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 文档编号:2188913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49KB
初中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
单元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段
第二学段
年级
初一年级
教材
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
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部分:
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的第二框题,在学习了《青春飞扬》一课后,同学们开始规划自己的青春,积极的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行。
那么,在前行的路上,学生可能会出现很多的困惑和问题。
本课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能分辨是非,认识到行为要有规则。
我们应有知耻之心,从而做到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从而引导自己朝着“止于至善”的目标而努力。
以“青春飞扬不张扬—青春有格高规格”为主线,通过“行为有则—行己有耻—知耻后勇”引导学生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止于至善—见贤思齐—自省慎独”的思路,帮助学生找到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学生们有激情、有想法、冲动盲目而缺乏理性,即便有美好的愿景,但是有欠缺通过目标的桥梁和方法。
因此,有必要通过同龄人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增强辨别意识,激发学生的荣辱感,从而引导学生找到“止于至善”的修身途径和具体方法。
面对青春的各种问题,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的?
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
如何才能完善自己?
则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2.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知廉耻,懂荣辱的观念,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能力目标:
通过分享同龄人的案例,培养学生自我反省能力,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
知识目标:
学生理解“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内涵,掌握具体的要求和做法。
【教学重点】理解“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内涵及具体要求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案例讨论
【教学资源】李宇春的歌曲、视频
3.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格”字解密—活动分享
看到“格”字,你能想到哪些相关词汇?
看到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
”这些语句中的“格”是什么意思?
同学们,你们正在人生最美好的时期,有激情,有力量。
积极实践,敢于尝试,体验着成长,并且非常希望证明自己;那么,如何证明自己,应该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努力呢?
又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呢?
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
通过说文解字,田字格进行联想以及诗词句引导学生分享对“格”字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导入本课课程。
讲授新课
第一目
青春飞扬不张扬
一、青春飞扬不张扬
1.行为有则
《小明的一天》系列情境
情景一:
上午数学考试,小明有几道题不会做。
他抓耳挠腮,害怕考不进前三名,还可能会被父母批评。
于是,小明偷偷的看了同桌的卷子……
提问:
1)小明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2)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
为什么?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小明可能也是一个非常上进的学生,也想考得一个优异的成绩证明自己,但是他用错了方法。
行为有则:
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不能违反规则,不能逾越基本界限。
2.行己有耻
情境二:
中午小明去食堂吃饭,可是饭菜不和自己的口味,小明挑着吃了两口就把饭菜倒掉了。
提问:
你认可小明的做法吗?
理由是什么?
活动:
阅读感悟,出示教材中卢梭的案例
提问:
材料说明卢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你有何启发?
行己有耻:
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情境三:
考试完后,几个同学邀小明去网吧打游戏放松一下。
面对同学的邀请,小明觉得很纠结,但是,他还是说服了自己,独自回家了。
提问:
1.你觉得小明为什么纠结?
2.小明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
行己有耻:
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知耻之心,可以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3.知耻后勇
情境四:
晚上父母加班,嘱咐小明自己在家学习。
小明觉得很自由,于是,小明打开电脑,点击了一个链接,里面跳出的画面非常不堪……
提问:
你如何评价小明的做法?
知耻后勇:
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
不断增强自控力;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情境五:
夜深人静,小明睡不着。
想到开学这段时间,自己积极参加学校活动,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可回想今天的事情,上扬的嘴角又撇下来了……
提问:
你是否认可小明的做法?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自己呢?
活动:
《知耻后勇勇者敢言》用演讲证明自己
视频欣赏
知耻后勇:
真诚的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做真正的勇者,我们还需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那如何才能做真正的勇者,自我省察有何作用呢?
我们如何才能实现更高的目标,活出我们青春的格调呢?
