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考学习方法讲解5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993306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55
- 大小:89.53KB
高中高考学习方法讲解5文档格式.docx
《高中高考学习方法讲解5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考学习方法讲解5文档格式.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能直接表达或说明题干意思的题肢入选,间接说明或引申意义的题肢一般情况下均不入选.
整体性原则:
能从整体上全面说明题干意思的题意思的题肢入选,只能说明题干局部意思的题肢不选.(该项不适合用于组合式选择题)
根本性原则:
能从根本上回答或最为深刻地回答题干提出的问题,该选肢入选.只能从相对肤浅的层面上回答题干的问题,是题干意思的同义反复,该选肢不选.
逻辑性原则:
有些选择题,不能机械套用某一原则,而要灵活运用几项原则才可解决问题.
⑥不得已,猜.对于实在拿不准的题目,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可用猜测法.如果此题大多数人都不会,每一个人都有猜测得分的机遇.先用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如果能排除两个,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正确答案,再随意选其中一项,这就意味着你答对的概率为50%,如果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这50%的得分机遇.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四个选项中随便选一个,得分的机遇率仍有25%,若每名考生对自己不能肯定答对的题目都猜一下,那么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考试对所有的考生仍是公平的.
⑦相信第一次做的答案.检查是主要是看有没有搬错.不要在最后几分钟改选答案.改错的机率比改对的机率要大得多.(除非是开始做时就明显没把握,做了标记待定的题目)
三,高中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领:
技巧是形式,关键看能力;
能力强不强,基础是知识.
(一)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答题总体要求
积淀要厚—联系试题的背景知识;
思路要明—明确答题的具体导向;
联系要实—辐射试题的知识背景;
逻辑要严—分析推理要有理有据;
层次要清——推敲试题的答案要点.
(二)主观性试题解题的总体步骤(答题三步法:
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审题(定点):
一审材料(类型,层次,中心观点,材料间的关系);
二审问题(范围,角度,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提炼静态信息——促发解题思路,分析设问,挖掘设问内涵);
切题(联系,梳理):
联系知识,选择内容,构思答案;
答题(作答):
描述知识,事理结合,导出观点;
结论必然,要点完整,估算分值.在答题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列好提纲,语言规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洁.2,答题要有层次性,逻辑性.详略得当,做到"
三化"
(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3,恰当运用政治术语.突出创新意识,体现人文精神,反映时代和社会主题.
(三)主观性试题理想答案的特点:
要点完整,层次清晰,观点明确,分析到位,逻辑合理,思维严密,表达规范,文字简洁.
(四)主观题答题技巧:
戴帽子——点题(范围,角度,方式);
观点明确,方向准确;
点题切题;
观点,论点亮在本题或本角度的最前面,不要让阅卷老师去为你一点点地寻找答案.切入语非常重要,就是分数.
标号子——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
分清要点,思路清晰.
采点子——要努力挖掘出材料中的每一个"
有效信息"
并且术语要到位,考点要准确;
注意教材规范语言,政策语言,时政语言(语言可以简明,但不能只是骨头),切莫用家常话来答题.
扣料子——扣住题眼;
引用材料(分数就在材料中),每个角度扣紧材料分析,不要观点和材料两张皮.
挖坑子——多角度思考!
(空间有限,应详略得当)
(五)答题基本套路:
(不能硬套,要仔细总结哟)
凡讲到"
精神反作用"
如:
"
政治文明"
民族精神"
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
神六精神"
奥运精神"
等与意识反作用有关的题都可考虑:
意识能动作用(科学理论的能动作用,认识的反作用,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三观.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传承优良民族精神……)即一篮子
凡讲到各"
与时俱进"
创新"
发展"
有关的题时都可考虑用上:
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的转移为转移.),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发展,创新精神,认识在实践中的深化扩展推移……即一巴掌
凡讲到现实决定"
方针政策"
思想"
路线"
的,都可用上"
物质决定意识;
实践决定认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即一挑子
凡是讲到关到产品质量问题的,可用上:
使用价值与价值关系;
市弱,市则,消权;
品信,素质,职道,正竞;
农业政策问题:
土地政策——承包制;
土地流转体制;
粮食政策——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粮棉流通体制;
农民收入政策——税费改革;
多予少取;
科技政策——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生态政策——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绿色农业,退耕还林还湖还草;
可持续发展战略;
农业结构政策——产业化,城镇化战略;
发展农村的第二第三产业;
农业发展问题:
六靠+套路----六靠:
(略);
套路:
价规市导"
调构多营"
生,绿,特色"
发二三产"
引进走出"
等.
