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884582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53.45KB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文档格式.docx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极少数可为霉菌感染。
按X线表现及病理学分类可分为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节段性肺炎及间质性肺炎。
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鼻翼煽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紫绀等,全身症状可有精神不振,烦躁,食欲减退,呕吐,腹泻,重症可导致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脓、气胸等并发症。
(一)执行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居住呼吸系统疾病病室。
对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应单居一室,执行呼吸道隔离,一切用物需经消毒处理。
(三)发热时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每1~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
发热时多饮水,随时测体温。
(四)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给婴幼儿喂奶时抬高头部或抱起喂奶,防止呛咳,吃奶时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者,可稍停片刻,立即吸氧,待紫绀缓解后再喂,无力吸吮者,可用小匙或滴管喂养。
(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点头样呼吸、双吸气、呼吸暂停等,表示呼吸衰竭的表现,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给予正压给氧,吸痰,人工呼吸,注射呼吸兴奋剂,根据适宜症应用高频呼吸机或人工呼吸机。
(六)出现呼吸极度困难,紫绀加重、烦躁不安,心率增快,肝脏在短时间内增大等心力衰竭症状,应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七)喘憋重者,常因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应注意观察神志,呼吸深浅度以及呼吸节律的改变,有无皮肤潮红,肌肉震颤等,及时抽血查血气,了解病情及时处理。
(八)观察有无出血点淤斑,呕血,便血等症状,注意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并注意有无腹胀,腹胀严重时,可行肛管排气。
(九)如病儿出现嗜睡,惊厥或昏迷提示可能发生中毒性脑病,应及时备好止惊剂及脱水剂。
(十)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雾化,勤翻身拍背。
轻度、中度缺氧可采用间断吸氧即可,重度缺氧应持续吸氧。
(十一)根据医嘱按时准确用药,注意药物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师停药。
(十二)注意输液速度,根据病情严格要求,一般按1~2滴/分/公斤范围调节。
(十三)肺炎迁延不愈,可配合理疗,如超短波,场效应等。
(十四)出院后应加强锻炼,多做户外活动,预防感冒,增加抗病能力。
四、肺脓肿
肺脓肿是由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
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形成脓肿,常有空洞形成。
肺脓肿是临床一种较严重的疾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咯大量脓痰。
(一)执行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卧床休息,病情恢复期可适当下床活动。
(三)饮食应给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鼓励病儿多饮水,并增加餐次,增强体质。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高热者应按高热护理常规。
注意病儿的呼吸情况,若有呼吸困难、
紫绀,大咯血等,应及时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五)保持排痰通畅,根据病变的部位,采取不同的体位引流,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
气管镜吸痰时,应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按医嘱及时给祛痰及支气管扩张药。
(六)准确记录痰量,及时留取痰标本,并注意观察痰的性质、颜色、气味和静置后是否分层,若有血痰或铁锈色痰,应及时报告医师。
(七)需胸腔穿刺抽脓者,应备好闭式引流装置,做好术后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每日引流液量及性质,并做好记录。
(八)注意药物副作用及过敏反应。
如一般细菌性肺脓肿,应用大剂量抗菌素,应注意有无皮疹,出血,粒细胞减少等症状。
(九)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清除口臭,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五、气胸
胸膜腔内有气体积存称为气胸。
气胸常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胸部创伤,手术,针刺治疗误伤胸膜造成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破裂,或胸壁及壁层胸膜被穿透,空气逸入胸膜腔,使胸腔内压力增加,(负压减少变成正压)压缩肺脏,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
