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人大作创建执法模范市的工作汇报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927057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85KB
向市人大作创建执法模范市的工作汇报文档格式.docx
《向市人大作创建执法模范市的工作汇报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市人大作创建执法模范市的工作汇报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连续三年被省厅授予“全省土地执法模范市”称号,连续两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依法行政示范点称号。
1、找准执法“点”。
通过对日常一些苗头性问题的分析,结合XX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有效梳理出执法点,作为土地执法监察的切入点。
一是抓重点,对分析排查出违法违 规行为多发区和易发区,及时落实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巡查。
二是抓难点,当前土地监察的一个难点是“执法难”,但从XX的情况来看,市、镇领导高度重视土地监察工作,大力支持国土部门破“难点”,起到了处理一起警示一片的作用。
三是抓热点,我市针对目前各区(镇)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用地问题,明确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必须办理建设用地手续等规定。
我们在每个季度的巡查过程中,都把这些“热点”问题考虑在先,通过不断宣传和跟踪,把一些苗头性的问题,消除在了萌芽状态。
2、延伸执法“线”。
“市、镇、村”是全市三级土地监察网络中的一条主线,在各国土资源分局成立法制监察科后,壮大了基层监察队伍,在体制上有效保障了基层监察工作的开展,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查处到位。
一是健全三级执法网络。
在创建过程中,我市进一步深入开展三级巡查,积极预防和制止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
一方面加强自上而下的日常巡查,积极前移预防关口,从源头上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
另一方面重视发挥村级监察信息员的作用,畅通信息快速反馈渠道,自下而上反馈监察信息,上下结合,很好的预防了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
如陆家分局实行113巡查制度、锦溪分局“二二三”巡查联防新机制等,通过村级监察信息员的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土地违法行为。
二是层层落实执法责任。
市政府与各区(镇)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辖区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列入各区(镇)主要领导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区(镇)与各村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
国土资源局与各分局(所)签订土地监察动态巡查责任书,明确各分局长、所长为辖区土地监察第一责任人。
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实现了横向到边有人抓、纵向到底有人管,推动了土地执法工作的开展。
3、扩大执法“面”。
进一步扩大制度覆盖面、扩大政策宣传面、扩大部门配合面。
一是扩大制度覆盖面。
每年我们都会根据新的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制定下发土地监察、土地信访、法制宣传和依法行政等工作意见和计划。
如在今年年初,下发了《2010年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意见》、《2010年XX市国土资源信访工作意见》、《2010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计划》等文件,切实扩大了土地执法监察的覆盖面。
二是扩大政策宣传面。
我们坚持把创建活动与“五五普法”、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土地国情国策。
如在4.22世界地球日期间,我们以第四届全民健身休闲徒步大会暨XX市全民健身活动月活动为契机,在市体育中心广场举办了大型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
三是扩大部门配合面。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执法监察这条主线,不断创新土地执法监管模式,强化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形成了事前事中事后一整套部门联合监管机制。
建立了与发改、规划、住建、环保联合对建设用地项目进行预审的批前联合预审机制;
建立了定期与规划、住建、农委、工商等部门,对项目的土地利用规划、用地指标、用地选址、程序审批、合同审核等进行会办把关的批中联合审批机制;
建立了与住建、公安、城管、监察等部门对建设用地项目从开工到竣工验收进行全程联合检查、联合执法的批后联合监管机制等,进行共同会诊,各负其责,分头把关,联合审批,形成了共同监管的合力。
二、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将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活动作为贯穿全年的一条主线,专门下发了创建工作意见,全面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力求通过创建工作,进一步推动依法管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全市土地管理水平的提高,助推全市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1.强化政府主体意识,增强创建活动的行政支撑力。
在组织领导上,我市成立了由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强化了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责任的落实。
在工作部署上,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意见的通知》,对创新工作各项工作措施进行了全面的部署落实。
特别是6月24日国土资源部创建活动启动后,我市迅速传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XX的实际,召开了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工作动员会,对我市创建工作的主要内容、保障措施等作了具体的部署。
在工作网络上,各区镇高度重视创建活动,分别成立了创建活动工作小组,及时制定了本地创建实施意见,形成了市镇两级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国土部门全力实施、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的良好工作局面。
2.营造集约用地氛围,增强创建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土地日前夕,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等主流新闻媒体,集中报道我市节约集约用地的好的做法,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扩大了创建活动的影响力。
为进一步提升宣传效果,在土地日宣传周期间,我市充分利用本地新闻媒体推出了系列报道,在各区镇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地宣传节约集约用地,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关注节约集约利用,凝聚共识,营造了爱护土地、保护土地、节约土地的良好氛围。
陆家镇举办了以“关爱地球、保护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促进和谐发展”为主题的金点子创意、创作大赛,玉山镇向全镇各级干部发送宣传短信,各区镇干部群众依法用地、节约用地的意识不断提升。
3.构建集约用地机制,增强创建活动的有效推动力。
在推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我市利用土地的杠杆和导向作用,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机制,形成了“投资要有强度、厂房要有高度、配套要有限度、开发要有进度、盘活存量要有力度、产业转移要有梯度、建设用地整理要有深度、市场化运作要有透明度”节约集约用地机制,找到了保发展与促节约的结合点,提升了集约化利用水平。
