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872429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9.21KB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中小学英语课程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1、教案目标:
由单纯传授知识向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方向转变。
2、教案要求:
实施义务教育,教育应面向全体公民。
3、教案观念和方法:
选择)<
转变观念、改进教案方法)成为20世纪末英语教案改革的中心话题
1)明确英语教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2)提出了四项技能综合训练,不同阶段各有侧重。
3)强调处理好语言教案的文化的关系。
4)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5)重视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案手段,努力创设英语环境。
4、教材:
其变化一是现代化,二是多样化。
5、测试改革:
使<
单一测试)上升为关注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多元评价系统。
第三章关于“课程性质”的说明
五、为什么要把英语列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
1)学习英语符合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要;
2)学习英语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
3)学习英语符合多元化社会的需要;
4)学习英语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高尚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
六、简述英语课程的任务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章关于“基本理念”的说明<
六条基本理念)
七、简述英语课程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在教育教案中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心智发展的同时,在情感上也逐渐成熟起来。
八、简述《标准》的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1、面向全体学生的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判断题: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一部分。
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其目的不是为了培养特殊的尖子学生或少数高才生。
2、注重素质教育的含义是:
英语教育应该与其他学科教育共同努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二>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多样
整体设计目标指:
《标准》中贯穿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英语课程的九级目标体系。
打破了以往按学段划分目标的体系。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1、突出学生主体:
1)英语教案要始终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2)在英语课程的每个决策环节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
选择)学校、教师、课程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2、尊重个体差异是指英语课程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现在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
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和参与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
五)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判断:
终结性评价方式,即考试。
过程性评价方式:
把对学生的评价贯穿到平常的学习过程之中。
根据学生在平常学习中的表现和成就对学生作出更准确、更合理的评价。
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是重要举措)
除教科书以外,还有更加广泛的课程资源。
第五章关于“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的说明
九、了解分级目标体系
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3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
《标准》第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的要求;
第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的要求;
第七级为普通高中毕业要求。
1、了解分级目标体系的优点:
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面衔接,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有利于解决以往学段之间缺乏衔接,教案内容和要求重复、一刀切等现象,保证英语教案的连续性;
有利于解决各地英语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有利于因材实教、分层教案和体现个性化学习的多元教案模式的建立;
有种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所提出的“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目标的实现。
2、过渡级别的主要作用:
一是有利于各层教案的指导;
二是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
3、了解课程目标级别和年级教案要求之间的关系
1)课程目标级别不完全等同于基础英语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的教案要求。
2)课程目标的级别可以作为各地区、学校和教师制定教育阶段各年级教案要求的参照目标。
3)课程目标的级别是基于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总体目标而设计。
十、了解课程分级目标要求的管理
《标准》是国家、地方和学校管理和评价英语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案、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1、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机制。
1)必须本着“为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宗旨,坚持民主、科学的管理;
2)必须区别情况,实施灵活、开放的管理策略,促进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化。
2、各地区、学校和教师要准确把握课程分级目标,保证教案内容、教案方法、考试形式和内容等课程分级目标的统一性。
3、开放性是课程分级目标体系的一个重要理念。
第六章关于“语言技能”的说明
《纳要》是迅速提高青少年<
信息素养)作为渗透整个教育的核心要素。
十一、语言技能的内容:
《标准》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十二、了解《标准》中语言技能的三级。
第一级:
设定了“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视听”等内容;
第二级:
设定了“听、说、读、写和玩演、视听”等内容;
第三级开始主要从听、说、读、写的四个方面来描述。
十三、简述听、说、读、写的定义及其关系
听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即听并理解口语语言的含义;
说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
读是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即辨认文字符号并将文字符号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的能力;
写是运用书面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
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听、说、读、写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
听、说、读、写的训练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真实的交际行为,贴近有目的<
即任务型)的综合运用英语的活动。
2、听和读是通过语言活动理解和吸收的技能,说和写是通过语言活动表达的技能;
听、说、读、写都是在运用语言,不同的是:
第一,听和读是由外部语言转换为内部语言;
第二,说和写是由内部语言转换为外部语言。
外部语言是用声音和文字<
包括体态)表述的;
内部语言是大脑在听、读和思考时使用的语言。
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是打基础的阶段;
选择:
学英语必须有尽可能大的有声和文字的英语信息输入量;
必须有<
题材和体裁)及内容广泛、来源和表现形式多样化的英语输入量。
4、人们运用英语进行交往和交流以及获取信息等,必须依赖听、说、读、写;
听、说、读、写既是语言学习的目标内容,又是语言学习的手段。
5、小学阶段听、说、读、写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
1)侧重把听、说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
2)采用听、说、读、写、玩、演、做、唱、视听等形式;
3)遵循综合语言能力形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过程;
4)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5)科学描述各项语言技能的目标。
十四、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案应注意什么?