我们继续来学习。
同学们进行分享活动,畅谈自己的想法
同学回答问题
学生分析问题并分享答案。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同龄人真实的案例引发学生内心的想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是非观念。
从学生日常常见的问题入手,引发学生的思考,并用卢梭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树立知廉耻,懂荣辱的观念。
用小明的案例树立正面的典型,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强化认知。
用小明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问题,从而掌握知耻后勇的具体做法。
用小明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开拓思路。
掌握知耻后勇的具体做法以及证明自己的正确方法。
讲授新课
第二目
青春有格高规格
二、青春有格高规则
止于至善
文学小课堂:
《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活动:
向榜样学习
出示图片
感动中国,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道德的尊重和推崇,对践行道德者的呵护和礼遇。
你了解他们的事迹吗?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止于至善:
是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至善”追求;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美好的、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见贤思齐
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儿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
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
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
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讨论。
他能坚持一辈子?
我才不相信呢!
虽然我没做过,不过童小勇能做到,我也可以试试。
童小勇真棒,换成我,不一定能做到。
我也当过志愿者,我去了好多次呢!
小组讨论:
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B同学的看法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
看到这封感谢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见贤思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寻找身边的“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自省慎独
故事欣赏《柳公权戒骄成名》和《杨震“四知”拒金》
提问:
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人?
自省慎独:
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检查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教师讲解,学生听课
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回答问题
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结合材料讨论问题
学生结合故事回答问题
引经据典,解释教材中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有助于同龄人的接纳,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道德的崇敬心理。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探讨不同观点,并分析榜样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结合案例进行归纳,帮助学生认识到榜样的作用和力量。
通过两个古代名人故事,引导学生学会自省慎独的含义及做法。
课堂小结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即时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也是青春最美好的格调!
总结本课所学
板书
拓展空间
青春九宫格
今天哪一件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完成?
哪一件事情本应该做的更好?
哪一本该读的书没有读?
……
自省慎独
记录自己的成长,反思自己的不足
补充材料:
《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骨力劲健,自成一家,与颜真卿合称颜柳。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
他也因此有些骄傲。
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树下摆了一张方桌,举行“书会”,约定每人写一篇大楷,互相观摩比赛。
柳公权很快就写了一篇。
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
“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柳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
“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
“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
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
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
柳公权不相信,他悄悄给家里人留了纸条,就独自往华京城去了。
柳公权一进华京城寿门,见北街一颗大槐树下挂着个白布幌子,上写“字画汤”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笔法雄健潇洒。
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去看,不禁惊得目瞪口呆。
只见一个黑瘦的畸形老头,没有双臂,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起一支大笔,挥洒自如灿在写对联。
他运笔如神,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看客们阵阵喝彩。
柳公权这才知道卖豆腐的老汉没有说假话,他惭愧极了。
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2.《杨震“四知”拒金》
杨震公正廉洁,不谋私利。
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
后来他调任东莱太守,途经王密任县令的昌邑(今山东金乡县境)时,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
晚上,王密前去拜会杨震,俩人聊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已是深夜。
王密准备起身告辞,突然他从怀中捧出黄金,放在桌上,说道:
“恩师难得光临,我准备了一点小礼,以报栽培之恩。
”杨震说:
“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的真才实学,所以才举你为孝廉,希望你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
可你这样做,岂不是违背我的初衷和对你的厚望。
你对我最好的回报是为国效力,而不是送给我个人什么东西。
”可是王密还坚持说:
“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收下吧!
”杨震立刻变得非常严肃,声色俱厉地说:
“你这是什么话,天知,地知,我知,你知!
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
没有别人在,难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吗?
”王密顿时满脸通红,赶紧像贼一样溜走了,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中。
杨震为官,从不谋取私利。
在任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太守期间,从不吃请受贿,也不因私事求人、请人、托人,请客送礼。
他的子孙们与平民百姓一样,蔬食步行,生活十分简朴。
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
"让后世人都称他们为'清白吏'子孙,这样的遗产,难道不丰厚吗!
"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学生们有激情、有想法、冲动盲目而缺乏理性,即便有美好的愿景,但是有欠缺通过目标的桥梁和方法。
因此,有必要通过同龄人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增强辨别意识,激发学生的荣辱感,从而引导学生找到“止于至善”的修身途径和具体方法。
面对青春的各种问题,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的?
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
如何才能完善自己?
则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效果分析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真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道德 法治 青春 教学 设计 情分 教材 分析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