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数学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2001167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73.93KB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七年级数学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
(-6)3×
(一6)
(5)-4>-6(-4)÷
2(-6)÷
2
(-4)十(-2)(-6)十(-2)
2、从以上练习中,你发现了什么?
请你再用几个例子试一试,还有类似的结论吗?
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并与他们交流.
3、让学生充分发表“发现”,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不等式性质1:
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性质2:
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性质3:
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你能说出不等式性质与等式性质的相同之处与不同
之处吗?
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的数学思想去探究问题,在品尝成功的喜悦中激发出学数学的兴趣。
1、下列哪些是不等式x+3>
6的解?
哪些不是?
-4,-2.5,0,1,2.5,3,3.2,4.8,8,12
2、直接想出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x+3>
6
(2)2x<
8(3)x-2>
0
巩固新知
1、判断
(1)∵a<
b∴a-b<
b-b
(2)∵a<
b∴
(3)∵a<
b∴-2a<
-2b
(4)∵-2a>
0∴a>
(5)∵-a<
0∴a<
3
2、填空
(1)∵2a>
3a∴a是数
(2)∵
∴a是数
(3)∵ax<
a且x>
1∴a是数
3、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说出a与b的不等关系,并说明是根据不等式哪一条性质。
(1)a-3>
b-3
(2)
(3)-4a>
-4b
设置这几个练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可强化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真正认识不等式的性质。
总结归纳
在学生自己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应强调两点:
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的不同之处;
2、在运用“不等式性质3"
时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通过总结,可以帮助自
己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所学知
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
下节课学好解不等式打下基础。
小结与作业
布置作业
1、必做题:
教科书第26页习题第2、3题
2、选做题:
教科书第26页习题3题.
3、备选题: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本节课设计旨在让学生经历通过实验、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性质的探索过程.用类比和实验探究法作为主要方法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并以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进行讨论交流,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中掌握不等式的性质.这样就能有效地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中贯穿了一条“创设情境,引出新知—实验讨论,得出性质—探究辨析,突破难点—运用性质,解决问题”的线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师生交流合作中营造互动的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使他们的学习态度、情感意志和个性品质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运用“不等式性质3"
,本课设计了多样化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在学生回答、板演、讨论的过程中,课堂气氛被激活,教学难点被突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扎实地掌握性质并灵活运用.同时,学习伙伴之间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和沟通.
不等式的性质
(2)
1、会根据“不等式性质1"
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
2、学会运用类比思想来解不等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勇于发言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
根据“不等式性质1”正确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过程:
1、设计理念:
提出问题
小希就读的学校上午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8点开始.小希家距学校有2千米,而他的步行速度为每小时10千米.那么,小希上午几点从家里出发才能保证不迟到?
1、若设小希上午x点从家里出发才能不迟到,则x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2、你会解这个不等式吗?
请说说解的过程.
3、你能把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吗?
设里一个学生很熟悉的问题情境,能增强亲和力.经历由具体的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既可让学生感受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又非常自然地引入新课.
1、分组探讨:
对上述三个问题,你是如何考虑的?
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作出记录,最后各组派代表发主。
2、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x应满足的关系是:
≤8
(2)根据“不等式性质1”,在不等式的两边减去
,得:
x+
-
≤8-
,即x≤
(3)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我们在表示
的点上画实心圆点,意思是取值范围包括这个数。
3、例题:
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3x<
2x+1
(2)3-5x≥4-6x
师生共同探讨后得出:
上述求解过程相当于由3x<
2x+1,得3x-2x<
1;
由3-5x≥4-6x,得-5x+6x≥4-3.这类似于解方程中的“移项”.可见,解不等式也可以“移项”,即把不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而不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最后由教师完整地板书解题过程.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主同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和抽象能力
强调“≤”与“<
”在意义上和数轴表示上的区别。
类比解方程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觉不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x+5>-1
(2)4x<
3x-5(3)8x-2<
7x+3
2、用不等式表示下列语句并写出解集:
(1)x与3的和不小于6;
(2)y与1的差不大于0.
4、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
1、某容器呈长方体形状,长5cm,宽3cm,高10cm.容器内原有水的高度为3cm。
现准备继续向它注水.用Vcm,示新注入水的体积,写出V的取值范围。
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着怎样的大小关系?
提出这类实际问题,容易引起学生关注,激发他们参与学习
的热情.同时能体会到生活中蕴含着数学知识,反过来数学知识又帮助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从而感受到新知识的用途.
师生共同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
通过学习,我们学会了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还明白了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都是可以用不等式的知识去解决的。
1、必做题:
教科书第27页习题第1、2题2、
2、选做题:
教科书第27页习题2、3题.