1、语言的第一特征是其创造性。
2、听读和说写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
听、读理解可以促进学生说和写的表达技能。
而语言表达和展开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增强理解、分析和加工能力的必要手段;
语言表达同时也是检验他们的语言理解、分析和加工能力的客观标准。
3、避免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单纯机械模仿、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案现象。
4、充分发挥语言互换性和整体反馈两大特点,多采取双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等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模仿、会话表演、唱英语歌曲和诗歌、听写、改写、描述等活动。
5、创建一种开放的、和谐的、积极互动的语言活动氛围。
十五、了解《标准》中对学生课外视听、阅读的要求。
一级:
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教案节目;
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
平均每周20-25分钟);
二级:
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
三级: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达到4万词以上;
四级: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达到10万词以上;
五级: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达到15万词以上。
第七章关于“语言知识”的说明
十六、语言的三种特性:
共有性,稳定性,符号性。
十七、简述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关系
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1、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都是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1)英语基础知识是发展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的重要基础,但语言知识本身也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之一。
2)基础教育阶段,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并得以巩固。
同时,听、说、读、写是提高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教案质量的可靠保证。
2、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应注意:
1)坚持英语教案的实践性原则,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
听、说、读、写实践是教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语言知识质量的可行保证。
基础教育英语教案中,应努力做到:
第一,语言知识的学习应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
第二,语言知识的教案可以采用提示、注意和观察、发现、分析、归纳、对比、总结等方式进行;
第三,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第四,要让学生掌握实用的语言知识。
2)防止过于强调模仿、死亡硬背、机械操练的教案倾向。
应该重视科学地设计教案过程,努力创设知识内容、技能实践和学习策略的需要都很丰富的情景,以营造启动学生思维的教案环境。
3)倡导语言知识教案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开放的、互动的学习模式。
语言知识不单单是语音、词汇、语法的规则,还包括概念意义、语言篇章结构、文化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4)针对小学学段学生的特点,正确把握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
小学阶段英语教案的重点要放在听、说、读、写训练上;
要放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音、正确地听、说、读、写习惯和运用英语的习惯上;
要放在养成良好的接受英语和学习英语的方法上。
第八章关于“情感态度”的说明
十八、了解为什么要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的教案之中。
1、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的关系:
情感态度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与传递,而沟通、解决情感问题也需要语言。
人类语言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促进<
人际交往)。
2、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的结果有重要影响:
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积极的情感和自尊、自信、移情、动情、愉快、惊喜等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与此相反,消极的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有负面影响。
3、情感态度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过去的教育过于强调大脑的理性和认知功能,而忽视了非理性方面的发展,造成“情感空白”。
4、关注情感态度是国际基础教育改革趋势的重要特征之一。
十九、简述积极的情感因素是什么?
对外语学习有什么积极影响?
