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化学九年单元3《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1.docx
- 文档编号:2200831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78.69KB
湘教版化学九年单元3《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1.docx
《湘教版化学九年单元3《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化学九年单元3《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化学九年单元3《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1
湘教版化学九年单元3《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1
构成物质的微粒
第1课时
月日
教学目标:
1、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知道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2、逐步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教学重点:
分子构成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课前准备:
分子模型课件
教学设计
探讨与争鸣
引入:
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那么我这个物质世界构成的微粒主要有原子、离子和分子等。
说明: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一般有:
所有的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一般有: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上述除由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外,剩下的一般是由分子构成的
提问:
分子是什么样的微粒?
出示一些分子模型
分子的特点:
(1)质量小,体积小
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质量大约为3×10-23g。
一滴水与一个水分子比较就相当于是一个地球和一个乒乓球的体积比
(2)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隙
分析后总结: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也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如: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分子。
提问:
构成分子的微粒是什么
由上述模型图可看出构成分子的微粒是原子。
如:
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
提问:
通过什么实验可以证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呢?
---电解水实验
通电
水氢气+氧气
由上图可得到的信息有: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等
2、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等
3、每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的----等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用化学方法分解为原子
5、在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6、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和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等
总之:
由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
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与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总结: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原子和分子一样,也具有微粒的特性。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能再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也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的微粒)
(注意:
并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习题巩固:
1.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铁B.氢气C.氯化钠D.铜
2.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水B.二氧化碳C.金刚石D.氧气
3.下列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
A.冰融化成水B.二氧化碳变成了干冰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了汞和氧气D.碘加热变成了碘的蒸气
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B.是否能构成物质
C.在化学变化中本身是否发生了变化D.是否在不断地运动
5.我国科学家在1993年首次利用真空扫描隧道显微技术,在晶体硅(由硅原子构成)的表面直接移动硅原子,写下了“”两个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上述操作中没发生任何变化B.这两个字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C.此技术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再分
D.这标志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已进入原子操纵的阶段
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汞原子氧原子
氧化汞汞+氧气
氧化汞是由氧化汞构成的,每个氧化汞分子是由1个原子和1个原子构成的。
氧化汞加热分解时,氧化汞分子分裂成和,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许多汞直接构成金属汞。
7.在电解水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生成的新物质的微粒是
没有变化的微粒是,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
8.已知NO2是红棕色气体,N2O4是一种无色气体。
N2O4在密闭容器内受压时能转化为NO2气体。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探究有关的变化。
实验时甲抽去中间的玻璃片,乙推压密闭注射器里的活塞,然后再松开后。
乙
甲
(1)甲实验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是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
(2)乙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变化属于变化。
(3)上述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主备人
课题
构成物质的微粒
第2课时
月日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初步学会根据实验现象,来推导原子的组成
4.能够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重点:
原子的构成相对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虚拟实验来探究原子的结构
课前准备:
分子模型课件
教学设计
探讨与争鸣
讲述:
构成物质的微粒可以分成原子、分子、离子等。
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原子又是有什么构成的?
原子学说的提出者——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种极其微小,不可分割的微粒。
对于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结构到底如何的问题,科学家进行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研究、探讨、论证。
展示:
汤姆生发现电子的阴极射线的实验过程,并介绍枣糕型原子模型
展示: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即氦原子的原子核)
现象:
绝大部分的α粒子沿着原来的行进方向,没有发生偏转;少部分α粒子的运动方向有所改变;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有很大的偏转,甚至是180度。
提问:
请大家来解释一下这种现象的原因?
讨论:
对于这种现象,利用汤姆生的原子理论是无法解释的,因此作为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提出了自己的原子模型的设想:
他认为原子中,原子核居于中央,它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以及几乎所有的质量,而电子带负电,在核外很大的空间内作无规则的高速运动。
解释:
因为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几乎是空心的,所以大部分的α粒子能够很顺畅的通过;因为α粒子粒子带正电荷,原子核也带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由于斥力的原因,所以有少数的α粒子会有偏转;而因为金原子中原子核存在,而且体积小,质量大,所以只有很少的机会与α粒子相碰撞,并且能反弹。
提问:
原子带电吗?
为什么?
回答:
原子本身不带电,由于原子核与电子两者所带的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呈电中性。
设问:
物质可以分为原子、分子、离子,分子能分为原子,原子又能分为原子核与电子,那么原子核能不能再分了呢?
卢瑟福同样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将金原子改为氮原子,发现了原子中含有质子,经过其他的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原子核中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
小结:
1、原子的构成情况:
2、电性关系
不带电的微粒:
中子、原子(分子)
带负电荷的微粒:
电子;
带正电荷的微粒:
原子核、质子
3、电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因是中子不带电);质子数=电子数(原因是原子不带电)所以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4、质量关系:
m(原子)=m(原子核)+m(电子)≈m(原子核)[原因是一个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
由于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很小,使用不方便,提出一个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相对原子质量:
一种碳原子(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基准的比值。
公式表达式:
Ar(原子)=
引申:
相对分子质量:
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Mr(分子)=∑Ar(构成微粒的原子)
例题:
求出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H2OKMnO4(NH4)2SO42CO2
5、原子结构示意图
(1)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则
A.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先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
B.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排8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A.当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除He外),为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很稳定。
B.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大多数是金属元素,容易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C.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大多数是非金属元素,容易获得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越多,越容易得到电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故,元素的化学性质由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讲述:
当原子得失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时,所得到的微粒正负电子并不守恒,成为带电的原子,被称为离子
原子得到电子,电子数大于质子数,带负电荷,称为阴离子;
原子失去电子,电子数小于质子数,带正电荷,成为阳离子。
在形成物质时,阴阳离子因强烈的静电作用相互吸引而形成物质,成为离子化合物
一般金属元素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而非金属元素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演示:
离子化合物形成的过程。
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一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而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个,容易得到一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氯离子与钠离子能够相互吸引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
引申:
离子除了由单个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外,还有原子团离子。
由多个原子构成的离子,是原子团。
小结: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检测题
一、选选试试
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无间隙D.分子体积大,原子体积小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主要看构成物质的()
A.分子中原子的种类是否相同B.分子种类是否相同
C.分子大小是否相同D.分子质量是否相同
4.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不显电性,说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同种原子内的质子数相同
C.含有相同中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原子D.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5.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
①通常是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带正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跟原子比较体积很小,但却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质量。
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6.据中央电视台2001年6月3日在云南抚仙湖底古城考古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6 B.质子数为6 C.电子数为6 D.中子数为8
7.下列符号表示阳离子的是()
8.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粒子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B.中子数和电子数C.质子数和电子数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9.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海绵能吸水
10.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A.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B.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
C.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D.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
11.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构成物质的微粒 湘教版 化学 单元 构成 物质 微粒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