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共基础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919799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59.47KB
教育公共基础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育公共基础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公共基础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1)教育本质,解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3)教育目的问题,(4)教育制度问题,(5)教育过程的规律性问题,(6)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性问题,(7)学校管理问题。
P10
10.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萌芽时期: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
(2)独立形态时期: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诞生。
(3)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马、恩、列等经典作家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教育的阶级性、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作了科学的解释。
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4)近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
三大流派,布
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机构教学论,赞科夫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倡导范例教学,霍姆林斯基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功能
(一)11.教育功能的含义:
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P18
12.教育功能的类型:
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13.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P19
13.1个体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具体是指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具体说来包括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和个体社会化功能。
13.2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具体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具体说来包括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科技功能和教育的人口功能。
14.教育功能的限制:
教育的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P21
(二)15.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个体),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学技术、人口对教育社会功能。
P22
三、教育的目的
(一)16.教育目的的含义:
广义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过程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它可以包括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家长、教师等对学生的各种期望。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培养什么人的总要求。
P31
17.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功能;
激励功能;
评价功能P31
(二)18.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教育目的的确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2)教育目的的确定还要注意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3)教育目的的确定受制于人们的教育理想。
(4)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
P32
19.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生活本位论P33
(三)20.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
(1)目的: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理论基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P34
21.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四、教师与学生
(一)22.教师的定义:
教师是受过专业训练、在学校中从事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完善品德结构、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专职人员。
P40
23.教师的角色:
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角色。
P41
24.教师的基本素质:
(1)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
(2)对专业知识的要求:
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3)对专业技能的要求:
教师要有课程开发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能力。
P41
25.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途径:
内容: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
途径:
(1)教师自身要有专业发展的观念和意识,
(2)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建立专业责任感,(3)制定自我生涯发展规划,(4)积极参加在职学习和培训,(5)进行教育研究,(6)进行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7)在参与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中获得专业发展。
P42
(二)26.学生的定义: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学习的人,主要指在校的儿童和青少年。
P43
27.学生的本质特点:
(1)学生是社会的人,又是自然的人,
(2)学生是未成熟的人,又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3)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人,又是自觉能动的人。
28.学生发展的规律:
顺序性与阶段性;
稳定性与可变性;
不均衡性;
个别差异性与整体性。
(三)29.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
(1)学生中心论,代表人物法国教育家卢梭、美国教育家杜威,反对教师中心论,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要求一切措施围绕儿童转动,力图削弱传统教育中教师所具有的那种专断行的主导作用,主张把师生关心的中心转到儿童。
(2)教师中心论,代表人物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师掌握了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是知识和智慧的代表,社会价值观念的传播要靠教师的施教来完成,所以师生关系中,教师应处于中心地位,教师不但距诶那个着教育教学的标准、内容、方法,而且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方向具有绝对的权威。
P44
30.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30.1师生关系是指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特定关系,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互相对待的态度等。
30.2内容: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30.3功能:
教育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社会功能。
P44补充
30.4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因素,教师、学生、家长;
特征,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怎么建立,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
热爱尊重学生,发扬民主教育;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加强自身修养。
P45
五、课程
(一)31.课程的含义:
(1)广义,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2)狭义,具体的某一门学科。
P51
32.课程理论及课程理论流派:
(1)知识中心课程论
(2)社会中心课程论(3)学习者中心课程论(4)人本主义课程论P51
33.课程的类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与选修,国家、地方和校本,显性和隐性等。
P52
34.课程的组织:
课程的组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它是一项关键而又复杂的工作,直接关系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成败。
P54
35.课程的管理:
课程的管理涉及到课程的编排、组织与实施、评价与修订等问题。
P58
(二)36.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
(1)1949——1952年。
50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52年3月颁布《中学教学计划(草案)》,52年10月颁布新中国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2)1953——1957年。
五个教学计划。
53——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
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第二套中小学教材。
(3)1958——1965年。
58年“大跃进”引起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减课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出现多种学制的改革实验。
(4)1966——1976年。
“文革”十年浩劫,学校课程与教学在十年动乱期间经历了一场灾难。
(5)1977——1985年。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
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为十年,中小学各五年。
80年出版新中国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6)1986——1991年。
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
(7)1992——2000年。
92年国家教委第一次将“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93年秋,新的计划突破了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
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布。
此次改革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级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
(8)2001——至今。
新课改。
P59
37.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血丝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呢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人。
P60
38.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课程功能实现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课程机构实现调整:
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偏多和缺乏整合的状况,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机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更贴近生活: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学生学习方式得到改变: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评价制度得以调整: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甑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课程实行三级管理: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P60
39.课程标准及其地位、作用和特点P61
39.1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39.2地位: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
39.3作用与特点:
