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933723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2.17KB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粟、白菜、芥菜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石耒耜,能制造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半穴居式房屋
大汶口氏族村落(父系氏族)
距今约5千-4千年
山东泰安大汶口
农耕经济很大发展
黑陶、白陶
玉器制作工艺精美
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和________的国家。
考点3 黄帝和夏朝的建立
1.华夏族的形成:
________和________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当今中华民族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2、阪泉之战:
炎帝和黄帝部落在阪泉展开大战,最后炎帝部,并入黄帝部。
两部合并,不断繁衍,构成了华夏族的主体,所以炎帝和黄帝被后代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3.黄帝的贡献:
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被称为“______________”(又叫“轩辕氏”)。
4、炎帝的贡献:
改进农具,教人耕田;
发明制陶技术;
为给人们治病,他尝遍百草,发明了医药,号称“神农氏”,他该组织了集市交易。
5.部落联盟首领: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6.禅让制:
尧年老时,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7.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8.世袭制: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________”。
【特别提示】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考点4 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和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夏商
周的
更替
朝代
建立者
末代
暴君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夏
禹
桀
约前2070年
前1600年
阳城
商
汤
纣
前1046年
殷
西周
周武王
周幽王
前771年
镐京
西周分封制
目的
巩固奴隶主阶级统治
西周的等级制
“金字塔结构”: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内容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作用
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夏商周灭亡的感想
暴政可以亡国,统治者应以人民为重,实行仁政,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1)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2)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中武王取得决定性胜利,商朝灭亡。
考点5 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
著名的霸主: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齐桓公(齐国)——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管仲改革)
晋文公(晋国):
奠定晋文公霸主地位的一场战役是:
城濮之战。
争夺中原霸主之位。
楚庄王(楚国)
战国七雄
形成时间
战国时期
七雄国名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了解其方位)
重要战役
①齐魏之间的: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②秦赵之间的:
长平之战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原因:
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考点6 商鞅变法的内容,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时期)
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①国家承认______________,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________,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________;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________,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拓展提升
1.商鞅变法为什么能获得成功?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崩溃和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
商鞅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商鞅变法成功的重要因素。
(2)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提出合乎秦国国情,顺应民意(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措施。
而执行起来又非常坚决,因此变法能够成功。
(3)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
秦孝公信任、重用商鞅,也是商鞅变法成功的重要条件。
2.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1)符合历史发展的改革和变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改革。
(2)改革能发展社会经济,增强国家实力,提升国家的地位。
(3)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
(4)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第2课时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考点1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统一国家的意义
1.秦统一六国
(1)原因: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2)过程:
灭六国,完成统一,于公元前________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影响
政治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
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经济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又叫秦半两)、度量衡
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重要的影响
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
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__________
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军事
派蒙恬北击匈奴,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开发南疆(统一岭南,开凿灵渠)
使北方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为中原与东南、岭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特别提示:
岭南三郡(桂林、南海象郡)
考点2 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䦋㌌㏒㧀좈琰茞ᓀ㵂Ü
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设刺史,加强中央的监察权
使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
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办太学(古代最高学府)
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抑制了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在南部设郡,经略西南夷
改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奠定国家疆域、巩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的作用。
2.丝绸之路的开辟
(1)开辟: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中亚、西亚和南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2)作用:
中西交通要道,是我国与欧亚各国人民加强联系、发展友谊的桥梁。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加强了东西方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
对当今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以及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仍有重大的作用。
考点4 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和影响
人口南迁
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
________以来,出现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永嘉南渡)
江南地区的开发(魏晋南北朝时)
原因
①江南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南北差距逐渐缩小,渐趋平衡,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考点5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影响
加强对________的统治,学习________先进的文化
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②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拔改为姓元;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意义
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
(反之民族融合又促进改革的深入)
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
(1)相同点:
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实质相同,都是文化专制的表现。
(2)不同点:
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思想进行极其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思想,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
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考点1 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内容和武则天
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注意吸取隋亡教训。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总之,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________”。
唐太宗统治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注意“戒奢从简”;
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这些都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谏臣魏征。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完善科举制,扩充国学规模
民族关系上:
把____________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对外交往上:
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
玄奘西游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
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考点2 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1.背景:
魏晋以来,选官制度被豪门把持,不能真正选拔到有才能的人。
2.建立与完善
________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扩充国学、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设殿试
和武举
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3.科举制的废除: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________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4.科举制的影响
(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缓和了阶级矛盾。
(2)它使选拔官员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3)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4)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考点3 唐与吐蕃的交往
民族
发源地
社会状况
与唐朝的关系
备注
吐蕃
青藏高原
有的以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纺织业和冶铸业水平高。