1、兴趣;
2、动机;
3、较强的自信心;
4、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5、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1、很多成功的外语学习者都一直对外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早期的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另一种分类方法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这种交往过程就是从<
自我走向他人)的过程,所以与情感密切相关。
二十、消极情感因素:
1、过度焦虑可能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
焦虑给语言学习造成恶性循环。
焦虑导致紧张和害怕,紧张和害怕浪费精力和注意力。
2、抑制:
为了保护自我而采取的回避和退缩行为就是抑制,自我形象比较脆弱的学习者往往因为怕犯错误而不参与语言活动。
与焦虑一样,抑制也是可以克服的。
二十一、了解《标准》中的情感目标的解释。
3——6年级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以及逐步增强的兴趣。
具体而言,要着重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其他方面的情感态度渗透到平时的教案之中。
7——9年级:
可逐步引导学生认识英语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二十二、论述如何在英语教案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交流渠道;
3、结合外语内容讨论有关情感态度的问题;
4、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
第九章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明
为什么要把学习策略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
1、使用学习策略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2、发展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3、学习策略与教案策略相互促进。
二十三、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区别
1、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区别类似于足球中的“技术”和“战术”的区别。
2、英语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处理具体问题的技术或技巧,类似于足球中的技术;
而学习策略则是对何时使用技术和技巧的决策过程以及对技术、技巧本身的认识,类似于足球中的战术。
3、学习策略是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4、学习策略也可以是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二十四、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及每种策略的含义
1、根据使用者分:
成功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不太成功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2、根据运用的领域:
语法策略、词汇策略、写作策略、听的策略、说的策略等
3、根据对学习的影响程度:
直接影响学习的学习策略和间接影响学习的学习策略
4、《标准》中分为:
认知策略:
学生为了完成具体的这项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调控策略:
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也叫元认知策略;
交际策略:
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
资源策略:
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
二十五、如何在英语教案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
总的来说,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到两点。
第一,要认识到使用学习策略对提高学习效果的意义;
第二,教师在教案中有意识地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尝试和使用学习策略。
具体要做到:
1、加强反思和监控:
根据情况分阶段进行反思。
2、根据学习风格调整学习策略<
学习风格指学生在学习方式的偏爱)
3、注重交流和相互学习
4、都是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
教师自己首先必须了解学习策略,教师在教案中应渗透和示范学习策略。
第十章关于“文化意识”的说明
二十六、1、文化: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2、跨文化意识:
指对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英语时根据异国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
3、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1)先解释文化。
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3)文化离开了语言也难存在,有些文化形式本身就是靠语言来表现的,还有更多的文化形式则通过语言来记录、保存和传播。
4、文化理解:
一是对具体的、个别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现象进行理解,了解其背景、渊源、文化含义、宗教含义等,并了解该知识或现象所反映或代表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等;
二是把其看成一种客观存在,文化无好坏之分。
教师在教案中一定要注意因势利导,特别应避免学生盲目地、不加分析地接受异国文化的行为规范、道德观、价值观等,忘记甚至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
5、学好本国文化有益于外语学习,本国文化知识正是文化对比的基础。
二十七、论述“文化导入”的主要方法
文化教案两方面:
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答:
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在英语教案中导入文化的内容,也称文化导入。
其方法有:
1、注释:
即在教材中涉及到具有文化特异性的内容加以注释和讲解。
2、比较:
即在教案中直接利用本国文化通过对比去发现两种文化的异同。
3、导入:
即直接把外国文化内容作为语言教案材料,或把外国文化中具有文化特异性的内容直接编成教材开设课程,介绍异国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
4、体验:
即通过学生具体的语言实践学习的了解异国文化。
文化导入的目的:
1、积累有关异国文化的知识;
2、培养跨文化意识。
在文化导入中,注意遵循适用性、适度性和阶段性原则。
适用性原则是指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必须要和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
适度性原则是指所选材料的适合程度和教案中教案方法的适合程度。
阶段性原则主要是指文化导入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语文水平、认知能力和生理、心理状况,注意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渐理解文化内容的本质。
第十一章
关于“教案建议”的说明
二十八、如何理解和落实“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成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
包含两个意义,一个是量,即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使所有的学生具有基本的英语素质。
一个是质,它包含两点,第一就是英语学科的教案应与其他各学科共同构建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第二就是要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使每个学生具有终生学习英语或其他外语的能力。
简述如何落实英语课程?
