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必备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999246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49.62KB
教师必备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师必备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必备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
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
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18、简述遗忘的理论解释。
(1)痕迹衰退说(桑代克)。
(2)干扰说。
(3)同化说(奥苏伯尔)。
(4)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
19、简述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布卢姆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
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
有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20、简述加涅的九大教学事项。
(1)引起学生注意;
(2)提示教学目标;
(3)唤起先前经验;
(4)呈现教学内容;
(5)提供学习指导;
(6)展现学习行为;
(7)适时给予反馈;
(8)评定学习结果;
(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21、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
22、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他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23、华生《行为·
比较心理学导论》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1914年美国)。
24、观察学习的提倡学者是班杜拉。
25、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是:
荣格
26、比纳·
西蒙:
智力测验。
27、行为主义代表:
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28、奥斯本提出:
头脑风暴法。
29、桑代克是美国最早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
他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
30、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典范是:
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无强化、惩罚。
31、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一)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
(二)教师职业的复杂性
(三)教师职业劳动的创造性
(四)教师职业劳动的长周期性
3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有哪些:
(1)爱岗敬业、依法执教
(2)热爱学生、教学相长
(3)严谨治学、博学多才
(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3、简述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哪几部?
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
①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②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④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⑤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⑥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⑦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与教育有关法律《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34、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颁布实施至今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
35、行为能力:
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人;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36、毛泽东提出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在:
1957年。
37、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38、19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39、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
基因复制。
40、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41、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一书中。
42、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43、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
44、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
亚里士多德。
苏联赞科夫十五《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教育法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法国外最早产生(或最先)奴隶社会。
2、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令的国家。
3、奠定英国教育发展基础是:
1944年的《巴特勒法案》,它确立英国从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一直到继续教育的公共教育体系。
4、法国:
1883年《基佐法案》。
5、日本:
明治维新。
7、1982年中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8、判断是哪一个国家时间:
20世纪80—90①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
②1989年法国《教育指导法》;
③日本1990年《终生学习振兴法》;
④1992年俄罗斯《教育法》;
⑤1994年美国《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
9、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钦定学堂章程》——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法规,但未实施。
1903年清政府颁布《秦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
1906年,清政府颁行《强迫教育章程》要求广设幼学所,幼童至7岁须令入学,幼童及7岁不入学者,罪其父母。
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强迫教育法令。
10、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这是建国后颁布的第一个重要的教育行政法规。
17、关于起诉的期限,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对于须经复议的
行政案件,申请人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复议机关逾期不做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的,应当在知道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起诉。
学习心理
◆考点1:
学习动机★
1.概念: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
2.结构:
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诱因)
3.功能:
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
4.学习动机的分类
分类标准
分类名称
注释
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
内部学习动机
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
外部学习动机
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
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
高尚动机
核心是利他主义
低级动机
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
学习动机起作用的时间长短
远景性动机
与长远目标相联系
近景性动机
与短期目标相联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直接动机
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
间接动机
与社会意义相联系
5.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作用
(1)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
(2)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3)耶克斯-多得森定律: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较复杂的问题,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低些
--任务比较简单,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高些
6.学习动机理论
理论名称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
强化理论
巴普洛夫、斯金纳
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
人本主义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
5种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认知主义
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里兰、阿特金森
追求成功者(50%)和避免失败者
成败归因理论
韦纳
三维度六因素
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
自我效能感——主观判断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
成败经验(最重要);
替代性经验;
言语信息;
情感状态等
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维度
因素
成败归因维度
因素来源
稳定性
可控制性
内部
外部
稳定
不稳定
可控
不可控
能力
√
努力程度
工作难度
运气
身心状况
外界环境
7.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
2.重视立志教育——成就动机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考点2: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分类
分类
含义
例
迁移性质
正迁移
积极的促进作用
英语→德语
负迁移
消极的促进作用
英语→日语
迁移的抽象水平的不同
水平迁移(横向迁移)
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
水果→蔬菜
垂直迁移(纵向迁移)
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
水果→苹果
迁移方向
顺向迁移
先前→后继
前摄抑制
逆向迁移
后继→先前
倒摄抑制
迁移内容不同
一般迁移(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
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具体内容
勾股定理→计算直角三角形边长
具体迁移(特殊迁移)
具体→具体
石→磊
迁移范围不同
近迁移
相似的学习情境
远迁移
极不相似的情境
小鸟→飞机
3.学习迁移理论
(1)早期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沃尔夫(最早);
共同要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
经验类化说-贾德;
关系转化说-苛勒
(2)现代迁移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布鲁纳
◆考点3:
学习策略
分类:
(1)
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
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3)
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
试误说——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
学习定律: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最重要)
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2.刺激泛化与分化。
泛化:
对相似刺激作出相同反应;
分化:
对相似刺激作出不同反应。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基本观点
应答性行为:
刺激→反应(被动)
操作性行为:
反应→刺激(主动)
2.强化原理
条件
行为发生频率
例子
强化
正强化
给予一个愉快刺激
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
奖励
负强化
摆脱厌恶刺激
学生进步明显,教师撤销处分
惩罚
呈现一个厌恶刺激
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
如体罚、谴责等
消退
无任何强化物
如不予理睬
3.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
厌恶刺激出现
回避条件作用:
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
◆考点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的四个子过程:
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
2.强化的分类:
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考点5: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考点6: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1)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中学生发展心理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阶段
年龄
特征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
获得了课题的永恒性(9~12个月)
前运算阶段
2~7岁
1.“万物有灵论”;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
1.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
2.
