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的策略及途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861274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574.18KB
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的策略及途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的策略及途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的策略及途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其实,扩大孩子的活动空间,有各式各样的方法,有些非常简单。
关键是家长想没想到。
比如家中有四面墙,能不能给孩子一面,由他自己使用?
他愿意展示他的作品,或者是悬挂他所崇拜人物的图象,甚至是把墙壁装点得象美丽的夜空,幻想着自己在太空中遨游,都应该表示支持;
如果不能给他一个桌子,也应该给他一个抽屉供给他全权使用。
这样他的责任感、独立性,才有条件得到发展。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注意扩大孩子的空间,这样放手地去锻炼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是延着相反的方向使劲……
我就亲眼见到过这么一位母亲,她把她的已经上二年级的孩子,费力地抱到离学校还有几十米的地方,由于怕老师看见挨批评,才不情愿地放下来,亲了孩子之后,目送着孩子去上学。
这位母亲肯定是极其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可能都会清楚地感到,这种爱的结果将会是多么可怕!
这个孩子和前面那个小长征的孩子,将来谁会有幸福的一生呢?
**2、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
虽然和每一个人一样,孩子也拥有自己的时间,但是他自己可以安排的时间有多少呢?
如果时间的安排,完全由成人包办,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远也培养不出来了。
有一个聪明的家长,他在孩子很小的时侯,就每天给孩子一段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只要不出危险,可以自己安排最愿意做的事。
孩子有时是去玩,有时是去读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有时是画画……当然,有时也忙来忙去什么也没干成,但是孩子逐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安排计划,后来孩子的假期和其他课外时间多是过的既紧张又愉快。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要求学生制定人生的五个计划的方法,也很值得家长借鉴。
他要求和帮助学生首先要思考自己一生的理想和打算。
第一,思考自己一生的理想和进行安排,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虽然肯定有些困难,但是开始思考还是有必要和可能的。
年龄小时,可以先有形象的榜样和美好的愿望,甚至可以有些积极的幻想;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再逐渐地深化。
有一个一生的总体的想法,对于统帅他的时间安排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要制定十年的规划,十年要比一生好把握。
十年要做的事,孩子们容易设想出来,比如十年后要回到母校,将给母校带来什么样的礼物,会激发孩子的动力,是带回工作岗位上的先进工作者的称号,还是成为高等院校的高才生,他会暗自下定决心的;
但是,孩子们清楚地知道,十年的规划,必须化为十个一年的努力,规划才能实现。
第三,要有一年的计划。
一年更为具体,要出色地度过关键的小学的五年级,还是顺利地度过动荡的初中第二年,孩子们的努力程度,将决定他们在这一年得到的是成功或是失败,这点他们一般是可以理解的。
第四,要制定一周内要完成的任务和计划。
一年是由52个星期组成。
一周要做的事情,有它的特点。
比如,一周要读一本课外书,一周参加一次劳动,一周写一篇小文章……丰富多彩的安排,将使一年的生活,过得既有意义,又很愉快。
第五,要学会科学地安排一天的24小时。
人的一生,在一定意义上,是由一小时,一小时在做什么决定的。
要想把外语真正掌握好,和每天是不是早起半小时读单词的关系密切;
每天要多读课外书,又和能不能克制自己少看电视关系密切。
在安排和实行计划的过程中,孩子能发现时间安排本身的问题,也能看到自己实际行动的问题,然后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
这种方法能引导孩子不断地思考自己,规划自己,要求自己,从而发展了他的自主性。
**3、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体验。
培养孩子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要失败的,但是认为“树大自然直”,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去体验,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锻炼有各式各样,有的是体力锻炼,有的是脑力锻炼,有的则是综合的锻炼。
要达到锻炼和体验的目的,一般不能完全靠现成的条件,需要自己去创造。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动动脑筋,就可以和容易地创造一些条件,达到锻炼和体验的目的。
比如到公园去玩,是孩子最高兴的事情了,可是很少有家长想到,通过逛公园,可以创造一些条件,让孩子高高兴兴地得到一次锻炼。
有一位家长,在带孩子去动物园之前,就对孩子公布了一个计划:
一是这次去动物园要来一个长征,所有的地方都要走到,不能怕累;
二是要边走边观察,回家后要求孩子画一幅动物园的地图。
孩子听了后异常兴奋,早早地就把纸、笔、指南针和画夹子准备好。
只等一声令下,下决心要出色地完成这个任务。
逛动物园那天,孩子可认真了,用指南针对方向,用铅笔绘草图,不时地标上地名。
不认得的字和不懂的的事情,立即去问家长……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短短的半天,孩子达到了动脑,动手,动眼,动耳,动腿,一次全面的锻炼目的,提高了他的可贵的综合处理事情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心理上得到一次幸福的体验,对自己会更有自信。
有一位到美国探亲的中国学者,遇到了这么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
有一天,他正在家中看报,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8、9岁的女孩子,和一个5、6岁的女孩子。
大孩子非常沉着地对他说:
“你们家需要保姆吗?
