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882115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85.07KB
江苏省仪征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江苏省仪征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仪征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列夫·
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他的自传体文章《列夫·
托尔斯泰》,作者就是他本人。
B.《三峡》是一篇游记散文类文章,文章按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顺序,依次写了三峡“水”的特点。
C.《苏州园林》一文运用了总分的文章结构,全文都用平实、质朴的语言介绍了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属于平实性说明文。
D.《我为什么而活着》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作者是英国作家罗素。
文章开篇点题,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
三、句子默写
6.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3)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4)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5)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6)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7)李清照《渔家傲》中描绘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7.
(1)根据下面的材料,试从三个方面概括扬州剪纸的特点。
(每点不超过4个字)
早在隋唐时期,扬州剪纸就出现了。
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
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
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
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仔细观察右侧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画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
五、填空题
8.填空。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手法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你能完成下面的题目吗?
①《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②文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他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
他不知疲倦。
在长征路上背过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
……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
”指的是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9.请在A、B两组作品中各选其中一本,写一句精要的推荐语,为七年级学弟学妹推荐这些名著。
A组:
纪实作品
《长征》《红星照耀中国》
我选_________,
推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
科普作品
《昆虫记》《寂静的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名著阅读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A.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的《蝉》
B.“碰!
”枪放出去,声如霹雷。
蝉一点没有受到影响,仍然继续歌唱。
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
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
蝉》
A句和B句都写了蝉鸣,其用意有何不同?
八、诗歌鉴赏
诗歌阅读
隋宫
[唐]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11.请根据诗歌颈联描绘隋宫环境。
12.请简要分析尾联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九、课外阅读
文言文阅读
唐天宝三载五月十五日,扬州进水心镜一面。
纵横九寸,青莹耀日。
背有盘龙长三尺四寸五分,势如生动。
玄宗览而异之。
进镜官扬州参军李守泰曰:
铸镜时,有一老人,自称姓龙名护。
须发皓白,眉如丝,垂下至肩,衣白衫。
有小童相随,年十岁,衣黑衣。
龙护呼为玄冥。
以五月朔忽来神采有异人莫之识。
为镜匠吕晖曰,老人家住近,闻少年铸镜,暂来寓目。
老人解造真龙,欲为少年制之,颇将惬于帝意。
遂令玄冥入炉所,扃闭户牗,不令人到。
经三日三夜,门左洞开。
吕晖等二十人于院内搜觅,失龙护及玄冥所在。
镜炉前获素书一纸,吕晖等览而异之,遂移镜炉置船中,以五月五日午时,乃于扬子江铸之。
未铸前,天地清谧。
兴造之际,左右江水忽高三十余尺,如雪山浮江,又闻龙吟,如笙簧之声,达于数十里。
稽诸古老,自铸镜以来,未有如斯之异也。
(出自《异闻录》)
(小链接)
①水心镜为唐代贡镜,本文记载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江心镜铭文“扬子江心百炼造成”不谋而合,扬州贡镜说明扬州是唐代重要的铸镜中心之一。
②扃闭:
关闭。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进水心镜(_______)
(2)览而异之(_______)
(3)闻少年铸镜(_______)
(4)自铸镜以来(_______)
14.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两处)
以五月朔忽来神采有异人莫之识
15.翻译句子。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兴造之际,左右江水忽高三十余尺,如雪山浮江。
16.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水心镜的特点。
十、现代文阅读
实用文本阅读
今年因为疫情,学校封闭管理,小明同学错过了一些展览,他通过网络搜索到了一些扬州运河文化遗产的资料。
(资料一)
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不仅如此,京杭大运河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
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
(资料二)
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对于扬州而言,这是一件值得载入青史的大事。
作为大运河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也是大运河的发源地的扬州,在此次的申遗工作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作出了突出贡献。
扬州正对境内的10个遗产点和6段河道以及古镇、古闸、古坝、古码头、古民居等进行有计划的修缮保护。
扬州颁布实施了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规划等3项制度,成为运河全线首个公布实施保护规划的城市,并规定各类遗产点、河段不得因城乡建设项目遭受新的建设性破坏。
申遗成功以后,中国的大运河变成了世界的大运河,中国的文物点变成了世界的遗产点。
无论它是不是世界文化遗产,我们首先要把它严格地保护好、维护好。
对于我们后人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要敬畏历史,敬畏先人。
我们所有的开发和利用,应当服从和服务于文物的保护和维护。
(资料三)
运河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如何让其进入百姓家,融入寻常生活?