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
形式运算阶段
11~16岁
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
2.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2.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与教育
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启示: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中学生的情绪发展
1.情绪的基本分类:
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2.情绪状态分类:
心境、激情、应激和热情。
3.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理智感(智力活动)和美感。
中学生人格发展
1.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
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特点
胆汁质
强、不平衡
不可遏止型(兴奋型)
精力旺盛,好冲动(张飞)
多血质
强、平衡、灵活
活泼型
活波好动,反应迅速(贾宝玉)
粘液质
强、平衡、不灵活
安静型
安静稳重(牛顿、达尔文)
抑郁质
弱型(抑郁型)
行为孤僻,多愁善感(林黛玉)
2.认知风格:
场独立性(内部参照,毛泽东,理科)和场依存性(外部参照,周恩来,文科)
冲动型(反应快,易出错)和沉思型(深思熟虑,错误少)
同时性(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和继时性(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
3.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学前期(4~6岁):
主动感对内疚感
学龄期(6~12岁):
勤奋感对自卑感
青年期(12~18岁):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中学生心理辅导
中学生的障碍性问题:
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和网络成瘾。
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强化法、系统脱敏法、惩罚法、消退法、认知疗法(改变不良认知)、来访者中心疗法和理性—情绪疗法。
中学德育
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核心部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1)依从(从众和服从)
(2)认同(实质:
对榜样的模仿;
出发点:
师徒与榜样一致)
(3)内化(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
道德
1.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偶故事)
自我中心阶段
2-5岁
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
权威阶段
5-8岁
1.他律道德阶段;
2.严格遵守规则;
3.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客观结果)。
可逆性阶段
8-10岁
1.自律道德阶段;
2.认为规则是可改变的;
3.可根据行为动机判断对错(主观动机)。
公正阶段
10-12岁
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道德两难故事)
三水平
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
10岁)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服从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习俗水平(10-20岁)
“好孩子”定向阶段
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寻求认可。
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服从社会规范,尊重法律权威。
后习俗水平(>
20岁)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看中法律的效力,法律可变
普遍伦理定向阶段
最高阶段,人命关天,生命无价
3.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
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教育。
4.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构成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5.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6.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政治思想,德育品德的导向;
(2)疏导原则——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有话好好说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对人,严和爱相结合
(4)知行统一原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正面引导,纪律约束,对事不对人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辩证,一分为二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指校内外两方面
(8)因材施教原则
7.中学德育的途径: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各科教学(基本途径);
社会实践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
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班主任工作。
8.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陶冶教育法、道德修养法、品德评价法。
教育心理学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1教育心理学:
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
2一般教育心理学包括的内容:
学习者的心理学习心理及其应用教学和课堂管理心理
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专家水平
4教学专长:
专家教师所具备的有关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统称为教学专长
5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
①个人因素
②情境因素
③系统过程
6微型教学:
又称微格教学它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实践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把教学过程摄制称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7刻意训练:
从新手到专家需要经过大量训练活动,以不断促进专业能力水平的提高。
8新教师常见的错误观念:
(1)教学只是传递知识的过程
(2)主修某门学科就能提供这门学科所需的全部知识。
(3)学会教学只是知识积累的过程
9.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的差异
(1)专业知识方面,在专家擅长的领域内,专家运用知识比新手更有效
(2)问题解决方面在其专长的领域内专家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更多工作
(3)洞察力方面专家比新手更有可能找到新颖和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10教师发展刻意训练的主要形式
①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教研活动
②微型教学
③教学决策训练
④反思训练
⑤开展行动研究
11伯林纳的“教师专长教学能力教学结果的作用模式”
教师专长(教学法知识)知识专长管理专长教授专长诊断专长
教学能力(教师行为)讲授管理教学诊断
教学结果(学生结果)认知方面学业成绩方面情感方面社会方面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皮亚杰的理论的基本观点:
(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是适应)
发生认识论:
发生认识论研究人的认识发展,主要解决人的智慧是运用何种机制,经历什么过程,怎么样从低级水平过渡到高级水平的问题。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
皮亚杰关于儿童获得新知识的观点,通常称之为认知建构主义,他认为,人们通过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人们需要探索和经历事物的机会。
认知发展的过程图示:
图示是指儿童对环境适应的认知结构同化:
同化是指儿童把新的刺激物纳入已有图式之中的认知过程顺应:
顺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已有图示来适应新刺激物的过程
平衡:
平衡时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0-2岁)感知运动阶段:
认知上的两大成就——客体永久性表象思维(2-7岁)前运算阶段:
不能理解守恒思维不可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7-11岁)具体运算阶段:
思维可逆有抽象思维去自我中心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11岁以后)形式运算阶段:
可进行抽象思维和纯符号运算
皮亚杰提出的“阶段”具有的四个特征
①连续性和阶段性
②结构性
③次序不变形
④交叉性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1将同化和顺应结合达到平衡,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已有的图示,并创立新的图式
2考虑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可以识别学生学习达到的水平从而设置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目标
3强调认知发展的积累性,要求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上与旧知识整合起来
4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来实现的
两种工具的理论:
1物质工具
2精神工具
两种心理机能:
1靠生物进化获得——低级心理机能2历史发展的结果——高级心理机能
2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的本质:
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3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的三种重要观点:
1内化:
指从社会环境中吸收所观察到得知识,从而为个体所使用。
一切高级的心理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经过多次重负,变化逐渐内化为内部的智力动作
2最佳发展区:
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独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必备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