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比较阅读最全有译文及答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962713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9.38KB
曹刿论战比较阅读最全有译文及答案Word下载.docx
《曹刿论战比较阅读最全有译文及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比较阅读最全有译文及答案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分)
A.可以一战?
何以使人?
B.得原而失信?
登轼而望之?
C.其乡人曰?
门人弟子填其室D.令以三日之粮闻寡人之耳者?
10.翻译句子。
(2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1.文段理解。
(6分)
(1)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
”和鲁庄公的“?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2)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是?
,乙文写的是?
。
(3)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
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
”这一句。
参考答案:
(一)8.
(1)参与
(2)离开,离去。
(2分。
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
9.B(2分)?
10.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
(或: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2分。
直译或意译均可,酌情评分。
11.
(1)远谋?
鄙?
(2)战前准备(或:
战前谋划、条件准备)?
战争过程(或:
战争经过及结果)?
(3)取信于民(意近即可)?
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
(或答“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
”或将两句齐答,均可)
(二)
【甲】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故知胜有五: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节选自《孙子·
谋攻》)
所以,有五种情况可以预见胜利:
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能胜利;
懂得兵多兵少用法的,能胜利;
全军上下同心协力的,能胜利;
以自己有准备对付疏忽懈怠的敌人的,就能胜利;
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国君不加以干涉的,能胜利。
这五条,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清楚敌人的实力和了解自己的实力,战斗就不会失败;
不清楚敌人的实力,了解自己的实力,只是有时成功有时失败;
不清楚敌人的实力,不了解自己的实力,每次战斗就必败!
注:
①用:
使用。
②同欲:
目标一致。
③虞:
戒备,准备。
④将能而君不御:
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公将鼓之?
鼓:
(2)既克,公问其故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3、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
4、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乙)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
(二)参考答案
1.
(1)击鼓(1分)?
(2)战胜(1分)?
(共2分)
2.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2分)
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
表现了曹刚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一问1分。
共2分)
4.①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
②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
③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
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能言之有理也可。
2分)
(三)
[甲]既克,公问其故。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彼竭我盈()
(2)望其旗靡()
(3)臣之妻私臣()(4)今齐地方千里()
1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0.[甲][乙]两文中都有结论性的话。
[甲]文中结论性的话是“”和“”;
[乙]文中邹忌在劝说齐威王时,运用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性的话是“”。
21.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文中曹刿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
(2)[乙]文中邹忌成功地说服了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三)参考答案:
18.
(1)“充满”或“士气正旺盛”
(2)倒下(3)偏爱(4)“方圆”或“纵横”
19.
(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勇气衰退,第三次击鼓勇气已经消失了。
(2)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大王)的。
20.故克之故逐之设喻(类比)王之蔽甚矣
21.参考答案:
(1)智慧表现在:
能够针对敌我双方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反击时机和追击的时机,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2)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
(四)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曾刿请见。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何以战?
“小惠来徧,民弗从也。
”公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
公与之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①济。
司马②日: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日:
“君子不重③伤,不禽二毛④。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馀⑤,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
“君未知战。
勍敌⑥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阻而古鼓之,不亦可乎?
犹有惧焉。
且令之勍者,皆吾敌也。
虽及胡耉⑦,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
声盛致志,鼓儳⑧可也。
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
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
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
“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宋襄公说:
“不行。
”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
宋襄公还是回答说:
”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
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
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
宋襄公说:
“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
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
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
子鱼说:
“您不懂得作战的道理。
强大的敌人因地形不利而没有摆好阵势,那是老天爷帮助我们。
敌人在地形上受困而向他们发动进攻,不也可以吗?
还怕不能取胜!
当前的具有很强战斗力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
即使是年纪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该俘虏他,对于头发花白的人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
使士兵明白什么是耻辱来鼓舞斗志,奋勇作战,为的是消灭敌人。
敌人受了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去杀伤他们呢?
不忍心再去杀伤他们,就等于没有杀伤他们;
怜悯年纪老的敌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
军队凭着有利的战机来进行战斗,鸣金击鼓是用来助长声势、鼓舞士气的。
既然军队作战要抓住有利的战机,那么敌人处于困境时,正好可以利用。
既然声势壮大,充分鼓舞起士兵斗志,那么,攻击未成列的敌人,当然是可以的。
【注释】①既:
尽。
②司马:
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指子鱼。
③重(chó
ng):
重复,再次。
④二毛:
头发斑白的人。
⑤亡国之馀:
亡国者的后代。
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
⑥勍(qí
ng)敌:
强敌。
⑦胡耉(gǒu):
很老的人。
⑧儳(chá
n):
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弗敢专也(?
(2)忠之属也(?
(3)遂逐齐师(?
(4)阻而鼓之(?
13.翻译下面句子。
(2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4.曹刿认为“肉食者I鄙,未能远凛”。
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5.造成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6.曹刿和子鱼在作战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
(3分)
(四)参考答案:
12.(4分)
(1)独l叶
(2)尽力做好本分的事(3)追赶,追击(d)击鼓(进军)(答对一个1分)
13.?