发病慢、积气量少,临床可无明显症状,发病急、气量大病人可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及患侧胸闷或胸痛。
严重者可有高度呼吸困难,发绀,大汗淋漓等。
(一)执行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二)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取半坐卧位。
(三)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四)发现病人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紫绀明显,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抢救。
立即给大流量鼻导管吸氧。
(五)备好急救物品,如人工气胸器,吸引器,闭式引流装置,小手术包、橡皮导尿管(前端剪成鸭嘴状开口,管旁剪一侧孔)
(六)协助医师施行胸腔抽气或胸腔插管水封瓶引流术。
术后注意观察排气情况,并保持引流管通畅。
伤口及时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水封瓶每日更换消毒一次。
移动病儿或移动水封瓶时,水封瓶应注意勿高于病儿。
更换水封瓶时应用止血钳将引流管夹住,防止空气及液体进入病儿胸腔加重病情。
(七)需紧急抢救时如无专用设备,可用50~100毫升空针连接大号针头直接抽气。
(八)按医嘱及时应用镇咳及镇静药,避免因咳嗽使气胸加重,影响伤口愈合。
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服缓泻剂。
第二节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一)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对有呕吐病人应取头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消化系统传染性疾病,应执行消化道隔离。
(三)饮食:
因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保证足够营养,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加强饮食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剧烈呕吐、腹泻、胃肠道出血或梗阻病人应酌情限制饮食或禁食,以静脉补液供给热量及水分,时间长短视病情,禁食结束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病情反复时应重新禁食。
(四)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对呕吐病儿应注意呕吐次数、量和性质,有腹痛者应注意观察其疼痛部位、性质及查体的阳性体征。
对腹泻病儿应注意次数、量、形状,并做好记录。
还应注意有无便秘、便血及脱水酸中毒症状,对不陪床病儿,更应细心观察,出现异常及时
报告医师处理。
(五)皮肤护理:
由于呕吐或腹泻导致脱水,皮肤干燥,弹性差,易出现瘙痒等不适感觉。
如大便次数多,应预防臀炎及泌尿系感染。
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局部可涂油膏保护皮肤。
对营养不良的病儿应预防褥疮的发生。
(六)口腔护理:
由于呕吐、腹泻、营养缺乏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易发生口腔炎,故应加强口腔护理,口腔溃疡涂以思密达,鹅口疮涂以制霉菌素,每日34次。
(七)静脉输液时,应按医嘱要求补液,熟练掌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
并密切观察脱水症状有无改善。
(八)注意做好卫生宣传工作,注意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的关口。
二、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时期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够完善,机能低下,胃肠道耐受及适应能力差。
如喂养不当或肠道内外感染,极易引起腹泻。
肠道内感染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肠道病毒多见。
临床有发热、精神萎靡、烦躁不安,严重腹泻,大便为稀水样或蛋花样,每日达20∽30次,频繁呕吐,每日可达10次以上等表现。
由于吐泻严重,而使大量体液丢失,如摄入量不足,很快出现脱水、酸中毒、低血钾等一系列电解质紊乱的症状。
(一)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肠道感染性腹泻,应做好消化道隔离(床边隔离)。
(三)卧床休息,尽量使病儿安静,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
(四)饮食疗法,最好哺母乳,无母乳者可用稀释牛奶(用水或米汤稀释)
1、轻者禁食8∽12小时,吐泻严重者,可禁食12∽24小时。
轻者可少量多次口服补液,严重者立即静脉输液。
2、哺母乳者,禁食后第一天哺乳5分钟,奶前喂糖水30∽60毫升;
第二天哺乳10分钟,奶前喂糖水30∽60毫升;
第三天可不限时间。
3、喂牛奶者,禁食后第一天供热卡10∽20千卡/公斤/日,以后每日增加20∽30千卡,第4∽5天加至110千卡/公斤/日,可有米汤、稀释牛奶或酸牛奶开始,由少到多,由稀到浓。
根据病情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以免因饥饿造成营养不良。
(五)注意观察大小便次数、量、性质的改变,并详细记录,以供补液参考。
(六)如有脱水、酸中毒、低血钾等表现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1、脱水的表现:
口渴,口唇及粘膜干燥,重者前囟及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或消失,尿少或无尿。
2、酸中毒的表现:
