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技术交底记录讲解.docx
- 文档编号:2191098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5.64KB
小桥技术交底记录讲解.docx
《小桥技术交底记录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桥技术交底记录讲解.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桥技术交底记录讲解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G311D-JD-)A-JL-1.2
合同号:
G311D监理单位:
河南同济路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包商:
河南万里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小桥施工技术交底
日期
2013.10.29
交底内容:
K326+278.85贾庄桥和K328+402.4小桥原桥宽18米,对老桥进行双侧各加宽3.25米,加宽后桥梁全宽24.5米。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实心板,预制吊装施工,下部结构采用石砌台身、片石砌扩大基础。
桥底铺砌、桥台基础、八字墙及八字墙基础采用M7.5浆砌片石,桥台台身采用M12.5浆砌块石,所用石料强度不应小于30MPa。
一、施工方案
1、拆除老桥砌体注意事项
①、不准损伤非拼接部位的混凝土;
②、不能损伤需保留拼接的钢筋;
③、不准采取锤击、爆破等对老桥震动影响较大的凿除方法;
④、拆除施工不能影响原有道路的交通安全、行人行车安全等
2、基坑开挖
①、基坑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
为避免基底扰动减弱其承载力,土质基坑开挖至接近基底标高时,保留10—20cm,在基础施工前由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
②、基坑开挖时每侧比基础边线宽出50cm,按1:
1坡度放坡。
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在基坑顶部设置排水沟、坑口筑土埂引水。
当基坑渗水时,基坑底要设置排水沟、集水井,井的边宽为60—80cm,深度为80—100cm,大小根据渗水量大小而定,排水沟、集水井应设在基础范围以外,用水泵将水抽出。
3、基底检测及基底处理: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采用50cm碎石进行基底换填处理,以防新老桥差异沉降过大。
基础开挖完成后由项目部试验室负责检测基底承载力,小桥涵基底设计承载力为0.25MPa,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4、基础涵台身施工
基底承载力检测合格后,进行浆砌基础施工。
①浆砌基础施工前应到试验室开施工配合比,砂浆拌和时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重量比)配料施工,施工前应测砂石料的含水量。
②砂浆拌和采用机械拌和:
使用350L强制式砂浆拌合机,其拌和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
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使拌和的砂浆均匀、颜色一致为度。
可用直观法进行检查,即用手能将砂浆捏成小团,以指缝不出浆,松手后既不松散、又不由灰铲上流下为度。
③砂浆应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的稠度,一般宜在3—4h内使用完毕;当气温超过30度时,宜在2—3h内使用完毕。
在运愉过程或在贮存器中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④砌石施工顺序:
先砌角石一再砌面石一后砌腹石。
角石面石腹石间应相互咬合搭接紧密,砂浆饱满。
⑤砌筑采用一丁一顺或两顺一丁方法,基础砌筑时应分层。
⑥基础或墙身砌筑时,必须采用双面挂线的方法施工。
墙体的镶面石砌筑时应立标杆,外表面应设立坡度门架,以便控制墙体竖直度及坡度。
⑦在砌筑前对不干净石块用水冲洗干净,其基底如为土质应先坐30—50mm底浆;如为石质应先把基底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然后铺坐30—50mm底浆进行砌筑。
⑧砌筑时首先应试砌,合适后即可坐浆砌筑。
较大的石块大面朝下用于下层,安砌时应选取形状及尺寸较合适的石块,尖锐突出部分应敲除。
从第二层要内外搭砌、上下错缝、分层卧砌。
较宽的竖缝应在砂浆中挤塞小石块,挤浆时用手锤敲打石块使砌缝挤紧不留空隙,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
严禁先码石块再灌浆。
⑨砌体相邻工作面的高差和砌体临时间断处应留阶梯形接槎,同一涵台错台不超过120cm。
每70—90cm应找平一次,相对长和短的石块应交错铺在同一层并与帮衬石或腹石交错锁结。
