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平桥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979985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66.33KB
江苏省淮安市平桥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江苏省淮安市平桥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平桥中学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②: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6分)
①假如你的班级正在举行“我爱家乡”主题实践活动,其中一项内容是为淮安设计一张城市名片。
请你仿照示例,从“历史名城、名人故里、旅游胜地、美食之乡”这四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设计一张介绍淮安的“名片”(句式不作要求,60字以内)。
(4分)
示例:
[名片正面]历史名城——西安
[名片背面]兵马俑见证历史变迁,大雁塔目睹王朝兴替,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浸润着这座千年古都。
[名片正面]
[名片背面]
②在设计名片的过程中,假如你遇到了某个问题,想得到老师的帮助,你会怎么向老师请教(30字以内)?
(2分)
答:
4.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
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8分)
必答题
①江山代有才人出,
。
(赵翼《论诗》)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④,君子好逑。
(《诗经》)
⑤业精于勤,荒于嬉;
,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选答题
⑦,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⑧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⑨
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⑩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凤栖梧》)
二、阅读理解(6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
(16分)
《岳阳楼记(节选)》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
财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都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新人,吾谁与归?
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去:
②景:
③偕:
④求: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7.对“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这句话展现的优美景色(60字以内)。
8.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忧”,迁客骚人“感极而悲”也是“忧”。
他们“忧”的各是什么?
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阐述。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17分)
《伟大的悲剧》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
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
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尽管精疲力竭,这天
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
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
欢呼着冲向那里。
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
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
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
“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
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9、“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一句中“这”指代(2分)
;
“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这一事业”指代(2分)。
10、“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还是斯科特的观点?
为什么?
(4
分)
11、“斯科特接受了这个任务,他要忠实地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
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境界?
(5分)
答:
12、运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说说探险者为什么选在1月进行南极活动,而不是7月?
(三)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
(17分)
“牛奶海”露真容
①在儒勒·
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中,曾描述过鹦鹉罗号遭遇“牛奶海”的奇特故事。
无独有偶,一些航行归来的水手们也声称,他们在夜间目睹过这一景象:
一大片海域的海水呈现出不
可思议的乳白色,从各个方向上都可看到。
现在,卫星图片终于记录下这一现象。
它将帮助科学家弄清楚这一罕见现象产生的原因。
②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史蒂文·
米勒通过对大量卫星图片进行对比,成功地发现了卫星图片上的一片“白斑”——显示印度洋上一大片发光海域。
这次发光现象持续了三个晚上并且其运动轨迹与洋流流向完全吻合。
③对这一发现给以佐证的是,卫星照片拍摄于1995年,而恰恰在此时,一艘英国货船报告过同一区域发现过海洋发光现象。
④海洋发光现象的成因各不相同。
有一种海洋发光出现在航行中的船舶的尾迹和浪花泡沫里,这主要是由颗粒很小,一般由大小为0.02—5毫米的发光浮游生物引起的。
其本身多呈玫瑰红色,平时,凭借其体内的一种脂肪物质就能发出微光。
发光的特点是由无数白色的、浅绿色或浅红色的闪光组成。
但通常只有在海面有机械扰动或受到化学刺激时才比较鲜明。
这样的海发光通常称为火花型海发光。
⑤还有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发光细菌引起的。
它们发光强度较弱,其特点是不论什么海况,也不管外界是否扰动,只要这种发光细菌大量存在时,海面就会出现一片乳白色光辉。
这样的海发光称为弥漫型海发光。
⑥另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里躯体较大的发光生物所引起的,如水母、海绵、苔虫、环虫、蛤等。
水母躯体上有特殊的发光器官,受到刺激便发出较大的闪光,某些鱼体内能分泌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和氧作用而发光。
这种发光生物通常是孤立地出现,在机械、化学物质刺激下,才比较醒目,它们发出的海光特点是一亮一暗,反复循环,如同闪光灯似的。
这种海发光被称为闪光型海发光。
⑦科学家还发现,发光细菌等海洋生物之所以能发光,是因为其体内包含着一种称之为荧光素的化学物质,它在荧光酶这种生物催
化剂的催化下,与氧气结合生成氧气荧光素,其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因而就发出了光。
⑧米勒博士认为,新发现的这片发光海域面积要大得多,细菌总量几乎是正常水平的200倍。
专家们由此推测,这些荧光细菌并不是单独存活的,而是与海洋生物混生,否则不足以维持如此之大数量的细菌的存活。
⑨米勒博士的发现再一次证明,人类对神秘的海洋知之甚少。
比如,大部分被报告过的海洋发光现象发生在印度洋,
靠近印度尼西亚海岸附近,而这里是海上贸易线路集中的地方。
在其他海域发生的海洋发光现象或其他神秘现象只不过不为人所知罢了。
米勒博士等人的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他们希望通过进一步分析卫星拍摄到的照片找到解释这一现象的答案。
13、在文中,人们目睹到的“牛奶海”是一种什么景象?