1、教育永远是动态的,教育就是过程。
英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在过程中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才不背离英语学科的根本目的。
2、教案设计要“面向全体”,要“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怎样教案设计才能面对全体?
一是要分析每节课的教案内容,分析所教的学生。
二是实施分层教案。
二十九、怎样理解和把握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的宽容度?
1、具有英语教案经验的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怕出错,要耐心倾听他们“支离破碎”的英语,并给予理解,教师的这一举动本身就是在树立榜样,示范给学生什么叫理解他人。
2、学习语言重在交流,有经验的教师采取宽式和严式两种处理方式,当以交流为目的时,采取宽式;
当以语法学习为目的时,就采取严式,宽严结合。
对于小学生,要特别注意重在仿用,重在意义,重在交流,重在鼓励。
如何为学生的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留出空间?
1、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教师要提供学习的语言材料,还要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实话任务的计划。
2、教师要给学生留出空间,在备课的时候必须认真分析教材,在上课的时候要努力通过设问和应用性的交流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表现出运用英语的潜力,不要轻易直接告诉学生应该说什么。
三十、名词解释:
1、“探究学习”的本质就是,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主动获取知识或信息,应用知识或信息去解决问题,完成交际任务,有的情况学生可以自己确定专题。
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新课程标准以学生的能力为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学习语法,要求在应用中学习语法,为应该而学语法。
小学对语法采取接触性学习,以有情景支持下的理解和仿用为主。
2、任务型教案途径:
任务型教案指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
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案的成就。
任务型教案途径指的是一种教案原则或理念,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教案方法。
它实际上就是“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
3、口头任务材料:
供口头交际所用的语言材料,如:
口信、广播诗歌等。
笔头任务材料:
供笔头交际所用的语言材料,如:
报刊、杂志、期刊上的文章等。
三十一、为什么要提倡任务型教案途径?
1、它是一种与新课程标准相匹配的,有助于落实新课标的教案途径。
2、它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能较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它对各种教案方法有很大的包容性。
三十二、了解任务型学习活动的目的
1、学习人际交往;
2、学习从社会媒体获取用所学语言传播的信息,并付之应用;
3、学习欣赏与所学语言水平相当,但词汇有所扩展的作品;
4、小学阶段任务型学习的目的主要是感受一种新的语言的韵律,体会它的实用价值获得用另一种语言进行交际的经验,从中得到乐趣。
设计任务型语言教案活动时要注意:
1、了解课程标准对所教案段或年级的要求;
2、确定实施任务所需要的语言内容;
3、要制定活动计划;
4、要为教师和学生进行角色定位;
5、要考虑活动的组织形式,学生座位的安排等等;
6、要考虑对活动的监控方式。
三十三、了解任务活动的类型
1、消息传递型:
对了解的语言进行转述;
2、推理决定型:
本质是学习对信息的加工处理;
3、观点阐述型:
培养即时组织语言的能力,以适应演讲和即席讲话。
教师是课堂交际活动的参与者,充当学生的“活字典”、“资料库”;
从教师的职责出发,观察、监控课堂活动的进展。
了解活动中处理差异的几种做法:
1、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调节作用;
2、调整课程;
3、制定尊重差异的教案方案。
三十四、论述新课标的变化,对教师产生了什么影响?
1、常规课堂教案的变化
1)传统课堂:
课堂上所传授的语言知识来源于教师和课本;
新课程:
采用主动的课堂模式,提倡开放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2)教师作相应的调整:
一是扩大自己的视野;
二是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深化思想、调整行为;
让自己更活跃、敏感、豁达,加快职业化成长速度,更加适应自己工作。
2、课堂教案情境的变化
1)传统的教案情境强调教材的单一因素,新课程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人因素的整合。
2)对教师的影响:
一为教案带来更大的难度;
二为才是自己的创造性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3、教师工作方式的变化
1)以前教师的职业是个体职业,新课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英语课程 标准 解读 复习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