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组讨论作业二.docx
- 文档编号:2190742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640.72KB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组讨论作业二.docx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组讨论作业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组讨论作业二.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组讨论作业二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小组讨论作业二
2020年11月15日
小组分工情况
案例分析:
世界的可可西里
2014年10月31日,青海省《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方案》横空出世。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由此拉开序幕。
两年来,伴随着申遗所带来的知名度的不断提升,神秘的可可西里正向世人走来。
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曲麻莱县境内,申报区总面积6.03万平方公里。
具有世界上罕见的、独特的自然资源,保存着青藏高原最完整的高原夷平面和处于不同演替阶段、不同盐分和形状的中国最密集的湖泊群,是长江源北部的重要集水区;拥有的庞大山系与冰川、湖泊、河流湿地及地质遗迹、高原草甸、高原草原,构成了世界唯一的特殊生境;提名地内最具代表性物种“高原精灵”藏羚的种群数量占全球数量的近40%,繁殖地面积占全球繁殖地面积的近80%。
同时,提名地也是被称为“化石级”野生动物野牦牛的栖息地,该区域是全世界受人类影响最小的区域之一,也是世界上荒野景观保存最为完美、最为典型的地区,更是全世界开展多学科研究、认识生物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及生态变化规律的理想空间。
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曲麻莱县境内,申报区总面积6.03万平方公里。
具有世界上罕见的、独特的自然资源,保存着青藏高原最完整的高原夷平面和处于不同演替阶段、不同盐分和形状的中国最密集的湖泊群,是长江源北部的重要集水区;拥有的庞大山系与冰川、湖泊、河流湿地及地质遗迹、高原草甸、高原草原,构成了世界唯一的特殊生境;提名地内最具代表性物种“高原精灵”藏羚的种群数量占全球数量的近40%,繁殖地面积占全球繁殖地面积的近80%。
同时,提名地也是被称为“化石级”野生动物野牦牛的栖息地,该区域是全世界受人类影响最小的区域之一,也是世界上荒野景观保存最为完美、最为典型的地区,更是全世界开展多学科研究、认识生物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及生态变化规律的理想空间。
提名地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发布的《基于陆地生物多样性提名世界遗产报告》中最具生物多样性价值、最具世界自然遗产价值的78个区域之列。
提名地面积广袤,包括了藏羚东部群体的完整迁徙路线,以及完整的高寒荒漠、高寒草原和湖泊湿地系列生态系统景观。
每年夏季超过6万只雌藏羚向遗产提名地腹地迁徙,集中至卓乃湖等湖盆区产羔。
遗产提名地内的藏羚产羔地面积占目前已知产羔地面积的76%以上。
提名地哺乳动物特有种比例高达60%。
大量生存在提名地内的猎隼、藏羚和雪豹为全球濒危物种。
提名地还是以藏羚、野牦牛等为代表的青藏高原特有野生动植物群落的最后栖息地和庇护所,其生态系统和景观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发生的演化极具科研和保护价值。
抓好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对于加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推进可持续发展,履行国际公约,保护全人类共同遗产,提高我省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两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坚持把申遗工作作为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列入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在申遗工作重要节点适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重要问题,协调推进申遗工作。
2014年10月,《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实施,全面安排部署工作任务。
并成立了由省长为组长,副省长为副组长,31家地方政府、省直部门和单位组成的青海省申报世界遗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申遗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工作。
与此同时,通过优中选优,组织成立了省内外生物、地质、水文、气象、美学等专业20名专家组成的可可西里申报世界遗产专家组,负责编写申报文本和专业技术咨询工作,为申遗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2015年,连续四次组织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对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和缓冲区范围、面积、界线、动物资源本底、环境综合整治、环境因子监测站点及社区保护等情况进行现场调查。
为申遗文本和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获取了详实的科学资料。
2015年10月底,又邀请国外专家赴可可西里实地考察,从世界视野进行指导把关,为全面提升可可西里申遗工作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对申报文本及附件严格审核、认真修改和校对排版,编制完成了申遗文本、执行提要、保护管理规划、地图、财产清单、图片集、幻灯片集、DVD影像片、法律法规摘录、文献汇编及相关材料授权表等约50万字的申报材料。
2016年1月,青海可可西里申遗材料正式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2016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来函,确认申遗文本符合技术要求,并转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进行审查和评估。
此后,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全力开展遗产提名地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设施规划建设工作。
2016年10月,受世界遗产中心委派,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组赴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开展了为期10天的考察评估工作。
此次考察全面展示了遗产提名地独特的价值、完整性和良好的保护管理能力,IUCN专家组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6年10月29日,青海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考察评估汇报会在玉树州召开。
会上,玉树州长才让太就可可西里的前世今生及申遗进程作了精简的汇报,并代表玉树州各级政府庄重承诺: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可可西里自然生态系统,继续加强针对提名地的法制、资金、体制、机制、人才队伍等建设,为中国乃至全球生态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资料来源:
青海日报2017.1.12作者,杰拉.
