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远程教育复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908832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27.41KB
厦门大学远程教育复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文档格式.docx
《厦门大学远程教育复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大学远程教育复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庇古效应
庇古效应,经济学概念,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种,描述了消费、和之间相互关系。
即一个大下跌将刺激经济和创造,将创造充分。
这一理论首先由英国阿瑟·
庇古在1930年代提出。
实际货币余额(M/P)是的一部分,随着物价水平P的下降,(M/P)增加,消费者感到富有,并且更多地进行支出(消费)。
这就是"
庇古效应"
,可以表示为:
P下降-货币持有者更加富有-支出(自发性消费)Ca增加-产出Y增加。
人们后来把依据这种理论提出的物价水平下降造成金融资产实际价值的增加,从而产生的消费刺激效应,称为庇古效应。
货币中性
货币中性是一个基本命题的简述,是指的增长将导致的相同比例增长,对于实际没有产生影响。
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指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视野。
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在正常流动中所产生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的存在是正常的,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古典二分法
古典二分法是家把经济分为两个互不相关部分的研究方法。
当时家认为经济分为实际经济与货币,相应地经济学分为经济理论和
实际变量
实际变量不包含价格变动因素,名义的包含;
把名义变量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就是实际变量。
二、计算题
2.已知某国的投资函数为I=300-100r,储蓄函数为S=-200+0.2Y,
货币需求为L=0.4Y-50r,该国的货币供给量M=250,价格总水平P=1。
(1)写出IS和LM曲线方程;
(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
(3)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到100,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多少?
1.考虑有三种投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K是资本(机器数量)、L是劳动(工人人数)、
H是人力资本(工人中大学毕业生人数)。
生产函数为:
(1)推导出劳动的边际产量。
人力资本量的增加如何影响劳动的边际产量?
(2)推导出人力资本的边际产量的表达式。
人力资本量的增加怎样影响人力资本的边际产量?
(3)支付给劳动的收入份额是多少?
支付给人力资本的收入份额是多少?
在这个经济的国民收入核算中。
你认为工人会得到多大的总收入份额?
(提示:
考虑人力资本的收益体现在哪里)
(4)一个不熟练工人赚到劳动的边际产量,而一个熟练工人赚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加人力资本的边际产量。
用你对
(1)和
(2)的答案,找出熟练工人与不熟练工人的比率。
人力资本量增加如何影响这个比率?
并解释之。
(5)一些人建议政府把大学教育提供资金作为一种使社会更加平等的方法。
而另一些人认为,大学奖学金只能帮助那些上大学的人。
你的答案?
3.设劳动的增长率为N=0.02,资本的折旧率d=0.1,若资本存量K与产出Y之比为0.4。
(1)达到增长稳定状态时的产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各是多少?
(2)稳定状态的储蓄率应该是多少?
解:
由于资本存量的净增加等于储蓄减折旧,即ΔK=储蓄-折旧
则ΔK=sY-dK,其中d为折旧率,s为储蓄率。
整理即得:
sY=(n+d)Ks=(n+d)K/Y
由题意知,s=(0.02+0.1)×
0.4=4.8%
4.一国财政支出为8000亿美元,税收8000亿美元,出口为7000亿美元,进口50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自发消费为1000亿美元,边际投资倾向为,自发投资为1200亿美元。
试求该国的国民收入。
由题意知:
C=1000+×
(Y-T),I=×
(Y-T)+1200,G=8000,X=7000,IM=5000
由Y=C+I+G+X-M可知:
Y=1000+×
(Y-8000)+×
(Y-8000)+1200+8000+7000-5000
解得:
Y=29000(亿美元)即均衡的收入为29000亿美元。
5.在美国,资本在GDP中的份额为30%左右;
产出的平均增长为每年3%左右;
折旧率为每年4%左右;
资本产出比率为左右。
假设生产函数是
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且美国已经处于稳定状态。
(1)在初始稳定状态,储蓄率应该是什么?
(2)在初始稳定状态,资本的边际产量是多少?
(3)假设公共政策提高了储蓄率,从而使经济达到了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
在黄金规则稳定状态,资本的边际产量将是多少?
比较黄金稳定状态的边际产量和初始稳定状态的边际产量,并解释。
(4)在黄金稳定状态,资本产出比率将是多少?
(5)要达到黄金规则稳定状态,储蓄率必须是什么?
6.考虑一个由以下方程式所描述的经济:
(1)在这个经济中,求出国民储蓄、投资、贸易余额以及均衡汇率。
(2)现在假设G增加到1250,求出国民储蓄、投资、贸易余额以及均衡汇率的值。
(3)现在假设世界利率从5%上升到10%(G又是1000),求出国民储蓄、投资、贸易余额以及均衡汇率的值。
解释你的结果。
7.已知A国的宏观经济可以用下列一组方程式来描述:
消费函数:
C=120+0.8Y
(1)
投资函数:
I=50-200r
(2)
收入恒等式:
Y=C+I(3)
货币需求函数:
L=(0.5Y-500r)P(4)
其中,C为消费,Y为国民收入,I为投资,r为利率,P为价格总水平,L为货币需求。
(1)如果在2003年,A国的价格总水平为2,货币供应量为500。
试写出A国的IS曲线和LM曲线方程。
(2)
(2)写出A国的总需求函数。
(3)A国的宏观经济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是多少?
