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033373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48.49KB
最新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Word格式.docx
《最新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C项,“太阳已经下山,夏木仿佛也为之郁结”赏析不正确。
颈联意为闲居的日子已经很久,不知不觉已是夏天,树木已经结果。
故选C。
(2)“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
”燕居之地人迹罕至,但是诗人并没有感到寂寞、沮丧。
桌上、楼阁上堆满了书籍,没有世务的烦扰,他正可以时时来到书斋,享受阅读的乐趣。
表达了虽罢官闲居而读书自娱、恬然自适的旷达乐观之情。
故答案为:
⑴C;
⑵橱架上堆满了书籍,诗人常来坐在北窗边翻看。
【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
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句子含义、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
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
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念奴娇•中秋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注释】本诗是作者被贬黄州时作。
水晶二句: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
李舟以笛遗李牟,"
牟吹笛天下第一,月夜泛江,维舟吹之……甚为精壮,山河可裂……及入破,呼吸盘擁,其笛应声粉碎”。
李牟,或作李谟。
此喻胸中豪气喷薄而出。
(1)
分析“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在词中的作用。
(2)请从下片入手,结合全词,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答案】
(1)①“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他想象着从月宫往下界眺望:
秀丽的江山像图画那样的美,清晰可辨的烟火,历历在望;
人间的江山越美,就越反衬出现实社会越丑,就越能见出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
②引出下文,作者毕竟是一个处于逆境而善于自我解脱的人,所以下片笔锋一转,作者在苦闷中同样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美好现实的追求。
(2)①化用李白诗句,拍手狂歌、月下起舞,表面上狂放不羁,但中秋之夜却只能邀月为伴,表达了因被贬谪而产生的落寞孤独之感。
②化用李牟典故,表达了对自由、美好境界的追求和渴望,抒发了內心的旷达豪迈之情。
(1)“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是上阕的结尾句,承接上面中秋夜月景象,进一步写了从月亮上看人间江山的美好景致。
联系作者被贬的写作背景,可知作者写美景的用意:
以江山之美反衬现实的丑恶与黑暗,从而表达复杂的感情。
(2)下片写归天意愿。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这三句化用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
作者通过高超的想象,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的影子当做知心朋友,一起欢乐。
这样写,既使词染上了浓厚的浪漫色彩,带来了一种奇异之感;
又真实地展现出他孤单、凄凉的影子。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希望愉快地度此中秋良夜,不要辜负这良辰美景。
作者之所以月下起舞,并非愉快而歌,得意而舞,恰恰是为了消除这股愁闷与抑郁不平之气。
正如“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知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因此,这里似乎使人听到他强颜为笑之声,但又使人深深地感到他觉得月亮才是他的知音。
唯其如此,所以,他便幻想起遨游月宫来了: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他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唤起人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与向往,豪情溢于纸背。
⑴①“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⑵①化用李白诗句,拍手狂歌、月下起舞,表面上狂放不羁,但中秋之夜却只能邀月为伴,表达了因被贬谪而产生的落寞孤独之感。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诗歌中重要语句的基本含义和作用的基本能力。
解决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将诗句进行完整品读,可以从诗句的语言、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
⑵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解答此题一要关注诗歌中的“情语”,这些关键词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
二要关注诗歌中的“景语”,景物的特征和意境特点与情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三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吴方之大夫
刘禹锡