我是来求职的。
”
学者好奇地问:
你会什么呢?
年纪这么小……
大孩子解释说:
我已经9岁了。
而且我已经有了14个月的工作历史,请看这是我的工作记录单。
我可以照看你的孩子,帮助他完成作业,和他一起游戏……
大孩子观察到我没有聘用她的意思,又进一步说:
你可以试用我一个月,不收工钱。
只需要你在我的工作记录单上签个字。
它有助于将来找工作。
学者指着那个5、6岁的孩子问:
她是谁?
你还要照顾她吗?
听到的是更令人惊奇的回答:
她是我的妹妹。
她也是来找工作的,她可以用小推车推你的孩子去散步,她的工作是免费的……
多么可爱的孩子啊!
她们的家长也应该说是了不起的。
敢于放手让孩子们出来闯天下。
可就有那么一些家长,不但自己从没想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反而把学校为学生创设的锻炼条件破坏掉。
如学校组织学生去军训,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行李背到200米外的汽车上,竟有的家长向学校提出“抗议”:
把孩子累坏了谁负责?
最后,这位家长还是自己气哼哼地把学生的行李背到车上,而他的孩子却心安理得地徒手走在后边……难道这样的家庭将来能幸福吗?
真不知道这位汗流满面的家长是怎样想的!
**4、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每一个孩子都会无休止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问题的答案让孩子如何去得到呢?
经验告诉我们:
孩子爱不爱提问题,是关系到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则是关系孩子成材的更重要的因素。
让孩子知道1+1=?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告诉他等于2。
若孩子再问2+2=?
,我们又会告诉他等于4。
成人这样做,看起来很省事,但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就不会想问题,在他的心灵深处,顽固地认为:
一切问题的解决都要靠别人提供的现成答案。
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探索真理,他总以为真理是需要由别人告诉他。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智力劳动上是否有自主性,目前,更为人们所忽视。
重视在智力上培养孩子自主性的教师和家长,他们是这样做的:
例如,有为教师就是这样来教1+1=?
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有意识地给每个组发给的是不同的东西:
有的组是一把豆子,有的组是一捆火柴棍,有的组是一堆小石子,有的组是一盒扣子,有的组是一小盘米,有的组是一些玻璃球……
开始上课了,教师要求每组学生,用自己手里的东西,先算是算1+1=?
这时孩子们忙碌起来,有的摆米粒,有的摆扣子……都是在算一个加一个是多少?
后来算2+2=?
,也没有大的争论,直到算到3+4=?
学生也有些争论,有的说等于6,有的说等于8。
这时教师也不着急,鼓励他们讨论下去,讲出自己的理由去说服别人。
最后,终于大家一致同意3+4=7。
老师赞扬他们,说道:
“你们真聪明!
