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42 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以尼罗河流域为例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023273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66.50KB
新教材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42 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以尼罗河流域为例Word文档格式.docx
《新教材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42 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以尼罗河流域为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42 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以尼罗河流域为例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坝模式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
下图卫星图片所拍摄地区位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下游17km处,该河段为地上悬河。
读图,完成3~5题。
3.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蓄水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①调蓄洪水,稳定径流
②涵养水源,防风固沙
③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昼夜温差
④提高资源利用率,利于多种经营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在黄河中游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会加剧下游地上悬河发展的是( )
A.筑库拦水B.陡坡开荒
C.坡耕改梯田D.植树造林
5.图示地区“丁字坝”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河道通航能力
B.加强河道泥沙冲刷
C.保护河堤
D.方便村庄居民用水
【解析】3选A,4选B,5选C。
第3题,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蓄水可调蓄洪水,稳定径流,减少洪涝灾害发生,①正确;
水域面积增加,有利于增加当地空气湿度,减小昼夜温差,调节气候,③正确;
水库可发展养殖,提高资源利用率,利于多种经营,④正确;
水库可蓄水但不是涵养水源,不能防风固沙,②错。
第4题,黄河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下游地上悬河的形成;
所以在中游地区应防治水土流失,应筑库拦水减少水蚀、平整土地坡耕改梯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但陡坡开荒会加剧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淤积。
第5题,“丁字坝”可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河道泥沙冲刷、保护河堤;
黄河含沙量极大,丁字坝建设并不能提高黄河的通航能力。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于2016年3月23日举行。
此次会议以“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为主题。
下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河段最适合水能开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7.该流域开发利用过程中,最需加强国际合作的是( )
A.土地利用B.水质保护
C.矿产开发D.科技创新
【解析】6选B,7选B。
第6题,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量大的河段利于水能的开发。
图例显示②处海拔为200~3000米,落差大,水量也相对较大,利于水能的开发。
故B正确。
①河段海拔最高,落差不大,河流流量小,不适合水能开发;
③④处地形平坦,水流速度慢,水能不丰富。
第7题,澜沧江—湄公河为国际性河流,因此水质保护最需加强国际合作。
其他三项也应加强国际合作,但不是最需要的。
塞内加尔河是西非一条较大的河流,海水可向上游倒灌200km以上。
1972年,塞内加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三国联合成立了塞内加尔河流域治理开发委员会,规划建设了两座水利枢纽,分别是位于塞内加尔境内的迪亚马坝和位于马里境内的马南塔里坝。
图示区域经济水平落后。
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水坝修建前,塞内加尔河从上游到下游水文特征的突出变化是( )
A.流量增大B.洪峰推迟
C.流速变快D.凌汛加剧
9.与马南塔里坝相比,迪亚马坝独特的功能是( )
A.防洪B.灌溉C.航运D.防咸
10.推测图中铁路线的主要作用是( )
A.方便农矿产品的出口B.利于高新产品的进口
C.方便重工业产品出口D.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解析】8选B,9选D,10选A。
第8题,据图可知,甲观测站地处河流上游,降水多,而乙观测站地处河流下游,降水少,因此塞内加尔河自上而下流经不同的气候区,各地降雨量相差很大,从而影响各河段径流的多少及其季节变化的差异。
上游雨量充沛,属多水区,下游干旱少雨,属少水区。
河流水量主要来自上游河段,洪水期出现的时期自上而下逐渐推迟。
第9题,据材料可知,海水可向上游倒灌200km以上,因此可判断与马南塔里坝相比,迪亚马坝独特的功能是防海水倒灌,即防咸。
第10题,据材料可知,该区域经济水平落后,据图可知,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是出口初级矿产品,且图中铁路线主要与港口相连,主要是方便农矿产品的出口。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尼罗河(如图)是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流域不同地区年降水量差异很大,导致不同河段径流量差异也很大。
源头至南苏丹尼穆莱为尼罗河上游,水量丰富,有湖泊调节,水量季节变化小。
从尼穆莱至喀土穆为尼罗河中游,也称白尼罗河。
在喀土穆附近,青尼罗河自东南汇入,水量大增。
喀土穆以下为尼罗河下游,流经气候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区,蒸发加剧,流量减少。
尼罗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尼罗河流域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人口增长与贫困等多重压力,各国在水资源使用方面的矛盾不断凸显,同时产生了许多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
(1)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是尼罗河干流水量的主要来源。
简述青尼罗河的径流量特征。
(2)1996年,埃及开始建设南部河谷工程,计划从尼罗河上的纳赛尔水库提水,通过新修建的运河输往地处埃及西部沙漠地带的新河谷地区,以开发数百万亩的耕地。
除兴建农业区外,还将建立工业区、商业区、居民生活区、旅游区,修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以吸引人们迁往新河谷。
分析埃及南部河谷工程建设的原因。
(3)加强区域内的合作,兼顾各国利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环境,对于尼罗河流域国家摆脱贫困、加快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简述尼罗河流域各国实现协作的流域开发措施。
【解析】第
(1)题,本题考查河流的流量特征,可从流量大小、汛期、季节变化等方面回答。
第
(2)题,结合材料可知,新修运河的主要目的是开发数百万亩土地,同时配套基础服务设施,以缓解老河谷的人多地少的压力。
第(3)题,流域协调发展需要统一规划、协调好各国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注意环保。
答案:
(1)河流流量较丰富;
