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性场所拥挤事件诱因之研究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035759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0.58KB
封闭性场所拥挤事件诱因之研究Word格式.docx
《封闭性场所拥挤事件诱因之研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封闭性场所拥挤事件诱因之研究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活动构成要件
如前所述人群拥挤事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主客观要件:
首先是作为拥挤事件发生主体的人群要件;
其次是拥挤事件所发生的场所、地形等环境要件;
还有关于事件的策划与应对主体的管理要件。
当群众聚集之时,这三个要件的发展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该事件是否会往拥挤事件甚至是安全事故而演变。
通过对人群拥挤事件构成要件进行研究,可以较为正确地把握拥挤事件的特征,并完善对其的预警与处理机制,有效地规避风险。
三、诱因分析
(一)人群诱因
1.人群密度过高
过高的人群密度是拥挤事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
在封闭性的城市公共活动场所一般都具有大规模的人群,这些人群具有数量较多和行动不一的特点,当场地内的人群聚集密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就会具有发生拥挤事件的风险。
Wertheimer(2000)②指出,一旦人群密度超过临界值,人群就处于风险之中,所以人群密度决定人群是否存在风险。
由上表可见,人群密度越大,单个人的活动就越困难。
同时,人群密度又与人群移动速度有关。
根据Nelson和Maclennan④的分析可知,人群前进速度随着人群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因此,在人群密度极大的情况下,人流涌动速度会极具降低,从而影响到了安全疏散的时间,继而便引发了危险的拥挤事件。
2.人群安全素质差
人群素质包括生理、心理、教育水平等,其中还包括人群在危险情况下的自救意识、急救能力、在拥挤情况下的自律性以及对维持秩序人员的服从等。
从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外滩踩踏事件的亲历者在遇到公共安全事件的时候表现得心理高度紧张。
国家行政学院钟开斌教授认为,这可能源于他们之前所接受的公共安全教育不够⑤。
在人群极其拥挤的密闭环境下,有突发情况时人们内心往往会变得紧张、恐惧,行为也随之变得慌乱,这样更加剧了现场的混乱程度。
虽然这并不一定直接导致拥挤事件的发生,但是可能会增加伤亡程度,使事件进一步恶化。
由于规模较大的人群所具有的内聚力远不如规模较小的人群,所以要在统一指挥、统一意志下形成统一的行动显然是十分困难的。
所以即使在拥挤事件发生后及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果出现少数人不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脱离整体随意行动的现象,都将极大地影响到救援力度。
(二)环境诱因
1.自然环境恶劣
人群拥挤事件的发生同样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同样的场地,同样的人群密度下,会因为如地形、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边环境、自然灾害等各种自然环境因素的不同,而使得人群拥挤事件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这种情况是无法预见和躲避的。
2008年从1月10日起我国遭受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冰雪灾害,令铁路大动脉京广线系统处于瘫痪状态,南方严重灾区广州滞留返乡过年的旅客超过350万人,广州火车站在短短的5天内滞留的旅客人数就超过60万,广场和候车室人均密度已经达到了每平方米7至8人,甚至高达每平方米16人。
一旦遭到挤压,就容易发生人员晕倒和踩踏事件,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⑥。
2.人工环境隐患
人工环境因素是指由人为设置边界面围合成的空间环境。
包括房屋围护结构围合成的民用建筑环境、生产环境和交通运输外壳围合成的交通运输环境(车厢环境、船舱环境、飞行器环境)等。
这一因素因为有了更多人工成分的存在,所以相对于自然环境因素来说会更加复杂。
(1)结构设计不合理。
例如:
地铁站、室内体育馆、大型商场等封闭性场所,往往可能因为过道狭窄,指标不明等因素影响人流通过速度,引发拥挤事件,进而导致踩踏伤亡事故。
(2)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
周围建筑物(门、栏杆等)损毁或倒塌引起的人群失稳,进而引发拥挤事件的发生。
2013年10月16日下午3点半左右,新沂市棋盘小学学生放学集中下楼,一楼楼梯口的扶手突然断裂,致使拥挤的学生从楼梯上摔下,造成多名学生踩踏、摔伤,其中3人为创伤性窒息,伤情较重⑦。
(三)管理因素
在人群拥挤事件发生时,社会管理层面的的应急措施便显得尤为重要。
英国的RMC公司研究表明,人群的日常管理具有重大意义,阻止灾难发生必须依靠好的管理系统和经验⑧。
很多人群拥挤事件的发生往往都是因为管理者没有及时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从而使得事件进一步恶化,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
1.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管理人员自身的水平和素质集中体现在对人群的组织和控制能力上。
上海官方发布的“12?
