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三轮复习冲刺第27题研究明清中国古代第三次社会大转型学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854815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503.07KB
届高三历史三轮复习冲刺第27题研究明清中国古代第三次社会大转型学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届高三历史三轮复习冲刺第27题研究明清中国古代第三次社会大转型学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三轮复习冲刺第27题研究明清中国古代第三次社会大转型学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5.(2012·
全国课标卷)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6.(2013·
全国Ⅱ卷)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
“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
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7.(2013·
全国Ⅱ卷)清代有学者说: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8.(2013·
全国Ⅱ卷)“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9.(2014·
全国Ⅰ卷)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10.(2014·
全国Ⅱ卷)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11.(2015·
全国Ⅰ卷)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12.(2015·
全国Ⅱ卷)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13.(2016·
全国Ⅰ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14.(2016·
全国Ⅱ卷)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
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15.(2016·
全国Ⅲ卷)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16.(2017·
全国Ⅰ卷)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17.(2017·
全国Ⅱ卷)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专题指针:
请根据下表分析本阶段考查重点
◆查漏补缺:
根据对上面两个环节的分析,弥补自己的缺漏部分,默写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理性思考中外历史上的元明清与14至18世纪的西方时期。
◆能力提升
1.在明成祖朱棣武力夺取建文帝的帝位后,朱允炆后来被追谥为“惠室让皇帝”,意即他把帝位让给了明成祖朱棣;
朱祁钰在被其兄明英宗赶下台后,其庙号后来被追谥为“代宗”,表示他只是个代理皇帝罢了。
明朝这两个皇帝的追谥反映出朝廷()
A.对史实完全不予尊重B.在质疑嫡长子继承制
C.改变了前代修史传统D.对内斗的曲笔与回护
2.中国古代视立太子为国本。
明朝神宗时期,先是恭妃生皇长子常洛,后来深受神宗宠爱的贵妃生皇三子常洵,神宗企图立常洵为太子,遭到朝臣坚决抵制。
历经15年的斗争,终于迫使神宗册立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终以朝臣的胜利而告终。
这一结局说明()
A.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念趋向淡化B.皇帝专制权力受到有效的制约
C.传统礼制对统治秩序意义重大D.朴素的民主思想已经渗入政治
3.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
拟”职权;
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
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
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
4.(明)景泰三年,皇帝想通过廷议(法定的议事程序)更换太子,由于惧怕朝臣反对,于是赐予陈循等人重金,收买人心,最终达到目的。
该史实说明( )
A.廷议制度提高了朝廷议决效率
B.明代君主专制在不断强化
C.廷议制度确保了朝廷公正法治
D.明代中央决策趋于制度化
5.据史料记载,在清代,“土地则屡易其主,耕种不时”;
“人之贫富不定,则田之去来无常”;
“有田者或自有而之无,无田者或自无而之有。
”这反映出了清代( )
A.土地兼并日趋合法化
B.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C.土地私有制高度发达
D.农村贫富差距加大
6.明清时期盛行一种佃农有权永久耕种地主土地的永佃制,即地主只能收租,无权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
这一制度致使( )
A.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B.佃农社会地位提升
C.佃农地租负担得到减轻
D.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7.明代浙江杭州百货所聚,湖州的丝,嘉兴的绢,绍兴的茶酒,处州的瓷器,温州的漆器,金华的火腿等,“皆以地得名”。
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B.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艰难
C.区域贸易重视地方保护主义D.手工业区域分布相对平衡
8.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
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
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
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
这一现象( )
A.反映了庄园经济的盛行
B.表明租佃关系日益普遍
C.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说明农业技术趋于成熟
9.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
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
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
据此作者认为()
A.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
C.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D.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10.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
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移民到那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
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
这两次移民高潮()
A.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B.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D.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
11.乾降帝即位后,历时10年,组织编撰出了我国封建时代一部空前绝后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这对于保存中国的古代文化典籍,传播古代学术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编撰过程中,被销毁的图书约有三千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量相当。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推动了文化中心的转移B.使科举制走向僵化束缚士人思想
C.保存国粹弘扬传统文化D.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
12.明代胡应麟在分析小说盛行的原因时指出:
“古今著述,小说家特盛……夫好者弥多,传者弥众,传者日众则作者日繁。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
A.小说成为明代唯一受欢迎的书籍
B.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市井生活丰富
C.明代社会精神追求日益下降
D.明代小说呈现世俗化特征
13.(2013·
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7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图8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
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14.(2013·
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
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
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
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
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
“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
”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
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
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
利国、利民、利官、利商”。
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
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
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
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
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
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
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
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
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
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10分)
答案修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16·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
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
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
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
