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0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课时习题.docx
- 文档编号:2182920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60.44KB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0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课时习题.docx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0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课时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0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课时习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0讲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课时习题
第10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时间:
45分钟)
一、选择题
1.“苏维埃”是从苏联引进的革命词汇,中共一开始认为其内涵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后来加上“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国民大革命的需要B.社会主义革命的需要
C.全民族抗战的需要D.筹建新中国的需要
2.前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曾说:
“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
”这句话的依据是( )
A.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武装侵略的开始
B.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C.日本精心准备和策划并武装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
D.九一八事变标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3.近年,在福建闽中的一些乡村,发现了众多红军标语:
“白军兄弟,不同红军打仗,要求北上同日本打仗去”、“白军士兵同红军联合起来北上抗日”、“打倒不准士兵抗日的国民党军阀”,这些标语的落款为“红军/产”或“红共宣”。
这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 )
A.进行土地革命,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B.国民革命失败,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与阶级矛盾交织
D.国共实现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4.1937年11月28日,《泰晤士报》社论对某一会战进行高度评价:
“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这一战役( )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是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
C.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
D.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5.如图照片反映的是中国某军队在一次战斗胜利之后缴获的敌军的旗帜等战利品,图右为战斗指挥者粟裕的题词:
“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
韦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
”它反映了( )
第5题图
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B.红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
C.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
D.中国战场实施战略反攻
6.1938年5月中共中央指示长江局:
立即成立鄂豫皖省委,领导津浦路以西、平汉路以东、浦信公路以南的广大地区的工作,以武装民众准备发动游击战战争为中心任务,有计划地建立几个基干游击队和游击区。
这一指示( )
A.有助于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
B.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开展
D.导致华北抗战态势发生扭转
7.日军战史承认,“作战始终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国军队“引诱日军一直深入到长沙,集中长沙城内外的30万大军将日军包围。
尔后,日军第一线部队几经苦战,……于(1942年)1月15日撤回到原驻防地。
这次作战,动摇了一部分官兵的必胜信念。
”中国军队的此次作战( )
A.扭转了华北抗战的战略态势
B.发生在相持阶段的敌后战场
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体现出正面战场坚持抗战的精神
8.“从1939年初起,国民党政府陆续编写了《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游击战纲要》等文件和书籍,分发给各战区、各军事学校,用于研讨游击战;还在南岳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
这表明( )
A.国民党政府放弃了正面战场抗战
B.当时国共两党加强了军事合作
C.国民党政府认识到敌后游击战的价值
D.国民党抗战战绩卓著
9.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
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
由此最能说明( )
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坚持抗日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10.在某地发现一张短训班结业证,其中称:
“兹有本部盟军联络参谋训练班第二期学员×××修业期满,成绩合格,特给此证。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月×日。
”由此可见,该期训练班最有可能是( )
A.培训接受日军投降仪式所需人才
B.为苏联和美国军队培训军事联络人员
C.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和胜利培训人才
D.为国民党培训内战所需军事人员
11.中共某部队曾于1946年向中央发出此电文:
“我们提议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
”该电文发出的背景应该是( )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
D.解放军决定进行战略反攻
12.1948年12月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原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陆续接到指令:
“隔而不围”“围而不打”“打谈结合、以打促和”,如需必打,则以步枪、刺刀和手榴弹,展开近战和肉搏、不得炮击。
此战是在夺取( )
A.锦州 B.南京 C.徐州D.北平
二、非选择题
13.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
而五四运动以来大幅前进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全面提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
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 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
……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
……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完成下列要求:
(1)“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民国国歌中的一句。
“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揖美追欧,旧邦新造”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理解。
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角度归纳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
14.2017年,教育部发函要求将现行教材中“八年抗战”的表述改为“十四年抗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确,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意义。
——摘自朱汉国《试论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
材料二 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由长江中上游的经济中心一跃成为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与此同时,重庆还是国共合作的政治舞台、抗日运动的中心。
中国战区的建立,则使重庆与伦敦、莫斯科、华盛顿等城市一样,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指挥中心,重庆也由此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选编自何一民主编《抗战时期
西南大后方城市发展变迁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十四年抗战”的历史依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重庆发展的表现。
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发展的国际、国内背景。
(3)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主要国际和国内因素。
第10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
1.C 【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材料反映了中共对苏维埃的内涵加以发展,由最初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扩大到包括“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反映了中共进行民主革命联合的对象空前扩大,包括各阶级的爱国力量,且以“民族革命”为任务,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可见导致以上变化的原因在于适应全民族抗战的需要,故选C。
A、B、D联合的对象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力量不同,故排除。
2.B 【解析】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
早在19世纪7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就开始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了,故A项错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开始反抗日本法西斯,这在世界上是最早的,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二战的开端,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局面正式形成是在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之后,故D项错误。
3.C 【解析】材料强调的主旨在于红军试图劝说白军共同抗日,与土地革命和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无关,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失败,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时期,抗日尚未提上日程,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中日的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与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既要反对国民党又要反对日本侵略,故C项正确;北上抗日说明此时尚未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故D项错误。
4.C 【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根据“1937年11月”“英勇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等信息可判断该战役为淞沪会战。
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故A项错误;太原会战是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故B项错误;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故C项正确;武汉会战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故D项错误。
5.C 【解析】本题考查敌后战场的抗战。
工农武装割据时期,中共军队统称红军,抗战时期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军队统称解放军,故C项正确。
6.A 【解析】本题考查敌后战场的抗战。
1938年5月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材料中“长江局”、“鄂豫皖”和“有计划地建立几个基干游击队和游击区”,表明中共中央指示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以配合正面战场抗战。
7.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据材料“引诱日军一直深入到长沙……”可知此次是长沙会战,故排除A、B;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是淞沪会战,排除C;1942年的长沙会战以中国军队的胜利结束,打击了日军士气,增强了抗战的信心,故D项正确。
8.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
国民党让各战区、各军事学校,研讨游击战,还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说明国民党政府认识到敌后游击战的价值,故C项正确;国民党政府一直坚持正面战场抗战,故A项错误;B、D两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9.C 【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属于抗战中的战略相持阶段;由“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伤亡人数的43%”可知,C项符合题意。
10.D【解析】本题考查内战的爆发。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为1946年,此时蒋介石积极准备发动内战,故选D项。
11.B 【解析】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注意题干中的时间和地区。
根据时间“1946年”以及电文内容可以看出,该电文发出的背景应该是国民党发动内战。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国民党只是为发动内战做准备,故排除A项;国民党军队进攻“鄂中”即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爆发,故B项符合题意;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解放区是在1947年,故排除C项;解放军决定进行战略反攻是在1947年,故排除D项。
12.D 【解析】 本题考查三大战役之平津战役。
夺取北平是平津战役(1948.11—1949.1)的一部分,是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共同作战,对北平是和平解放,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夺取“锦州”是辽沈战役(1948.9—1948.11)的一部分,与时间1948年12月不符,故A项错误;解放南京是渡江战役(1949.4.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0讲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课时习题 最新 高考 历史 复习 10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课时 习题