这堂课学生们不只亲身参加了运算过程,尝到了脑力劳动的愉快,同时真正懂得了3+4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又从本质上了解了数字是怎么会事,一粒米加一粒米,等于二;
一根火柴棍加上一根火柴棍,也是等于二,计算时不在于是什么东西,而是计算他们抽象的量;
更重要地是他们体会到智力上如何去自主,自己如何去探索真理。
又例如,过去的小学课本中,在描写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明确地写着,是蝌蚪的尾巴到一定时侯,自动脱落,然后变成青蛙的。
学完了这节课后,许多学生就养起了小蝌蚪,看看它是怎样成长的,尤其是想看看它的尾巴是怎样脱落的。
可是,观察了一天又一天,不见小蝌蚪的尾巴脱落过程,但是,尾巴确实也不见了。
学生们把这种情况 告诉了老师,老师没有主观地、简单地否定了学生的观察,而是要求他们仔细地观察,做出详细的记录。
于是,许多孩子同时进行了观察,结果是他们都没有发现脱落的尾巴,在青蛙的屁股上也没有发现脱落的痕迹。
相反,有一些细心的学生发现小蝌蚪的尾巴是慢慢地缩回去的。
所有的观察,得到了一致结论,他们把这个结果,告诉了老师,在老师支持下,他们把这些观察的结果,寄给了出版教科书的有关单位,最终,在科学家的参与下,教科书的错误得到了纠正。
最近,一年级的学生,也对新课本提出了重要的意见。
他们看到在拼音字母“Y”旁边画了一棵小树,树杈上挂了一件衣服。
孩子们愤怒地说:
不注意环境保护,把小树都压坏了。
在老师的支持下,他们写信给出版单位,并得到了表扬的回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发扬了探索精神,而更值得赞颂的是这位老师,支持学生自主意识。
在家庭中,家长也创造了一些方法,培养孩子在智力上的自主性。
例如,有一位成功的家长的经验是:
“孩子问我一个字,虽然我认识,但我不告诉她,而是鼓励她去查字典。
以后,再有不认识的字,她也不再问我,而是自己去查字典”。
这样孩子不但是很早就掌握了自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从小就树立了一种自主的意识,一种顽强钻研的精神。
还有一位家长是这样引导他的上一年级孩子辨别是非的:
他每天带孩子上学挤公共汽车时,每当看到出现一些争论时,他就让孩子注意观察,下车时还要把自己的分析讲给爸爸听,究竟他们是为什么引起的争论?
究竟谁对谁不对?
应该怎么解决?
孩子说完之后,当父亲的再做点辅导。
天长日久,这个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就比别的孩子强,又由于她经常善于给小朋友劝架,就成了大家拥护的小班长了。
一位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培养成为优秀青年,在一次获得奥匹克竞赛冠军之后,孩子的老师开玩笑地说:
今天你母亲准会给你炒几个好菜……。
孩子美滋滋地回到家里,向母亲报了喜,没想到母亲并没有显得特别高兴,孩子以为母亲没听清,又追到厨房反复说。
但是母亲最终也没炒什么好菜。
吃饭的时侯,孩子不解的问:
妈,您听了为什么不高兴?
老师还说您准给炒几个好菜呢。
母亲语重心长地说:
我觉得没有必要特别高兴,因为,一,这次比赛很多高手可能没有参加;
二,这和诺贝尔奖差远了。
孩子开始了沉思,但还是没有自己找到答案。
孩子上高二的时侯,母亲就带他去参加各大学招生的集会。
回来的时侯,孩子自言自语地说:
“啊呀,北大、清华的录取分这么高,我要盲目自满可就危险了!
”,孩子终于自己找到了答案。
但是,母亲听了后,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5、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是有它的道理。
生活在穷困潦倒的家庭中的孩子,那种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
但是,现在生活提高了,难道孩子就只能当“纨裤子弟”?
当代,在顺境条件下如何成功地教育孩子,的确是当前急需探讨的难题。
有经验的家长多是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而且不限于生活方面的困难,让孩子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能力和优良的品质。
有位家长是这样做的:
当孩子想买一个东西,家长有时有意识往后推一周才满足他的要求,她想这能养成他克制自己的能力。
从上小学,就都是他自己准备文具,当时,在一年级,铅笔削的象狗啃的似的,母亲看着心里也不是滋味,但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母亲硬着心肠不去替他削……
在得知自己的孩子被保送重点中学时,她经过认真的考虑后,认为自己的孩子有考上重点中学的实力,就不应该这样轻松地被“抱”到重点中学去,而应该再一次拼搏。
于是她严肃地和孩子谈了一次话,鼓励他用自己的力量再迈上一个台阶,孩子虽然有点担心,但还是在母亲的激励下决心再搏一次,最后以十分优秀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
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他又受到一次战斗的洗礼,精神世界又得到一次升华。
设置困难,最好要有针对性。
有的孩子,住在高楼大厦里,上下有电梯,出门有汽车,生活中似乎没有什么突出的困难需要他们去解决。
针对这种情况,有位家长就想出了个办法,设置了困难,鼓励孩子去解决。
他给孩子布置了两个特殊的作业:
一个是每天上下楼,不再乘电梯,而是坚持爬上,爬下12层楼;
二是每天上学和放学,不再乘汽车,而是坚持徒步走5站路。
设置什么样的困难,又和家长的观念有关。
比如,在澳大利亚,有位中国记者亲身遇到一件事情,就给人在教育观念上以深刻的启迪。
有一天,记者走在大街上,在这条街上,和街道并排着有一条小河。
这时记者看到前面有位澳大利亚妇女,带着一个小孩在散步。
突然,记者发现前面那个淘气的小孩,跳来跳去,扑通!
