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教案解析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995512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0.90KB
《指南录后序》教案解析Word下载.docx
《《指南录后序》教案解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南录后序》教案解析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
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
四:
问题探究
1、给文章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自述出使元营所遭遇的种种磨难,表现了作者视死如归、英勇抗争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操。
第二部分(第6—8自然段)说明诗篇的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并生发忠诚报国、死而无憾的感慨,且交代诗集的题名。
2、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明确:
文天祥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3、提问:
第4段写了哪几层意思?
第1层,得脱后的喜悦;
第2层,受误会后的困境;
第3层,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
4、提问:
第5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排比句式,说明环境险恶,表现了为解救国难而视死如归的思想感情。
5、结集的目的是什么?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教案
课时编号:
01课题:
《指南录后序》第一课时
主备人:
罗旭东备课时间:
2012年2月5号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序言的写法。
2、认知、识记某些实词的形、音、义,理解有关的几个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3、理解本文在叙述中间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作用,及长短句、排比句、对偶句交错使用的表达效果。
4、理解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认知、识记某些实词的形、音、义,理解有关的几个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在叙述中间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作用,及长短句、排比句、对偶句交错使用的表达效果。
学法指导
诵读法:
自主学习,反复研读,思考探究。
教学过程
个人复备
一、导入:
诗词导入
学生背诵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后,指出《<指南录>后序》一文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动解释。
二、检查预习:
1、绍文天祥。
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
时年仅46岁,遗有《文山先生全集》二十七卷。
2、关于序与跋。
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
3、字音
士萃于左丞相府(cuì
)纾祸(shū)缙绅(jì
nshēn)
觇北(chān)遽轻吾国(jù
)构恶于前(è
)
羁縻(jī)(mí
)请使诣北(yì
)东西二阃(kǔn)
天高地迥(jiǒng)避渚洲(zhǔ)诋大酋当死(dǐ)
三、互动探究、精讲点拨:
(一)整体感知
4、介绍文章结构层次
(二)研读文本
5、阅读分析第一段。
(1)字词
除:
授官。
都督:
统率。
所出:
所字结构,“所┼动词”一种名词结构。
会:
适逢。
当国者:
掌管国务的人,如丞相。
纾:
缓和,解除。
意:
估计,料想。
以口舌动:
用言语打动。
(2)思考与探究
A、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B、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
心情是:
“予不得爱身”,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
其意图是:
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
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C、文天祥辞相印不拜而出使元营说明了什么?
不计个人利害,图救国之策。
(3)小结:
本段叙写出使北营的背景、心情与意图,表达了作者在国事危急之际挺身自任的思想感情。
四、矫正反馈:
见“巩固案”
板书提要
教学反思
02课题:
《指南录后序》第二课时
一、互动探究、精讲点拨:
(一)分析鉴赏
1、导入
2、阅读分析第2、3、4自然段
遽:
立刻,马上。
轻:
轻视。
慷慨:
意气激昂。
羁縻:
束缚,这里是软禁、扣留的意思。
前:
向前。
直:
直接,径直。
诟:
耻辱,怒骂。
数:
列举罪状。
貌:
表面。
分:
道理上。
A、文天祥至北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怎样的?
第一阶段:
“初至北营……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第二阶段: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不得归矣。
第三阶段:
“未几……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B、文天祥既然“分当引决”,为什么却又“隐忍以行”?
将以有为也
C、文天祥被拘留时“但欲求死”,后来随祈请使北行,理当自杀而“隐忍以行”,这两种做法是否相互矛盾?
不矛盾。
“求死”是因为“不得脱”,以死保全名节;
“隐忍以行”,是因为有机会逃脱,还可以有所作为,图救国之策。
D、“昔人云:
‘将以有为也。
’”这句话是否可以删去?
此句是下文的纲,作者历尽限险而不死,就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坚强的信念。
E、在叙述中用了一连串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请找出,并分析这些词语的表达作用。
“奔”,急不择路;
“变”、“诡”,形势突变后自己采取的果敢行动;
“避”、“出”、“渡”、“入”、“展转”等反映了迅速离开险境的情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急于南下组织力量抗元,以报效国家的急切心情。
(3)小结
出使北营,震慑敌方,身受羁縻和被驱北上,表达了他忍辱负重,图谋再举的思想。
3、研读第五自然段。
(1)翻译词句:
A、为巡船所物色(搜寻)B、几彷徨(走投无路)死
C、竟使(假使)遇哨D、所陵迫(凌侮逼迫)死
E、邂逅(遇上)F、层见(通“现”)错出
G、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痛苦的事情过去以后再回味当时所受的痛苦,那是多么痛苦啊!
A、这一段采用哪些表达方式?
叙什么事,抒什么情?