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称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⑨。
此次事件中,管理层面的问题凸显无疑,管理人员思想麻痹是活动安全的最大隐患,安全责任落实不力是公共安全的最大威胁。
以此为例并结合对国内外案例的分析研究,我们将管理人员出现的常见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类:
(1)部分管理人员没有良好的责任意识。
在其位不谋其事,思想麻痹,责任意识不强;
(2)责任分工不明确,不能各司其职,导致管理混乱;
(3)平时缺乏紧急情况的演练,不能对紧急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等。
2.缺少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的准备
由于缺乏对活动风险的预测和对安全措施的准备,包括对活动场所可容纳的人员数量及活动预计参加人数的估计,使得拥挤事件发生后,管理人员没办法及时进行支援和救助,这无疑也加重了事件损失。
3.现场应变不及时
在许多封闭性场所举办活动的过程中,现场管理不足、应对处置不当是引发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拥挤事件最后酿成惨祸的很大一个原因。
具体来看,能分为以下几点:
(1)对人群活动的实时监控不足;
(2)管理人员之间信息沟通不畅。
“条块分割、条线分割、各自为政”依然是活动运行管理亟需破解的难题之一;
(3)未及时进行疏散和分流,对人群失控(发生火灾等特殊情况使人群急于逃命,安全出口受限,疏散不力)
(四)意外情况
1.突发事件
在人群中有人摔倒,这可以说是最常见的引发拥挤事件的直接诱因之一。
在人群中有人突然摔倒,使得整个人群犹如多米诺骨牌般瞬间失稳。
导致有人摔倒的情况多种多样,比如在楼梯、坡道、出入口处等地自己绊倒或被人推倒。
在高密度的人群中,有人突然摔倒极其容易引发群众性的恐慌情绪,这种恐慌情绪在人群中蔓延十分迅速,一般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从个体传染到整个人群,并使得整个现场变得更为混乱而失去控制,危险程度显著提升。
2.火灾、地震、爆炸等
一些特殊情况(类似地震、爆炸、火灾等)的发生也会使得人群急于逃命而引发恐慌性挤压。
依照群体心理学,这些灾难会造成群体恐慌,使人群陷入一种极端焦虑的状态而不能自拔,拥挤、跌倒、踩踏便接连发生。
一个典型案例便是1994年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火灾共造成288名学生遇难,医生鉴定表明,死因除了烧伤、窒息,还有近百名孩子是被踩踏身亡。
四、应对建议
(一)社会层面
群众作为拥挤事件发生的主体,对其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无疑是避免拥挤事件发生的最有效且最根本的措施。
社会各方面应该加强对群众的安全意识培养,特别是当进入或是身处封闭性场所的环境中时,正确的安全意识教育会使得人们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来保障安全,而不是一味地盲目逃离,引起混乱。
同时,在设计与建设中,封闭性场所的建筑物质量以及交通便捷性问题更应得到充分考虑。
对施工者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社会责任感,最大限度避免因质量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因为交通不便而形成的疏散难题。
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在拥挤事件发生时往往可以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因此,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及考核有助于提高其管理能力,使其在拥挤事件发生时起到更加积极的效用。
此外,在封闭性场所中配备管理和疏散用工具,可以起到配合管理人员引导及疏散人群,有效规避拥挤事件往恶性方向发展的作用。
在平日里,我们需要定期对封闭性场所中相关道具的配备进行相关检查,以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
(二)公安层面
1.事前严格审查
在应对拥挤事件时,要做到直接从源头上遏止拥挤事件的产生,做好严格审查工作。
审查中对于举办申请不合格以及有不合理要求的活动应取消其举办资格。
2.事中管控
在社会治安秩序维护中,公安工作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依靠社会各部门的协作以及配合。
与其他管理人员工作的单一性相比,公安工作又具有社会性的特点。
公安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警察权力”调动社会力量,协调社会各部门合作。
注释:
①王选辉、张莹:
《近14年来140人踩踏中遇难》,《法制晚报》,2015年1月2日。
②Matthews,L.R,Cardiopulmonaryanatomyandphysiology,Lippincott-Raven,Philadelphia,1996.
③木村清:
《公共场所的事故预防》,《2001年中日产业安全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第26-30页。
④NelsonHE,MaclennanHA.EmergencyMovement[M].TheSFPEHandbookofFireProtectionEngineering,2nded.Quincy,MA:
NFPA,3-286-3-295,1995.
⑤闻嘉:
《外滩踩踏事故:
悲剧为何发生?
》,http:
//www.148-
⑥杨立兵.《公共场所应急疏散系统及仿真模拟》,中南大学,2009年。
⑦《小学生下楼拥挤踩踏,11人受伤》,《扬子晚报》,2013年10月16日。
⑧白锐:
《人群聚集场所拥挤踩踏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2期,第47-49页。
⑨《报告认定踩踏事件准备不足管理不力处置不当》,人民网,2015年1月21日。
参考文献:
[1]周进科,刘翠萍等.拥挤踩踏事件伤亡情况和发生原因分析[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5,(02).
[2]王选辉,张莹.近14年来140人踩踏中遇难[N].法制晚报,2015-1-2.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对南京市人群聚集场所拥挤事件的防范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
仲琦,黄鑫捷,刘之楠: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警务管理系。
指导老师:
匡爱明,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治安系,副教授,于2012-2014年发表论文4篇,2005-2014年参编教材6本,2007-2012年主持国家级课题及校级重点课题共6个。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封闭性 场所 拥挤 事件 诱因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