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安全教育定稿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900785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96.68KB
生产车间安全教育定稿Word格式.docx
《生产车间安全教育定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车间安全教育定稿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甲B类
3
原料25
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甲类
4
原料31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5
原料36
第6.1类毒害品
乙类
6
原料48
7
原料32
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8
浓硫酸
酸性腐蚀品
9
原料46
10
原料44
第8.2类碱性腐蚀品
11
氮气
第2.2类不燃气体
注:
各品种安全技术说明书另附
三、部门主要易发生中毒事故的原料及预防措施
原料11:
理化性质:
分子式:
C10H20O
分子质量:
156.26
沸点:
212℃
熔点:
41-43℃
无色针状结晶或粒状。
熔点41-43℃(42-45℃),沸点216.5℃,相对密度0.890(15/15℃),折光率1.458。
易溶于醇;
氯仿;
醚;
冰醋酸;
液状石蜡及石油醚,微溶于水。
由于本品对皮肤以及眼睛有刺激作用,使用时必须戴好防护手套和口罩以及安全眼镜。
[中毒急救措施]
1、吸入:
将中毒者转移至通风处,采取一般急救措施。
2、误入眼睛:
按一般步骤冲洗眼睛,有必要者请咨询医师。
3、皮肤接触:
用清水和肥皂清洗。
原料16:
折射率1.3755-1.3775
闪点60℃
水溶性soluble
沸点-19.5℃
熔点-118℃
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易溶于水、醇和醚。
原料16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
易溶于水和乙醇,是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气体,吸入高浓度原料16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
皮肤直接接触该物质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
经常吸入少量原料16,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甲床指端疼痛,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
原料16对健康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刺激作用
原料16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
b.致敏作用:
皮肤直接接触本品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c.致突变作用:
高浓度本品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
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
原料24:
【密度】0.866
【分子量】92.14
【熔点(℃)】-95
【沸点(℃)】110.8
【闪点(℃)】4.4(闭式)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2.69
【折射率】1.4967
【性状】 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芳香气味。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
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
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等。
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原料36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
具有类似醚的刺激性气味
分子量84.94
沸点:
39.8℃
蒸汽压30.55kPa(10℃)
熔点-95.1℃
相对密度1.3266(20/4℃)
水溶性20G/L(20&
ordm;
C)
自燃点640℃。
粘度(20℃)0.43mPa·
s。
折射率nD(20℃)1.4244。
临界温度237℃,
临界压力6.0795MPa。
溶解性溶于约50倍的水,溶于酚、醛、酮、冰醋酸、磷酸三乙酯、乙酰乙酸乙酯、环己胺。
与其他氯代烃溶剂乙醇、乙醚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溶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
人类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吸入。
原料25
【密度】0.6594
【分子量】86.17
【熔点(℃)】-95.3
【沸点(℃)】68.74
【性状】
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的无色挥发性液体。
【溶解情况】
不溶于水,可与乙醚、氯仿混溶,溶于丙酮,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00份乙醇溶解50份正己烷(33摄氏度)。
健康危害
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
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
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胃纳减退;
其后四肢远端逐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位置等感觉减退,尤以下肢为甚,上肢较少受累。
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及运动障碍。
神经-肌电图检查示感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原料22:
熔点(℃):
16.6
沸点(℃):
117.9
相对密度为1.0492
折光率1.3718。
原料22
易挥发,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
吸入后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
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
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慢性影响:
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
