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基本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881325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10KB
逻辑学基本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逻辑学基本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学基本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下是从内涵还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
1.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
它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
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有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心主义世界观之分。
三、概念的种类
(一)据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具体事物,分为:
1、实体概念如饭、菜、铜钱2、属性概念如香味、声音等
一天阿凡提外出,路过一穷人家。
穷人见到阿凡提,就请他帮助。
巴依说我闻了他饭店里饭菜的香味,叫我付钱。
你能去帮我说几句公道话吗?
”
阿凡提把钱袋放在老板面前摇一摇,钱声摇一摇,走了。
“闻了饭菜的香味,要付钱,听了钱袋里钱的响声,收到钱了。
逻辑问题:
他们混淆了概念的种类,把实体概念混为属性概念。
(有意混淆的叫“偷换概念”)
(二)据所反映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分为:
1、集合概念(反映由一定数量思维对象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概念)
如联合国、第三世界、共产党、陪审团、中华民族
集合概念反映的是整体属性,这个整体属性不被其中的某个个体所具有。
2、非集合概念
如国家、法律、共产党员、陪审员
非集合概念不具备整体属性,只具备个体属性
注:
区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逻辑问题。
中国的河流遍布于国内各个流域,长江是中国的河流,所以,长江遍布于国内各个流域。
第一个“中国的河流”是“集合概念”第二个“中国的河流”是“非集合概念”
混淆(偷换)概念就是混淆(偷换)内涵
练二:
区分下列的概念:
2.①中国人民具有法律赋予的一切权力。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3.我们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
4.人贵有自知之明。
5.某学生经常不做作业,老师批评他偷懒,他辩解说:
“中国人是勤劳的,我是中国人,谁说我不是勤劳的?
”(所以我是勤劳的,四概念)
6.甲对乙说:
“我今天上午到王府井书店买了三本书籍,回来时路过天安门,看到广场上摆放了二十多万盆花卉。
4、运用概念的逻辑错误
1、歧义概念:
因概念反映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而产生的歧义。
如:
1898年,中国清政府和德国签署了《胶澳租界条约》,《条约》中约定德国可以获得“山东胶-济铁路的修筑权和铁路沿线30里内的矿产开采权……”
歧义①清政府:
“铁路沿线的两侧总共30里”
②德方:
“铁路沿线的每一侧各30里,总共60里。
③“30里”是“英里”还是“华里”?
2、混淆概念:
由于“不知”导致的对概念的错误理解和不恰当运用。
例:
有人把“批判性思维”中的“批判”理解为“抨击”甚至“打倒”,歪曲了“理性批判思维”的本意。
甲:
北京的长城景点是一天游览不完的。
乙:
八达岭是北京的长城景点,一天完全可以游览完。
1英里=3.2187华里
3、偷换概念:
把本质不同的概念故意当作“同一”概念来理解和运用。
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不可战胜。
人都有隐私权,所以我隐瞒罪行。
——由偷换概念导致转移(偷换)论题
五、概念的周延性
(一)概念的“周延”与“不周延”
若概念的语义所指断定(肯定或否定)了概念的全部外延,该概念的外延就是周延的;
否则就是不周延的。
1、“马”是动物。
2、有的“称为马的动物”不是“马”。
在这个语言环境中,两个“马”的外延都是周延的,而“称为马的动物”则没有断定概念所指的全部,是不周延的。
一般地,表达判断的全称概念是周延的。
1、“所有公民”都享有人权。
2、张爱玲读完了莎士比亚的“全部着作”
其中的“公民”和“着作”都是周延的。
此外,表达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
1、女人不是老虎。
2、有的学生不是河北人。
这里的“老虎”和“河北人”都断定了概念的全部外延,因而是周延的。
若语义所指仅断定了概念的一部分外延,那么该概念的外延就是不周延的。
1、有些鹤会跳舞。
2、仙人骑鹤。
其中的“鹤”、“仙人”、“会跳舞”都是不周延的,它们仅仅断定了概念所指的一部分。
一般情况下,一个表达肯定判断的谓项是不周延的。
1、所有的山羊是羊。
2、有的农民养羊。
这两个判断的谓项“羊”都只断定了“所有羊”中的一部分,所以这里的“羊”的外延是不周延的。
7、概念关系推理(三段论)
前提1:
所有公民(M)都应守法(P),
前提2:
马明(S)是公民,
结论:
所以,马明应守法。
再如:
前提1:
所有的企业都纳税,
有些单位不纳税,
结论:
所以,有些单位不是企业。
再看这样的例子:
所有猴子都是满身毛,
前提2:
金丝猴就是满身毛,
所以,金丝猴是猴子。
同样形式的另一个推理如下,它们都正确吗?