本课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以问题为中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亲身体验问题的发生、发现、发展与解决的全过程,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深人研讨、步步为营的措施,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广阔空间,开辟探究、研讨、解决问题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快快乐乐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要以实际生活为背景.学生亲身经历过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就会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进一步认识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只有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才有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可能,以此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打破教材格局.本课对教材作出全新的调整,注重以问题为线索来探究不等式的解法,再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放开手脚让每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充分展现“自我”,真正构建起学生的课堂主人的地位,使他们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都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不等式的性质(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初步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
2、对比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让学生感知不等式和方程的不同作用与内在联系,体会其中渗透的类比思想;
3、让学生在分组活动和班级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并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
熟练并准确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知识重点:
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
某地庆典活动需燃放某种礼花弹.为确保人身安全,要求燃放者在点燃导火索后于燃放前转移到10米以外的地方.已知导火索的燃烧速度为0.02m/s,人离开的速度是4m/s,导火索的长x(m)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你会运用已学知识解这个不等式吗?
请你说说解这个不等式的过程.
以学生身边的事例为背景,突出不等式与现实的联系,这个问题为契机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这个不等式的解法.教师规范地板书解的过程.
2、例题:
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
x≤50
(2)-4x<
(3)7-3x≤10(4)2x-3<
3x+1
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请4名学生上来板演,其余同学组内相互交流,作出记录,最后各组选派代表发言,点评板演情况.教师作总结讲评并示范解题格式.
3、教师提问:
从以上的求解过程中,你比较出它与解方程有什么异同?
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体会不等式和方程的内在联系与不同之处。
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尝试会有不同的收获.一些学生能独
立解决;
还有一些学生虽不能解答,但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受到启发,这比单纯的教师讲解更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另外,由学生自己来纠错,可培养他们的批
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比较不等式与解方程的异同中渗透着类比思想.
(1)
(2)-8x<
10
(1)x的3倍大于或等于1;
(2)y的
的差不大于-2.
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以计算它的树龄一般规定以树干离地面1.5m的地方作为测量部位.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5cm,以后树围每年增加约3cm.这棵树至少生一长多少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m?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感悟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以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围绕以下几个问题:
1、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通过学习,我取得了哪些收获?
3、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仅做必要的补充和点拨.
让学生自己归纳小结,给学生创造自我评价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以达到激发兴趣、巩固知识的目的。
教科书第27页习题第3题、第4题。
教科书第27页习题5、6题.
通过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向题情境,并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与经验列出不等式,探究它的解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本课教学过程中贯穿了“尝试—引导—示范—归纳—练习—点评”等一系列环节,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方式.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演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学习的需求.对学习确实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除了演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外,教师还应争当“伯乐”和“雷锋”,多给学生以赞许、鼓励、关爱和帮助,让他们在积极愉悦的氛围中努力学习.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1)
1、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积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感知方程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
3、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弄清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用去括号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寻找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某学校计划购实若干台电脑,现从两家商店了解到同一型号的电脑每台报价均为6000元,并且多买都有一定的优惠.甲商场的优惠条件是:
第一台按原报价收款,其余每台优惠25%;
乙商场的优惠条件是:
每台优惠20%.如果你是校长,你该怎么考虑,如何选择?
(多媒体展示商场购物情景)
通过买电脑这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实例,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更需要数学。
1、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再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小组汇报,派代表论述理由.
2、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以下三种采购方案:
(1)什么情况下,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
(2)什么情况下,到乙商场购买更优惠?
(3)什么情况下,两个商场收费相同?
3、我们先来考虑方案:
设购买x台电脑,如果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
问题1:
如何列不等式?
问题2:
如何解这个不等式?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并板书如下:
解:
设购买x台电脑,如果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则6000+6000(1-25%)(x-1)<6000(1-20%)x
去括号,得
去括号,得:
6000+4500x-45004<4800x
移项且合并,得:
-300x<1500
不等式两边同除以-300,得:
x<
5
答:
购买5台以上电脑时,甲商场更优惠.
4、让学生自己完成方案
(2)与方案(3),并汇报完成情况.
教师最后作适当点评.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研究的问题发表见解,进行探索、合
作与交流,涌现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教师及时予以引导、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感知不等式的建模。
完整的解题过程的展现,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的习惯。
甲、乙两个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同时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措施.甲商场的优惠措施是:
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
乙商场则是:
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顾客选择哪个商店购物能获得更多的优惠?
问题1: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你该从何入手考虑它呢?
由于甲商场优惠措施的起点为购物100元,乙商场优惠措施的起点为购物50元,起点数额不同,因此必须分别考虑.你认为应分哪几种情况考虑?
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汇报讨论结果.