文化遗产从“高处不胜寒”,到走近普通公众。
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说文化资源开发和遗产活化,就奔着学术研究和产业方向去。
事实上,旅游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的重要领域,但绝不是唯一的领域,甚至也不是最主要的领域。
世居于此的城乡居民和常住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才是文化建设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沿着这个思路,文化为谁而建,遗产为谁而活的问题就容易理解了。
我们面对近在咫尺的市场需求,固然需要引进外来的资本、技术和专业人才,但更要重视本土企业和人才在文化创意、创业、创新和创造方面的天然优势。
运河公园成为最燃打卡地、博物馆外等候入场的观众排起长龙,这是今年国庆期间扬州出现的景象;
在扬州,汉服热遍全城、运河文创成网红、传统手艺小视频“火出圈”,也早已不是新鲜事。
运河文化遗产成为当下最时尚的文化。
拂去传统文化的蒙尘,扬州为古城与大运河遗产张扬神韵,城市文化品牌不断提升。
17.大运河是中国的一个奇迹,请根据材料一,从两方面概括它的价值。
18.请根据材料二内容,回答网络质疑。
网上有一种声音,就是说大运河的保护可能是在申遗前的一个准备材料的阶段,大运河申遗之后,很多人担心会不会对它的保护有所松懈?
19.根据材料三,解释语段中加点词“高处不胜寒”的意思。
20.疫情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分享我们的遗产”全球社交媒体运动,扬州也积极响应,发起了线上线下分享活动。
(1)“让遗产与生活相遇”网络分享活动组委会请你设计两个活动名称。
(2)扬州在运河沿岸建设“运河绿道”,举办亲水绿道骑游节,市民们骑着自行车,既锻炼了身体,又近距离欣赏了大运河的旖旎风光。
请你为“运河骑游节”拟写一个宣传语。
(必须用到一种修辞,不超过2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
梧桐树
丰子恺
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
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
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
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
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
唐人诗云:
“山远始为容。
”我以为树亦如此。
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
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
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
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
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
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
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
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障;
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
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
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
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
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
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
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
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④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
样子真凄惨呢!
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
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
北风一吹,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
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
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条,回复了春初的面目。
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
我想起了古人的诗:
“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
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
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
落花也曾令人悲哀。
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因之悲哀也不深。
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
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
“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
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拥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
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见它们的容貌呢?
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
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
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选自《丰子恺散文集》,有删改)
2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不同时节的梧桐树貌和作者情感的变化。
时节
春尽夏初
夏季时分
秋冬时节
梧桐树貌
①_____
②绿树成阴
③梧桐叶落
作者情感
④欣喜
⑤_____
⑥_____
22.文中主要写梧桐树叶,却在第③段中多次提到芭蕉叶,为什么?
23.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
(赏析加点字“顶”的表达效果)
(2)北风一吹,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24.选文中梧桐树四季的经历和变化时时牵动作者的心,生活中一定也有一些事物的变化触动过你的心,请结合文章主题,联系生活,谈谈你感悟。
十一、作文
25.按要求作文
时光匆匆地走了,正如岁月悄悄地来了,不知不觉中,2020年已经过去,你又长大了一岁。
有人说长大了好,长大了我们就可以描绘自己更加精彩的人生;
又有人说长大了不好,长大了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
请以“我想长大”或“我不想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jué
映“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确定了“绿杨梦双花”为会徽。
2.B
【分析】
1.
(1)角逐:
泛指竞争或竞赛。
“角”是多音字,这里读“jué
”;
交相辉映:
形容(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
“映”的读音为“yì
ng”。
(2)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
先仔细读懂材料,采用“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的方法,结合新闻材料的导语和主体进行概括作答。
本题结合“仪征将于4月至10月举行‘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日前已经确定了“绿杨梦双花”为会徽”可知,新闻的主要对象是:
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
主要事件是:
确定了“绿杨梦双花”为会徽。
据此综合概括即可,注意是否有字数要求。
2.
A.“维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这句话的前一句是“(维扬)名词+(一枝)量词+(花)名词”的形式,要形成对偶,就要做到字数相当,词性相对。
而后一句的形式为“名词(四海)+否定动词(无)+名词(同类)”,所以没有做到词性相对,不能形成对偶;
C.“激烈角逐、反复修改、城市个性”是偏正短语;
“同心同圆”是并列短语,表述有误;
D.“大约”和“左右”语义重复,这句话有语病;
故选B。
3.C
4.D
3.