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①唐太宗时________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②8世纪初,________嫁入吐蕃。
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上书“和同为一家”。
唐与吐蕃关系日益密切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注:
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政策,加强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
考点4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唐与日本的交往
遣唐使来华。
他们以唐制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参照中国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的某些风尚
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
他传播了唐朝的文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唐与天竺的交往
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他根据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密切了唐朝与日本、印度的经济文化交流;
密切了唐朝与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考点5 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经济发展)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的
发展
粮食
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手工业
的发展
纺织业
南方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
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
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器;
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造船业
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的
繁荣
商业都市
临安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海外
贸易
广州、泉州是大商港;
设立________,管理海外贸易;
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货币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
2.重心南移: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考点6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元朝对西藏的管辖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________年,铁木真建立蒙古国,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一代天骄”)。
2.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建立:
________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灭________。
(2)元大都:
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口述的《马可·
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3)统治措施:
①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②为便利南粮北运,令人开凿两段新运河,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
③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
还加强了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3.元朝的民族融合
(1)表现:
汉族外迁边疆;
边疆各族迁入中原;
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1.结合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位时期用人方面的史实说明“得人者昌”“失贤者亡”,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1)唐太宗重用贤相房玄龄、杜如晦,重用谏臣魏征,调整统治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武则天破格用人和发展科举制度,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唐玄宗前期选贤任能,选拔姚崇、宋璟等人为相,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
后期用人失当,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酿成“安史之乱”。
(2)经验教训:
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要用德才兼备、敢于直谏者;
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
2.唐代中外交流繁荣的历史启示有哪些?
(1)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文化先进发达,才能对国外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3)国家和民族不论大小强弱,均有所长;
一个国家只有积极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取别人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
第4课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考点1 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明朝加强专制统治
(1)建立:
________年初,________建立明朝,定都应天,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2)加强君权的措施
思想文化
明太祖
在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
建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八股取士
明成祖
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继续削藩,进一步强化君权;
设立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2.清朝加强君权
(1)雍正时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大兴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考点2 明清时期中外交往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1.郑和下西洋
条件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1405—1433年
次数
先后七次
到达范围
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沿岸和________东海岸
历史意义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明清抗击外来侵略
反侵略
斗争
结果
明朝
戚继光
抗倭
率“戚家军”,剿灭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清朝
郑成功
收复台湾
________年,荷兰殖民者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
________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雅克萨
之战
康熙帝派清军围攻沙俄,取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____》,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考点3 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1.清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地区
西藏
①达赖:
顺治帝接见____________,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
②班禅:
康熙帝又赐予____________“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③驻藏大臣:
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新疆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尔扈特部在________的领导下,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2.清朝前期疆域:
西跨葱岭,西北达____________,北接____________,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____________,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考点4 “闭关锁国”的表现和历史影响
闭关锁国政策
①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发展。
②根本原因:
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③直接原因:
防止外国势力入侵以及与沿海人民交往从而危及自己的统治
过程
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清统一台湾以后,开放四个港口(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后来,一口通商(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影响
①积极方面: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____________。
②消极方面:
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1.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航海家。
(2)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清朝军机处设立的背景、目的、过程。
(1)背景:
清朝初期,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置内阁和六部,但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一经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2)目的: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3)过程: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直接选调亲信大臣组成。
军国大事完全听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
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撤销。
第5课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考点1 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故宫等古代工程
1.都江堰
________时期修建
都江堰工程
建造者
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_
岷江
用途
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使________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获得“天府之国”美称
2.长城
(1)秦长城: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2)明长城: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3.赵州桥:
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4.大运河
605年到610年(________时修凿)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规模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①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尽到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②现在大运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5.故宫
(1)故宫:
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
(2)城中心的紫禁城(即宫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组成。
(3)特点:
沿中轴线对称分布。
考点2《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科技著作
著作
作者
价值、特点
《本草纲目》
李时珍
是一部总结性的________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明末
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外国学者称为“________________”
考点3“四大发明”和宋元科技,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四大发明
发明或改进过程
意义或地位
造纸术
西汉前期发明了造纸术;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
印刷术
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术;
北宋______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历史 复习 中国 古代史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