掉进小河里。
这时,记者毫不迟疑,飞快地跑向河边,准备跳到河里去救孩子。
没有想到的是,正在记者要跳的一霎那,那位妇女却制止了他,摆着手说:
“NO”。
记者奇怪地望着她,请他解释。
她严肃地说:
“我要他自己爬上来”。
记者看着孩子在水中翻腾,喝了几口水后,终于爬了上来,而记者此时脑子里也翻腾着一个想法:
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母亲,这是一种多么理智的爱啊!
**6、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人的一生会遇到不少机遇,虽然“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但是如果自己不善于抓住机遇,纵使你满腹经伦,机遇也会和你擦肩而过。
在现在的生活中,如果仔细观察,的确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机遇。
比如在课堂上善于不善于举手争取回答问题,在竞选中善于不善于争取到一个,既能为大家服务,又能锻炼自己能力的职务,抓住了这些机遇,往往对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有不少的家长很重视培养孩子善于抓住机遇的意识和能力。
小力今年成了中学生了,开学第一天就兴冲冲地回来了。
一进门就大喊:
妈妈,我当上了班长了!
妈妈高兴又略带不安地说:
“你成吗?
在小学从来没有担任过这么重要的工作呀!
”小力说:
“怎么不成?
这个工作还是我争来的。
今天开班会的时侯,班主任说,在小学担任过班委的同学向前跨一步。
我一想,这一定是选班干部,这个机会我可不能丢掉,可是,我在上小学时才是个小队长。
这时我想起在我上四年级时您给我讲的一个故事:
过去,有一个司令员检阅新兵时,突然有一个新兵向前跨了一步,大声地问候:
司令,您好!
。
结果在这次检阅中,在成千上万的新兵中,司令员只记住了这一个聪明的新兵。
想到这里,我立刻向前大跨了一步。
在向前跨了一步的三个人中,经过班主任的口试,再加上每人试当一周班长,最终选中了我。
母亲以前讲的故事,竟然在三年后启发了孩子自己去抓住机遇。
生活中常常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机遇,问题是现在往往总是成人去替孩子去抓住,这样孩子就永远学不会走向成功,总是容易以失败者的面貌活着。
所以家长的任务应该只是提供或指出各种机遇,启发孩子善于自己去抓住。
现在,许多家庭对孩子的“包办过多”,常常是剥夺了孩子自己的选择权力,也影响了他们学会在关键的时侯抓住机遇。
小时侯,穿什么衣服,由家长来选择,长大些上什么兴趣小组,也由家长来决定,毕业了考什么大学,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也由家长来“拍板”。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不仅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危险来了让人抱着走”,更严重的是他即使遇到机遇,也是只能“跟着家长的指挥棒走”。
一个人,如果从小形成这种没有任何的主动性,自主性的心态,再好的机遇,也容易从他身边溜走。
**7、给孩子一个交往,让他自己去合作。
**
和成年人一样,孩子在一起也难免有矛盾,但是这个解决矛盾的过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
家长应该是鼓励孩子去面对这些矛盾,而不是回避它。
如果打架了,由谁来裁决谁对谁不对呢?
