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酶的应用技术实践 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969161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66.02KB
苏教版 酶的应用技术实践 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 酶的应用技术实践 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 酶的应用技术实践 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将与酵母细胞混匀的海藻酸钠溶液匀速滴入CaCl2溶液中,D正确。
【考点定位】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固定化细胞的相关知识点,回忆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综合解答问题:
(1)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
(2)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混合:
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
(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高度适宜,并匀速滴入;
(4)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冷却后再与酵母菌混合,否则温度过高会导致酵母菌死亡。
5.某学生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课题研究。
他的实验设计如下:
①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②2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相同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
对这个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A.未设置对照实验B.无关变量设置太多
C.没有自变量D.因变量不能描述
【答案】A
【解析】据①分析未设置空白对照实验,A正确;
无关变量是必备的,B错误;
本实验自变量为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C错误因变量为污渍根据消失程度能描述,D错误。
【考点定位】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名师点睛】①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没有空白对照;
②2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相同,洗涤温度都为35℃,无关变量都正确;
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论。
6.某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盒上印有以下资料(见右框),对资料中的信息理解错误
的是
A.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
B.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
C.该洗衣粉不适合洗涤丝绸面料衣物
D.这种洗衣粉对衣服上油渍也能较易清除
试题分析:
蛋清污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该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因此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A正确;
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使用该洗衣粉时不能用60℃以上的水,说明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B正确;
该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因此不能洗涤毛料、丝绸等富含蛋白质的衣料,C正确;
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可知,蛋白酶能够水解蛋白质污渍,这种洗衣粉对衣服上油渍不易清除,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7.酶制剂.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90℃高温会使Taq酶失去催化活性
B.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主要有包埋法.交联法和吸附法
C.固定化酶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
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
【解析】TaqDNA聚合酶是从一种水生栖热菌株中分离提取的,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在90℃仍具有酶活性,A错误;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B正确;
某些反应产物可能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C正确;
固定化细胞在多步酶促反应中发挥连续催化作用,但如果反应底物是大分子物质,则难以自由通过细胞膜,从而限制固定化细胞的催化反应,D正确。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需要掌握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区别
使用酶、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比较:
直接使用酶
固定化酶
固定化细胞
酶的种类
一种或几种
一种
一系列酶
制作方法
物理吸附法、化学结合法、包埋法
物理吸附法、包埋法
是否需要营养物质
否
是
缺点
①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易失活②难回收,成本高,影响产品质量
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反应物不宜与酶接近,尤其是大分子物质,反应效率下降
优点
催化效率高,耗能低、低污染
①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②可以反复利用
成本低,操作容易
8.加酶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顽固油渍,则它含有()
A.脂肪酶B.蛋白酶
C.淀粉酶D.氧化酶
解:
顽固油渍的主要有机物成分是脂肪,酶具有专一性,故加脂肪酶的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顽固油渍.
故选:
A
本题主要考查酶具有专一性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能力。
9.关于固定化酶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固定反应物,将酶依附着载体围绕反应物旋转的技术
B.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C.固定化酶中的酶无法重复利用
D.固定化酶是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的技术
固定化酶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如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使酶能够反复利用,这样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固定化酶只能固定一种酶,不可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本题考查固定化酶技术的原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
10.关于果胶酶说法正确的是()
A.果胶酶可以分解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
B.果胶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C.果胶酶不特指某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
D.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酶具有专一性,果胶酶可以分解细胞壁的果胶,A错误;
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
果胶酶不特指某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三种酶的总称,C正确;
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果胶和果胶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下图表示科研人员利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来生产高果糖浆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固定葡萄糖异构酶时,采用方法2比方法3对酶的活性影响要小