为什么?
毛孩就是满身毛,
所以,毛孩是猴子。
3)三段论推理规则的使用
逻辑学是科学(中项M);
科学是有用的;
所以,逻辑学(主项S)是有用的(谓项P)。
三段论具有固定格式。
这个三段论的格式是:
SAM
MAP
∴SAP
可以运用三段论的推理规则,检验三段论推理的有效性。
规则一、在一个三段论中,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规则二、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规则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规则四、两个否定的前提推不出结论。
规则五、两个前提中如果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是否定的;
如果结论是否定的,则必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
规则六、两个特称前提推不出必然结论
规则七、前提之一是特称的,结论必然是特称的。
——前五个是基本规则,后两个是导出规则。
规则一(在一个三段论中,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及违反规则一的逻辑错误
有心人(M1)是不怕困难的;
凡活着的人都是有心人(M2);
所以,凡活着的人都是不怕困难的。
——犯了“四词项”的逻辑错误
规则二(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及违反规则二的逻辑错误
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PAM
李某是故意犯罪;
SAM
所以,李某是贪污罪?
∴SAP?
——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推不出必然结论。
《律政俏佳人1》的有罪推定中如根据:
A犯罪分子必有作案时间,嫌疑人无法证明自己在案发时间内究竟在干什么,就断定她是作案人。
或者根据
B犯罪分子应该出现在凶杀现场,嫌疑人正好出现在犯罪现场,就断定她是作案人。
这样的推理过程,实际上也在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其结论是不可靠的。
规则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及违反规则三的逻辑错误
违反这条规则的情况有两种:
其一是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却周延了,称作“大项不当周延”如:
凡是想做律师的人都需要学习法律;
我不想当律师;
所以,我不需要学习法律?
SEM
∴SEP?
其二是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却周延了,称作“小项不当周延”。
罪犯是有作案动机的人;
罪犯是去过作案现场的人;
所以,所有去过作案现场的人都是有作案动机的人?
MAS
∴SAP?
规则四:
两个否定的前提推不出结论
逻辑学不是数学;
心理学不是逻辑学;
所以,?
规则五:
两个前提中如果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是否定的;
如果结论是否定的,则必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他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所以,他不必负刑事责任。
MEP
∴SEP
规则六:
两个特称前提推不出必然结论
规则七:
前提之一是特称的,结论必然是特称的
练四:
请指出下列三段论推理是否有效
1、有的情杀案件是合谋,这个案件是情杀,所以,这个案件是合谋。
2、凡是律师都熟悉法律,老陈不是律师,所以,他不熟悉法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因此,他们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4、缓刑只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张犯被处死缓,所以张犯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
5、小偷小摸不是犯罪行为,小偷小摸不是合法行为,所以,合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6、有些雇员是知识分子,有些雇员工作得卓有成效,因此,有些知识分子工作得卓有成效。
7、法律具有强制性,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行为规范都有强制性。
8、中子是基本粒子,中子是不带电的,所以有些基本粒子不带电。
六、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一)同一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如:
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角三角形。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
1、北京是大城市2、可持续发展观是后现代思潮
(三)交叉关系:
概念的一部分外延重合
赫尔岑有一天去参加一个宴会。
在宴会上,他被一种轻佻的音乐弄得非常厌烦,便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
主人过来解释道:
“现在演奏的是流行曲。
赫尔岑反问道:
“流行的东西就一定高尚吗?
