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
- 文档编号:2192518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5.09KB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解释
1.文艺学:
研究文学的发展过程、相关知识、文学的基本规律、文学活动中的个案的学科。
2.文学活动:
由文学创作活动、文学接受活动组成的一个循环运动,它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要素。
3.文学理论:
研究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范畴、文学研究的方法的一门学科。
问答
试从学科的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
总的来说,文学理论具有包容性、实践性、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这三个特性可以从它的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的三个角度加以说明。
其一、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领域,它研究的客体是文学活动,而文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本身又从属于社会生活这个大系统,对文学活动中复杂关系的探讨与阐释,需要借助多重视角、多种方法、多个形态。
其二、文学理论研究的客体是文学活动,而文学活动这一客体的不同方面、侧面、层次、因素、阶段、关系,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目前为止,任何一家的文学理论都没有囊括全部对象。
这样使得文学理论显得庞杂而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其三、文学理论是文学活动中实践的总结,文学活动中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永远是运动的、变化的,所以文学理论要密切联系文学实践,反过来还要接受文学实践的检验。
对文学活动的归纳与总结,总要依据一定的哲学、政治、道德、伦理、宗教观念,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什么样的文学实践进入其理论视野、用什么观点去阐释它、提倡什么艺术趣味、欣赏哪类作品,这些都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解释
文学反映论:
文学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问答
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答: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文学的理解具有科学性、发展性的特点。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它吸收了人类文化的精髓,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文学现象,把文学作为人的生活活动的一个子系统,全面论述它与人的其它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文学活动性、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它们从多个角度多丛视角来分析研究文学,贯穿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的方法。
(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性体现在它的民主性和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是在借鉴传统文论的基础上产生的,它能正确的对待不同思潮不同流派的不同观点,面对不同思想的挑战,回答新的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
马克思主义反对静止、教条、僵化的方法,要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解释
1.生活活动:
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人类的生活活动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础,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并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2.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
根据美国当代文论家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互相依存的要素构成:
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其中,世界指的是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创作文学规范并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而作品,作为显示客观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者的创造对象和读者的阅读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读者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运用想象、联想而使作品内涵在头脑中具体化的活动,是文本含义的具体化和再创造过程。
3.劳动说:
认为劳动是文学发生的起点。
首先,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在史前人类的集体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与信息,减轻疲劳等,从而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再次,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而舞蹈动作中多以采集种子等劳动活动为反映对象。
最后,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早期文艺中,诗、乐、舞三位一体实则是劳动过程中这几种艺术形式的萌芽因素(劳动动作、劳动号子的呼喊、劳动时发出的声音和节奏)统一在一起的反映。
4.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指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
“不平衡”有两种表现:
一指艺术内部的不平衡,不同的艺术类型、艺术的不同形式之间的不平衡。
如神话等文学类型只能兴盛在人类生产水平的低级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就过去了。
二指艺术生产的水平与物质生产的水平并不总是成正比例。
二者有时平衡,共荣共衰;有时不平衡,或者你衰我荣,或者你荣我衰,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文艺反而领先。
“不平衡”现象是马克思发现并在《政治经济学·导言》中提出来的。
5.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人的全部特征、能力通过客体对象表现出来,变成客体对象的一种功能、性质。
人的本质力量是蕴涵在人的本性中,通过一系列的言行来加以体现、贯彻的性质。
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人的本质通过社会实践而在现实世界中对象化,人又从对象化的世界中反观自己的本质的过程。
问答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
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答: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它本身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的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
