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1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901459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45.75KB
系统解剖1Word下载.docx
《系统解剖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解剖1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视交叉中央部(交叉纤维)损伤-双侧视野颞侧偏盲。
c.视交叉外侧部损伤-患侧视野鼻侧偏盲。
d.一侧视束视辐射或视觉中枢损伤-双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即患侧视野鼻侧半偏盲和健侧视野颞侧半偏盲)。
瞳孔对光反射:
光线-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部分纤维经上丘臂-顶盖前区-双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瞳孔扩约肌。
此反射途径不同部位损伤:
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4.听觉传导通路
5.平衡觉传导通路
6.嗅觉传导通路
二.下行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
1.锥体系
皮质脊髓束:
中央前回上2/3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皮质的锥体细胞的轴突-皮质脊髓束-内囊枕部-大脑脚底的中间3/5-脑桥的基底部-延髓锥体-锥体交叉(绝大部分交叉到对侧)-皮质脊髓侧束-前角运动细胞-脊神经-肌肉。
皮质脊髓前束:
(未交叉的纤维形成并逐节交叉到对侧)-前角运动细胞-脊神经-肌肉。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临床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细胞和锥体束)损伤:
瘫痪特点痉挛性,肌张力增高,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或减弱,肌萎缩不明显,病理反射阳性。
下运动神经元(脑神经运动核、脊髓前角、脑脊神经)损伤:
瘫痪特点弛缓性,肌张力降低,深反射消失,浅反射消失,肌萎缩明显,病理反射阴性。
皮质核束
中央前回下1/3锥体细胞的轴突—皮质脑干束-内囊的膝部-大脑脚底的内侧部-与皮质脊髓束一起下行到脑桥和延髓-发出分支到脑神经运动核(大
脑神经运动核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的支配,唯有面神经核的腹侧部和舌下神经核接受单侧的支配)。
2.锥体外系
新纹状体-苍白球系。
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纹状体-黑质环路。
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皮质-脑桥-小脑系。
2.脑脊液循环脑脊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脑室和蛛网膜下隙。
(一)产生部位:
脑脊液产生于各脑室脉络丛。
成人约100~140ml。
(二)循环途径
左、右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第三脑室;
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第四脑室;
再汇入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左右横窦→左右乙状窦→颈内静脉。
(三)作用
1.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界振荡损伤2.调节颅内压
3.参与脑和脊髓的代谢4.维持正常pH
3.大脑的血液供应
•脑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两侧的颈动脉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颈动脉系统主要通
•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前3/5部分的血液。
椎一基底动脉系统主要通过两侧的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及后下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2/5部分,生脑后半部、脑干和小脑的血液。
两侧大脑前动脉由前交通动脉互相沟通,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由后交通动脉互相沟通,在脑底形成脑底动脉环(willis环)。
•由于颈内动脉、椎一基底动脉以及由它们的主干和分支构成的脑底动脉环均位于脑的腹侧面,因此,供应脑部的动脉都是由脑的腹侧绕到背侧,其分支大体上可分为中央和皮层支两类,中央支主要发自大脑前、中及后动脉近侧端,它们垂直地穿入脑实质,供应间脑、纹状体和内囊、称为深穿动脉。
各中央支之间虽有结构上的吻合,但由于机能性的关闭而往往起不到侧支循环的作用,故认为是一种机能性终动脉。
这些细小动脉的-支被阻塞后,其分布区即将发生梗死软化。
•皮质支在进入软脑膜处时先形成一个广泛的血管吻合网,再发出细小动脉分枝,垂直入脑,分布于脑皮质和白质。
由于皮质支之间吻合极其广泛,且其机能开发较快,故当一小支动脉被阻塞时,其邻支的血液可予某种程度的代偿,故局灶性神经损害范围比受损动脉供应区为小。
•脑出血易发生的部位:
(以壳核出血最多,其次为丘脑及桥脑出血)
(1)大脑基底节,占70%,包括外囊和丘脑;
(2)桥脑出血,占10%;
(3)脑叶出血,占10%,额叶、颞叶、枕叶均可发生,以顶颞部多发;
•常见部位的脑出血的表现。
1壳核内囊部出血出现典型的口眼歪斜、偏瘫,半身感觉减退,偏盲、失语。
2颞叶出血出血一侧头痛较剧,颈强直。
也可出现偏瘫,失语。
3脑室出血若出血量大,可引起迅速昏迷,四肢肌张力高,高烧(40℃以上),多汗,消化道出血(吐咖啡色物、排柏油便),死亡率高。
4桥脑出血一开始就呈深昏迷。
桥脑为生命中枢所在,5毫升以内的出血就引起严重后果。
瞳孔极度缩小,如“针尖样”,高烧40℃以上,呼吸衰竭,继而呼吸停止,多在24小时内死亡。
5小脑出血以急剧的眩晕,剧烈头痛,伴频繁呕吐为首发症状,早期神志清醒,不久即进入昏迷。
小脑出血不出现半身不遂。
•脑梗塞后遗症是指在脑梗塞发病一年后,如果还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就叫做脑梗塞后遗症,该时期也叫做脑梗塞后遗症期,与恢复期相比,恢复速度及程度较慢。
• 脑梗塞的后遗症有哪些呢?