A.浩如烟海: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与“许多”语义重复;
B.咄咄逼人: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用来形容“魅力”,不正确;
C.络绎不绝: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使用正确;
D.潜移默化:
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句中形容“幸福感”,使用错误;
故选C。
4.
D.“扬州小调”是主语。
“传到了”才是谓语,故选D。
5.D
【详解】
A.《列夫·
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茨威格;
B.《三峡》写水的顺序依次是“夏——春冬——秋”;
C.《苏州园林》属于生动性说明文;
故选D。
6.山山唯落晖芳草萋萋鹦鹉洲欲辨已忘言烽火连三月东风不与周郎便似曾相识燕归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默写答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
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
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唯、晖、萋萋、鹦鹉洲、辨、已忘言、烽火、东风、似曾、燕、晓雾、欲转、千帆”等词语容易写错。
7.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画面内容:
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
寓意:
连年有鱼(年年有鱼或喜庆有鱼,“余”字亦可)。
(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提炼。
根据“早在隋唐时期,扬州剪纸就出现了”概括为:
历史悠久;
根据“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概括为:
取材广泛;
根据“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
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概括为:
剪法多样。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第一问:
描绘画面内容。
画面主体是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的一只腿跨在鱼的身上,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
第二问:
寓意。
“鱼”谐音“余”;
“莲”谐音“连”;
故画面寓意为:
连年有鱼或年年有鱼。
8.《西行漫记》埃德加·
斯诺贺龙
①《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
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
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据此提取答案填空即可。
②浏览材料,根据“大个子”“像老虎一样强壮有力”“长征路上背过许多受伤部下”“非常看重马匹”“性格急躁又谦虚”可知,这个人是贺龙。
在《红星照耀中国》第2篇里介绍了贺龙的形象:
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
他仇视有钱人。
被国民党报纸称为“劣迹昭著”,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一把菜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武装。
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
他的口才很好;
有很强的个人感召力,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
他生活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
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
他喜欢马。
性格很急躁,但是很谦虚。
9.A组(纪实作品)示例1:
《长征》:
浴血奋战的革命壮举,长征精神的经典传承。
示例2:
《红星照耀中国》:
以外国人的笔触,记红色中国的历史。
B组(科普作品)示例1:
《昆虫记》:
生动诙谐的语言,书写昆虫的史诗。
《寂静的春天》:
黑暗里的呐喊,唱生命的颂歌。
本题考查推荐语。
重在“推介”,目的在于让人喜欢。
向读者介绍一篇文章,首先应该告诉大家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介绍这篇文章值得推荐的地方,即文章的主要特点。
一般可从主题理解、语言风格、文章写作方法等方面入手。
阐述时可适当引用、概括相关语句,加以具体说明。
本题要求写一句精要的推荐语。
示例1:
再现长征伟大壮举,传承艰苦奋斗精神。
示例2:
了解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
示例3:
昆虫知识与尊重生命相融,趣味性和文学性完美结合。
示例4:
叙述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开启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
10.虞世南的《蝉》,以蝉喻人,旨在借蝉抒怀:
品格高洁者,无须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法布尔的《蝉》旨在探究科学奥秘:
作者观察探究蝉的身体构造和歌唱的特点,通过试验证明蝉是感受不到声音的。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和名著知识进行分析表达的能力。
虞世南的《蝉》是一首咏物诗,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
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
这“贵(人)”与“清(客)”的统一,正是为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用笔巧妙。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蝉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人也是如此,只要品行高洁傲岸,也无须借助外力,就可以声名远播。
所以这里是借蝉喻人,抒发作者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法布尔的《蝉》出自于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这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
“蝉”是法布尔记录的许多昆虫中的一种。
法布尔研究蝉,主要是为了将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科普给更多的人认识,用人性去看待昆虫,感知昆虫种类、习性等多个方面的科学奥秘。
例如从材料B中的“枪放出去,声如霹雷”和“经过这次试验”可知,作者在利用放枪的试验来研究蝉的身体构造和歌唱的特征。
而“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和“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则说明蝉是听不见的,甚至连自己的声音都感受不到。
据此整理答案回答两者用意的不同即可。
11.如今的腐草里,已不见当年萤火虫影子;
运河岸边的垂杨柳,也只剩下归巢的乌鸦永远聒噪不停。
12.尾联以反诘的语气假设,讽刺了隋炀帝重蹈陈后主覆辙直指荒淫亡国的主题,并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朝统治者腐败行为的批判。
晓喻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仪征市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