最后教师总结分析:
1、如果累计购物不超过50元,则在两家商场购物花费是一样的;
2、如果累计购物超过50元但不超过100元,则在乙商场购物花费小。
3、如果累计购物超过100元,又有三种情况:
(1)什么情况下,在甲商场购物花费小?
(2)什么情况下,在乙商场购物花费小?
(3)什么情况下,在两家商场购物花费相同?
上述问题,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可适当点评。
设置开放性问题,为学生开放性思维提供时间和空间,可极大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应把
握学生的创新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这些问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周围的生活现象,思考能否用数学知识、方法、观点和思想去
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通过体验买电脑、选商场购物,感受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用不等式来表示这样的关系可为解决问题带来方便.由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就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通过解不等式可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
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温习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体会收获的喜悦。
教科书第30页习题第1题
(1)
(2)第2题1、2。
教科书第30页习第3题
3、备选题.
(1)某校两名教师拟带若干名学生去旅游,联系了两家标价相同的旅游公司.经洽谈,甲公司的优惠条件是一名教师全额收费,其余师生按7.5折收费;
乙公司的优惠条件则是全体师生都按8折收费.
①当学生人数超过多少时,甲公司的价格比乙公司优惠?
②经核算,甲公司的优惠价比乙公司要便宜金,问参加旅游的学生有多少人?
(2)某单位要制作一批宣传资料.甲公司提出:
每份材料收费20元,另收设计费3000元;
乙公司提出:
每份材料收费30元,不收设计费.
①什么情况下,选择甲公司比较合算?
②什么情况下,选择乙公司比较合算?
③什么情况下,两公司收费相同?
(3)某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两种业务:
“全球通”月租费30元,每分钟通话费o.2元;
“神州行”没有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0.4元(两种通话均指市内通话).如果一个月内通话x分钟,选择哪种通讯业务比较合算?
(4)某商场画夹每个定价20元,水彩每盒定价5元.为了促销,商场制定了两种优惠办法:
一是买一个画夹送一盒水彩;
一是画夹和水彩均按九折付款.章老师要买画夹4个,水彩若干盒(不少于4盒).问:
哪种方法更优惠?
本课设置了丰富的实际情境,比如跷跷板游戏、爆破问题等,研究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不等式是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形式,它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模型.
教学中要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等式与方程一样,都是反映客观事物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的模型.在教学中,类比已经学过的方程知识,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甄别,从而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
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本课采用启发诱导、实例探究、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揭示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以“生动探索”为基础,先“引导发现”,后“讲评点拨”,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与障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力,再加上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2)
1、会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学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通过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了解数学中的化归思想,感知不等式与方程的内在联系;
3、结合实际,创设活泼有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起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建立不等关系,并根据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列不等式解决问题中如何建立不等式关系,并根据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复习巩固
解下列不等式:
①5x+54<x-1②2(1一3x)>
3x+20
③2(一3+x)<3(x+2)
④(x+5)<
3(x-5)-6
先让学生板演、练习,然后师生共同点评、订正,指出解题中应注意的地方,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目的地思考,既可巩固已学内容,又为下面的新课做好铺垫。
2002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二级以上)的天数与全年天数之比达到55%.若到2008年这样的比值要超过70%,那么,2008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二级以上)的天数至少要增加多少天?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此题既承上启下,又能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1、2002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是多少?
2、用x表示2008年增加的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则2008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是多少?
3、2008年共有多少天?
与x有关的哪个式子的值应超过70%?
这个式子表示什么?
4、怎样解不等式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做解题过程示范.
5、比较解这个不等式与解方程
的步骤,两者有什么不同吗?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只是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数时,要注意不等号的方向.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据等式的性质,将方程逐步化为x-a的形式;
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则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
a或x<
a)的形式.
一连串的问题引发学生阵阵思考。
展示整个解题过程,有利于学生发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初步感知实际问题对不等式解集的影响.
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即可渗透类比思想,又能掌握注意点.
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2)
2、.当x或y满足什么条件时,下列关系成立?
(1)2(x+1)大于或等于1;
(2)4x与7的和不小于6;
(3)y与1的差不大于2y与3的差;
(4)3y与7的和的
小于-2.
学会举一反三,巩固已学知识。
师生共同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并与解一元一次方程再次进行比较。
让学生通过概括整理,进一步体会模型化思想。
教科书第32页习题7.2第1题
(1)~(4)、第2题
(1)、
(2)。
教科书第33页习题7.2第4、7题
本课设计充分体现教科书的编写意图,通过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情境,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从中发现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学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要让学生懂得:
熟学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以致用.为实现上述构想,本课设计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特别是在“探究新知”中一连抛出5个问题,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尝试练习,自主建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在这些活动中,又采用了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科版 七年 级数 一元 一次 不等式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