B.在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好pH、温度、溶解氧等环境因素
C.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阀调节果糖流出的速率以保证反应充分进行
D.由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活性不会降低,此反应柱可持续用于生产
【解析】固定葡萄糖异构酶时,采用方法2比方法3对酶的活性影响要大,A错误;
酶的活性受pH、温度的影响,但不受溶解氧的影响,B错误;
反应过程中可通过控制阀调节苹果汁流出的速率,保证反应充分进行,C正确;
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可多次重复使用,但一定时间后酶的活性也会降低,D错误。
12.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的优点不包括
A.容易去汗渍B.容易去油污
C.容易除去奶渍D.可以重复使用
【解析】加酶洗衣粉中含有多种酶,有利于去除汗渍、油污和奶渍,但不能重复利用。
13.如下图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和果胶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此曲线不能说明的是()
A.在B点之前,果胶酶的活性和温度呈正相关;
之后,呈负相关
B.当温度达到B点时,果胶酶的活性最高,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C.A点时,果胶酶的活性很低,但随着温度升高,果胶酶的活性可以上升
D.C点时,果胶酶的活性很低,当温度降
低时,酶的活性可以恢复上升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B点之前,随着温度的上升,果胶酶的活性逐渐升高,达到B点时,果胶酶的活性最高,酶的催化作用最强,A、B项正确;
A点和C点相比,虽然酶的活性都很低,但A点是低温条件,对酶的分子结构无影响,所以,随着温度的升高,果胶酶活性会升高。
而C点是高温条件,当温度过高时,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使酶变性失活,所以在C点条件下降低温度,酶的活性不会恢复上升,故C项正确,D项错误。
本题考查温度和酶活性之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识图能力。
14.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将大肠杆菌得到的三酯磷酸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
A.温度B.酸碱度
C.水分D.营养
酶作用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温度、pH,A错误;
酶作用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温度、pH,B错误;
底物的浓度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而底物的浓度与水分多少有关,C错误;
营养是微生物不可或缺的条件,酶有活性,但不是生物,酶降解与用微生物降解相比不需要的是营养,D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15.如图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操作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底物为苹果泥,酶液为果胶酶溶液
B.底物与酶混合前的同温处理可以取消
C.实验的自变量为底物与酶混合后的温度
D.检测的是果汁的体积或果汁的澄清度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步骤:
取10支试管,5支中放入等量的苹果泥,另5支中放入等量果胶酶;
将苹果泥和果胶酶的试管分别放在5个温度梯度进行保温;
一段时间后,再将酶加入对应温度下的苹果泥中;
观察试管中浑浊程度的变化情况或果汁的澄清度。
本题主要考查果胶酶活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
B.果胶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C.果胶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果胶酶是一类酶
【解析】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而果胶酶是蛋白质。
17.酶在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中的核心问题是固定化技术,而酶固定化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在于酶具有
A.热稳定性B.催化高效性
C.催化特异性D.可反复使用性
酶应用中的不足是:
酶的稳定性差、一次性使用、产物的分离提纯困难等,固定化酶是指固定在一定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反应物分离,而酶在反应前后自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可以反复使用,因此酶固定化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在于酶具有可反复使用性。
故选D项。
本题考查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意在考查学生能了解所列知识点,并能在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并使用它们。
18.加酶洗衣粉能够
除去衣物上的顽固油渍,则它含有
A、脂肪酶B、蛋白酶C、淀粉酶D、氧化酶
19.下列有关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步骤不恰当的是()
A.应使干酵母与水混合并搅拌,以利于酵母菌活化
B.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用小火间断加热方法
C.向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
D.将与酵母混匀的海藻酸钠液注入CaCl2溶液中,会观察到CaCl2溶液有凝胶珠形成
【解析】试题分析:
应使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进行活化,A正确;
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否则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B正确;
将与酵母细胞混匀的海藻酸钠溶液匀速滴入CaCl2溶液中,会观察到CaCl2溶液有凝胶珠形成,D正确。
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
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
高度适宜,并匀速滴入。
20.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酶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大
B.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
C.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D.固定化酶与直接使用酶相比,其优点是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反应
【解析】化学结合法可能影响酶的活性部位而影响反应效果,而吸附法是物理方法不影响酶的分子结构,A错误;
消化酶在消化道内起作用,则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B正确;
尿糖试纸由于使用后不能将反应物和酶分开,所以不能再次使用,C错误;
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反应,D错误。
21.下图1为固定化酵母细胞的部分操作,图2为其实验结果。
针对图示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1X溶液有利于凝胶珠的形成,用自来水配制即可
B.图1中注射器距离X溶液液面的远近对凝胶珠的形状无影响
C.图2中出现的实验结果最可能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小所致
D.改变图1中滴加溶液的速度也可能导致图2的结果
【解析】混合液加入CaCl2溶液进行固定化酵母细胞,CaCl2的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CaCl2溶液是用蒸馏水配制的,A错误;
注射器距离X溶液液面的远近对凝胶珠的形状影响很大,B错误;
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会导致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C正确;
滴加CaCl2溶液的速度太高,无法形成凝胶珠,D错误。
【名师点睛】制备固定化细胞时,要注意以下几项:
22.关于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解海藻酸钠时用小火间断加热,防止焦糊
B.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
C.将凝胶珠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min左右