脑梗塞的后遗症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
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
4.舌的神经分布及头面部神经分布
A。
面神经的鼓索加入,故鼓索内的味觉纤维随着舌神经分布到舌前2/3司味觉,故鼓索内的副交感纤维随舌神经到下颌下神经节,换神经元后发出的节后纤维分
三叉神经中的下颌神经中的舌神经在下牙槽神经的前方,经翼外肌深面下行,途中有面神经的鼓索从后方加入此神经。
此后越过翼内肌浅面到达下颌下腺的上方,再沿舌骨舌肌的表面行至舌尖。
舌神经分支分布于口腔底和舌前2/3的粘膜,接受一般躯体感觉的刺激。
布于下颌下腺及舌下腺,支配腺体的分泌。
C。
舌咽神经的舌支为舌咽神经的终支,经舌骨舌肌深面,分布于舌后1/3的粘膜和味蕾,司粘膜的一般感觉和味觉。
D。
舌下神经 主要由躯体运动纤维组成。
支配舌肌运动。
由舌下神经核发出,自延髓的前外侧沟出脑,经舌下神经管出颅,下行于颈内动、静脉之间,弓形向前达舌骨舌肌的浅面,在舌神经和下颌下腺管的下方穿颏舌肌入舌,支配全部舌内肌和舌外肌。
舌下神经只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
舌下神经系第12对颅神经。
检查时嘱患者伸舌,注意观察有无伸舌偏斜,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
单侧舌下神经麻痹时伸舌舌尖偏向病侧,舌下神经核上性病变时,伸舌舌尖偏向病灶对侧。
双侧麻痹者则不能伸舌。
E。
头面部的神经分布有以下特点:
①颅顶部的神经(包括血管)是由四周底部向颅顶集中。
②脑颅后半部的浅部结构的感觉神经来自于颈丛。
前半部及面部的感觉神经来自于三叉神经的3支感觉神经,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颂神经,并且这3支在头面部的分布均有相对稳定的区域,可简单地描述为:
在睑裂以上由眼神经的分支分布,在睑裂和口裂之间,下颂支前缘的前面由上颂神经分布,而在口裂以下,沿下颌支上叶到颞区为下颌神经的分支分布。
③咀嚼肌由三叉神经的运动根支配,而面部的表情肌则由面神经所支配。
④内脏运动纤维中的交感部分来自于颈内动脉神经和颈上神经节的节后纤维,并主要附于血管,随血管到达其支配区;
副交感部分则主要由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耳神经节以及下颂下神经节所发出的节后纤维,随相应的神经到达所支配的器官(除眼内的瞳孔开大肌和睫状体肌外,其他均为腺体)。
另外,迷走神经作为最大的一支具有副交感性质的脑神经,其副交感成分发挥作用在咽部位,而其支配脑膜、,耳郭及外耳道皮肤的部分属于躯体传人纤维,非其副交感成分。
6.房水循环
房水循环途径:
房水由睫状体中睫状突毛细血管的非色素上皮细胞产生,通过扩散及分泌进入后房,越过瞳孔到达前房,再从前房的小梁网进入Schlemm管,然后通过集液管和房水静脉汇入巩膜表面的睫状前静脉,回流到血循环,另有少部分从房角的睫状带经由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和通过虹膜表面隐窝吸收
房水循环障碍可导致眼内压增高,临床上称之为继发性青光眼。
7.眼睛的折光系统
外界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线,依次通过眼球折光系统的角膜、房水
晶状体和玻璃体,到达大脑皮尘,形成物象,当物象落在视网膜处时,视觉最清晰。
8.声波传导
人耳感受声音的过程就是听觉的产生过程。
听觉的产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它包括3个基本过程:
(1)声波在耳内的传递过程。
(2)声波在传递过程中由声波引起的机械振动转变为生物电能,同时通过化学递质的释放而产生神经冲动的过程。
(3)听觉中枢对传入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处理的过程。
声波是通过空气传导和骨传导两种途径传人内耳的。
正常情况下以空气传导为主,也就是说声波通过这两种途径传人内耳使柯蒂器中的毛细胞兴奋,毛细胞又和听神经的末梢相接触,毛细胞兴奋后激发化学物质的释放,使蜗神经产生冲动。
冲动经蜗神经传导路径传人大脑,经大脑皮质听觉中枢的综合分析,最后才使我们感觉到声音,即听到声音。
耳朵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外耳、内耳、中耳
外耳:
外界的声波由耳廓和耳道组成的外耳收集。
当声音进入耳朵后,耳道将普通声音响度提高,使它成为更易理解的语音。
同时,耳道还保护着耳朵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鼓膜。
鼓膜是一层有弹性的圆形膜,当声波撞击它的时候会产生振动
中耳:
声波的振动一直传到中耳。
中耳包含了三个很小的骨头,叫做听小骨。
通常人们称之为锤骨、砧骨和镫骨。
它们架起了一座从鼓膜到内耳的桥梁。
它们将声音提高,加大声音的振动,直到声波通过椭圆窗安全到达内耳。
内耳:
内耳(又称耳蜗),是一个类似于蜗牛状的环形外壳,覆盖着一系列充满液体的管子。
