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域教学设计课题与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005927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2.59KB
疆域教学设计课题与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疆域教学设计课题与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疆域教学设计课题与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道我国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
学会在地图上量算距离及运用文字、数据、地图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计算、分析、归纳能力,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概念,养成用图、读图、分析图的地理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难点
教材中涉及的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1、教法
本课是学生了解中国人文环境的第一课。
该课主要是介绍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本课教学活动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在学生看书、读图基础上,以问题引路,着重采用地图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游戏法等,即“导、学、议、展、练”五位一体教学策略,重点突出一个展字。
通过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反复运用地图、开展游戏活动等,把“死”图变成“活”图,帮助学生将已有知识迁移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借助学生探究祖国河山的好奇心,利用小组合作读图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全体、全程主动参与学习,更好体现新课程的综合探究、开放创新的特点,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同时也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知识、借助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地理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地理的热情,开发学生智能。
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实现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2、学法
七年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窄等原因,看问题的层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因此,教师要抓住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积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①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象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②在探究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③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每周一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
教师归纳:
其实,爱祖国是不需要理由的,无论她博大或狭小、贫穷或富裕,我们都一样爱他。
因为我出生和成长在这里,因为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朋友,有我熟悉的一切。
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他感到自豪。
爱她,就要了解她;
了解她,才能更好的建设她。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
这样的地理位置有哪些优越性?
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
濒临哪些海洋?
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
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
【位置优越】
1、谜语激趣
教师出示谜语:
“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
学生猜测(中国的地理位置)。
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加以描述?
从谜语中你能得到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哪些信息?
同学们能否根据这些信息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对照“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疆域示意图”、地球仪,教材第2页文字内容,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地图,独立思考,填写下列表格:
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
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半球
南北半球()半球
大洲、大洋位置()洲东部、()洋西岸
纬度位置最北约为()度,最南约为()度。
大部分地区位于()带,少部分位于()带,没有()带。
海陆位置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大陆东部,最大的大洋——()西岸,多岛屿、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教师及时鼓励和评价。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时要做到认真仔细,把学生引到位,帮助学生克服不习惯使用地图时产生的困难,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地图,从读图中获取知识。
(过渡)我国所处的位置好不好呢?
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
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4、互动探究
教师为小组分配任务,要求学生小组内互动探究,探究出结果后,以丰富的形式进行展示。
活动一:
出示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图:
比较我国的纬度位置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的纬度位置有何不同?
说说我国纬度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活动二:
屏幕展示蒙古、日本图:
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
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活动三:
通过以上分析,补充下表,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点。
发展农业生产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外交往与合作
发展海洋事业
其他
5、展示交流
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对以上三个活动进行展示:
小组一采用讲述法的形式对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进行了阐述:
俄罗斯、加拿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地区,纬度较高,而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由于它们所处的温度带单一,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地区在中纬度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这种地理位置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为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小组二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对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三个学生代表分别扮演蒙古人、日本人和中国人
蒙古人:
我们国家是一个内陆国,有许多陆上邻国进行交往,陆上交通发达。
日本人:
我们国家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海上交通便利
中国人:
你们国家的地理位置固然有自己的优点,从海陆位置的角度分析,我认为都不如我们中国的好,原因是蒙古国深居内陆,在气候上比我国干旱,在农业方面就要受到影响;
由于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交往。
日本国四面环海面积狭小,资源匮乏,只能通过水路与空中与外面联系。
而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陆地面积广大,与多国接壤,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开发海洋资源,同时海上交通便利,便于近海和远洋航行,有利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小组三采用演讲的形式对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
发展农业生产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外交往与合作海陆兼备,有利于发展与各国的政治经济联系
发展海洋事业沿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海洋资源的开发
其他我国跨纬度广,各种各样的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海陆位置特殊,世界地位日趋重要。
造就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
如海滨风光、内陆沙漠、北国冰雪、海南热带风光等等。
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提供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东部降水丰沛,利于农业生产;
沿海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陆上便于同邻国发展对外交往与合作。
以上问题通过合作探究、小组间展示交流,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评价、指导和鼓励。
【国土辽阔】
师:
国土辽阔体现在哪里?