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汛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
(2)增加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开发新河谷,减轻老河谷的发展压力。
(3)成立政府间协作组织,对全流域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
加强国家合作,协调利用水资源;
各国协作保护与统筹治理生态环境。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020·
襄阳模拟)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天目山系南侧山麓的太湖平原上,其外围庞大复杂的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
下图为良渚古城水利工程复原图。
据此完成12~14题。
12.由图可知,该水利系统核心工程为高、低两级水坝,其主要功能为( )
A.缩小高低坝水库间落差,提升水运能力
B.扩大蓄水面积,保证渔业的稳定发展
C.梯级分担暴雨引发山洪的压力,提高工程整体防洪能力
D.减少坡地的水土流失,保证梯田农业的发展
13.研究人员在土坝断面处,发现先民利用芦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长圆柱形,然后码成坝体,其主要原因为( )
A.增加抗拉强度,加快堆筑速度
B.方便冬季拆除,保证古城用水
C.减轻雨水侵蚀,避免库区淤积
D.加速坝体植被恢复,提高库区水质
14.研究人员对梧桐弄水坝进行勘察,发现水坝海拔低且水坝下游有明显的河道迹象,这说明( )
A.该地降水强度大,该水坝时有垮塌
B.该水坝兼具蓄水、泄洪双重功能
C.人为开挖运河,加强对外联系
D.地面沉降幅度大,曾发生海水内侵
【解析】12选C,13选A,14选B。
第12题,良渚位于我国浙江地区,夏季降水量大,易发生山洪,故该水利工程最主要的功能为防洪。
采用高、低两级水坝,可以分散山洪对单一坝体的冲击压力,提高防洪能力。
丰水期时,高坝水库处于满库状态,高低坝水库水位差大,枯水期时,高坝水库处于空库状态,两者之间水运条件差。
当地的农业主要为水稻种植业,渔业资源缺乏。
该地植被覆盖率高,该地水坝无拦沙作用。
第13题,利用芦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长圆柱形,通过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咬合构成一体,是为了加强水坝的承压能力,增加抗拉强度,同时相对于单一的垒泥,也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
水坝为固定式,不拆除。
利用芦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长圆柱形做成土坝,并不能减轻雨水侵蚀、避免库区淤积。
利用芦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长圆柱形做成土坝,可以加速坝体植被恢复,但是对库区水质影响不大。
第14题,该地采用多级水坝拦水,防洪能力强,且有完整的水坝遗迹留存至今,说明水坝坚固,未发生垮塌。
水坝较低且下游有河道痕迹,说明当水库水位到一定高度时,可以漫过坝体流到水坝下游,避免水位过高,淹没古城,因此该水坝兼具蓄水、泄洪双重功能。
该河道为泄洪水道,无通航功能。
该地位于太湖平原,距海较远,未发生海水内侵。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了鼓励和支持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开展战略合作,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武汉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首位城市(区域中规模最大的城市被称为首位城市,首位城市人口规模与第二位人口城市规模之比为城市首位度)。
武汉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拥有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产业基础,也是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
下图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示意图;
下表示意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指标比较。
城市群
长江中游
长江三角洲
首位度
2.0
3.7
三次产业
结构化
10.3∶53.4∶36.3
3.1∶47.4∶49.5
城镇化率/%
52.1
72.2
外贸依存度/%
9.4
78.8
人均收入/万元
4.52
8.19
(1)比较长江中游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结构的差异。
(2)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低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原因。
(3)分析武汉市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首位城市的区位优势。
(4)简述城市群不断发展壮大对区域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解析】第
(1)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读图示信息可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为10.3%和53.4%,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第一、二产业比重为3.1%和47.4%,因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第一、二产业比重大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第三产业比重为49.5%,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三产业比重为36.3%,因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第三产业比重大于长江中游城市群。
第
(2)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城镇化水平的主要因素。
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首位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
可以从政治、工业基础、交通、人才和科技实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4)题,城镇化的发展会加剧城市的污染物质的排放,从而导致水体污染,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导致湖泊面积萎缩,调蓄功能下降,加剧城市内涝;
城市水体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城镇化,改变了地表性质,减少了水体下渗,从而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进而产生地面沉降。
(1)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第一、二产业比重大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第三产业比重大于长江中游城市群。
(2)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对外开放程度低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首位(或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弱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行政优势明显;
城市规模大,工业基础雄厚,集聚功能强;
水陆交通便利;
高校与科研机构众多,技术力量强。
(4)污染水源,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湖泊面积萎缩,加剧城市内涝;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42 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以尼罗河流域为例 新教材 学年 鲁教版 地理 选择性 必修 242 流域 内部 协作 发展 尼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