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
防护措施:
空气中深度浓度超标时,应佩戴防毒面具。
戴橡皮手套。
工作后,淋浴更衣,不要将工作服带入生活区。
原料23
分子式C6H15N;
(CH3CH2)3N
外观与性状无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氨臭
分子量101.19
闪点:
<
0℃
熔点-114.8℃沸点:
89.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密度相对密度(水=1)0.70;
相对密度(空气=1)3.48
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甚至死亡。
口服腐蚀口腔、食道及胃。
眼及皮肤接触可引起化学性灼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
结构式:
分子式:
SOCl2分子量:
118.97
性质:
无色或淡黄色发烟液体,有强刺激性气味。
遇水或醇分解成二氧化硫和氯化氢。
对有机分子中的羟基有选择性取代作用。
本产品可溶于苯、氯仿和四氯化碳。
加热至150°
C开始分解,500°
C分解完全。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灼伤。
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而致死。
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头晕、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防护服: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
密度:
0.789g/cm^3;
(液)
熔点:
−114.3°
C(158.8K)
78.4°
C(351.6K)
在水中的溶解度:
pKa15.9
黏度:
1.200mPa·
s(cP),20.0°
C
分子偶极矩:
5.64fC·
fm(1.69D)(气)
折射率:
1.3614
相对密度(水=1):
0.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59
饱和蒸气压(kPa):
5.33(19℃)
燃烧热(kJ/mol):
1365.5
临界温度(℃):
243.1
临界压力(MPa):
6.3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32
闪点(℃):
12
引燃温度(℃):
363
爆炸上限%(V/V):
19.0
爆炸下限%(V/V):
3.3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
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三、本部门安全预案:
3.1停电:
处理方法:
车间发现停电或接到停电通知后,第一时间通知各工段段长或各班当班班长,立即启动工段停电应急预案。
3.2停水:
车间发现停水或接到停水通知后,第一时间通知各工段段长或各班当班班长,立即启动工段停水应急预案。
3.3火灾事故:
(1)处理方法:
发生火情时,在场人员立即安排人员向上级领导或车间正、副主任汇报,灭火工作要视火情大小而定,如在火灾初期阶段,当班职工应立即行动,当班班长组织其他员工迅速用灭火器灭火并通知邻近岗位人员协助灭火,同时关闭各种阀门,防止火势扩大。
车间管理人员到达后由车间管理人员指挥。
火势无法控制时,车间管理人员立即派人报警,同时组织各工段人员疏散,并通知其他岗位人员迅速疏散,疏散路径为个逃生通道,疏散人员在办公楼前集合,由车间管理人员清点人数。
(2)预防措施:
溶媒、易燃易爆品使用、输送必须在密闭的罐内和管道内,设备管道上必须有良好的接地和静电跨接。
岗位严禁明火,禁穿钉子鞋进入防爆区,禁止携带火种、手机、照相器材等进入防爆区,不得穿化纤、丝绸等服装上岗,应穿防静电鞋或布制鞋。
岗位不得使用易产生静电或火花的生产、卫生工具。
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液体在管道、设备的流速,用空气置换、吹除罐、管道内的溶媒、可燃气体时,严格控制其压力、流速,保证岗位排风扇良好运行。
保证岗位消防设施、器材的良好状态。
规范职工操作,溶媒、易燃易爆品不能在岗位储存过多,做到随用随要料。
定期对职工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教育,组织职工进行消防演习,分工明确。
3.4烫伤:
被蒸汽或热的液体烫伤时,受伤人员或在在场人员帮助下要立即将烫伤部位的衣服脱掉可防止烫伤加重,在场人员立即安排人通知上级领导或车间正、副主任汇报,同时迅速关闭蒸气阀门,该蒸汽阀门不可靠近时,不可盲目靠近强行关闭,必须在有防护措施或安全条件下关闭,如果关闭该阀门存在危险,应从安全路线到该阀门的上一级(或总阀门)处,关闭上一级(或总阀门)。
工段长立即组织将受伤人员带离现场,并通知车间领导。
在急救现场,被烧伤的创面要用清洁的被单或衣服简单包扎,注意不要将创面上的水泡弄破,也不要在创面上涂抹任何治疗烧伤的药品,避免加重感染和损伤;
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若清醒,则可能会要水喝,此时只能给其喝温热的盐水而不能喝淡水,否则会加剧日后的水肿等严重情况;
简单包扎后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2)预防措施:
及时检修蒸气管道。
加热时随时观察物料温度,防止温度过高,防止料液飞溅或溢出。
3.5人身触电:
在场人员迅速断电,如无法切断电源,则应使用绝缘物体(如木棍等)将伤者同电源断开,同时通知上级领导。
脱离电源以后,在场人员立刻查看伤者的伤情,同时通知车间领导,如果伤者清醒,呼吸和心跳都加快,这种情况危险性不大,一般让他安静地躺一会儿就可以恢复正常。
如果呼吸停止的要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如果心跳停止的马上做心脏按摩;
如果呼吸、心跳都停止了,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并立即联系车辆送往医院进行急救。
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
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工段段长对使用的泵、搅拌、电机出现的问题及时找电工修理;
使用打料泵等电器前,操作人员应穿绝缘鞋,检查电器无误后进行操作。
电器设备前应加绝缘胶垫,设备管路加装保护接地或接零。
保持设备清洁、干燥,防止电器设备进水。
在配电盘上加装漏电保护器,配电柜上锁。
加强对职工进行电器安全知识教育,严禁违章作业。
3.6酸碱灼伤:
发现酸碱等化学物品腐蚀灼伤,操作人员立即呼救周围员工。
周围员工应立即通知车间领导并对伤者进行以下处理:
不慎滴落在皮肤及眼睛上,先用大量流动的清水长时间冲洗受酸碱灼伤部位,至少30分钟,冲洗眼睛时用洗眼器效果好。
化学物品烧伤眼睛后严禁用手或是布类织物去擦拭,防止扩大受损面积。
碱类化合物烧伤一般经大量清水冲洗后,不再用酸性中和剂。
酸类急救时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然后可用小苏打水中和创面上的酸性物质,中和后再用大量清水彻底清洗。
进行完简单的治疗后送医务室或医院进行检查和确诊。
。
岗位操作人员严格注意酸碱跑冒滴漏,如发现,立即关闭进出料阀,汇报给工段长立即进行维修;
接触酸碱时必须穿戴好防护面具、防护手套等。