(1)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2)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建议;
(3)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4)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具体要求。
(三)40.新课程带来的变革:
(1)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2)学习方式的转变: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3)教学评价的转变:
评价功能上强调促进与作用,评价主体上注重教师的互动参与,评价内容上多关注学习状态(4)学生评价的转变:
课程改革下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宗旨,建立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评价应遵循的原则(5)教育教学管理的转变:
课程实行三级管理,课堂管理轻松、自然、和谐,教材选择自主化,课程评价多元化、方式多样化、项目多种化,研究性学习的管理密切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6)新课程结构的调整: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新课程十分强调思想道德教育。
P62
六、课堂教学
(一)41.教学的含义:
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P70
42.教学理论及教学理论流派:
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性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
它既是描述性理论,也是一种处方性和规范性的理论。
流派: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P7072
(二)43.课堂教学设计的含义、基本程序、主要模式、内容和方法P73——79
43.1含义: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计划过程。
43.2基本程序:
(1)分析教学任务,阐述教学的预期目标,
(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原有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度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和行为习惯,(4)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5)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6)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评价。
43.3主要模式:
系统分析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
43.4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措施、教学评价设计。
43.5方法:
启发搜索式、条件约束式、逻辑推理式。
(三)44教学策略的含义、常用的课堂教学策略P80
44.1含义:
教学策略是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也就是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44.2常用的教学策略:
讲授策略、对话策略、指导策略。
七、学校德育
(一)45德育的含义、功能及地位P90
45.1含义:
狭义,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45.2功能:
社会功能、个体功能、教育功能
45.3地位:
(1)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2)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二)46.德育过程的含义: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P92
47.德育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关系:
(1)德育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关系:
教学过程包括德育过程,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知道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2)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关系:
从联系上来看,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
从教育者角度看,德育过程是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只不过是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下,受教育者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过程。
48.德育过程的理论: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体谅关心理论,社会学习理论P93
49.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的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P96
(三)50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P98
50.1任务:
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50.2目标:
学校德育的目标是教学目的在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总要求,亦即学校德育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者结果的质量标准。
50.3内容: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
50.4课程:
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
(四)51.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P100
51.1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正面说服教育原则、执行统一原则、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原则、集体与个别教育原则
51.2途径: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51.3方法: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法,品德评价法,实际锻炼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八、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一)52.班级的含义与特点P108
52.1含义: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52.2特点:
(1)班级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
(2)班级中师生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3)情感是班级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纽带,(4)班级中的师生交往是全面的和多方面的,(5)班主任和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班级活动得以有效开展。
53.班级的历史发展:
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19世纪英国学校出现了“导生制”的管理模式,对班级组织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P109
54.班级的结构与功能:
(1)结构:
班级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班委会、小组长、个体,自然形成的其他组织),班级的角色结构,班级的信息沟通结构,班级的组织规模。
(2)班级功能:
社会化功能,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角色学习的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个体化功能,促进发展功能、满足需求功能、诊断功能、矫正功能。
P111
55.班级的发育过程:
(1)班级的特征:
明确共同的目标、一定的组织机构、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2)班级建设原则:
促进学生积极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民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3)良好班级的形成与培养:
确定班级的发展目标、建立班级的核心队伍、建立班级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P112
(二)56.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与方法P114——120
56.1内容:
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制度管理;
班级教学管理;
班级活动管理。
56.2原则:
(1)全员激励原则
(2)自主参与原则(3)教管结合原则(4)通情达理原则(5)平行管理原则(6)协调一致原则
56.3方法:
(1)常规管理
(2)平行管理(3)民主管理(4)目标管理
(三)57.班主任的角色、任务、职责与素质P120——124
57.1角色:
学生成长的关护者、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助手、协调者、沟通者
57.2任务: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57.3职责:
要做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
要组织好班集体活动;
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第一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教育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57.4素质:
(1)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2)具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观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组织能力;
(3)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4)品德高尚,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
一、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58.心理发展的概念: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P131
59.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认知活动是从简单、具体不断向复杂、抽象发展;
认知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认知活动从笼统向分化发展。
(2)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
连续性和阶段性并存;
发展具有定向性与顺序性;
发展表现出不平衡性;
发展的共同性与个别差异性。
P131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60.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发展史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互相作用中实现的。
他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一下四个阶段:
(1)感知运算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取动作经验,形成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逐渐获得课题的永久性概念。
(2)前预算阶段(2——7岁)这一时期,儿童已经将上一阶段获得的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内化为表象模式,具有符号功能,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表达他们经历过的事物。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改善,开始具有一定的弹性。
(4)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这一阶段儿童逐渐从依赖于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中摆脱出来,而逐渐进入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
P132
61.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婴儿期(1.5岁):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儿童期(3岁):
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学龄初期(5岁):
主动内疚的冲突;
学龄期(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青春期(18岁):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成年早期(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成年期(65岁):
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成熟期(65岁):
自我调整与绝望的冲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公共 基础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