我国领土面积大有什么利弊?
请同学们思考,小组内谈论。
学生:
领土面积大,资源丰富,利于经济发展;
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但边界很长,也可能由于利益争端而导致领土纠纷,国防建设上会有一定的困难;
海岸线长,临海多,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有时也会由于领海问题产生争议;
领土很大,但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也不少,不利于全国统一繁荣……
(三)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谈自己的收获。
出示学习结果自我总结提纲:
(1)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我有什么体会?
(3)我对这节的学习经历有什么感受?
(4)这节课的问题解决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还有别的方法吗?
(5)这节课的学习对我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启迪?
学生对照提纲认真反思。
教师发现学生准备差不多时,要求学生向其他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活动
学生畅所欲言:
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人口众多、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最北端最南端到了哪里……
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方面
中国在世界的北半球、东半球,面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3、合作交流
学生个人独立完成表格,小组内交流答案。
然后讨论落实这一部分知识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小组一:
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
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
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上。
明确中国的半球位置。
小组二:
在教材“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描绘出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的经线圈,看中国所处的半球位置。
小组三:
在“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疆域示意图”上,找到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看中国的纬度位置。
小组四:
通过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在地图上提取有关的地理信息,明确了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一般应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四方面去分析。
进一步体会到地图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1、我自主我快乐
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成员争先恐后地表达,学生之间合理评价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1)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相当于欧洲的面积。
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
(2)中国濒临广大的海疆,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还有台湾岛濒临的太平洋洋面等海域。
(3)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
2、我参与我进步
教师设置“我当测量家”、“我当探险家”、“我当小法官”三个游戏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我国疆域之大。
小组选择活动,设计活动方案并实施探究,然后着重从活动过程、活动结果、活动体会等几方面进行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
这样的导入,把学生的情绪带入高潮,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高昂的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通过猜谜活动,首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进而思考这些信息背后反映的中国地理位置并最终落实到地图上,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课堂小结
2分钟
布置作业
1分钟
教师播放《大中国》,提出:
我们的国家疆域辽阔,在国家行政管理上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管理的工作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是比较好的。
那么我们国家是如何管理的呢?
请同学们课后调查一下,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析和学习。
板书设计
北半球、东半球
中纬度————位置优越————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陆地面积————国土辽阔————海洋广阔
(世界第三)
领土四端相距远疆界长,邻国多
教学反思
反思一、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尽量走出教材,走近生活。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一句至理名言: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
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
可见我们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根据地方特色、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知识背景来创设情境、设计案例。
因为当新的知识被赋予鲜活的背景时,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强,使学生达到想学的境界。
例如: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学生要理解这一知识点可能比较抽象,如果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可能易于理解,如我国北方和南方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别,北方适宜种植小麦、花生、甜菜,而南方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甘蔗;
北方水果主要有苹果、梨,南方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
再如我国位置优越造就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象海滨风光、内陆沙漠、北国冰雪、海南热带风光等等。
反思二、进一步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地理课程标准强调: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的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习的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如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调控、学习目标的自我确定以及学习方法自我选择。
在课堂的合作学习中,要合理分组,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要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和方法,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如:
学生小组展示交流问题时的合理评价。
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
从思维的角度讲,学习过程是一种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而且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知识得以丰富。
反思三:
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对新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教师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必要时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
如本节课学习中国的位置时,纬度位置就可以和我国最南最所在的纬度,南北所跨近50个纬度整合在一起。
我国海陆兼备,教材从两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其次我国濒临的海洋一段内容实际上是我国海陆位置的延伸,即我国东临辽阔的海域。
因此可以将海陆兼备和我国濒临的海洋整合在一起。
再如:
学习濒临的海洋时,教师应适当补充领土、领海、领空、内海的有关内容。
反思四:
学生活动要有“质”
课堂的学生活动是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方式,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尽量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境的创设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才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活动过程中多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
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大量学生活动,有些活动在“质”上需要再下工夫。
鼓励学生自编口诀或用自己的记忆方法,而后大家交流,这样效果会更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疆域 教学 设计 课题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