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使职工了解岗位上的危险化学品特性及自救互救知识。
认真执行操作规程,防止液体飞溅。
3.7溶媒泄漏:
发现溶媒中毒事故,工段长立即通知车间主任,同时对员工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以下处理: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洗眼器)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严重者立即送医院。
饮足量温水,催吐,严重者立即送医院。
大量泄漏处理:
车间主任组织员工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及时检修溶媒管道,杜绝跑冒滴漏的现象。
加强职工操作管理。
3.8氮气泄漏:
氮气:
为无色、无味、无嗅的惰性气体,若吸入纯氮时,会因严重缺氧而窒息以致死亡。
发现氮气泄露后操作人员应
1)穿好防护用品,迅速将人员撤离现场。
2)立即关闭上一级阀门切断气源。
3)如有人员窒息,立即给氧,并迅速通知值班医生当场救护。
员工上岗前培训考试不合格不允许上岗,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五、部门有关安全制度
1.动火管理制度
2.设备内作业管理制度
3.安全常识
动火监护人的职责:
分动火前、动火中、动火结束后
1.检查动火证上填写的防范措施是否合理、完善
2.落实动火现场是否按要求落实
3.备好完好适用的消防器材,保证一旦发生着火时扑救及时、正确
4.检查动火人员是否有违章或不安全的地方
5.检查动火现场的地面、地沟、墙壁等地方是否有死角,可燃物是否已请走
6.当动火现场发生意外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扑救
7.选择既能观察到全部动火现场,又能方便行动的位置进行监护,身边要有灭火器材,动火期间不许离开现场
8.当动火点发生改变或动火结束后,检查动火现场是否留有余火或其他隐患,确认无误后才能转移动火地点火结束监护
9.对现场一切不安全隐患有权提出整改意见,否则有权拒绝现场监护。
安全常识
从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分析,我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存有着火爆炸、中毒窒息、触电、(点击)、电伤、高处坠落、机械伤人、负压伤害等
1.进入车间是不允许配戴手机、收音机、摄象机等电子产品,防止电火花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2.岗位需动火时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进行?
首先,对需动火部位及周围环境进行清理,使动火部位与周围环境及设备有效隔离,对设备进行有效的清洗、置换,并检测合格,开动火证,找工段长、车间主任和公司安全员进行检查、签字,同时做好现场监护,准备好灭火器等有效的灭火工具后才允许动火。
3.岗位人员下罐作业需采取的措施:
进入设备内作业前,首先对设备进行断电、断汽、断料,同时找开人孔,用空气进行置换,直到设备内无有害气体,找工段长、车间主任和公司安全员进行检测签字,签发下罐许可证,同时准备好救生绳,以备万一。
下罐作业人员需配戴长管式防毒面具,一人在罐口监护,才允许下罐作业。
下罐作业如感觉呼吸不畅或有异味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出罐,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4.登高作业:
在离基准面高度2米以上的高度作业均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必须配戴安全带,安全带的使用要求高挂低用,即:
:
要把安全带挂在高于身体的牢固部位,不能挂于低于身体的部位,防止坠落时受伤。
5.特种作业知识:
我公司的特种作业主要指操作电气操作,焊工操作等;
非特种作业人员不允许进行特种作业,即非公司指定的员工,不允许进行电气和焊工操作及电梯操作。
电梯操作时,电梯只允许载物,人员不允许乘坐电梯。
6.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
早报警,以减少损失;
边报警,边扑救;
先控制,后灭火;
防中毒,防窒息;
先救人后救物;
听指挥莫惊慌。
工作区内十四个不准
1不准吸烟,不准带火种进入厂区;
2不准带小孩进入;
3防爆区内不准非防爆机动车行驶。
4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5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6不准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7不按公司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等),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8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
9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
10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11停车检修后的设备,末经彻底检查不准启动。
12不系安全带,不准登高作业。
13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
14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登石棉瓦作业。
7.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
1必须申请并办理作业许可证。
2必须进行安全隔绝,并切断电源,悬挂警示牌。
3必须进行转换、通风。
4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5必须配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6必须在容器外有人监护。
7监护人必须坚守岗位。
8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8.操作工的六严格
1严格进行交接班。
2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3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4严格执行操作票。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6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
9.防爆区防止违章动火的六大禁令
1没有批准的动火证,在任何情况下严格禁止动火。
2不与生产系统隔绝,严格禁止动火。
3不进行清洗、置换合格,严格禁止动火。
4不把周围易燃物清除,严格禁止动火。
5不按时作动火分析,严格禁止动火。
6没有消防措施,无人监护,严格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 车间 安全教育 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