就业问题:
重要观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
国家应做到——加强宏观调控,扩在就业门路,加就业培训,发展第三产业,完善社会就业服务体系,形成以劳动者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国家关怀为动力的就业机制;
引导劳动者转变观念.企业应做到——调整国有企业布局,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农村应做到:
——发展城镇化;
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化转移.个人应做到——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
两大战略:
1,凡是答"
重视科技"
的观点都应到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科技为龙头,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
2,凡是答"
重视生态"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产品.
3,凡是答有关"
人才资源"
的问题,都应答: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国家成就:
凡是做到"
国家建设成就的"
经济常识则可迅速考虑:
社会主义本质;
宏观调控的体现;
公有制决定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财政的作用;
如果是科技成就还可用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六)主观题答题基本要求:
先看设问,后看材料;
审清题意,题眼明了;
围绕设问,展开思考;
打好腹稿,卷面排好;
在此应特别强调的是:
1,看清设问的规定性:
例如:
体现了什么原理与运用什么原理去分析不一样;
体现了什么原理与如何做到什么原理不一样;
用原理去分析其原因和用原理去分析其意义不一样;
用原理去分析为什么这样做与用原理去分析怎么做不一样……太多太多的不一样,太多太多的迷茫,睁大你的眼睛,一不小心悲剧重演——看到考题时满面春风,拿到分数时满面春雨.
2,找准题眼:
就是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根据材料的有效信息与设问的内在联系去重组知识点,整合知识点,迁移知识点,再生知识点……太多太多的角度,太多太多的信息,睁大你的眼睛,一不小心悲剧重演——不是片面的深刻,就是全面的肤浅.
3,学会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异中求异.如果是回答"
材料说明了什么"
应注意是材料几,是分别说明还是总的说明,还是先分别后总结.还是材料间的联系.应注意"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先总结中心思想.然后找题眼,每只题眼的意思都应表述出来.然后注意一下从正反两方面提取一一信息.
4,最最重要的是:
唯我独尊"
的心态.
不用指望猜题,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就是相似的也会有异,更应小心谨慎.应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会有很活的题出现:
临场发挥性设问;
会有看不懂的材料出现;
会有陌生的词出现;
会有没吃透的原理考到(超纲现象在高考中常有)会有没练习过的题型出现.这些都没关系.
记住:
咱没常接触的题材大家都一样;
咱看不明的材料词汇就"
顾名思义"
咱新见到题型就按题要求作答.无非就是知识点+新观点+材料观点+你的思考+解题技巧;
(七)常见题型的解题要领――从思维方式上看:
按照试题的思维特点,主观题可分为:
演绎型主观题――关键词:
如何体现,怎样看待,怎样做到.
归纳型主观题――关键词:
分析,说明,意义,影响,措施,原因.
第一,演绎型主观性试题:
例一:
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10分)
参考答案:
①"
主权归我"
表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②"
搁置争议"
体现我国实行和平外交,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和平.③"
共同开发"
体现我国坚持对外开放,促进共同发
例二:
(4)我国三峡工程建设涉及大量移民工作.1992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三峡工程议案,并对工程移民工作做出原则规定.此后国务院及地方政府通过了一系列行政性法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地有关部门组织了宣传教育和移民动迁,并先后查处了侵蚀移民资金案件100多起,从而保证了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坚持"
依法治国"
的.(10分)
依法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此类题型的特点:
材料丰富——内涵多层;
指向明确——理论点明;
演绎思维——合理发散;
以事说理——联系紧密.
解题要领:
依据提示呈现知识;
根据材料提炼观点;
对应观点解剖材料;
依据材料演绎观点.