当声波穿过椭圆窗,液体开始运动,使微小的毛细胞也跟着运动。
这些毛细胞依此将振动转换成电脉冲,沿着听神经传送到大脑。
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它们允许声波进入耳朵,转换为大脑可以理解的电脉冲信号。
外耳收集声波,将其直接送至中耳。
此后,中耳放大这些声音信号并传达至内耳。
内耳将声音的振动转换为电脉冲,电脉冲信号会沿着听觉神经被传输到大脑。
耳朵各个部分的功能以及声音的传导过程如下:
1、有凹陷的耳廓可聚集和反射声波,使声音增强,并传到外耳道。
2、呈S形的外耳道使声波产生折射作用,可使声音稍微增强些,并传到鼓膜。
3、声波引起鼓膜的振动。
4、中耳内的听骨(锤骨、砧骨、镫骨)感受到这些振动,并使声音不能以原有的模式放大,从而减少大声对内耳的伤害。
5、振动通过卵圆窗到达耳蜗,在运行中设定内部的流动速度。
这让特定的神经细胞将声波转换为电脉冲信号。
6、听觉神经发送这些电脉冲信号到达听觉中枢(大脑),在那儿,这些信号就变成了听得见的声音。
9.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脏有节律地跳动,是由于心脏本身含有一种特殊的心肌纤维,具有自动节律性兴奋的能力。
构成心脏的传导系统,它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的起搏点,位于右心房壁内,窦房结内的起博细胞发生的兴奋通过过渡细胞传至心房肌,使心房肌收缩。
同时兴奋可经结间束下传至房室结。
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由房室结发出房室束进入心室。
房室结将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传至心室引起心室收缩。
房室束进入室间隔分成左、右束支,分别沿心室内膜下行,最后以细小分支即为浦肯野纤维分布于心室肌。
10.心脏血液供应.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封闭的循环管道,它以心脏为中心通过血管与全身各器官、组织相连,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
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它不停地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不断地吸入和压出血液,保证血液沿着血管朝一个方向不断地向前流动。
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自心脏发出,经反复分支,血管口径逐步变小,数目逐渐增多,最后分布到全身各部组织内,成为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呈网状,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就在此进行。
毛细血管逐渐汇合成为静脉,小静脉汇合成大静脉,最后返回心脏,完成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根据其循环的部位和功能不同,分体循环(大循环)和肺循环(小循环)二部分。
1、体循环(大循环):
体循环的血管包括从心脏发出的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以及返回心脏的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冠状静脉窦及其各级属支。
左心室的血液射入主动脉,沿动脉到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然后汇入小静脉,大静脉,最后经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
体循环静脉可分为三大系统,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包括门静脉系)和心静脉系。
上腔静脉系是收集头颈、上肢和胸背部等处的静脉血回到心脏的管道。
下腔静脉系是收集腹部、盆部、下肢部静脉血回心的一系列管道。
心静脉系是收集心脏的静脉血液管道。
2、肺循环(小循环):
肺循环的血管包括肺动脉和肺静脉。
肺动脉内的血液为静脉血。
右心室的血液经肺动脉只到达肺毛细血管,在肺内毛细血管中同肺泡内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血液变成鲜红色的动脉血,经肺静脉回左心房。
机体对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是通过各种心血管反射完成的。
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为交感神经系统的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迷走神经。
