武。
全体签字毕,看表是九点十八分。
我猛然一震,“九一八”!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九一八事变,随即侵占东北;
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
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
按预定程序,日本代表应该随即取了他们那一份投降书(另一份由盟国保存)离场,但是他们还是站在那里。
原来加拿大代表在日本那份投降书上签字时签低了一格,占了法国签字的位置,法国代表顺着签错了地方,随后各国代表跟着也都签错了。
麦克阿瑟的参谋长于是依着规定的签字地方予以更正,旁边附上自己的签字作为证明。
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
(选自《中外记者笔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删改)
15.本文标题“落日”的意思是(2分)
16.日本向联合国投降的仪式,麦克阿瑟为什么安排在美国军舰上、美国国旗下举行?
17.麦克阿瑟是坐驱逐舰来的,日本代表团则是乘小艇来的,为什么?
18.投降书“签错了”,日本代表为什么不要求重新签一份而接受了“不干净”的投降书?
(假设日本有权要求重签,盟国同意重签)(4分)
19.作者对签字仪式结束的时间点“九一八”的强调,对侵略者有何警示作用?
(三)最后一课(10分)
郑振铎
这一天的清晨,天色还不曾大亮,我在睡梦里被电话的铃声惊醒。
“听到了炮声和机关枪声没有?
”C在电话里说。
“没有听见。
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日本人占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
接连的又来了几个电话,有的是报馆里的朋友打来的。
事实渐渐地明白。
英国军舰被轰沉,官兵们凫水上岸,却遇到了岸上的机关枪的扫射,纷纷地死在水里。
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和郊外开进租界。
被认为孤岛的最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
我匆匆地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
校长和许多重要的负责者们都已经到了。
立刻举行了一次会议,简短而悲壮的,立刻议决了:
“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学关闭结束。
太阳光很红亮地晒着,街上依然的熙来攘往,没有一点异样。
我们依旧摇铃上课。
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室,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罢,”学生们都点点头。
“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地将学校关闭结束。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但是我这一门课还要照常地讲下去,一分一秒钟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了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地讲下去。
学生们照常地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清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
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上了刺刀,“引满待发”。
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
该来的事变,一定会来的。
一切都已准备好。
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
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
学生们愿意笔记记得愈多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
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统在这一课里讲完了它,学生们也沙沙地不停地在笔记着。
心无旁用,笔不停挥。
别的十几个课堂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眷恋。
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
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
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画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街上依然的平滑光鲜,小贩们不时地走过,太阳光很有精神地晒着。
我的表在衣袋里低低地嗒嗒地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着异常地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碾地的声音可听到。
几分钟后。
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时间是上午10时30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立了身体,作着立正的姿势,沉毅地合上了书本,以坚决的口气宣布道:
“现在下课!
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新人 教部编版七 年级 语文 下册 单元测试 答案 期中 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