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0小学教师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035769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3.48KB
材料20小学教师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
《材料20小学教师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20小学教师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过史料与史实的介绍,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而要做到这些,教师没有人文意识与人文素养是行不通的。
三、终身学习是“新课程”对教师的现实要求
首先,新课程强调学科的综合和开放,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需要教师广泛地阅读,睁开眼睛看看课堂之外的“风景”。
第二,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关注生成,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需求出发,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所了解,能灵活巧妙地应对课堂即时生成的种种情况。
这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
第三新课程强调实践探究,要求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心中装有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及其相关的引导经验。
然而以上这些知识的获得,一要靠探索,二要靠学习。
面对新课程,教师需要做的准备很多,但不管做什么样的准备,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学习。
四、终身学习是“教学相长”在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普及,通讯发达,信息爆炸,在某一些方面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先于教师或超过教师的事,是经常出现的。
虽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但课堂上经常出现尴尬的“反哺”现象,不能不说是对教师威信和尊严的挑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为了在学生面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教师本身就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
教师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让“教学相长”的思想在现代教育中显示其生命的活力。
复合型知识结构是教师的必备素养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在系统专业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思维加工后形成的知识体系,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新课程呼唤综合型的教师,要求教师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既要具备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主体性知识)、广博的一般性文化知识,同时又应具备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性知识.这是作为一位骨干老师必备的素养。
(一)教师的主体性知识
教师的主体性知识主要是指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某门学科教学所特有的业务知识和技能。
主要包括所教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科架构、发展脉络、学科理念和学科特色等,这是教师教书育人必备的业务素质,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保证。
教师如果缺乏学科专业知识,就犹如建造大厦少了砖、灰、沙、石一样,教学过程也就无法有效进行,课程改革的实施也就无从谈起。
教师只有当具备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真正能手,否则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也就无威信可言了。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和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
这也正说明了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师的一般性文化知识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知识进化步伐的加快,知识的总量大为增加,知识的更新周期大为缩短,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交叉、互动也愈益明显。
对于作为学习资源的开发者、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教师”来讲,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现实.因此,教师在力求专业知识不断“爬坡”、“登高”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本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艺术等方面的有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修养的培养,有意识地实行科际整合,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整体优化。
否则,拘于一隅,孤立地研究和精通专业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根本不可能的。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这也说明了,现代教师师只有勤奋广泛地学习,建立起既精深又广博的知识结构,成为专博相济、一专多通、一专多能、主精辅熟的“通才”,教学才能博采众长,旁征博引,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给学生以“复合维生素”,产生综合效应。
(三)教师的条件性知识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也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关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即教育科学知识。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育这项复杂而又有规律的科学面前,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靠盲目辛苦,“时间加汗水”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由知识化向专业化转变,由知识层面上升到素质层面,也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之学生更为宽泛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较好的教育专业的技能。
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更应懂得“怎样教”、怎样才能“教得好”。
教师只有懂得了教育规律,了解学生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其预见性和科学性,克服盲目性。
没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就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切记,“第二次加工”、“回炉处理”是教育工作最大的忌讳.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对学科作出教育学解释,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工作中就会像在黑暗中走路一样.
(四)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主要来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鲜活经验的累积。
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
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
新课程的实施为完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学习化生活方式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如何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文化素养呢?