8.若总供给曲线YS=400,总需求曲线为YD=500-40P,
(1)计算供求均衡点;
(2)如果总需求增加10%,求新的均衡点,并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9.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单位:
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
4800
总投资
800
净投资
300
消费
3000
政府购买
960
政府预算盈余
30
试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而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去净投资后的余额,即800-300=500(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800-500=4300(亿美元)
(2)净出口;
从GDP=c+i+g+nx,可知nx=GDP-c-i-g,因此,净出口:
nx=4800-3000-800-960=40亿美元
(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经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的余额,
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亿美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
YD=NNP-T=4300-990=3310亿美元
(5)个人储蓄
个人储蓄:
S=YD-C=3310-3000=310亿美元
10.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30+,净税收即总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金额tn=50,投资i=60,政府购买性支出g=50,净出口即出口减进口以后的余额为nx=50-,
求:
(1)均衡收入;
(2)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净出口余额;
(3)投资乘数;
(4)投资从60增至7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5)当净出口从nx=50-变为nx=4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通货膨胀主要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观点?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认识。
关于通货膨胀的对经济的影响,有三种完全不同的观点:
一是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二是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增长;
三是中性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
(1)促进论。
促进论者认为,西方社会中一个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要刺激经济增长就要增加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供应量,实行膨胀性政策,刺激投资与消费,增加有效需求。
首先,通货膨胀的直接表现是货币供给过多,多发行的那一部分直接成为政府的收入,可用于增加投资。
而物价上升带来居民持有货币的贬值,此损失被国家占有,这实质上是政府对所有货币持有人的一种隐蔽性的强制征税,又称“通货膨胀税”。
如果居民的消费不变或消费的下降小于投资的增加,产出仍能通过乘数效应上升。
其次,通货膨胀具有一种有利于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在通货膨胀过程中,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比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加得更多。
与此同时,高收入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比低收入阶层高,因此,通货膨胀可以提高全社会的储蓄率,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在通货膨胀的初期,全社会都存在货币幻觉,将名义价格、名义工资、名义收入的上涨看成是实际的上涨。
于是劳动者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企业家愿意扩大投资,增加雇佣工人,导致就业的增加和产出增长加快。
第四,通货膨胀增加了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
由于实物资产和现金余额这两种财富形式之间的替代性,经济单位会增加对实物资产的需求,从而推动投资和产出的增加。
第五,通货膨胀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之间是不平衡的,各部门的投资规模也会以不同速度增加,全社会的产业结构可以得到局部调整。
第一阶段的菲利普斯曲线是支持“通货膨胀效应理论”中的“促进论”的。
(2)促退论。
促退论者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首先,在通货膨胀时期,价格上升和工资增加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不对应的,工人可能会通过罢工等方式向政府和资方施加压力。
政府从本身利益考虑,可能对某些价格实行行政控制,从而使经济运行缺乏竞争和活跃,价格的信号作用削弱,经济效率下降。
其次,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贬值,存贷款风险增大,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会导致金融瘫痪。
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控制名义利率,导致对借贷资金的过度需求,出现对借贷资金实行配给的局面,从而使资金的运用起不到优化配置和加快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三,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会错误地引导资金流向,使一部分资金从生产部门转向非生产部门,对经济长期增长不利。
在通货膨胀中,进行投机的商业资本周转快,投机者在交易中可获得丰厚利润,而投入生产领域里的资本,一般周转期较长,结果一部分工业资本从生产领域流向流通领域,进行投机活动,生产资本减少,导致经济衰退。
第四,通货膨胀会降低储蓄。
一方面通货膨胀会使人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减少,削弱其储蓄能力;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又会降低实际利率,带来边际储蓄倾向下降,出现消费对储蓄的强迫替代,投资资金减少,生产规模因资本缺乏而缩减。
第五,反复无常的通货膨胀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加大,增大生产性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打击投资信心,导致投资萎缩,产出下降。
第三阶段的菲利普斯曲线,即弗里德曼提出的在长期内向上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是支持“促退论”观点的。
(3)中性论。
中性论者认为,出现通货膨胀时,社会公众通过各种信息作出对未来的预期。
根据这种预期,他们就会对物价上涨做出合理的行为调整。
这种行为调整将会使通货膨胀的各种影响均被相互抵消掉。
因此,通货膨胀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其效应是中性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的态度也是中性的。
第二阶段的菲利普斯曲线,即一条垂直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支持“中性论”观点,此外,芝加哥大学的卢卡斯(R·
E·
Lucas)等则提出理性预期的概念,这比弗里德曼的适应性预期菲利普斯曲线更强调了通货膨胀政策的无效性,是支持“中性论”的又一理论基础。
3.根据经济学理论,论述影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厦门大学远程教育复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 厦门大学 远程教育 复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