D.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
溶解海藻酸钠时用小火间断加热,目的是防止海藻酸钠焦糊,故A正确;
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需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酵母细胞,否则会杀死酵母细胞,故B正确;
凝胶珠在CaCl2溶液中需浸泡30min左右,以便形成稳定的结构,故C正确;
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故D错误。
本题考查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23.关于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组需加入等量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
B.要保证各组适宜并相同的pH和温度等条件
C.需要检测不同反应时间条件下的生成物量
D.几组实验之间可形成相互对照,不需单设空白对照
【解析】略
24.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包括纤维素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碱性蛋白酶等
B.与斐林试剂检测相比,用尿糖试纸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
C.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引物Ⅰ和引物Ⅱ的碱基序列应互补
D.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25.下列关于果胶酶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解水果细胞壁中的果胶,从而瓦解细胞壁
B.可催化果胶分解,使果汁变清
C.分解水果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和果胶
D.可使果汁榨取变得容易,提高出汁率
【解析】分解水果细胞壁中的果胶,从而瓦解细胞壁,A项正确;
可催化果胶分解,使果汁变清,B项正确;
果胶酶可将果胶分解为半乳糖醛酸,从而使果汁榨取的时候比较容易,并使果汁变清。
要分解纤维素,需要纤维素酶,C项错误;
果胶酶可使果汁榨取变得容易,提高出汁率,D项正确。
二、综合题
26.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
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
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
10
20
30
40
50
组别
甲
乙
丙
清除血渍时间
/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清除油渍时间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69
8
(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
(2)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
(4)加酶洗衣粉中除了添加以上酶,还可以添加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的作用是。
【答案】
(1)加酶适当提高温度(不分先后)
(2)蛋白酶蛋白酶和脂肪酶专一性
(3)没有差异(1分),因为高温使酶失活(1分)
(4)使衣物纤维变得蓬松,便于洗涤
(1)由表格数据可知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
(2)甲组去除血渍所学的时间相对较短,而血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说明甲组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
乙组去除血渍和油渍的时间都相对较短,说明乙组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
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中酶种类不同,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酶的作用条件温和,高温(80℃)变使酶变性失活,因此三组之间没有差异。
(4)加酶洗衣粉中除了添加以上酶,还可以添加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的作用是使衣物纤维变得蓬松,便于洗涤。
本题考查加酶洗衣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7.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受到社会广泛重视。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制作泡菜需要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其方法是;
其原理是:
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反应后,与N
l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1995年,美国科学家Mulis因发明了PCR技术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PCR和生物体内DNA的复制都必需的条件包括DNA聚合酶、模板DNA、能量、游离脱氧核苷酸和;
在生物体内DNA复制所必需的,而在PCR技术中不需要的成分是。
(3)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过程中,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要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已活化的酵母菌,原因是。
如果在CaCl2溶液中形成的凝胶珠颜色过浅,说明。
(4)为获得一种能高效降解农药的细菌(目的菌),向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农药,将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转到固体培养基中,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处理后才能倒掉,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1)比色法重氮化玫瑰红色
(2)引物DNA解旋酶(3)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固定的酵母菌细胞数目较少(或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4)平板划线法
(1)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
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即比色法。
(2)PCR反应需要提供组分:
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耐热的DNA聚合酶。
PCR扩增中,变性类似于体内DNA复制时的解旋。
不同点是体内DNA复制时需要DNA解旋酶,体外DNA扩增加热实现解旋。
(3)海藻酸钠溶液冷却后才能加入酵母细胞的原因是防止高温杀死酵母细胞。
海藻酸钠浓度涉及固定化细胞的质量。
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高,将很难形成凝胶珠;
如果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的数目少,即着色过浅。
(4)一般用于菌落计数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用于菌种分离时多采用平板划线法。
28.(10分)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是极为重要的酶制剂。
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出了能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
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
据图中信息并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1)进行①过程的目的是__;
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2)从用途上来说,I号培养基应属于培养基;
从物理状态上来说,II号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配制时应加入作为凝固剂。
(3)I、II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应采用进行灭菌。
部分嗜热菌在I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不同菌落周围形成大小不同的透明圈,应挑出的菌落,接种到II号培养基。
(10分)
(1)稀释(嗜热菌培养液)(1分)稀释涂布平板法(1分)
(2)选择(1分)琼脂(1分)
(3)先调节pH,后灭菌(2分)高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酶的应用技术实践 单元测试 应用技术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