我觉得以学习来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途径。
这种学习化的生活方式是有志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大家要努力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要多读古人云: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读书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要博览群书,目的在于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天文、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二是读业务方面的书,尤其是教育教学专著、经验介绍等,都该认真阅读,细细品味,重点内容、重点章节更要反复阅读,直到读懂,有的还可以尝试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
“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它充实着思想江河,读书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能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
读书要有长远目标,长久计划,我们要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习惯。
二要善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孔子这句话高度地概括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统一关系。
善思,是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教育家波斯纳斯说: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知识”,他总结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能自觉反省和客观评价自己的昨天,明确今天的现状和任务,科学地规划明天,做一个明智清醒的人。
如果一个教师心中有规划,按计划坚持下去,天天反思,天天有收获,一定能提高自身素养。
三要勤写写是学习实践后总结提高的重要一环,是实践向理论的上升过程。
不会写就不会有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记下成功的经验,记下自己的感悟,记下失败的教训,记下典型的教育案例,积累到一定程度,不仅在理论上会有所提升,在实践上也会有所突破。
教育家朱永新说:
“教育随笔能够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我们每天写一些,记下只言片语的随感,记下丁丁点点的思考,坚持不懈,一定能从中找到幸福的感觉,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读书也好,练笔也好,贵在坚持,坚持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也是世界上最艰难的事。
认准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座的大家中,一定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叶澜、肖川、朱永新。
祝在座的各位在泰兴教育这块园地中,幸福地生活,诗意地栖息,快乐地成长。
优化教育教学环节之认真备课
备课是一个多层面且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
研究教材,撰写教案是备课;
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情况也是备课,翻阅报刊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了解国内外形势还是备课;
研究教育理论,锻炼教学能力是备课;
与同行交流、获取相关信息也是备课;
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还是备课,而且是更高层次的备课。
可以这么说,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为上好课做准备。
备课先要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特色,了解编排体系。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材确实“新”了。
如语文教材从课文的选编、导语和学习活动安排都按照一定的专题进行组织和安排,课文编排体现时代意识,教材的呈现方式富有亲和力,导学特色明显。
数学教材非常重视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有用的数学”,注重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了解了教材的特色,才能与教材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才会用教材教;
才能准确把握重点、难点;
才能明确教学目标。
备课是为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而进行的整体规划,我们教师要依据教学任务和学习需要来规划学习目标,努力使三维教学目标在过程性目标中得以体现,并逐步得以实现。
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瞻前顾后,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不仅要重视每一课学习目标的制定,更要注重单元目标的制定,这样才能使单元的整体目标和每一课的具体目标相互融合,使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持续、稳步发展。
深备教材的同时,还要透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是备课活动的最终服务对象。
所以我们要了解学生情况,把学生的经验、视野作为可用资源。
激活学生学习动机,把握学生认知矛盾,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
我们可将教材内容情境化;
也可根据教学目标和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材中的静态知识动态化。
因为这种形式更符合学生心理,可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参与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提倡各学科知识的融合。
如:
利用语文课上学到的《曹操称象》的故事引入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量代换;
有时在语数课上还相机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几何图形教学中渗透美育等,但要注意突出本学科特点,不能喧宾夺主。
还提倡根据教学要求和实际,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自我开发,真正将“差异”作为资源。
更提倡问题的设计要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要体现情境性、启发性和艺术性,要能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方向,要力求做到一个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的学生应有独特的思考和个性化的答案。
有的问题是由学生自主生成,教师要注意备学生可能引发、生成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些要求一般老师难以做到,我们在座的应该努力达到。
大家知道,教学机智源于教学经验的积累,源于“问题资源”的储备。
然而经验资源的储备常常被许多教师所忽视。
有的人做了一辈子教师,相同的内容教过好多遍,至今却没有一篇教学后记,没有一份学生常出错内容的记载,更谈不上教学经验的积累和“问题资源”的储备,对学生曾出现过多次错误的题目和提出的疑议仍感陌生,毫无应对的措施。
老师们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养成教后反思的习惯,要认真记好“三记”,即观察日记、教学后记和问题累记,并把它作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加以储备,为课堂教学中有效的互动生成提供有力的事实和经验支撑。
优化教育教学环节之认真讲课
讲课,先要过好语言关。
描绘、叙述事实,解释、论证概念,都需要“讲”,讲要运用语言,语言技巧的差异,将对教育效果有多方面的影响。
新课程十分强调教师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艺术性和趣味性。
作为骨干教师,语言应准确、鲜明、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必要时还要借助表情和气势,以态势助语言。
课堂教学是“教”和“学”两方面交流的过程,从“讲”字说,要“讲”好课,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条件,要对教材内容掌握深透,还要对所授之课与整个教材各部分的纵横关系了如指掌。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鈛梦龙谈他备课的方法时这样说:
“每次备课,我总要把课文一遍一遍地读,反反复复地想。
有的课文语言优美,声情并茂;
有的课文说理严密,逻辑性强。
我就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评析、鉴赏、品味,直到确实品出味儿,读出了心得,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
由于这些心得来自亲身的阅读体会,课文早已烂熟与心,因此教学中常有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快感,还不时有点激情。
”其它学科的老师要想使讲授左右逢源、妙趣横生,随手拈来皆妙,融会贯通,不同样要像鈛老师那样去研读教材吗?