第二,归纳型主观性试题:
(1)意义类主观性试题;
(2)认识评价类主观性试题;
(3)分析原因类主观性试题;
(4)措施对策类主观性试题;
(5)指定原理类主观性试题.
(八)常见题型的解题要领――从设问角度上看:
纵观近几年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其设问大致可分为八种类型,下面将具体作重点分析:
一,如何体现类题型
[题型特点]
体现型的设问有"
体现了什么"
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解答这类问题的要求,简单说就是"
两边对照"
把所给材料和限定知识相对照,找出二者在题目中的汇合点有哪几处,然后依此分层说明,在具体表述时,一般先阐述知识依据再结合题目演绎分析.逻辑条理,"
有话好好说"
是得分的关键.
2000年第36题第
(1)问:
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
2003年第39题第
(1)问:
2002年夏季,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用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试分析"
人工降雨体现的哲学道理.
2004年第38题第(3)问:
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2004年第39题第(6)问:
在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中,强调"
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扶持"
的方针.试说明这一方针的哲学根据.
[解题技巧]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具体的解题思路是:
定点――联系――疏理――作答.
一定点:
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
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疏理,作答:
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例1: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经过长达13年的谈判,终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达成协议,为中国加入该组织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政府在谈判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这一令人满意的"
双赢"
结局.
请回答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15分
一确定考核的知识点:
是我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点.
二联系所学知识和所给材料:
联系所给材料:
所给材料的关键词句是"
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达成协议"
;
中国政府在谈判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
双赢'
结局"
.
联系所学知识:
教材中阐述的我国政府的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共有6个方面,即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以及我国对外政策包括五个基本点.
经过比较,对照,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符合了题意,自然也就成了答案的要点.
(1)我国的对外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观点).中国与美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达成协议,正是为了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材料).
(2)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观点).在中美长达13年的谈判中,中国政府在关系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材料).
(3)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原则(观点).中国与美国在中国加世界贸易组织问题达成的是双赢协议,因而体现了平等互利的对外政策原则(材料).
例2:
(2004年北京卷)航天界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在经过前四次无人飞船的试验后,我国成功发射了"
神舟"
五号载人飞船,但这仅仅是在人航天的第一步.在此之后,我国再发射载人飞船,会将飞船的一个太空舱留在太空轨道,使之成为空间实验室;
通过多次发射,多个太空舱在太空对接,便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
再向前发展,中国人探测月球甚至火星,也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10分)
答案:
①前四次无人飞船试验是"
五号成功发射的前提与基础.②"
五号是在前四次无人飞船实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③从"
五号到空间实验室,空间站,探测月球等,是在新质基础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
(点评):
答案从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与材料结合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表述简洁逻辑,规范而不刻板,可谓经典之作.
二,反映类题型
反映型的设问有上述材料"
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
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等.
如2001年第38题第(3)问:
材料四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2002年第38题第
(1)问:
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区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反映型题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则是理性的,也就是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述.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点――联系――疏理――作答的解题思路.
例3:
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三大产业结构.
联系材料所给的信息(中国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加.)
三大产业是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行业的总称.
附参考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加.
三,寻因类题型
寻因类论述题在论述题中较为常见,重在考查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和熟练掌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一般最常见的设问是"
为什么"
也有间接地隐性设问,如"
有人认为,时代变了,艰苦奋斗已经不是当前时代所提倡的精神,你是如何看待艰苦奋斗的"
2001年第39题第
(1)问:
为什么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000年第37题第(3)问:
美国为什么要插手该地区事务如何插手
2001年和39题第
(2)问:
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反腐败
2001年第40题第(5)问:
2001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进入新世纪,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为什么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如何加强
2002年第39题第(5)问:
如今古城开封焕发了新青春.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2000年旅游收入已占该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0.9%.分析该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
兴市之本"
2004年第39题第(5)问:
结合材料四,根据所学经济常识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
解答寻因类论述题的思路,可以采用如下三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
从分析其必然性,重要性的角度展开.必要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必需.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另外,如果设问中有明确的"
行为人"
则应强调这是"
的职责.比如说党和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就业问题设问中的"
是党和国家,那么答题时除了回答"
必要性"
"
重要性"
外,还应强调:
这是党的地位,性质,宗旨决定的;
这是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活动原则决定的.