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与人类的其他活动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
文学作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写人的,并且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写的,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人类的生活活动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础,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并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
在世界中,只有人才能以具有诗意情感的文学艺术方式去感知事物,而这正表现了人的生活活动的特征。
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
(2)生活活动导致了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动物的感觉只能是出于所属的种的尺度去建造,因此它是遗传机能赋予的感性的感觉,人的感觉除此之外还与后天的学习、思考、锻炼相关,在具有感性形式的同时又沉淀着理性的内容,是积极主动、富于创造性的。
(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在生产过程中,人以自身的本质力量作用与自然,使自然脱离了不适宜人生活的原始的粗糙状态,而且在这种被改造过的自然中展现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力量,成为人化的自然;而自然又提供了一个场所,使人得到锻炼,进一步充实了自身的本质力量。
人的生活活动,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由于人的主体能动的参与,即使对象被改变得符合人的要求,又使对象呈现出人的本质力量。
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远离物质与经济基础的重要地位,并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2.简述文学活动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依据以及评析各自可能具有的局限。
答:
美国当代文论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学活动四要素说:
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家、作品、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
文学理论所把握的不是这四个要素中孤立的一个要素,而是四个要素构成的整体活动及其流动过程和反馈过程,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分别是世界视角、作者视角、作品视角、读者视角。
从上述每一个要素视角出发,都会看到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如果只从任何一个视角看文学,也都会暴露片面性。
(1)世界:
世界即现实世界、社会生活。
文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文学中的客观材料与主观情思来源于社会生活,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
从古希腊的“摹仿说”,到近代别、车、杜的“再现论”,再到我国解放后的“反映论”都大体表达了这样的认识,都强调文学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其理论依据是:
文学是一种意识反映行为,没有反映对象,就没有反映;文艺起源于对自然的摹仿;文学作品中确实包含着现实世界的影子。
这也是其合理性之所在。
不过,如果只看到文学与生活世界的联系,看不到二者的区别,看不到文学同时也是一种作家的主观表现,就具有片面性。
(2)作者:
文学是作者创作的。
作者通过创作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并试图唤起读者的相应感受,因此,文学也是一种作者的表现活动。
从中国古老的“诗言志”、“诗缘情”到西方的“心灵表现论”,都认为文学是作者心灵与情感的表现。
其理论根据是:
文学是作家“情动”与要表达情感的产物,文学中也确实包含着作者主观的思想情感与理想。
当然,作品中的情感同生活中原初的情感在强度与指向上都有区别,它趋于高尚。
不过,倘若只把文学看作作者情感的表现,而看不到文学与生活的联系,看不到作品有其自足性,也是有片面性。
(3)作品:
作品是文学的最终表现形式,即反映生活也好,表现作者思想情感也好,最终都要表现为文学作品。
不过,作品并不原本地再现生活和表现作者生活中的情感,这是其短处,也是其长处,即它是按美的规律改造了生活与情思。
它可以超越事物的本来形态,创造出更具普遍性的审美世界,包含更深广的意蕴。
这说明文学作品确实有其审美的独立自足性。
但如果过分强调了这一点,而割断了文学作品与生活、与作者的联系,也是片面的。
20世纪俄国的形式注意与英美新批评就是这样,一味强调作品本身的形式价值,提出了“文学本体论”,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只在于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与作者。
其所说的作品又不指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而仅指作品形式的隐喻、语境、反讽等语言学因素。
从而表现出片面性。
(4)读者:
文学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文本的价值才能实现,而读者的阅读,既是对作品人情世态与作家思想感情的了解与“复原”,又是一种“再创造”,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化修养对作品意义进行具体化的理解,其结果必然与作品愿意既有重合,也有所不同。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批评强调文学欣赏与接受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创造性活动,认为作品是由作家与读者共同创造的,有其积极意义。
但他们太夸大了文学接受中的再创造,宣布文本一经写出,“作家就死了”,作品任由读者去理解,有否认作品“原意”的意向,暴露出片面性。
3.简要评述文学起源问题上的“劳动说”,作为生产活动的劳动的重要性和文艺有和关系?
答:
“劳动说”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
论据主要有四:
(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通过劳动锻炼了自己的脑,并且在劳动中把前肢从行走任务中解放出来,演变为灵巧的双手,劳动创造了艺术赖以产生的人、人的大脑、手等,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中人们交流信息与情感成为产生艺术的需要,在史前人类的集体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与信息,减轻疲劳等,从而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在原始民族中,狩猎部落都以动物作为图腾,而且其舞蹈也大多是模仿动物的动作,泛指,种植部落则可能以植物花朵作为偶像,而舞蹈动作中多以采集种子等劳动活动为反映对象。
(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各民族最早的文学体裁是诗,而诗在当时是必须吟唱的,而且它以载歌载舞的方式来传达。
因此早起的文艺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
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学 概论 期末 复习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