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10cm,严禁出现通缝现象。
⑩砌缝:
基础及墙体施工时严格控制灰缝宽度,灰缝宽为1.5—2.0cm,砌缝深为2cm。
八字墙正面必须采用凹缝。
背面砌体勾缝可采用平缝。
5、涵台帽施工
①、模板采用竹胶板现场拼装加固,模板之间设水平拉杆(间距1米),拉杆外套塑料管,以便脱模后拔出,及时修补空洞,保证混凝土外观.用10x10方木作横向背带和竖带,用方木支撑在坑壁上或地面,以保证设计几何尺寸。
悬出涵台身的底模采用钢管支架。
立模前使模板表面平整、干净,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涵台身表面美观、线条流畅,并涂刷脱模剂,可采用食用色拉油做脱模剂。
严禁采用废机油、塑料薄膜代替脱模剂,以免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外观质量。
浇筑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管检查模板,发现模板变形超过允许偏差后及时进行纠正。
②、钢筋的加工成型、绑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
在钢筋加工厂加工成型,运至现场后绑扎、焊接。
所有钢筋经试验合格,并经监理同意后方可使用。
钢筋制作绑扎时,严格控制钢筋的下料尺寸、焊接绑扎质量等,使焊缝平整、饱满,无焊渣、裂纹现象。
③砼在拌合站集中拌合,用砼罐车运砼,振捣时用插入式振动器水平分层连续进行,振捣要求充分、密实,直至砼不再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泛浆;振捣时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约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砼5—10cm;提出振动棒的动作要缓慢,并避免碰撞钢筋和模板。
④、砼拆除侧模时要保证表面和棱角不受损坏,拆模前后及时覆盖土工布,洒水养生7天。
⑤涵台帽浇筑时沉降缝要与基础和涵台身的沉降缝对齐,缝宽2cm,中间用沥青麻絮填塞密实。
6、梁板
本项目结合实际情况,拟采用搭设满堂式支架现浇梁板方案:
⑴、搭设满堂式支架
铺底浆砌片石有一定强度后才可搭设支架。
支架按照横向1米,纵向1米搭设,支架高度每隔2m设双向水平拉杆,钢管框架之间设交叉斜撑,以保证支架稳定。
支架搭设前为了减少或消除支架系统的非弹性变形及预测弹性变形值,便于准确控制梁底标高,首先用1.2倍的施工荷载对支架进行加载实验,通过对支架整体刚度及地基的沉降量和压缩情况的观测,以检验地基处理、支架设计的可靠度,对地基进行处理及合理布置支架间距。
由于梁体浇筑施工时恒载与部分施工荷载基本呈均布状态,所以采用堆砂袋法预压。
在搭设好的支架四周设120cm宽的安全网,以防人、物坠落,发生事故。
⑵、立模
首先在地面测设出桥跨的纵轴线和桥墩横轴线,放出设计梁体中心线。
测放梁底模中心及底模边角位置和梁体横断面定位。
底模标高=设计梁底+支架的变位+(±施工误差的调整量),来控制底模立模。
底模标高和线形调整结束,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立侧模并测设侧模的平面位置。
①底模
采用高强度钢模板,安装底模前,应接计算(或设计)的预拱度以及预压的沉降量,对底模下的支架进行调整。
底模的安装,要保证接缝平整、严密,不能有悬空和翘曲,对根部的接合处,以及每块板的中心的标高应进行检测,做到大面平整。
②侧模
对于外侧模应按底模的要求,严格控制其大面平整度。
外侧模的支承定位,
必须按梁体设计的处观轮廓进行定位;在外侧模外侧,用不少于两层的撑杆进行加固,必要时可在内外侧模之间加设拉杆。
为防止底侧模间漏浆,外侧模的安装可采取“底包侧”的结构形式。
⑶、钢筋工程
进场所有规格钢材均应有出厂合格证,按牌号进行外观检查,同时现场取样进行外送委托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①、钢筋加工
1)钢筋的表面要洁净,使用前必须将表面油渍、漆皮、鳞绣等清除干净。
2)钢筋要直顺,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必须调直,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圆钢筋的冷拉伸长率要小于2%。
3)钢筋加工配置时,要准确计算钢筋长度,如有弯钩或弯起钢筋,要加其长度,并扣除钢筋弯曲成型的延长度,拼配钢筋实际需要长度。
②、钢筋的连接
1)钢筋的接头一般采用焊接,对于直径不大于22mm的钢筋,在无焊接条件时可采用绑扎接头,但对轴心受拉和小偏的受拉构件中的主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接头。
2)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3)钢筋焊接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要尽可能采用双面焊,只有不能作成双面焊缝时,才允许采用单面焊缝。