空斋寂寂不生尘,药物方书绕病身。
纤草数茎胜静地,幽禽忽至似佳宾。
世间忧喜虽无定,释氏销磨尽有因。
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
简要赏析颔联的表达效果。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1)以动衬静,以忽至的幽禽反衬出环境的静谧;
作者以静谧的环境烘托出内心的宁静以及孤独;
并照应开头的“空斋寂寂”。
(2)劝勉、宽慰友人莫负风景;
作者身处困境的豁达乐观;
也暗含远离政治中心,只能消磨时光的一丝无奈。
(1)这两句明显写景,可以从描写手法(动静的角度)、结构(照应上文)来分析。
前句“纤草数茎胜静地”写出了环境的幽静,后句“幽禽忽至”,突然飞来几只幽禽,以鸟的飞来衬托幽静的环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的景都与情相关,这里的环境的幽静与题目的“独坐”联系起来,以静谧的环境烘托出内心的宁静以及孤独。
在结构上此句的“静”与上文“空斋寂寂”形成照应。
(2)尾联“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中“莫教风景属他人”,劝勉、宽慰友人莫负风景;
“同向洛阳闲度日”中“闲度日”说明作者没有得到重用,身处困境,但他依然劝诫朋友“莫教风景属他人”,这里其实也是自我劝慰,体现了他的豁达乐观;
“闲度日”,每天只能无所事事,聊以度日,也暗含远离政治中心,只能消磨时光的一丝无奈。
⑴以动衬静,以忽至的幽禽反衬出环境的静谧;
⑵劝勉、宽慰友人莫负风景;
【点评】⑴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
第一步:
指出何种手法;
第二步: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第三步:
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⑵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愤
王令①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②横
未甘身世成虛老,待见天心却③太平。
去④诗浑⑤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注释】①王令:
短暂的一生是在贫困交加中度过的。
他在世期间,北宋常受到辽、西夏等少数民政权的进扰。
②蜺:
古同“霓”,虹的一种。
玉蜕,指白虹,③却;
此处指“返回”。
④去:
作“来”讲。
⑤浑:
简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首联以奇肆的笔触勾勒了形容枯槁、面色似冰、俊伟慷慨的自我形象,显示出一种浩乎沛然的堂堂正气
颔联作者感叹自己虽然不甘身世贫贱,但奈何老去,只好消极地等待明主出现,返回到太平盛世去。
诗人曾经谦虚地说“狂搜得无奇,猛吐复自吮”。
颈联“狂”字和此处的“狂”字都是诗人兴酣落笔情状的自我写照。
颈联“过人声”不应理解为比常人美妙的声音,而是说诗人有过人才学、过人抱负、过人见识。
(2)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样手法?
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
(1)B
(2)直抒胸臆。
诗人感愤言志,抒发了内心的巨大抱负和强烈的报国愿望,酣畅痛快。
①首联,作者说自己虽然形容枯槁,面色似冰,但胸中蓄积了一腔敢于抗争的愤激之气:
②颔联,抒写自己不甘虚度此生,自强不息的壮怀;
③颈联,从自身的才学着笔,感叹自己无人赏识;
④尾联的“……不信吾无万古名”更是直接表达了自已建功立业的心愿。
(1)B项,“身世贫贱,但奈何老去,只好消极地等待明主出现”错误,依据“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太平”,由“未甘”和“待见”可知,应是抒发了诗人不甘心虚度此生,要自强不息的壮怀,由此可知,这不是消极等待,而是“正己以待天下”,先修身,以待明时,大干一场。
故选B。
(2)从诗歌标题来看,“感愤”指有所感触而愤慨,这是直接抒发情感,即直抒胸臆;
然后看诗歌内容,首联“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蛻横”,这是说诗人作为二十岁年纪的年轻人本应该血气方刚,一腔热血,有着横扫一切的勇气和精力,但是此时却是形容枯槁,面色如冰,毫无生气,表现出内心的愤激之气;
颔联“未甘身世成虚老”表明了作者不甘心自己一事无成而老于户牖之下,也绝不能虚度此生,而是要自强不息,“未甘”二字表现出诗人在困窘处境中的强烈心态,“待”表明作者有着宏大的志向;
颈联中“狂去诗浑夸俗句”中“狂”字是诗人洒脱不羁的写照,表明诗人有着超常的才情,“醉余歌有过人声”中“过人声”表明慷慨的忧国忧民的激愤之情;
尾联“……不信吾无万古名”直接表达了诗人杀敌立功的英雄之气。
由此可见,这首诗歌主要使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⑴B;
⑵直抒胸臆。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杜鹃花得红字①
真山民②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释】⑥杜鹃花:
一名映山红,春季开红花,传为杜鹃精诚所化。
杜鹃,一名子规,传说为蜀王杜字失国后精魄所化,它叫起来连绵不断,凄厉悲凉,不啼到口角流血不止。
它的叫声又如“不如归去”,所以又被称作催归鸟。
“得红字”:
指诗人和朋友分韵赋诗,分到的是“红”字,亦即需押此韵。
②真山民:
宋朝遗民,真名不详。
宋亡后隐姓埋名,自称山民。
(1)下列对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首句直接写巴蜀之地愁云密布之景,暗点蜀国望帝失国后魂化杜鹃的传说,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第二句点题,由杜鹃鸟过渡到杜鹃花,失国的诗人和杜鹃鸟同病相怜,都空念故国,却无力回天,只好把对往事的思念和满腔的遗憾寄予眼前的芳丛。
颈联动静结合,前句写枝的静,后句写花的动,锦水之滨的杜鹃花在徐徐的东风中婀娜招摇,动人心魄。
尾联明写“行人”直言诗意,一个“染”字,使诗意由鸟到花再到行人自然贯穿,层层相扣。
(2)诗歌颔联的意思是什么?