主人一听,很反感地说:
“不高尚的东西怎么会流行呢?
赫尔岑笑道:
“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
”
这里,“流行的”和“高尚的”两个概念之间是交叉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有一部分重合,一部分不重合。
逻辑问题:
主人把交叉关系的两个概念混同于同一关系,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
“流行性感冒”与“流行的”是什么关系?
交叉关系
上面说的同一关系
属种关系都属于相容关系
(即两个概念的外延至少有部分重合)
此外,还有不相容关系
(即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合,而是互相排斥)
(4)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
1、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是指一个属概念之下的两个邻近的种概念的外延全异(都不同),并且这两个种概念的外延之和即等于其属概念的全部外延。
2、反对关系:
指一个属概念下的两个邻近的种概念的外延全异,并且这两个种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全部外延。
蓝色与青色自杀与他杀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者。
逻辑学的基本规律
(一)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概念或命题)必须保持自我的同一性和确定性。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概念的同一:
内涵与外延的同一性、确定性
}命题的同一:
对某一思维对象所做的断定是确定的,不能用另外的命题代替。
错误1混淆概念
Ø
邮局里的营业员把信称了称说:
“小姑娘,你的信超重了,请再贴一张贰角的邮票。
小姑娘惊奇地说:
“再贴一张贰角的邮票,信不是更重了吗?
2偷换概念
我们应该为中国的四大发明而骄傲。
不能那样说,骄傲会使人落后。
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经常发生在辩论过程
辩题:
闲事该不该管
正方:
闲事该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应该弘扬。
反方:
不该管,要管就管正事,闲事是无关紧要的皮毛琐事,没意义。
3偷换论题
比如,一个青年犯了罪,他的母亲包庇他,就采用了偷换论题的方式。
下面是公安人员与她的对话:
问:
“你儿子犯了罪,你有什么说的?
答:
“我希望政府释放我儿子。
“贩毒是不是违法?
“还有人在贩!
这个母亲的最后一句偷换了论题。
因为公安人员的问题是“贩毒是不是违法”,她不回答公安人员的问题,而是答非所问,说“还有人在贩毒”。
很明显,“贩毒是不是违法”与“还有人在贩毒”并不是同一个论题,并且,证明还有人在贩毒并不等于证明她儿子贩毒不违法,同时,还在贩毒的人尚未受到处罚也不能说明她儿子贩毒不应受到处罚。
这种答非所问就是一种偷换论题的诡辩。
达尔文认为人类的祖先是猿猴。
威尔勃福斯滔滔不绝讲了一大通进化论的坏话,指责达尔文违背《圣经》和神意,最后他指着赫胥黎说:
“赫胥黎先生就坐在我的身旁,他是想等我一坐下就把我撕成碎片,因为照他的信仰,人是由猿猴变的嘛!
不过,我倒要问问,究竟是你的祖父由猿猴变来的,还是你的祖母由猿猴变来的?