4)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必须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为不小于5倍的钢筋直径单面焊缝的长度为不小于10倍的钢筋直径。
5)钢筋焊接要错开布置,对于搭接焊,同一根钢筋接头尽可能减少,在搭接长度Ⅱ级内(即35倍的钢筋直径但不小于50cm)不能有两个接头;同一截面内接头不得超过钢筋根数数的50%,错开长度按1m控制。
竖筋的接头采用搭接焊,与预埋钢筋按50%截面错开配置。
竖筋与加强筋、箍筋连接处应焊牢,竖筋的搭接处不得放在滑动面(带)处。
6)钢筋焊接时,焊缝必须饱满,外观呈凸面、月牙状,缝宽不小于0.8d、缝厚0.3d,焊渣要及时敲掉,且不得有主钢筋烧伤现象。
7)钢筋焊接用的焊条:
Ⅰ级采用422、Ⅱ级必须采用502、506,Ⅲ级钢筋采用606。
③、钢筋的安装
1)骨架的焊接拼装必须在坚固、水平的工作平台上进行。
2)拼装时要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要考虑焊接变形。
3)钢筋拼装前,对有焊接接头的钢筋逐个检查,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拼装。
4)钢筋骨架拼装前,在需要焊接的部位用楔形卡卡住,防止电焊时局部变形,待所有焊接点卡好后,先在焊缝两端点定位,然后进行焊缝施焊。
5)骨架焊接时,不同直径的钢筋的中线要在同一平面上,较小直径的钢筋在焊接时,下面最好垫以厚度适当的钢板。
6)施焊顺序应由中到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相邻的焊缝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
7)钢筋绑扎时,钢材的品种、规格、形状、尺寸、位置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主筋绑扎牢固、顺直,箍筋间距均匀。
钢筋位置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间距
两排以上排距
±5
同排
梁、板、拱肋
±10
基础、锚锭、墩台、柱
±20
灌注桩
±20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
±10
钢筋骨架尺寸
长
±10
宽、高或直径
±5
弯起钢筋位置
±20
保护层厚度
柱、梁、拱肋
±5
基础、锚锭、墩台
±10
板
±3
⑸、混凝土浇筑
①、浇筑实心板混凝土前应严格检查预埋件是否齐全,确定无误后方可浇筑。
施工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混凝土在拌合站内拌制,控制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0mm,采用砼罐车运至桥面。
浇注的顺序从一端向另一端全截面浇注,并注意水平分层,用铁抹子抹平顶面收浆。
②、浇筑到桥面后,应及时整平,抹面收浆。
为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缝,可在混凝土表面初凝时进行二次抹面。
③、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充分振捣密实,防止振动中心产生空隙或不均匀,同时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内模及各种预埋件等。
为确保砼浇注质量,必须安排经验丰富的振捣工振捣,振捣过程中要防止漏振、过振现象。
④、在浇注完毕后并隔适当时间,对顶板进行横向拉毛处理。
⑹、模板拆除
端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因拆模而不受损坏时方可拆模(一般在砼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
底模在梁体强度达到设计的100%时方可拆除,严禁提前拆除模板和支架。
⑺、养生
混凝土浇筑完成初凝后,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为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和防止不正常收缩,梁体灌注完毕后3~12小时内(根据外界气候条件的具体情况而定)即进行浇水养护(冬天还应注意保温防冻)。
浇水养护不少于7天,每天浇水次数视实际情况而定,以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宜。
7、洞口铺底及八字墙
洞口铺砌砌筑40cm厚M7.5浆砌片石。
八字墙及基础采用M7.5浆砌片石。
8、台背回填
根据设计图纸桥头路基处理要求,台背回填与路基衔接处开挖台阶,宽度120cm,高度100cm。
回填料采用10%石灰土,两侧均衡分层填筑、压实,填料压实度应不低于93%。
台背回填底宽度为6m,按1:
1.2坡度放坡。
每层厚度不宜超过15cm,对称压实填筑。
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用小型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桥 技术 交底 记录 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