叙述、抒情相结合,以抒情为主。
叙述了种种危险的遭遇,表明了作者忧国、爱国的心志。
B、写这么多死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环境险恶,表现了作者为解救国难视死如归的思想感情。
C、体会两个“呜呼”,三个“矣”所表现的语气。
(讨论)
第一个呜呼:
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感情。
第二个呜呼:
山河破碎、国事难为的悲痛。
第一个矣:
统领句子,提示下文,重读。
第二个:
总结上文,轻读。
第三个:
处在文意转折之前,宜急收。
二、矫正反馈:
见“巩固案”
03课题:
《指南录后序》第三课时
张宣成备课时间:
2012年2月1号使用时间:
2、阅读分析第六、七、八段
①间:
有时
②为:
作为
③趋:
逃向
④志:
心志
⑤遗体:
赐予自己的身体
⑥僇:
通戮
⑦无以:
没有用来……把法
⑧九庙:
朝廷
⑨复:
恢复
3、阅读分析第六段。
(1)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
文天祥“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在患难当中,有时用诗来记录所遭遇的事情,现在保存着那些稿本不忍心丢掉……)。
(2)结集的目的是什么?
(3)文天祥的志向是什么?
中兴复国。
(4)小结:
本段说明诗集中卷次的划分情况和结集的目的。
4、阅读分析第七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这一段作者感慨自身尽忠尽孝,“誓不与贼俱生”的决心以及“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顽强意志。
5、阅读第8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要以《指南录》命名?
取诗集中《扬子江》一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句意命名,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忠贞爱国之情。
6、全文总结:
A、全文的中心思想是:
作者通过自身的艰险经历表达了以身许国的决心和奔走报国的意志,抒发了自己在九死一生的情况下的爱国情怀。
文天祥的英雄壮举与历史上一切爱国志士一样,他们的报国行为是非常感人的。
他们在强敌面前威武不屈,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实在可歌可泣。
文天祥北行之举对敌方的实力估计是不足的,他企图以言辞说服敌人退兵是极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的爱国思想的实质是对于南宋朝廷的忠心,具有历史的局限性。
B、写作特点:
.本文记叙,抒情,议论很完美地结合。
表现在:
①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
例如第2段,写被驱北上时,指出“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
’”这里包含着克制内心无限痛苦的强烈感情。
这是在记叙基础上的抒情,而抒情中又带有议论成分。
②在叙事的前后,用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直接抒情。
例如第4段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文中用大段抒情与描写相结合的文字表达心境。
③有时将感情融入叙事。
如第3段,既写出了当时由中兴有望到无可投奔的处境,又反映出作者由兴奋而悲愤的急剧变化的感情。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巩固案(教师版)
《指南录后序》时间班级姓名
一、选择
1、下面加点词语的字形、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分当引决(fè
n)号呼靡及(mì
)出没(mò
)烨然(huá
)
B、欲厚遗之(wè
i)馁虎(lěi)加冠(guān)觇视(chān)
C、毁家抒难(shū)奉檄(xí
)拜谒(yè
)俾倪(bēiní
D、屏人间语(bǐng)皲裂(jūn)巡徼(jià
o)冠盖相属(zhǔ)
1、答案:
D解析:
有些形声字不能按声旁来读,注意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和通假字、生字、难字的读音。
D项注音全对。
A项中“烨”应读“yè
”;
B项中的“冠”应读
“ɡuà
n”;
C项中的“俾倪”同“睥睨”,应读“pì
nì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四支僵劲不能动B、臣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C、国家之事糜烂至此D、同舍生皆被绮绣
2、答案:
C解析:
通假字常见的有形似通假、音同形似通假、音近通假等。
C项没有通假字。
A项中“支”通“肢”;
B项中“乡”通“向”;
D项中“被”通“披”。
3、下面加点的四个虚词在句中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莫知计所出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B、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C、用叶者取叶初长成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D、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3、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四个虚词(莫、所、者、故)的用法。
A项中的前一个“莫”字意思是“没有人,没有谁”;
后一个“莫”字意思是“不”。
B项中的两个“所”字,都和本句中的“为”字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C项中的两个“者”字都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的短语。
D项中的两个“故”字,都是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所以”“因此”。
4、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统一指挥各路兵马。
B、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大小官员都聚集在左丞相的府中,都想不出办法来。
C、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我估计脱不了身,就一直走到前面去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多次参与吕师孟叔侄的叛国罪行。
D、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把元军的虚实完全告诉了淮东、淮西两位边防统帅,约定(他们)联合兵力奋起反击敌人。
4、答案:
C项中“直前”是“理直气壮”的意思,“数(shǔ)”就是“列举罪状”的意思。
整个句子翻译为:
“我估计脱不了身,就理直气壮地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谴责吕师孟叔侄的叛国罪行。
”
二、翻译
1、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2、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3、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
4、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指南录后序 指南 录后序 教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