有一位家长他的经验是:
一定让孩子自己去评理,成人不要急于表态,要相信他们能逐渐争论清楚。
只有在这个评理的过程中,孩子才能真正分辨是非,才能学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班集体的活动中,孩子们在编排板报上,在排练节目上,自然都会有一些争论,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这些在孩子当中的争论,不仅不可避免,尤其重要的是,它对于追求真理,明确是非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孩子和成人相处时,成人的那种权威地位,很难使平等争论的气氛出现,常常是以服从或尊敬的态度来对待需要探讨的问题。
而在孩子平等的争论当中,这些弊病不会产生,虽然孩子的争论有时会走一些弯路,但这最后的正确的结论,终究是他们自己通过探索得出的,因而是真实的,也就必然十分宝贵。
有一个学校发生了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审判”二年级的小哥哥”的故事,这对我们认识,应该如何解决孩子之间出现的冲突,有极大的说服力。
在开学不久,就在老师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开学了,天真活泼的一年级新生,由于当上了小学生,心里美极了,他们看到什么都是感到新鲜,于是东走走,西看看。
有一个孩子,走到了二年级同学教室附近,这时遇到一个二年级的小哥哥。
遗憾的是这个小哥哥,不是友好地对待这个小弟弟,而是看到一个比自己小的同学来了,就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先是讥笑,后是讽刺,小同学不服,以理力争,小哥哥就动起手来,想用实力将弱小者压倒……
受了欺负的一年级小同学,满脸泪水,哭着回到自己的教室,同学们都围拢过来,关切地询问。
当同学们听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一个个气愤填膺,这时一个同学突然说:
“我去把他找来”。
他就带着受欺负的同学,匆匆地跑上楼去,在二年级教室里找到了这个欺负人的小哥哥,并把他请到了一年级教室里。
于是,一场不寻常的对话开始了:
小弟弟们问:
“刚才,是不是你把我们这个同学打了?
小哥哥胆怯地环顾四周,答:
“…………是我。
“你为什么打他?
小哥哥答:
“…………”
“你打他对不对?
“------不对。
“那以后你还欺负不欺负小同学了?
“以后再也不欺负了。
小弟弟们说:
“你知道自己错了,又愿意改正,我们还是好朋友。
这件事情发生以后,过了几天,老师是在无意中才从家长那里知道。
孩子们只是回家后在闲谈时,顺便告诉家长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件事情,就是应该由他们自己这样解决。
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可是,我们成人是这样看吗?
出现了这种事情,我们会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吗?
会相信他们能解决好吗?
如果不是,孩子们不会处理问题原因,不就找到了吗?
**8、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
为了让孩子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孩子从小既要学会合作,又要学会竞争。
但是怎样让孩子学会竞争和合作呢?
有效的办法,就是经常在他的身边树立一个友好的竞争的对手。
有一个学生学习比较差,有一个阶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数第一名。
但是他的家长悄悄地告诉他,要把失败作为成功之母,要敢于和别人竞争,首先是和比自己多2分的那个倒数第二名的同学比赛。
孩子想了想,觉得自己只要努力,赶上他没问题,于是暗暗开始了一场较量。
由于他自觉努力,当然是首战告捷。
在孩子取胜之后,家长再启发他寻找新的竞争对手。
开始新的一轮的竞争。
在班集体里,有时大家也要竞选班干部,家长这时就应该鼓励孩子去参与竞争,帮助他准备竞选演说,和他交谈、讨论,如果竞选成功了,或者失败了,自己究竟怎么办?
从小就学习这一类的竞争的观念和本领。
还有位家长,在孩子的学生时代,就支持她去一些大公司应征,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真正要去工作(即使录取了,由于还要在大学完成学业,也无法报到应聘)而是为了及早进行一次具有竞争性的实战演习。
有一次,她在应征时,居然也被选中了。
这时他只好硬着头皮去见招聘单位的总经理,在她向总经理说明真实情况之后,表示自己还要上学,无法应聘。
开始总经理非常生气,但是最后还是表示希望她能克服困难来工作。
耐不住总经理的热情邀请,她只好边学习,边工作了一段时间……
由于她在学生时代,就多次进行了应聘的演习,所以在她刚刚毕业之后,就在激烈的应聘竞争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力,取得了占绝对优势的胜利。
但是,我们在中小学生中,更多地是要教育他们友好的竞争,要学会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养 孩子 自我教育 能力 策略 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