口唇樱红,口周发绀,呼吸深快,精神萎靡,血PH及CO2CP下降等。
3、低血钾的表现:
全身乏力、哭声低下、吃奶无力、肌张力减低、腹胀、恶心、呕吐、肠鸣音减低或消失、心音低钝、心电图显示T波平坦或倒置、U波明显、S-T段下移。
(七)液体疗法,原则上第一天补充积累丢失量,继续丢失量及生理需要量。
低渗性脱水者,给等张或2/3张液,等渗脱水者给1/2∽1/4张液,高渗脱水者,给1/2∽1/8张液。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
护理人员应严格按原则执行。
输液速度第一小时快速滴入10毫升/公斤液体,然后全日总量的1/2在8小时内输完,余下的1/2在16小时内输完。
(八)脱水严重者,两眼不能闭合,尤其意识障碍时,易发生角膜炎并可伴有顽固性溃疡,故需用生理盐水湿润角膜,涂以红霉素眼膏或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并覆盖凡士林油沙布。
(九)腹胀病儿可肛管排气,腹部热敷或按摩,严重者可行胃肠减压。
(十)注意口腔护理,避免鹅口疮的发生。
(十一)注意臀部护理,每次大便后冲洗涂油,以防臀红。
(十二)入院后连续大便培养三次,每次在大便不同区域分别取标本。
(十三)准确记录出入量,为补液提供依据,为精确计算尿及粪便丢失水分,可选用一次性尿布,用前先称好重量,便后再称其重量,可测得比较准确的丢失液量。
(十四)对恢复期病儿要注意增加营养,给易消化食物。
避免受凉,减少感染机会。
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护理:
鼠伤寒沙门氏菌属肠炎,自然疫源广泛。
传染性较强,易引起流行。
其主要症状为发病急、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
大便每日数十次,大便形状初为绿色稀水便,或粘液及胶冻样便,时而呈血样便,表现形式多样,病人可迅速出现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克等表现。
故应积极治疗,加强护理,防止流行。
除按婴幼儿腹泻护理外,应加强消毒隔离措施。
(一)床边应设置消毒盆,盆内盛500毫克/升含氯消毒液,冬季每日更换一次,夏季每日更换两次,设消毒桶,桶内盛1500-2000毫克/升含氯消毒液,被大便污染的尿布可放在桶内浸泡半小时。
(二)接触病儿前后应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液泡手35分钟,病儿的排泄物均应用1000毫克/升含氯消毒液消毒30分钟后方可倒掉。
(三)病儿的食具应严格消毒,衣物及尿布应高压消毒,门把手及水龙头均应用333毫克/升含氯消毒液纱布缠绕,每日更换两次。
(四)病儿的治疗护理应最后进行,以免造成交叉感染,引起全病区流行。
(五)每日进行空气消毒,用3%过氧化氢喷雾消毒,20-40毫升/立方米,作用30分钟,上、下午各一次,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一小时,每晚一次。
(六)病房门口、病区出入口可放置有效氯为1000-20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湿的脚垫,并不定时的喷洒消毒液,保持脚垫湿润。
(七)病人出院后进行终末消毒。
三、便血
血自肛门排除体外,粪便带血、色鲜红,暗红柏油样便,粪便混有脓血,统称为血便。
(一)执行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二)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因出血病儿多伴有贫血,绝对卧床休息,可以防止眩晕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暂禁食或给予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高蛋白、高维生素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若有胃肠道出血,因饮食不当而致大出血而危及生命,应忌粗纤维食物及生硬食物。
(四)密切观察病儿大便次数、性质、量,认真做好记录,了解出血量的多少。
经常询问病儿有无不适感觉。
(五)注意观察病儿有无休克症状,如出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抢救。
(六)对便血多者,应及时按医嘱给予止血药,输液补充血容量,做好输血的准备工作。
2、备好氧气、吸痰器、药物等一切抢救物品。
四、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此病起病急骤,以腹痛、腹胀、腹泻及便血为主要表现,变化迅速,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而危及生命,须密切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处理及细心护理。
(一)执行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二)绝对卧床休息,取侧卧位,长期卧床的病儿应注意皮肤护理,按摩受压部位,勤翻身;
便后用温水冲洗臀部并涂油保护。
(三)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儿紧张恐惧的心情。
(四)应禁饮食,有利于胃肠的休息,在治疗后,按医嘱逐渐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少渣饮食。
因其吸收功能差,应给予适当的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以保证其营养,改善全身情况。
对恢复期饮食要慎重,以免由于饮食不当使病情加重而拖延病程。
(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腹痛性质、部位及有无腹胀,腹胀严重时给予肛管排气,并注意腹肌紧张度。
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阳性,应考虑有无肠穿孔,腹膜炎等情况。
(六)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的改变,并做好详细记录。
如病儿出现精神萎靡、烦躁、嗜睡、面色发灰、血压下降等表现,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准备好抢救物品,积极配合抢救。