“露真容”又指什么?
14、文开头提到“牛奶海”的故事并且对“牛奶海”景象进行描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⑦段的主要内容。
16、选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科学家们严谨执著的科学态度?
(
四)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
(18分)
一生的戒指
⑴它不是装饰,虽然很像装饰。
远远地看,在灯光或日光下,母亲的某根手指闪着光亮,那是母亲带着戒指——顶针,缝衣、补衣、绣花、纳鞋……做针线活的时候,母亲就戴上它,戴在那根最辛苦最忠厚的手指上。
⑵最繁杂的活是为一家人做过冬的棉鞋,鞋底很厚,民间叫做“千层底”,
因为晴雨都要穿,鞋底薄了不保暖还会渗水。
多半寸厚的鞋底,都由碎布层层叠起,每层都用糨糊粘连,然后用密密的针线穿凿,上面纵横排列着数百上千个针眼。
⑶你能想象,在这项制造温暖的工程里,母亲的手承受着多大的压力,甚至可能受到的伤痛。
针引着线,线随着针,穿过“千层”的雾,“千层”的夜色,然后到达鞋底的另一面,到达生活的另一面。
针和线在紧张的穿越后,每每是颤抖着到达另一面的,这是它们的驿站,稍息之后,它们又将深入生活的底部,重往另一面,然后再返回来。
⑷在这个驿站里,迎送它们的是母亲的手指,也是那枚刚毅的顶针。
⑸顶针,是的,是顶——针。
针有时也不愿见缝插针了,生活中,飘逸的绸、富丽的缎极为罕见,更多的是褴褛的片断需要补缀,坚硬的细节需要穿凿。
就这样,同样是金属做的,顶针必须去顶那根针,顶它,支援它,让它不要中途退下来;
用力,再用力,到鞋底的那面,到布的那一面,到生活的那一面,去看看,再回来,认认真真缝补日子。
⑹顶针上密集的凹坑,是金属的伤口,它以提前预备的伤,承受更多的伤;
它以先天的痛,承受后来的痛。
⑺而十指连心,顶针也是,一颗忠厚隐忍的心的造型。
当命运的针线无数次穿过来,母亲的心,该留下多少密集的针眼?
⑻这沉默安详的金属,应该是世上最珍贵的器物。
它,藏纳着密集的痛点,凝聚着慈祥的目光。
⑼所以,母亲即使不做针线活的时候,也戴着那枚顶针。
⑽它是伴随母亲一生的戒指。
⑾它是重叠的岁月,随着母亲的手指往返;
它是浓缩的星河,绕着母亲的手指旋转……
17、如果把第(4)段中的“刚毅”换成“坚硬”,好不好?
18、第(3)段的细节描写,对刻画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19、读完本文,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顶针称作“一生的戒指”。
(5分)
20、生活在今天的青少年,或许已不熟悉本文所描绘的“温暖工程”,但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也浸润着父母、亲友无数的心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请简要写出一个你亲身经历的感人事例(30字左右)。
三、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作文。
(60分)
病中的老王送的香油和鸡蛋,温暖了杨绛苦难的岁月;
阿长奔波于街巷买来的《山海经》,快乐了鲁迅的童年;
新客忍受风霜苦旅的艰辛,传递着城市和乡村的期盼。
善良犹如三月的春雨,在岁月的长河里浇灌出生命的花朵。
请以“善良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⑤不得抄袭。
题目:
善良的魅力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
二、
5.(4分)
(1)离开
(2)日光,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
(3)都
(4)寻求,追求
6.(4分)
(1)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没有这样的人,我又和谁一道呢?
13、景象:
一大片海域的海水呈现出不可思议的乳白色。
露真容:
科学家找到了海洋发光现象的成因。
14、吸引读者,引出说明的对象。
15、科学家发现海洋生物发光的原因。
16、例:
对大量卫星图片进行对比分析。
找到了海洋发光现象的原因,还找到了海洋生物发光的原因。
研究工作仍在进行,并希望进一步寻找
17、不好,“刚毅”既写出了顶针坚硬的质地,也突出了母亲生活中坚持不懈(或坚强、坚毅等)的品质。
而“坚硬”则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18、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了母亲忠厚隐忍、吃苦耐劳、坚忍顽强的品质,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丰满、更感人。
(意思相近即可)
19、答题要点:
把顶针称作“一生的戒指”,是因为顶针凝聚了母亲一生的艰辛,是对母亲一生辛勤劳动、默默付出的赞美,是对母亲的深深感激。
20、此题答案多元化。
学生答题时能抓住生活中的感人细节来写,语言通顺,给满分。
其余则酌情给分。
21、略
三、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淮安市 中学 九年级 语文 上学 第二次 阶段性 检测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