今年,我们提出了“创新六个机制打造六个区”的工作思路,即创新土地供给机制,打造集约用地的示范区;
创新共同责任机制,打造保护资源的试验区;
创新全程监管机制,打造依法用地的模范区;
创新政策富民机制,打造保权让利的和谐区;
创新资源配置机制,打造转型升级的先行区;
创新绩效考核机制,打造高效服务的样板区。
目前,打造六个区的各项工作都在全面推进中。
特别是结合XX实际,再一次提升投资强度标准,从原来的“6543”提高到“7654”:
即综合保税区的投资强度要达到70万美元/亩,三个开发区要达到60万美元/亩,其他外资项目要达到50万美元/亩,内资项目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亩。
对内资投资总额低于4000万元、外资投资总额低于1000万美元的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
4.严格土地管理要求,增强创建活动的目标引导力。
在积极推动创建工作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创建不是目的,而是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一个有力抓手和载体,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创建活动,力争用2~3年的时间,使XX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综合体系全面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体系更加完善,失地农民的权益得到有力维护,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集约用地水平进一步提高。
以2009年为基数,力争未来三年亩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新增建设用地对新增GDP贡献额、新增建设用地对新增财政收入贡献额每年增长5%。
二是耕地保护能力进一步加强。
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体系,切实将国土资源“大家用、一家管”的模式改变为“大家用、大家管”,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和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基本稳定。
三是依法管地水平进一步提升。
不断强化土地执法监管,严肃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做到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立案率和结案率不低于90%,行政处罚决定执行到位率达到100%,确保在每年的卫片执法检查中“零违法、零约谈、零问责”,力争成为全国依法管地的模范区。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1、保障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连续三年成功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既获得省厅奖励指标XXX亩,缓解了用地压力,又为XX营造了良好的土地法治环境。
今年年初,我们就对155项重大工程及2010年市政府重点实事工程进行了多次梳理,了解掌握全年的用地需求,主动介入,超前服务,建立了局领导分片包干联系制度,建立了跟踪服务网络,明确各分局(所)负责人为辖区内重大项目联络员,对签约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做到动态管理。
省厅新增量计划下达后,以最快速度整理批次材料并上报。
多次到省赴京,最快速度做好高新区升级的土地报批工作,全力做好综合保税区申报扩区及区内土地的规划调整和验收准备工作,确保不在土地上受到障碍。
2、服务转型升级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
通过开展土地执法模范市和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创建工作,资源利用方式实现了从“单一投资强度控制”到“既看投资强度,又看产出效益的多元化控制体系”的转变,国土资源管理方式逐步从数量管理走向数量、质量、生态并重,资源、资产、资本统一的综合管理和供给需求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的转变,使我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体系更加完善,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明显提高。
2009年内资投资强度是2004年投资强度的3倍;
2009年外资投资强度是2003年投资强度的2.9倍。
今年1—7月份,全市内资投资强度达到443万元/亩,外资达到87万美元/亩。
3、耕地保护能力进一步得到强化。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综合体系的全面建立,“政府主导、国土牵头、部门联动、村级经济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意识,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切实将国土资源“大家用、一家管”的模式改变为“大家用、大家管”,确保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和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基本稳定,实现了“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双赢。
4、依法管地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不断强化土地执法监管,严肃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多方配合”的工作格局。
市镇村三级联动、部门间的合作联动,丰富了我市土地执法监察防控体系建设,真正做到横向协调无障碍、纵向配合无间隙,提高了土地执法监察预警预报能力,促进了土地执法能力的总体提升。
2009年度,实现了卫片执法检查的“零违法、零约谈、零问责”。
5、爱地惜地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得到增强。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格规范管理,积极主动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获得了各级领导和群众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形成了市镇村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国土部门全力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在全市上下营造了爱地惜地护地的良好氛围,为创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空间。
通过创建,我们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是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个别镇、村土地法制意识还不够高,创建的热情还不够高涨,创建的氛围还不够浓厚,还存在应付的思想。
下一步,我们在创建过程中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优化土地法制环境。
围绕中央土地调控各项政策,针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镇、村主要领导和招商干部,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营造良好的依法管地、用地氛围。
2.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国土队伍素质。
创新培训模式,完善培训考核制度,不断提升培训效果和水平。
特别是针对不同对象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分类培训计划,狠抓落实,持之以恒,形成提升土地执法人员工作水平的长效机制。
3.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强化土地执法监察。
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和完善土地执法监管机制,将土地执法的重点放在提高土地执法的制止率、查处率和执行到位率上,从根本上遏制违规用地行为的发生。
4.加大点供力度,进一步提高土地保障水平。
有效整合全市土地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益,盘活土地存量,挖掘资源潜力。
配合区镇做好点供项目的申报工作,进一步提高土地保障水平。
谢谢大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大 创建 执法 模范 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