(七)按医嘱及时补液,以补充血容量不足,改善微循环,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并协助做好各项化验检查工作。
(八)对腹胀呕吐重者,应给予胃肠减压,并保持管道通畅,注意观察引流量的性质、颜色及气味,准确记录。
(九)对高热烦躁者,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如使用复方冬眠灵等,病儿处于沉睡状态,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不易排出,应取侧卧位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发生窒息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第三节循环系统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心脏病一般护理
(一)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为病人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避免过度劳累,并发心衰者,需绝对卧床休息。
(三)饮食应富有营养易消化,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过饱至胃部膨胀,影响心肺功能。
(四)避免受凉,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的发生,不要与感染病儿同居一室。
(五)呼吸困难者,给半坐卧位,吸氧。
(六)静脉输液速度宜慢,根据年龄及病情进行调节,一般不超过15滴/分(正常1~2滴/公斤/分)。
(七)根据病情测脉搏或心率2~4次/日,注意脉率及节律的变化,每次测不得少于一分钟。
(八)心衰并发严重水肿者,隔日测体重一次,并详细记出入量,适当限制钠盐及水分的摄入。
(九)给病儿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避免烦躁哭闹,消除紧张情绪,使其心情轻松愉快,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十)保持大便通畅,二天以上无大便或大便秘结时,应及时处理。
(十一)用洋地黄类药物前应测脉搏及心率,如心率变慢,(少于前一次日20次/分)婴儿低于120次/分,幼儿少于100次/分,儿童少于80次/分,脉搏不规则或骤然快,应暂时停药,并报告医师。
(十二)注意药物的毒性反应,如出现下列症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1、洋地黄毒性反应:
①消化系统:
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②神经系统:
头痛、黄绿视、复视、嗜睡、眩晕等。
③循环系统:
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早搏等。
2、毛地黄忌与利血平合用,有低钙惊厥时,可服用钙剂并用镇静剂,如需静脉补钙时,应在应用毛地黄类药物6小时后给予,以免产生毒性反应。
3、按医嘱应用利尿剂,并加服氯化钾,观察有无低钾症状,如厌食、恶心、腹胀、乏力、嗜睡、心律失常等。
二、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不能将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搏出量相对或绝对降低。
主要表现为突然呼吸困难加重、烦躁、出汗、面色苍白或青紫、四肢发凉、心率快、心音低钝、心尖搏动弥散、心界扩大、肝脏增大、浮肿等症状。
(一)按心脏病护理常规。
(二)重度心力衰竭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坐卧位,婴幼儿取头高斜坡位,上身抬高20--30度。
室温保持18--22℃,湿度50--55%为宜。
给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水肿者给予无盐饮食待浮肿消退后改为低盐饮食,钠盐每日0、5--1g,宜为少食多餐。
对婴幼儿喂奶时间不宜过长,应慢喂,少量多次,必要时喂奶前后各吸氧20分钟。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按时测脉搏听心率及心律,有心律不齐者应听2--3分钟。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注意观察精神状态的改变,面色紫绀的程度,末梢循环情况等。
(五)应保持安静,避免烦躁哭闹,对有烦躁者应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六)呼吸困难者给与吸氧,氧浓度应为30--40%。
用鼻导管给氧者,注意保持鼻导管通畅。
有肺水肿者,吸氧湿化瓶内可加50--70%酒精,以减轻肺水肿。
(七)年长儿做好心理护理,安慰病儿,使其克服焦虑和紧张恐惧心理,增强信心,主动配合。
(八)应用洋地黄类强心剂时,应准确计算药物剂量,尤其婴幼儿应准确掌握药量,应用1毫升空针抽取或稀释后应用,按时给药,以保证疗效。
服药前测脉搏、心率。
服药时应注意与钙剂间隔至少6小时,因二者有协同作用,并注意补钾,以免引起心律失常。
注意洋地黄的疗效和毒性反应,以便为医师提供治疗依据。
(九)应用血管扩张药时,要按时准确给药。
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时测量血压。
(十)在应用利尿剂时,宜于清晨或上午给予,静注不可过快,并注意有无低血钾的表现,发现四肢无力、腹胀等症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十一)详细记录出入量,定时测体重,了解水肿增减情况。
(十二)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
(十三)应避免交叉感染,居住非感染房间。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感染。
如有继发感染者,应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以防因继发感染而使病情加重。