该联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都写到了杜鹃鸟,杜鹃鸟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请具体说明。
(2)诗歌颔联的意思:
杜鹃鸟声声叫着“不如归去”,然而千年思归的苦心无处表白,竟啼叫出血,染红了万山的杜鹃花。
不同:
①本诗颔联由虚到实,由杜鹃鸟引出杜鹃花,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杜鹃啼血不仅给杜鹃花染上了红色,更抹上了一层哀怨凄美的色彩。
②《琵琶行》中“杜鹃啼血猿哀鸣”的诗句,以杜鹃悲凄的哀鸣渲染谪居之地浔阳环境的恶劣,衬托诗人被贬后痛苦的心情。
(1)C项“颈联动静结合,前句写枝的静,后句写花的动,锦水之滨的杜鹃花在徐徐的东风中婀娜招摇,动人心魄”的说法有误。
颈联手法应为虚实结合,且后句意思是杜鹃的精魂早已乘着东风飞回到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
(2)本题注意“归心”指思归之心;
“白”指倾诉。
第二问是诗歌形象的比较阅读。
首先要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然后找出关键词句,结合背景体会形象特点;
再从写作手法和作者情感等角度体会形象意义;
最后归纳不同点组织答案。
这首咏物诗是咏杜鹃花的。
在结构上,诗层层相扣,渐次推进,先从杜鹃上着眼,然后过渡到杜鹃花,使得诗歌内涵极为丰富;
在情感上,宋朝灭亡后,很多遗民诗借杜鹃之典寄托亡国之恨,家乡之恋,一时成为风气。
诗歌借杜鹃花,抒情言志,表达故国之思,更加渲染出杜鹃哀美的特点。
而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杜鹃啼血猿哀鸣″一句展现出诗人被贬后的内心的凄怆与悲凉,突显出诗人的郁闷悲伤,同时也衬托出环境的恶劣。
⑵诗歌颔联的意思: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
比较阅读一般涉及形式、内容以及主题,解读时应该结合诗人、背景、诗作,抓住关键点进行答题。
6.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1)下列对本诗鉴赏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首联应题,写太阳初升,“开门鼓”响,晨光刚刚照亮了屋梁,这一描写,从细微处写时间之早。
颔联写诗人起身出门所见之景,门前仍在睡觉的小狗和在窗前欢叫的小鸟,表现出清晨兴旺之景。
在这样清新的环境中,诗人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心境空明,甚至连夜间都没有乡梦撩人愁思。
本诗语言浅易平实,但字里行间情感丰沛,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主要风格。
(2)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诗中划线的句子.
(2)“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作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这种轻快的感觉与上一句“宿酒未解的头重脚轻的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1)B项,“门前仍在睡觉的小狗”错误,诗句“犬上阶眠知地湿”的意思是:
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
此时的小狗已经爬起,没有在睡觉。
B错误。
(2)“新脱冬衣”表明正是早春气候,脱去冬衣会令人焕然一新,轻松爽快,所以说“体乍轻”。
“体乍轻”而“头仍重”,值此酒意未竟消之际,当有头重脚轻、飘飘无定之感。
这既是实写酒意未消时身体真实的感觉,同时也是美好的春色令诗人陶醉。
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
在这样的境界中,他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以致于“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这两句照应诗题,写夜间因为没有乡梦撩人愁思,睡醒后心境空明。
暗示出诗人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气息所感染,他又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
⑵“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作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这种轻快的感觉与上一句“宿酒未解的头重脚轻的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点评】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用了那些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个手法,最后写出这种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倾
杯
(宋)柳永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
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
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
离愁万绪,闲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①。
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
楚峡云归②,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
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注]①鳞翼:
即鲤鱼、大雁。
古人以为雁能为人传道书信。
②楚峡云归:
用楚王遇巫山神女的故事,借指欢乐不再。
(1)上阙中“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一句中的“起”字非常富有表现力。
请分析一下它的表达效果。
(2)本词下阕是怎样抒写离愁的?