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
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
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
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
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
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13分)
◆真题再现
1.【解析】此题宜用排除法。
表格中白银流通量的增加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排除B;
能作为支付手段的生活资料只是少数几种(谷、布),故C错误;
D容易由表格数据排除。
A亦不难理解(表格中宝钞由减少到消失)。
【答案】A
2.【解析】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
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识;
天下为公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故选C项。
【答案】C
3.【解析】关键信息:
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今去农而游手
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已六七分去农。
从题干中反映了明后期松江人绝大部分弃农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经济现象,B项正确;
ACD项题干无从反映。
【答案】B
4.【解析】关键信息:
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
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可知,D项正确;
ABC项都对题干的曲解,排除。
【答案】D
5.【解析】题干中的“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治体制的僵化,B项正确;
ACD项题干都无从反映。
6.【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
材料着重说明的是“金帛轻细之物”属于“北货过南者”,“盐铁粗重之类”属于“南货过北者”,这是基于区域差异而造成明朝时期长途贸易兴盛。
故D项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7.【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明朝;
清朝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材料把小说称为儒、释、道三教之外的“又一教”,并“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旨在说明小说通俗易懂,流传广泛,并结合材料中“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得出,这是因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市民阶层壮大,从而推动了小说这类世俗文化的发展。
选择C项。
【答案】C
8.【考点】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不可能真实的再现客观历史,同样也不能正确评断历史人物和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
在京剧脸谱中其图案是程式化的,红色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
白色表现奸诈多疑;
蓝色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脸谱是人们头脑中理念与观感的谐和统一,选择B项。
9.【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
【解析】由题干中“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的信息可以得出,清初外国银钱大量流入中国,这反映了在传统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故A项正确;
资本市场即金融市场,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故B项错误;
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应该是鸦片战争之后,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题干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冲击清政府统治,故D项错误。
【答案】A
10.【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内阁制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废丞相,设内阁制的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内阁不会削弱皇权,故A项错误;
结合史实可知内阁不是法定行政机构,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即使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不会影响皇权,故B项正确;
题干没有提及内阁取代六部,故C项错误;
内阁只是参与国家大政的顾问机构,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是受控于皇帝的,不会有失控局面,故D项错误。
11.【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文化重心南移)
【解析】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能解释河南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减少,故A项错误;
江苏代表的南方在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增加,表明随着唐代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故B项正确;
中原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南方,但并没有急剧衰退,故C项错误;
从唐宋至明清时期,政治重心逐渐北移,故D项错误。
12.【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明朝
【解析】从“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可知明成祖定都北京目的是促进国家统一,A项是明成祖的主观目的,不是客观影响,故A项错误;
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而促进跨区域贸易繁荣不是明成祖的主观想法,属于定都北京带来的客观影响,故B项正确;
商帮是明清时期形成的,没有因定都北京而发展受到限制,故C项错误;
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的改变是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形成的,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3.【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地方行政管理
【解析】巡抚虽然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但材料没有反映其行政权力的扩大,故A项错误;
明初地方分设三司,分权的同时也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
低,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三司、巡抚与六部的关系,因此不能说明六部的权限被削弱,故C项错误;
派遣巡抚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权力的扩大,因此没有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对立的缓解,故D项错误。
14.【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解析】族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题干材料谈到的只是清代很多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与族谱编修无关,故A项错误;
族谱是同宗共族的血缘家族,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按照中国人认祖归宗的传统,清代乾隆年间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现象增多,恰恰说明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故B项正确;
题干材料只是提及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并不能说明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福建不能代表所有的内地宗族,故C项错误;
材料中提到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说明两岸居民正常往来没有受到阻碍,故D项错误。
15.【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明末租佃制(江南农村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对佃户的影响)
【解析】意思是讲,明朝中后期江南农村的雇工——即佃户,由勤劳、柔顺到懒惰、骄纵,雇工本身的劳作态度,雇工对地主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使佃户对地主的依赖关系松弛,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会吸纳周边农村地区大量人口的就业,会导致农业生产人口的大量下降,农村会出现“用工荒”,因而农村雇工的地位提高了,故A项正确;
材料反映佃户社会地位的提高,未涉及重农政策,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佃户地位的变化,未体现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主体是佃户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而不是强化,故D项错误。
16.【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明代玉器制造业;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代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解析】明朝“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反映的应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削弱而不是加强,故A项错误;
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玉制器皿数量随之大大增加,以致于“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也说明经济的发展对等级秩序形成冲击,故B项正确;
“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使用玉制器皿并非局限于市民,且材料并没有涉及伦理观念,故C项错误;
“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说明当时使用玉制器皿的现象非常普遍,并非仅限于低级官员,故D项错误。
17.【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三 历史 三轮 复习 冲刺 27 研究 明清 中国古代 第三次 社会 转型 学案含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