在人的体内循环流动的血液,可以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并将人体内的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
当血液流出心脏时,它把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处;
当血液流回心脏时,它又将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输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大约相当于体重的8%。
血液把氧气、食物、营养素和激素运输到全身各处,并把代谢出来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
血液还能保护身体,它能产生一种叫“抗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体能黏附在微生物上,并阻止其活动。
于是,血液中的其他细胞会包围、吞噬、消灭这些微生物。
血液也能够凝结成块,帮助我们堵住出血的伤口,防止大量血液流失以及微生物入侵。
血液循环系统是血液在体内流动的通道,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淋巴系统是静脉系统的辅助装置。
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
淋巴系统是静脉系统的辅助装置,而一般所说的循环系统指的是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组成的一个封闭的运输系统。
由心脏不停的跳动、提供动力推动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为机体的各种细胞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和氧气,也带走了细胞代谢的产物二氧化碳。
同时许多激素及其他信息物质也通过血液的运输得以到达其靶器官,以此协调整个机体的功能,因此,维持血液循环系统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是机体得以生存的条件,而其中的核心是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血液循环路线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体静脉)--右心房。
血液循环路线:
左心室→(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环。
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
血液循环一旦停止,机体各器官组织将因失去正常的物质转运而发生新陈代谢的障碍。
同时体内一些重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将受到损害,尤其是对缺氧敏感的大脑皮层,只要大脑中血液循环停止3~4分钟,人就丧失意识,血液循环停止4~5分钟,半数以上的人发生永久性的脑损害,停止10分钟,即使不是全部智力毁掉,也会毁掉绝大部分。
临床上的体外循环方法就是在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时,保持病人周身血液不停地流动。
对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跳骤停病人,紧急采用的心脏按摩(又称心脏挤压)等方法也是为了代替心脏自动节律性活动以达到维持循环和促使心脏恢复节律性跳动的目的。
体内各器官与组织细胞进行活动,需不断供给氧与营养物质,氧来自肺泡,营养物质来自小肠粘膜的吸收。
而远离肺与肠的器官又如何能得到这些物质呢?
这是因为体内有完善的血液转运系统,包括大循环(体循环)与小循环(肺循环)。
血液自右心室到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入左心房,此为肺循环。
经过此循环血液获得氧。
血液自左心室到主动脉、大动脉、小动脉经毛细血管与静脉系统回到右心房,此为体循环。
食入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消化后被小肠吸收,经肠系膜静脉到门静脉入肝脏,再经肝静脉到下腔静脉而进入右心房与右心室。
肺循环与体循环是相互衔接的,从左心室进入动脉的血液既含有丰富的氧也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经分布到全身各器官与组织的毛细血管,将动脉血输送给它们,以满足其需要,使其正常的机能活动得以维持。
动脉血与静脉血的主要区别是:
动脉血含氧合血红蛋白较多,故呈鲜红色;
而静脉血含氮离血红蛋白较多,故呈紫蓝色。
经过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每100毫升含的氧离血红蛋白若到心脏的血液与从心脏泵入动脉系统的血液是平衡的。
这种进出心脏的血量为什么能取得平衡呢?