(十四)健康教育应帮助患儿和家长掌握心衰的有关知识,防止诱发因素,并及时治疗原发病。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注意营养,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受凉感冒,使用洋地黄制剂、血管扩张药、利尿药者应向家长详细介绍所用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和方法,并使其掌握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就医,定期复查。
三、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指任何因素影响心脏胚胎发育,使心脏某一部分发育停顿或出现异常,而产生先天畸形。
其内在因素主要与遗传有关,特别是染色体移位与畸变。
外来因素主要为宫内感染,特别是母亲妊娠头三个月,有病毒感染史,如风疹、流感、腮腺炎等。
(一)按心脏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轻者可适当做户外活动,重症病而有合并心衰或呼吸系统感染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长时间哭闹及情绪激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三)给与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切勿进食过饱。
给婴幼儿喂奶时应注意间歇,小量多次,要抱起喂奶,如紫绀加重可稍待片刻,给与吸氧,好转后再喂。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面色、呼吸、心率、心律的改变。
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心衰、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脑血栓等。
(五)法鲁氏四联症的病人常因脑缺氧而发生神志不清,昏厥等。
应保持安静,细心护理。
叮嘱病儿切勿乱跑及做剧烈活动,大小便有人陪同。
年长儿在做活动时可给讲清道理,取得
合作。
对脑缺氧发作者,应立即供氧,并将病儿置于胸膝位,迅速通知医师,准备急救物品。
为婴幼儿做治疗后应抱起,待安静后再放于床上,以免哭闹加重缺氧,发生危险。
(六)对严重缺氧持续紫绀者,应给吸氧。
并应供给足够的水分,定时喂水,尤其是在夏季温度高、出汗多时。
对腹泻的病儿,可因脱水而导致血液粘稠度高形成血栓。
静脉输液时应注意液体量及速度。
(七)及早去除感染灶,防止发生心内膜炎。
病室要空气新鲜,穿着衣服冷热要适中,避免受凉,预防肺部感染。
(八)做心导管检查者,应执行心导管检查护理常规。
(九)心力衰竭者,执行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十)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及家长根据病情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和活动量,维持营养,增强抵抗力,防止各种感染,掌握观察病情变化的知识。
按时接受预防接种,防止发生传染病。
定期复查,使患儿能安全达到适合手术的年龄。
四、心肌炎
心肌炎指心肌实质或间质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
以病毒,细菌感染较多见。
病毒性心肌炎,可为病毒直接侵犯心肌或通过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而造成。
心肌炎前驱症状有发热、咽痛、咳嗽、腹痛、心慌、乏力、心律紊乱等症状。
轻者可无症状。
重者发病急,出现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或严重的心律紊乱而易致猝死。
(一)执行心脏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急性期及心力衰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耗氧量,病情轻或恢复期病儿需适当卧床休息。
(三)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食多餐,不宜进食过饱。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观察有无心衰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
如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紫绀、湿冷、脉搏细弱,心动过速及奔马律,血压下降或测不到时,应考虑心源性休克,需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对严重心律失常者应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紧急措施。
(五)对有呼吸困难、紫绀、胸闷者,给与氧气吸入。
如出现烦躁不安,胸痛、腹痛者,应按医嘱及时应用镇静药及止痛药。
(六)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了解所用药物的性能、特点和副作用。
(七)对心衰者给与相应的心衰护理,因心肌炎时对洋地黄的敏感性极强,因此,要特别注意使用洋地黄后的毒性反应。
(八)健康教育,应特别强调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病情稳定后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消化道等病毒感染。
一旦发病及时就诊。
五、期前收缩
由心脏异位搏点过早的发生冲动,引起心脏的过早搏动称期前收缩。
轻者无症状,重者有心悸、心前区不适感,自觉心跳不规则。
(二)对于功能性早搏,应适当休息,对病理性早博器质性病变,早博频繁,症状明显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三)注意观察脉搏、心律、心率的改变,注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常见疾病 护理 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