近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函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青海可可西里”作为2017年自然遗产项目、“福建鼓浪屿”作为2017年文化遗产项目。
在格林威治时间2016年1月30日17时前,青海可可西里申遗文本已正式送达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这意味着青海可可西里获得2017年中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唯一入场券。
第一题:
依据材料,分析青海省这处自然遗产的申遗过程。
(要求:
请在上述材料中标注申遗步骤)
答: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世界遗产的申报需要完成九个步骤。
一、申报国家首先要签署《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保证保护该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成为缔约国(申报主产的资格);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
二、缔约国要把本国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选产引出一个预备名单。
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已于2015年1月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可可西里申遗准备良久。
2014年10月,《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实施,全面安排部署工作任务。
并成立了由省长为组长,副省长为副组长,31家地方政府、省直部门和单位组成的青海省申报世界遗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申遗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工作。
与此同时,通过优中选优,组织成立了省内外生物、地质、水文、气象、美学等专业20名专家组成的可可西里申报世界遗产专家组,负责编写申报文本和专业技术咨询工作,为申遗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2015年,连续四次组织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对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和缓冲区范围、面积、界线、动物资源本底、环境综合整治、环境因子监测站点及社区保护等情况进行现场调查,为申遗文本和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获取了详实的科学资料。
2015年10月底,又邀请国外专家赴可可西里实地考察,从世界视野进行指导把关,为全面提升可可西里申遗工作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从预备名单中筛选出当年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
2017年一月,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函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青海可可西里”作为2017年自然遗产项目。
四、填写好提名遗产的规范文本寄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遗产中心检查提名资料是各完整全,并送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评审。
青海省政府、青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对申报文本及附件严格审核、认真修改和校对排版,编制完成了申遗文本、执行提要、保护管理规划、地图、财产清单、图片集、幻灯片集、DVD影像片、法律法规摘录、文献汇编及相关材料授权表等约50万字的申报材料。
2016年1月,青海可可西里申遗材料正式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2016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来函,确认申遗文本符合技术要求,并转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进行审查和评估。
五、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提交评估告;
2016年10月,受世界遗产中心委派,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组赴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开展了为期10天的考察评估工作。
此次考察全面展示了遗产提名地独特的价值、完整性和良好的保护管理能力,IUCN专家组给予了高度评价。
11月4日, 专家现场考察评估反馈会在西宁召开。
IUCN 专家卡洛奥拉索在评价可可西里价值方面时说,可可西里这个地区是青藏高原的代表,其主要体现青藏高原隆升阶段保存较好的一一个平面,并形成了冰川、河流等非常壮美的景观,并且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栖息地,其中最为独特的是藏羚羊产仔地的形成,并且数以万计的藏羚羊迁徙是蔚为壮观的世界罕见。
六、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的7个成员审查申报遗产的评估报告,并向委员会提交推荐名单。
七、世界遗产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最终决定入选、不入选或推迟申核的遗产项目。
2017年7月7日,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对外宣布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个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第二题:
谈谈申遗究竟为何?
答:
一、进一步深化保护
可可西里的固有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大片的无人区、生活艰难的牧民、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不可避免的高原反应,以及盗采盗猎的丰厚利益等,都使得可可西里的生态保护称得上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如果申遗成功,自然会出台长期的和可持续的保护政策,使一些好的保护政策延续下去,管理将非常严格。
并且可可西里的原真性与完整性将会得到极大的保护。
二、可可西里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四项评判标准。
经过专家组认真讨论,决定最终向世界遗产中心提交两条标准,证明可可西里具备独立申报自然遗产的条件:
即顶级自然现象或者具有绝佳自然美景和美学价值的地区和最重要的在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和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三、具有独特性及唯一性。
可可西里广袤空阔,洪荒生机,具有全球独一无二的自然美。
这里广达数万平方公里的荒野和繁衍其间的生灵,与高山、冰川、原野和湖泊一道,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鲜少人类干扰的荒野栖息地和青藏高原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美景,不见于地球上任何其他地区。
提名地内超过1/3的高级植物为青藏高原特有,与之共存还有大量特有的食草哺乳动物。
已知哺乳类动物有30种,鸟类有56种。
此外,本区产2种裂腹鱼类及4种鳅类,几乎全为高原特有种。
拥有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是中国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高等植物约202种及丰富的金、银等矿产资源。
生存的藏羚羊数量占到了全球总数的约40%,保存了藏羚羊完整生命周期的栖息地和各个自然过程。
四、可可西里生态保护具有世界意义
可可西里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瑰宝。
如果申遗成功将本就名声在外的可可西里再次推上国际舞台,提升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美誉度、知名度和关注度,也使得中国为保护可可西里的种种付出,更加具有全球意义。
保护好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让稀有的生物物种得到恢复和再生,是中国对全球生态安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遗产 保护 旅游 小组讨论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