在前面已经谈到心脏的泵血量取决于心室肌的收缩力量,而心肌的收缩力又取决于心室肌纤维的初长度。
在一定范围内心室肌初长度增加,心肌的收缩力也增加,这现象称为心定律。
心室肌纤维的初长度与进入心室的血量有关,进入的血量多,则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增大,此时心室肌的初长度即增加,故心室收缩时力量增大,泵出的血量自然增大。
相反,当回心血量少时心室的充盈量也减少,故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心室肌的初长度减小,收缩力减弱,被泵出的血量自然减少。
可见进出心脏血量的平衡是通过改变心室肌纤维的初长度来实现的。
它不受神经与体液因素的影响,只取决于进入心室的血量,所以进入量与泵出量能取得平衡。
若这种平衡不能维持则出现病理状态。
如果回心血量大于泵出血量,则静脉系统出现淤血,肝肿大,心衰的病人可发生这种情况。
11.门静脉的三个侧支循环
门静脉与腔静脉间的吻合支将扩张,通过“侧支循环”,可使大部分血液不经肝脏而流入右心室。
常见的阻塞原因是肝内性的,即见于肝硬变时。
正常时门静脉的血液大约全部都进入肝脏,肝硬变时可以仅有13%的门静脉血液进入肝脏,其余大部分血液经侧支静脉直接流入右心。
门静脉血流受阻时的“侧支循环”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其中前三条途径是主要的。
1.沿胃冠状静脉(即胃左静脉)及胃短静脉的食管静脉,通过食管静脉丛与奇静脉的食管静脉吻合后,再经奇静脉与半奇静脉流入上腔静脉,此时,位于食管下段及胃贲门部的粘膜下静脉丛发生曲张。
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可因食物的摩擦作用或胃液倒流的腐蚀作用而破裂,严重时可发生致命性大出血。
肝硬变患者约15%死于食管下段静脉破裂而引起的大出血,另35%死于食管静脉破裂大出血后诱发的肝功能衰竭。
2.通过门静脉左支的脐旁静脉,经脐周静脉网后在深层与腹壁上静脉和腹壁下静脉吻合,在浅层与腹壁浅静脉和胸腹壁静脉吻合,然后分别流入上、下腔静脉。
脐周静脉网的怒张,临床称为“蛇发头”,是门静脉血流受阻的重要体征之一。
此外,在扩张的腹壁静脉处还可听到杂音,触诊时感到震颤,即为Cruveilhier-Baumgarten综合征。
3.沿肠系膜下静脉的直肠上静脉,在直肠下端与髂内静脉的直肠下静脉吻合。
门静脉高压时,直肠下端静脉曲张可引起痔核形成及便血症状。
12.腹腔干的分支及分布
腹腔干分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
1胃左动脉分支至食管腹段、贲门和胃小弯附近的胃壁。
2肝总动脉分为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
1>
肝固有动脉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在门静脉前方、胆总管左侧上行至肝门,于肝门附近分为左、右支,分别进入肝左、右叶。
右支在入肝门之前发出一支胆囊动脉,经胆囊三角至胆囊颈后上方,分支分布于胆囊。
肝固有动脉尚分出胃右动脉,沿途分支至十二指肠上部和胃小弯附近的胃壁。
2>
胃十二指肠动脉分为胃网膜右动脉和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前者在大网膜两层之间,沿胃大弯向左,沿途分出胃支和网膜支至胃和大网膜,其终末支与胃网膜动脉吻合;
后者有前、后两支,在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的前、后面下行,分布到胰头和十二指肠。
3脾动脉沿胰上缘蜿蜒左行至脾门,分为数条脾支入脾。
脾动脉在胰上缘走行中,发出多条较细小的胰支至胰体和胰尾;
发出1~2支胃后动脉。
脾动脉在脾门附近,发出3~5条胃短动脉,经胃脾韧带至胃底;
发出胃网膜左动脉,其胃支和网膜支营养胃和大网膜,其终末支与胃网膜右动脉吻合成动脉弓。
13.淋巴干及淋巴导管
淋巴系统像遍布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也是一个网状的液体系统。
该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液组成。
淋巴结的淋巴窦和淋巴管道内含有淋巴液,是由血浆变成,但比血浆清,水分较多,能从微血管壁渗入组织空间。
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胸腺和腭扁桃体等,脾脏是最大的淋巴器官,脾能过滤血液,除去衰老的红细胞,平时作为一个血库储备多余的血液。
淋巴组织为含有大量淋巴细胞的网状组织。
淋巴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卫体系,它与心血管系统密切相关。
淋巴系统能制造白细胞和抗体,滤出病原体,参与免疫反应,对于液体和养分在体内的分配也有重要作用。
淋巴系统没有一个像心脏那样的泵来压送淋巴液。
新的组织液流入细胞间的空隙中的液体挤入淋巴管。
动脉和肌肉的张缩也对淋巴液施加向前的压力。
呼吸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系统 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