(2分)火火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米处理。
(“狱”、“以”翻译不正确的分别扣1分,语句不通顺的扣1分)
14.(2分)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意思对即可。
若谷原文“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则不给分:
若答这两句的翻泽,给1分。
)
15.(2分)长勺之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鲁庄公取信于民,并能听从曹刿的指挢;
泓水之战火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宋襄公自以为是,不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
(意思对即可)
16.(3分)不设统一答案。
相同点1分,举例各1分。
示例:
相同之处是两人都重视观察敌情,善于捕捉有利战机机。
曹刿选择“齐人三鼓”后的时机发动进攻:
子鱼主张“其米既济”的时机发动进攻。
(五)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刿日:
对日: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日: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日: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固之器。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日:
“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公输》)
公输盘的攻城器械用完了,墨子的守卫方法还有绰绰有余。
公输盘屈服了,但他说:
“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你了,但我不说。
”墨子也说:
“我知道你用什么方法来对付我,但我不说。
”楚王问他原因。
墨子说:
“公输盘的意思,不过是想要杀死我。
杀了我,宋国守不住了,于是就可以攻下。
可是我的弟子禽滑(gǔ)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守城的器械,在宋国城墙上等待楚国的军队进攻。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楚王说:
“好吧。
我不攻打宋国了。
12.词语理解。
(6分)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①遂逐齐师?
②公问其故③望其旗靡?
④公输盘诎
(2)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例句:
既克,公问其故A?
克己奉公?
B?
克敌制胜
②例句:
以牒为械A?
为民请命?
下不为例
1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夫大国,难测也。
(2)虽杀臣,不能绝也。
1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五)参考答案:
12.
(1)①于是?
②原故(原因)?
③倒下?
④“诎”通“屈”
(2)①B“克敌制胜”的“克”与例句“克”相同。
?
②“下不为例”的“为”与例句“为”相同。
(1)大国,是难以测度的。
.?
2)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13.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只要观点正确,叙述恰当,即可得分。
基本要求:
观点必须从文段事件的结局中得来,2分;
叙述恰当,2分。
举例:
从《公输》的结局看,面对人国的不义之战,不但要从道义上揭
露其不义,还要从实力上作好准备,这样才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大也不无借鉴意义。
(六)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乙]?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说:
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9.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肉食者鄙(卑鄙)?
B.牺牲玉帛(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C.小大之狱(案件)?
D.齐师败绩(大败)
10.翻译下面句子。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1.请用“/”划出下面句子的节奏。
⑴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⑵得?
道?
者?
多?
助,失?
寡?
助
12.简要回答问题。
⑴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⑵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
你的看法呢?
13.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写作方法以及写作目的是一致的。
B.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有相同之处、都着眼于“民”。
C.甲文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认为“人和”是取胜的重要条件。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甲文用对比突出曹刿的谋略,乙文用对比证明“得道”的重要。
(六)参考答案:
9.A?
10.(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灵不会保佑你的。
福:
解释为赐福也可。
11.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⑵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2.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⑵本题是开放题,可从“有功”“无能”或“兼而有之”三个角度来答题,能自圆其说即可。
从“有功”方面答:
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
也可从“无能”方面答: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也可以把“有功”“无能”结合起来答。
13.A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任末(人名)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书籍)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
“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
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通“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王嘉《拾遗记》)
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
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小草屋,削荆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
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
看得符合心意,写在他的衣服上,来记住这件事。
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更用干净的衣服交换
他的脏衣服。
不是圣人的话不看。
快死时告诫说:
“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象活着;
不学的人,即便是活着,也是庸碌无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任末年十四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人恒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C.削荆为笔/今为宫室之美为之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皆出酒食
10.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12.乙文表现了任末的什么精神?
这与甲文中哪个观点相吻合?
答案:
9.(3分)A
10.(2分)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1.(6分)
(1)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或外来侵患的危险,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2)一个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有成就呢?
(意对即可)
12.(4分)乙文表现了任末不怕吃苦,在逆境中乐观向上的高贵精神品质;
(2分)与甲文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观点相吻合。
(2分)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注释]?
约束:
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易置:
撤换。
奇兵:
变化莫测的军队。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改变了原有的纪律和规定,轻率的任用军官。
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
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搏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将白起将他们全部活埋了。
1.解词
(1)小惠未遍(?
(2)牺牲(?
)玉帛(3)而绝(?
)其粮道?
(4)秦悉坑(?
)之
2.译句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悉更约束,易置军史
3.甲文中体现“可以一战”理由的句子是:
。
乙文中赵括所为与“忠之属也”相反的句子是:
4.乙文中与主要人物有关的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一)1(3)截断(4)动词?
活埋?
2
(2)全部改变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了原来的军官。
3?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4?
纸上谈兵。
只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
(乙)夏后伯启与有扈
(1)战于甘泽而不胜。
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
吾地不浅
(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
”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
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欲论人者,必先自论;
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
(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
(2)浅:
狭、窄小。
(3)教:
教化.(4)张:
乐器上弦。
(5)修:
设置.?
(6)?
饬:
谨慎、恭敬。
译文:
夏后伯启和有扈在甘泽大战而没有取得胜利。
大臣们要求再战,夏后伯启说:
“不可以,我的领地不小,我的人民不少,但是作战不能取得胜利,这是(因为)我德行浅薄,教化不好(的缘故)。
”于是坐卧时不用多重席子,吃饭时不吃几种菜肴,不弹琴瑟,不设钟鼓之娱,子女带装饰品。
亲近亲属,敬爱长辈,尊敬贤人,任用能人。
满一年有扈氏就归顺了。
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想要评定别人,一定要先评定自己。
想要了解别人,一定要先了解自己。
1、解词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2)忠之属也。
)(3)?
期年而有扈氏服。
2、翻译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3、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三)1(3)满一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战 比较 阅读 最全有 译文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