第二种方案:
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这里主要说明之所以要这样做的理由,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课本知识来回答,答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好;
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样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方案:
从政治,经济与文化,历史与现实,内因与外因的角度展开.这就要求考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提醒的是注意审题,把握题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回答.
上述三个方案,可以单独选用或交叉使用,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往往需要将三种方案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出全面而准确特别具有创新思维的答案来.
例题4:
(2002全国)如今古城开封焕发了新的青春.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2000年旅游收入已占该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0.9%.分析该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
[答案要点及分析思路]:
古都开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时代背景)发展旅游业是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必然选择.(适应规律)发展旅游业将带动该市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适合于该市市情的产业结构,推动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重要意义)
例题5:
(2004天津)中国与欧盟同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双方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从"
长期合作关系"
发展到"
全面伙伴关系"
2003年又提升为"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简要说明我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原因和意义.
原因: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我国发展同欧盟的关系,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
②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中国发展与欧盟的关系符合双方利益,中国的和平崛起与欧盟的日益发展是双方关系不断发展的基础.(适应规律)
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重要意义)
四,怎么办类题型
题目一般是用"
怎样做到……"
"
应该如何做"
来进行设问的.这类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当前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把握程度.从1996年高考首次推出"
怎样,怎么办,如何"
一类试题以来,每年高考都有这类试题,特别是2000年文综考试以来,这类试题在主观性试题中数量多,分值高.因此,应重视掌握这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美国为什么要插手该地区事务如何插手(6分)
2002年第38题第
(2)问:
在上述变化中,政府是怎样履行其管理经济职能的.(9分)
2003年第38题第
(1)问:
根据所学政治常识,分析目前应如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8分)
2003年第41题第(4)问: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坚持"
的.(10分)
2004年第39题(60分)第(5)问:
结合材料四,根据所学经济常识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10分)
2004年高考39题第7小题根据上述材料应如何实事求是地解决电力短缺的问题
2005年广东政治卷第39题
(1)问如何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005年广东政治卷第39题
(2)问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2005年天津文综卷第38题(3)请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上述材料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出合理化建议.(13分)
2005年文综全国卷I第38题
(2)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7分)
2005年文综北京卷第40题(5)结合经济常识,分析革命老区在发展经济方面有什么相似的优势和劣势.(6分)"
红色旅游"
如何帮助老区"
扬长避短"
促进经济发展(5分)
2005年上海政治试卷第33题(3)请你为上海落实"
科教兴市"
或"
人才强市"
战略出一个金点子.
2005年广东政治试卷第39题(3)结合材料三,试从职工和企业两个方面,说明如何维护和保障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2005年文综全国卷Ⅲ39题(6)根据河西走廊的地理特点及开发利用这一地区的历史经验教训,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12分)
2005年江苏政治试卷第38题
(2)结合材料,请你谈谈我国在水电开发中应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5年江苏政治试卷第39题(3)从哲学常识抓主要矛盾的角度,谈谈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
2005年文综北京卷第题39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人与自然资源矛盾的变化,并从认识论角度就当前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提出解决思路.(10分)
2005年文综北京卷第38题(3)结合政治常识,从法律和政策两个方面,说明国家应怎样营造有利于企业向"
微笑曲线"
两端发展的环境,并列举事例(法律和政策两个方面各举一例)
解法探究
【设问特点】:
如何办,怎样做,--措施,提—建议
【答题方向】:
答方法,答措施
【答题关键词】:
坚持,完善,加强,健全,制定,创造,保护,贯彻,提高,调整,改善,转变,培养,发挥,调动,按照,处理等动词.
【句式表达】:
加强坚持完善履行
【思维方式】:
主体发散法与定点法相结合
主体发散法是指在解题过程中思维指向的内容因不同的主体角色而转换的思维方法.主体发散法的典型特征是角色视角,既不同的主体说不同的话.
运用主体发散法注意两点:
首先,要明确"
怎么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高考 学习方法 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