”讲到这里,那些反对进化论的人拼命地拍手哄笑。
大主教故意把在集合意义上使用的“人”当作在非集合意义上的概念来使用,把人类与某一个人(祖父或祖母)混为一谈,从而得出赫胥黎的祖父或祖母是从猿进化来的,这是违反同一律,结论是极其荒谬的。
汪伦巧妙地将“十里桃花潭”偷换成“十里桃花”,将“姓万人家开的酒店”偷换成“万家酒店”,从逻辑上说,这是违反同一律的。
汪伦犯的逻辑错误是偷换概念,而且手法十分高明,竟然使聪明绝顶的李白上当,这在文坛上也是少有的趣事。
同一律的逻辑要求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必须保持确定和同一。
即每个思想必须是确定的,而且前后要保持一致。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主要有两种:
混淆或偷换概念,转移或偷换论题。
(二)矛盾律(否定型)
}矛盾律实际上是禁止矛盾律,或不矛盾律。
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
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用两个相互否定的词项,“A”和“非A”指称同一对象。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两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的思想同时确认为真,必须指出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矛盾律要保持思维的前后一贯性。
}湖南拥有世界上没有的张家界。
}捐款达到了近6000多元
}我们不能同时说张三既是“犯罪嫌疑人”,又是“非犯罪嫌疑人”;
在命题方面,矛盾律的要求是不能同时肯定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同真,必须肯定其中有一个是假的。
}[例3]本案所有的材料都是可信的。
}[例4]本案有的材料不是可信的。
}[例5]本案所有的材料都是可信的。
[例6]本案所有的材料都不是可信的
}[例3]与[例4]是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
}[例5]与[例6]是具有反对关系的命题
}根据矛盾律的要求,都不能同时加以肯定。
正确理解矛盾律
}指同一思维过程而言,如不是同一思维过程,允许不一致。
}如果不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即在不同时间或从不同方面或对不同对象的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则不违反矛盾律,因而不构成逻辑矛盾。
}如臧克家同志有一首诗叫《有的人》。
}诗的开头写道: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三)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排中律的公式是:
“A或者非A”。
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明确性。
而思维的明确性也是正确思维的一个必要条件。
排中律的逻辑要求是:
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必须明确地肯定其中之一是真的,不能对两者同时都加以否定。
}鲍西娅的肖像
}莎士比亚的名着《威尼斯商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富家少女鲍西娅,不仅姿容绝世,而且有非常卓越的才能。
许多王孙公子纷纷前来向她求婚。
但是,鲍西娅自己并没有择婚的自由,她的亡父在遗嘱里规定要猜匣为婚。
}鲍西娅有三只匣子:
金匣子、银匣子和铅匣子,三只匣子上分别刻着三句话。
在这三只匣子中,只有一只匣子里放着一张鲍西娅的肖像。
}鲍西娅许诺:
如果有哪一个求婚者能通过这三句话,猜中肖像放在哪只匣子里,她就嫁给他。
}
}金匣子上刻的一句话是:
“肖像不在此匣中”。
}银匣子上刻的一句话是:
“肖像在金匣中”。
}铅匣子上刻的一句话是:
}同时,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
}聪明而英俊的巴萨尼奥来求婚了,朋友们,他应该选择哪一个匣子呢?
}解题思路2:
}金匣上的话与银匣上的话是互相矛盾的,其中必有一真。
因为只有一句是真话,所以铅匣子的话是假的。
因此肖像在铅匣中。
}解题思路3:
}金匣和铅匣都有这句话:
肖像不在此匣中,两句至少有一句为真。
因为只有一句是真话,所以银匣子的话必为假。
金匣子的话必为真。
铅匣子的话必为假。
}解题思路4:
}思路2、3综合考虑,金、银匣上的话,必有一真;
金、铅匣上的话,必有一真;
则金匣上的话必真。
}参考答案:
肖像在铅匣中?
?
}1996年,李登辉散布了一系列不利于国家统一的言论,当时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在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后,有记者问:
"
你们是否把李登辉看作中国人?
,这是一个巧设陷阱的难题,说"
是"
或"
不是"
都会贻人口实。
于是,沈国放这样回答:
真正的中国人都是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
。
可谓得体之极
}红星中学的四位老师在高考前对某理科毕业班学生的前景进行推测,他们特别关注班里的两个尖子生。
}张老师说:
如果余涌能考上清华,那么方宁也能考上清华。
}李老师说:
依我看这个班没有能考上清华。
}王老师说:
不管方宁能否考上清华,余涌考不上清华。
}?
赵老师说:
我看方宁考不上清华,但余涌能考上清华。
高考的结果证明,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的推测成立。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A.李老师的推测成立。
B.王老师的推测成立。
C.赵老师的推测成立。
}D.如果方宁考不上清华大学,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
E.如果方宁考上了清华大学,则张老师的推测成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逻辑学 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