当然,要“讲”好课,教师还要具备一定“口才”,表达能力要强,口齿要清楚,语言要流畅。
讲授的“授”是指课堂教学的组织手段,“授”就是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使之成为由此及彼的桥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出来”,还要引导学生用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学进去”。
有的教师讲起课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也往往听得欣然有趣,如坠五里烟云,但课上兴致勃勃。
课下所得者很少。
这是教师重教轻学、缺乏组织能力造成的。
其次,教师讲课时,要有良好的板书能力。
在全课总结时,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回顾该课内容,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很有益的。
有的教师板书无计划,写也不讲格局,既不利于学生记笔记,又不能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
作为骨干教师在教案中要能体现“板书设计”,板书要注意条理性,同时要注意练好粉笔字,因为教师“书法”的优劣也会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第三、教师讲课要有探究活动的组织能力。
探究活动组织,是指演示或示范表演。
如语文和外语的示范朗读,数学的演示实验,包括教具和电化教育手段的运用。
教师在演示中的规范化操作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技能技巧的过程;
是对学生形成科学态度的一种熏陶。
语文教师的示范朗读,既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又可为学生做出仿效的榜样。
老师们只要认真讲、认真授、认真板书、认真组织探究活动,教学效果当然会明显的提高。
优化教育教学环节之认真辅导
认真批改作业
批改学生作业,是教师在教学中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
但这项工作最能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利于教师及时地调节教学。
作为教师,批改作业除了达到批改及时、符号规范、格式统一等基本要求外,我以为还要能做到:
看结果,更看过程。
每项作业批改后,特别是测验、考试,要作出简要的记录,及时地进行讲评。
对书写整洁、解题具有独到之处的学生,教师要留下有针对性的批注。
要找到学生作业的错误之处,并做上相应的记号,记号也要自成体系,让学生一目了然。
另外,批改作业的过程最好要能作为形成学生个人档案的过程,及时记下学生存在的问题、特殊的见解、优秀的答句等。
认真辅导
这个“辅导”不要仅仅理解为是给学困生补课,指导学困生完成作业。
这个“辅导”是要求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辅导。
指导订学习计划,教会学生预习方法,辅导学生听课方法等。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
如果小学生不会听课,听不懂,学不会,就会增加课后复习的困难和压力,造成不良循环。
同时由于长期积累,可能导致厌学心理,既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心理健康。
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听。
要求小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充分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的含义,如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等。
(2)注意看。
要求小学生全神贯注地注视教师板书的内容,对教师用彩色粉笔标记的部分、用电化教具突出演示的部分尤其要仔细观察,认真领会和重点记忆。
(3)多动脑。
要引导小学生积极思考,要边听、边看、边思考,要与教师讲课的进程保持同步,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4)主动练。
要鼓励小学生大胆发言,勤学多练,从而加深理解,提高听课效果。
(5)做笔记。
对教师讲课中的要点、难点都要简明扼要地写在笔记上,以备课后复习。
(6)善归纳。
对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要抓住纲目,归纳要点,力求当堂理解。
另外,不能忽视复习方法、写作业的方法、课外阅读方法及各学科学习方法的辅导,所有方法的辅导均须认真研究,具体指导。
我们知道,孩子本身是有差距的,不可能通过教学让所有的学生处在同一发展水平上,教师必须把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长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只有付出爱心、耐心和热心,做教育的有心人,辅导才会成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20 小学教师 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