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答案】
(1)“何人”二句以设问提起,借笛声以抒旅怀。
羌笛之声使词人思远之情油然而出,一泄无余。
一个“起”字强调了声音突兀传来的响亮与气势。
(2)先直写别后水山远,书信难达的相思之苦;
接着就对面设想,写佳人深居闺房,虽知游子思念自己却难以体会行客远走天涯的苦楚,委婉曲折,倍增愁绪;
再借用典故转写自己日前的境遇,抒发远离往昔欢愉生活的孤独落寞;
最后以景结情,写远望京华,但见远峰一片暗绿色而已,言有尽而意无穷,委婉地传达了无尽的惆怅低徊之意。
(1)“起”,吹奏起。
是谁人迎着风站在月光下?
忽然吹奏起一阵阵的羌笛声。
用设问手法,借笛声回答,抒发旅怀,使人体会到浓烈悲凉的思远之情和吹笛人遗世独立的孤傲。
虽写愁,却画面清旷而气象高远。
(2)词的下阕抒写离愁之苦,先用“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触景生情,抒写别后的思念和因关山阻隔而鱼雁难通的离别之悲。
“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三句,用想象手法,写伊人深居闺房,怎能体会出行客漂流天涯的思念苦处。
接着“楚峡”句用宋玉的典故,暗指自己旧日的欢爱已散,再联系到目前境遇,说明往昔“暮宴朝欢”都已烟消云散,此时孤村独坐,对月自伤之悲。
末尾“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两句,以景结情,京华杳不可见,只见远峰清苦愁恨,融情于景地写出思年之怅惘。
⑴“何人”二句以设问提起,借笛声以抒旅怀。
⑵先直写别后水山远,书信难达的相思之苦;
【点评】
(1)本题考查诗句的表达效果,要理解诗句含义,结合表达技巧具体分析。
译文:
野鸭飞落在霜露覆盖的小洲,大雁横越于雾霭笼罩的小渚。
清楚地勾画出一幅秋色图。
傍晚的雨刚刚停歇。
天黑了,一叶小舟靠岸停泊,寄宿在荒村驿店。
何人迎风站在月光下?
一阵阵的羌笛声与河岸草丛里切切的蟋蟀声交织一起,引起离愁万绪!
只为思恋。
与佳人别后,山水相隔,相距遥远,靠什么来传递书信呢?
想来绣阁深枕中的佳人,怎么也不会知道浪迹天涯的游子如今已是身心俱损、憔悴不堪!
巫峡幽会已逝,高阳酒徒已散,只有身心的寂寞孤独、行为的放荡不羁。
眺望京都,徒然望断远方浓绿的山峰。
(2)本题考查对作者表达情感的理解分析;
结合诗句中的意象,从意象到意境全面把握诗歌的情感,同时注意抒情主人公的活动及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少室雪晴送王宁
李硕
少室①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②一峰雪。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过景③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行人④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注释】①少室:
山名,在河南登封县北,东距太室山约10公里,有三十六峰,山北麓五乳峰下有少林寺。
②见:
同“现”。
③过景:
落日余辉。
④行人:
指王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开头两句以拟人手法,写少室山晴雪不同的座座山峰,似与王宁分别。
三、四句“连”字,写岀晴峰的广袤;
两个“峨”字,突出雪峰的高峻。
五、六句写落日斜照山峰,说不清其奇妙;
白云婀娜多姿,难以形容。
尾句写送别远望,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异曲同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A
(2)①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诗的前六句对少室山的雪景做了大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少室山绮丽雪景的喜爱之情。
②与友人游玩时的畅快之情。
“行人与我玩幽境”一句透露出作者与友人游玩时的畅快。
③与友人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诗的最后直言“惜别”,更以举头遥望的动作体现不舍之意。
(1)A项,开头两句“少室山峰三十六,其中几峰更特别”没有运用拟人手法故,本题选A项。
(2)开头两句,诗人写雪后少室众峰,能从大处着笔,写出众峰同中之异,别具特色。
第三,四句是对第二句的展开,以“半山青松”写晴峰,以“素色峨峨”应雪峰,一个“连”字,写出晴峰的广袤,两个“峨”字,突出雪峰的高峻,在色彩上青白相间,非常素美。
第五、六句写晴。
雪后初晴,天空湛蓝,落日斜照,几缕欲尽未尽的白云缠于山腰,浮予松上,青、红、蓝、白四色辉映,白云、斜晖,青松、雪峰动静相衬。
同时,半山青松,松上自云,云上雪峰,雪映落霞,层次鲜明,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第七、八句写送别双方为妙不可言,难以形容的美景所吸引,故而留连景致,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高考 诗歌 鉴赏 专项 训练 详细 答案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